“阿大葱油饼”在华为餐厅香飘四溢,工匠精神永驻员工心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一种味道,坚持了三十几年


“近日,5块钱1个的葱油饼因上了BBC后迅速走红,在朋友圈被刷屏,买到最后一炉葱油饼的顾客竟然苦等了7小时。”

视频主人公就是做了三十几年葱油饼的阿大。

(以下是BBC纪实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


这则新闻

有人看到商机,

有人议论热点,

可是华为人在阿大身上却读懂了工匠精神。


带着这样的敬重,华为上海行政分部主动联系到阿大师傅,诚邀他到上研所餐厅为员工做一次葱油饼,让小伙伴们近距离体会真正的工匠精神。

阿大师傅答得知来意后,答应了我们的邀请。

但由于新店开张了,所以他只能利用周三的休息日为我们员工做一次饼。

这样的活动,真的很值得大家期待呢!


“11点开始卖饼?那你们早上5:00来接炉子吧,做饼前有很多工作要做的”阿大师傅说。

“5点?”

“是的,对了,炉子很重,你们多派一些人来”阿大师傅补充道。

信守承诺,凌晨开始准备


凌晨4点多,

大半个上海还在沉睡中。

我们到达阿大师傅住处,位于浦西茂名南路南昌路路口,出现在上述BBC纪实视频中的那个小作坊,

我们比约定时间到得早些,在楼下静静等待,不想提前惊扰了老人。

一周难得只有一天不用凌晨2点就起床,而今天还要给我们做饼。

除了感谢,还有感动!

阿大师傅很守时,5点带我们来到他位于永嘉路上的新店铺取炉子,新店是10月28日开业的,阿大师傅信守承诺,一样的味道,一样的价格。


一进店铺,阿大师傅就开始埋头忙活起来,炉子有点小问题,怕影响饼的出品,他要先修理下。


怕弄脏我们接货的商务车,阿大师傅和儿子把每个设备的边角都擦试了一遍。

炉子确实很沉,四个人抬都这么吃力,看我们工作人员的表情。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老旧不堪的炉子陪伴了阿大师傅十几年,阿大师傅亲手制作的,材料现在已经很难找了。全程护送阿大的“宝炉”,安全运到现场。


阿大师傅在调整炉子,火源位置、炉子的平稳关系到每一只葱油饼的品质。

老人家说,什么都不能变,温度、火候、制作工序,一点点变化都会影响饼的口感。





面粉、肥肉和酥油都是阿大师傅自己从店铺带来的,只让我们帮忙准备了10斤小葱。


道道工序,匠心制作


阿大熟练地做好面团后,

抹一把油酥涂在面饼上

洒上盐和葱花

放上一块肥五花。


重新卷成一个个面团,

整齐排列在炽热的煎锅上。

随着欢快的滋滋声,

爆发出青葱与五花肉的咸香交响曲。


稍微煎制后,用特质铁烙子一个个按压成饼。

每一个步骤都是一气呵成,

不需要任何思量,

一切都深深刻在了心里。


15分钟后,铁板上的饼已被煎得两面焦黄。

阿大悉心地观察和翻动,好像在制作一个个精美艺术品。


烤成两面金黄的葱油饼还要在这个“宝炉”里烘干油脂和水分,这样才能保证外焦里嫩。



品尝老上海味道,体验工匠精神


此时售卖档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对于这样的场景,阿大师傅已经司空见惯,他依旧有条不紊做好一道道工序。

为了提升效率,工作人员采取了发号形式。

拿到了购饼号的同学,兴奋之情难以表达。

排不上号吃不到饼的同学望着老人家忙碌的身影和优雅的动作,也觉得值了。

我们也向排队的员工解释,阿大师傅一锅只出20个饼,需要近30分钟,他们很可能要排队超过1小时,但同学们坚持不肯离开,怕再回来会错过。


第一锅饼出炉啦,慢着,先喂饱我的手机。


买到饼的幸运同学们,这种喜悦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张葱油饼本身。


经过一轮轮焦急的等待,这位同学拿着买到的饼,端详了许久,不舍得吃。


久久回味,工匠精神永驻心间


一天的售卖结束了,全程三小时,阿大师傅一刻不停只为尽可能做更多的饼。期间只喝了几口我们为他准备的茶。


活动结束,邀请阿大师傅一同吃饭。

阿大师傅开心地说,华为年轻人很热情,没想到他的饼这么受欢迎,早知道就多备些料;华为员工素质高、遵守秩序,排队买饼不吵、每人限购一个也不闹。

老人家身体欠佳,他家距离上研所较远,但他答应以后还可以来给大家做饼,一次做200个!


一种味道,坚持了三十多年
一道道工序,重复了三十多年
从挺拔的身躯到岁月沉甸甸的背弯

在平凡孤寂的小弄堂
守着自己几平米的舞台
追求着每个饼几分钟最完美的亮相

他是朴实有腔调的上海爷叔

出门总要换上西装、带上礼帽,流露出涵养与真诚


他是真正的匠人

默默无闻几十年,精益求精,固守每一份承诺

记住一个人
留下一种精神
匠人、匠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