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治疗骨折先进的方法?这里有答案,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竞相前来学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首先隆重的向大家介绍一下2位中国骨伤界的泰斗级人物


方先之教授


方先之,骨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中国骨科先驱,天津骨科医院创世人,被世人誉为骨圣。

1906年2月24日生于浙江省诸暨自幼勤奋好学。

中学时代在杭州秀州中学(现嘉兴秀洲中学)攻读。

1925年入上海沪江大学(现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系学习3年,完成医学预科课程。

1928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当时协和医学院为中国最高医学学府,素以高质量闻名,每届学生不多,仅二三十人,学制连同医预科长达8年。

学生入学都经严格挑选,必须具备坚实的生物学及数理化和英文基础。

方先在3年医预料的基础上又经5年的严格训练,终以优异成绩完成全部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

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讲师,深受各级医师推崇及爱戴。

1938年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回国后在协和医学院担任教授。

首创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

1953年创办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培养学员近2000人,为中国骨科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尚天裕教授

尚天裕,骨伤科专家。山西万荣人。

1980年加入中国。

194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留校任助教。

1947年后全南京陆海空军总医院住院医师。

建国后,历任天津市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天津医院副主任,

天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所长,、

骨伤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任医师,中会医学会理事,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九三学社第七届。

1957年,尚天裕任天津第一医院外科副主任,分管创伤,天天和骨折病人打交道。

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尚天裕满以为在麻醉安全、外科技术进步,


又有抗生素的条件下,只要做到细致操作,严格无菌,把骨折解剖对位,坚强内固定,外边再打上石膏,就可解决问题了。


但往往事与愿违,手术做得越多,内固定越复杂,骨折愈合得就越慢,骨折治疗中的合并症(即所谓的骨折病)也就越多。

当时,有些西医专家也对这种治疗方法产生了怀疑。

有两件事对尚天裕思想上的触动很大:

一件事是,有位外科医生的女儿摔断了胳臂,送到医院要求治疗,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却坚决不同意给女儿作手术,一怕孩子受痛苦,二怕伤口感染,三怕留下后遗症,就算一切顺利,还得二次手术取出固定钢板,胳臂上留下两条瘢痕,不雅观。

这位作医师的父亲为孩子周到的长远考虑,使尚天裕深为震动。

另一件事是:

一位青年司机,术后切口感染,形成骨髓炎,住院好几年,经过多次手术,弄得病人死去活来,最后总算好了,但终生落残。


他临出院时流着热泪对尚天裕说:“多亏你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你们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几句感激的话,反而刺痛了尚天裕的心。

在日常工作中,几乎每个患者或家属都要提出同样的问题:骨头什么时候长好?功能可否恢复?还能不能干原来的工作?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尚天裕一个也不敢肯定的回答。

他感到群众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对骨折治疗的批评,也是对骨科医师提出的要求。

尚天裕问自己:要改变吗?能改变吗?怎样才能找到骨折治疗更好的办法呢?他陷入困惑。

1956年,尚天裕参加了天津市卫生局

举办的第一期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

开始上课听讲便格格不入

心想现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我们紧跟还追不上,还讲什么阴阳五行这些原始的东西,有啥用?他勉强学了半年就不学了。

后来,卫生局给骨科配备一名正骨中医马老大夫,大家都不同意,认为中西医治疗骨折原则不同,方法各异,土琵琶和洋提琴弹不到一起。

没有共同语言,硬捏不行。中医内科可以,外科不行,骨科更不行。

骨头是硬碰硬、实打实的东西,手摸得着,眼看得见,还可以通过X线来证实,谁也骗不了谁。

西医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有的骨折因为手法整复不了,石膏固定不住,不得已才开刀。

中医用手摸一摸,贴上一块膏药,捆几块木板,就让患者活动,怎么能行?

尚天裕处于激烈的思想冲突中,既急于寻找骨折治疗新方法,又苦于没有门路。

治疗骨折新方法 受到中外医患的推崇!

1963年9月,第20届国际外科年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


方先之教授代表中国,首次宣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的学术论文,引起了与会62个国家的2000名学者的兴趣和赞赏。

会后收到许多国家索取学术资料的信件。

1964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中西医专家在天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疗法”进行鉴定,一致认为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建议向全国推广。


此后,开始举办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学习班。至1988年,共办了20期,学员达千余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196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0年再版。


北京伦敦夹板

在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会议上(1970年),总理说:“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我很感兴趣,这是辩证法,它说出了真理。

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两个积极性都要发挥……”。尚天裕和他的同事们受到莫大的鼓舞。

此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疗法开始向国外传播。

天津医院先后接见了上百个外国医学代表团和华侨回国观光团,来访者对骨折新疗法都赞不绝口。

美国人曼斯菲尔德(Mansfield)在他的访华报告中这样写道:“中国人在接碎骨、缝断肢、治疗烧伤方面给人类作出了贡献”。

1973年,奥地利维也纳创伤外科医院代表团来天津医院参观。

开始时,他们并不相信骨折新疗法,有位团员说:“你们的疗法我们听说过,我不相信”。

尚天裕及时让他们看了幻灯片电影片,并进行现场表演,复查病人,让参观者观看了全过程,在事实面前,他们信服了。

为了说服本中国的同事们,他们还向尚天裕索要电影、幻灯片、小夹板、内外用药以及有关资料,并要求天津医院派遣医师去国外交流经验。


送给他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被译成德文(后又译成日文)作为骨科丛书在欧洲发行,受到很高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称之为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 ,CO)。


CO系统的核心:

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CO系统治疗原则:

在有限手术配合下,将复杂骨折转变为简单骨折,采用非关节外固定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这一转变使CO系统由原始无血疗法向有血疗法转变。


CO系统骨折愈合模式:

在骨折端骨皮质之外1/4萎缩的情况下大量外骨痂生成(骨折二期愈合)。

骨折中药应用原则:

促进骨折处血液循环加大局部血供,促进血肿机化,成骨细胞增生,加速外骨痂形成。 开放性创面中药应用原则:调节局部免疫功能,利用各种、细胞因子促进创面愈合。

CO系统力学基础:

弹性固定在保持骨折断端微动的条件下的骨折加速愈合模式。


W.克罗斯(krosl)博士在此书序言中写道:,参观了天津医院,……我在该院学习了他们的方法,其中最惊人的有两项,

一是那里的医生的惊人才智,他们能将较复杂的骨折整复得很好;

二是其固定方法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前臂双骨折及踝部骨折……”。

他们深信此书将对他们国家应用一个合理的骨折复位非手术疗法作出贡献。


1980年,尚天裕随同吴英恺、吴咸中两位教授去美国参加外科医师学院第66届年会,并访问了13个城市。

所到之处,人们凡听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疗法的介绍,无不为它的效果感到惊奇,有的提出要来中国学习。

1981年,尚天裕应邀到联邦德国访问,,推广中国的治疗骨折新方法。

他说:“我们治疗骨折靠刀,你们靠手,这需要高超的技术”。


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尚天裕还访问了

朝鲜尼泊尔南也门澳大利亚意大利等许多国家


伦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与奎因玛丽(QueenMary)及罗汉普顿(Roehampton)等医院合作,将中国的柳木夹板加以研究改进为塑料夹板,称为北京伦敦夹板,公开出售!

注:文章内容采集于网络,小编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就是大中华帝国的国粹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完美融合,我们不需要崇洋媚外!!!



加入我们一起见证祖国医学的奇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