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柳州、桂林……广西这些地方都是这样过年的,你肯定做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13 00:18:39


先给大家拜个年哈~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



小时候喜欢过年,因为可以穿新衣服

有好多好吃的,还可以收红包

而且在外工作一年的爸妈会回来

长大后喜欢过年,因为可以暂别工作

不用早起上班,可以回家和父母团聚



大年初一

放鞭炮、拜年、给压岁红包

这些习俗应该是全国通用的吧~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一些春节习俗

那么对于广西人来说

传统的春节年味又是怎样的?

你家是不是这样过春节的呢?



糖果祭灶


过小年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

为全家降福免灾

祭灶的仪式是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

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

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

除夕夜幕降临后

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



扫房“掸尘”


举行过灶祭后

就要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广西各地都会选择从小年开始进行掸尘

家里有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

也就是年终大扫除

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贴年画剪窗花


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

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三羊(阳)开泰等

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贴春联


广西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神灵前贴春联特别讲究

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大门上的对联

是一家的门面

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



包粽子


全国各地都是端午节包粽子

可是广西人却是春节包粽子

不过此粽非彼粽

广西人的粽子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都非常独特!

每个粽子至少有两斤重

像婴儿的小枕头

里面一层一层地裹着糯米、绿豆、猪肉

打开棕叶

粽子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子

让人哈喇子直流



回娘家


正月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们

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

必带一些年货

广西人带回娘家的年货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一对鸡



开年


大年初二以后广西人就陆陆续续地开年了

所谓开年就是指大年三十煮的饭菜已经吃完了

开始了今年的第一餐饭

这餐饭可有讲究了

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每家开年的日子不一样

哪一家开年就呼朋唤友

左邻右舍,稀里哗啦地全上阵

那个气派啊

预示着今年的红红火火



不过广西这么多地区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过年风俗

快来对照一下

你家是不是这样的过年的吧?


南宁崇左地区的春节风俗习惯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

南宁市民便会准备许多过年食品

其中

年糕、粽子、粉利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

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



在民间

年糕、粽子、粉利这“三件头”食品寓有好兆头

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

南宁人买年糕要印“发”字

而粉利则与春节期间摆设在门户两边的盆桔

组合成“岁岁吉(桔)利”之意

有些红色的粉利

也是象征红红火火

而盆桔摆设在大门两边

又寓含新年“开门大吉(桔)”的好彩头



老南宁买年货

除了要备齐象征吉祥、幸福、平安的糕点和蔬菜外

像门神、灶神、对联及一些祭祖用品

也是必备之选


拜年习俗


过去

南宁人春节拜年

有“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舅娘”的习俗

即初一小辈给长辈拜年

初二新女婿给岳父母拜年

初三后则是出嫁女携儿偕夫回娘家拜年

拜年时

除了要拎只大阉鸡

还必须送上年糕、粽子、粉利“三件头”

意图将好兆头馈赠亲友



老南宁人过年时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习俗


1、买藕的寓意:佳偶天成

2、胡萝卜:红红火火的意思,象征寓意红红火火、有头有尾

3、买生菜要有头有尾。是寓意(来年)生机勃勃,一个好意头,一年好到尾

4、芹菜、蒜、和葱。表示家里的小孩勤快、聪明、会算数

5、甘蔗和圆呼呼的粉利,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开始,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步步高升!大吉大利!带有这方面寓意的甘蔗和圆呼呼的粉利也就成了老南宁人菜篮中的宠儿。

6、长命灯。从(大年)三十晚就要点了。


桂林—柳州—河池一线春节习俗


舞龙舞狮拜年是桂柳人喜爱的传统项目

因此每到春节前夕

舞龙舞狮队都将龙和狮子装扮一新

苦练龙和狮子舞的传统套路



北海—钦州—防城港北部湾一线


春节──农历年初一通通关门闭户

家家贴上红对联

惯例初一不出街

“恭贺新禧,添丁发财”

这句话随时随地可以听见

过年习俗“初一吃斋”

不得倒水落地

拜年道贺是新年见面的礼节

长辈惯给封包给小孩

正月初二头牙要拜

生意老板特别盛大

新年出街要择日,择时辰

择方向才有吉利

初二起

街上行人穿红戴绿,拥挤起来

煞有一片新气象

新婚夫妇在初二、初四(双日)忙回娘家拜年

岳父请酒是免不了的



桂平—玉林—梧州一线春节


这一方向的人们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

年前数日

人们便开始“三忙”:

一忙“洁户”

家家要打扫卫生,去污除垢

二忙“办年”

准备过年所需的鸡

(阉鸡为主,陆川一带则以鹅为主)、鸭、鱼、肉

各类蔬菜

以及春联、鞭炮、香纸蜡烛等

三忙“炸食”

制作各种油炸食品如“白散”、酥角、脆子、薄脆之类



团圆饭菜特丰

尤其是鱼、鸡、鸭等菜肴

往往到初一也吃不完

为的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庆头

守岁至午夜零时

家家户家争先恐后鸣放鞭炮

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辞旧迎新

并开始以最美好的言词互相祝福

许多人家在焚香、燃烛、烧福纸敬天地、拜祖先时

就点起了长明灯

有的人家是在吃了年夜饭之后点上长明灯

在容县、博白等地除夕守岁大多彻夜不眠

守一个通宵

百色—德保—靖西—隆林一线春节习俗



在桂西百色市不少县农村

每每大过年的时候

至今仍然沿袭着一些

各地不一、各有特色、饶有兴味

多姿多彩的古老旧习俗

每年过年的时候

不少地方的农村都杀猪过年



不梳头扫地


有的地方还有着大年初一不梳头不扫地的风俗

他们说梳头了来年生财就不那么如意

会像梳子和头发一样越梳越掉越梳越少越梳越空

大年初一扫地呢会把新年喜气和财富扫掉

不利于来年治家生财


红包初二发


大多数地方人们是大年初一给家里家外

亲朋好友小孩发压岁钱送红包利市

可是不少地方却禁忌在这一天发

要等到初二才发

他们认为大年初一给亲戚和朋友小孩发红包利市

会破财,把自家财富流失出去

所以亲戚也是在初二才来走亲拜年

女儿也是在初二才带孩子回娘家探年

如果哪个初一提前来小孩就不得红包利市



开庙才劳动


人们要在初二上午

集中到土地庙里拜庙开堂后才能下地劳动

初一要集中精力在家供奉土地庙

让土地庙安稳好好吃喝一天

初二土地庙吃饱了

经过土地庙批准了人们才出户动土干活

这样来年土地庙才会更加保佑人类取得丰收



除了上面这些

我们广西还有特有的“壮年

壮年即壮族新年

时间比汉族早一个月

过去,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家家户户杀猪宰羊

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

壮年还有这些习俗噢:


 

 压年饭 


壮族人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叫“压年饭”,这是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开始。



 新年挑水 


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因为他们相信大年初一的水最纯净、最吉利,可以给一家人带来整年的好运气。



 伶俐水 


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据说喝了伶俐水,小孩会变得聪明伶俐;姑娘会嗓子清甜;老人会祛病长寿。



舞鸡 舞春牛


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



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撑着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荡荡,喜气洋洋。



打扁担 过新年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唐代刘询在其《岭表录异》中曾生动地记载了舂堂的舞韵:“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两边,约排了柠,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农家的扁担,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担的娱乐形式焕发了生机。



散年 吃母粽


决大多数的壮家人大年初一是不串门的,白天吃汤圆,晚上才吃荤菜,据说可以消灾去病。


到了年初二,妇女便带着孩子在丈夫的陪同下,拿着礼品纷纷回娘家了。壮族人的春节新奇而又热闹到了元宵节,再次祭祖以后,家家户户才把供品撤掉,这被称为“散年”。



“散年”是由家中长女搀扶其父母或家中最年长者,,然后剥开“母粽” (超级大的粽子),按家中年龄长幼有序地分发,每个人则须恭敬地接受并将其吃完,这就是“吃母粽”。吃完“母粽”,全家老小便拿着粽叶、香火,到叉路口或江河边,焚香肃立,边唱“避邪歌”,边抛撒粽叶,以此“送凶祸”。



广西还有很多民族

每个民族也有不用的过法


各民族过年习俗

瑶族:过春节因各系不同各具特色。初一鸡啼时分,各户随即放鞭炮击鼓敲锣。春节期间瑶族娱乐活动有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击、围猎、抛绣球等。


苗族:初一鸣鸟枪放鞭炮迎春,各户到吉利方向砍回常青树枝,放在屋内意为生财和长青。节间活动有吹芦笙、斗牛、唱苗歌、舞踩堂等。


侗族:初一上山采野茶花插在神台上以示万新。早上儿童成群结队去各户拜年。娱乐活动有舞龙、舞狮、侗戏班倒各村互访或比赛。


仫佬族:初一有挑新水习俗鸣啼时主妇到井、河边,先烧香拜佛并将数枚硬币投入水中,挑水回家,家人在门口恭候,每人喝一口新水。初一的水人喝了延年益寿。节日娱乐除舞龙狮、唱采茶外,以男女“走坡”最具特色,成百上千人在坡上,白天唱情歌、夜唱故事歌,通宵达旦。


毛南族:初一妇女到井边挑水用“恩”树叶泡水洗脸,学童学几页书,女童做些针线,以望子女聪明灵巧。初二至正月十五走亲访友,开展娱乐活动。


彝族:初一挑新水,供于神台,烧热后全家洗脸,意在求吉。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活动,是彝族的“摸黑脸”活动


但是都一样的是

以前过年都要准备hin久

娱乐活动还辣么多

所以大家都期待过年~


你家现在还保留有哪些春节习俗?

一起来说说自己家里的特色吧!



南宁人如果见到这10个人,请叫Ta们滚出南宁!
南宁年终总结出炉,简直不让其他城市活了!

一句“爸妈,我不回去过年了…”背后藏着多少留守南宁人的故事…

南宁城区“黑马”是它?未来的“南宁北”蓄势待发!

来源:网络

综合编辑 | 小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 | nndcxs16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