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因类制宜 精准施策——曲艺保护的江西实践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11 22:23:45

江西,春秋属吴地,战国属楚地,秦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宋代以来,江西人文蔚起、名人辈出,可谓“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赣鄱文化蕴含着书院文化、陶瓷文化、稻作文化、茶叶文化、药业文化、矿冶文化、堪舆文化、商帮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江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78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9个、传承基地19个、传播基地10个。近年来,江西先后出台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江西省“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法规,初步构建起符合江西省省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江西曲艺的基本情况


江西曲艺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唐初,在南昌的腾王阁就有文人聚会、歌舞饮宴,经常上演宫廷燕乐《春莺啭》《菩萨蛮》和四夷乐舞《拓枝舞》《胡旋舞》等。被誉为南宋一代诗宗的杨万里改写了大量的“竹枝词”,同时,他还创作了代言体的单支曲词《归去来辞引》十二首,全曲不著调名,翻成歌谱,推上曲坛。明朝时,江西的说唱艺术以小曲名声最大,这种小曲,又称“时曲”“俗曲”或“耍曲”。


根据目前江西3个国家级和21个省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性质特征,可将其归纳为只说不唱、又说又唱、以唱为主、特技(滑稽、口技)表演四个类型。


只说不唱的以南昌筱贵林谐谑故事为典型代表。筱贵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西境内家喻户晓的说书、单口相声演员,他创作的一百余件作品大多反映市井平民的普通生活,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与诙谐幽默,在表演上惯用方言土语,现抓现卖,绘声绘色。


图1 客家古文(摄影:肖继岳)


连说带唱的典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人一台戏”的客家古文。它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常用曲牌有二三十支,有用来叙事、抒情的“数板”,有表现悲愤、伤感的“悲调”,有表达活跃、欢快的“喜调”,还有“欢板”“哭板”“慢板”等。该项目还吸收了赣南客家民间歌谣所具有的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摹山川万物,抒发喜怒哀乐,渲染环境气氛,评述功过是非,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


图2 永新小鼓《七溪岭上打两羊》排练现场(摄影:汪祖松)


另一个典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永新小鼓,又称“唱号音”,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表演者根据曲目的具体内容,拉腔拉调学着各种人物对话,有的像巫师念咒,有的似戏曲道白,绘声绘色,有板有眼,且与小鼓唱腔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3 萍乡春锣


以唱为主的代表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萍乡春锣。春锣以唱吉祥为主要内容,见人赞人,见物赞物,现编现唱。其唱多为两句一韵,或四句、八句一韵,并将萍乡采茶戏的“大送调”“神调”“反情调”融入春锣唱腔之中,改变了以前音乐单调、变化不大的弱点,使其更富旋律性,演唱体裁更加广泛。


另外,江西道情遍布全省各地。演奏乐器用竹筒制作,一端蒙蛇皮,另制两块小竹板,形成一鼓一板。左手持鼓,右手拍打鼓面,再以夹板敲打节奏配合演唱,这类道情唱腔大都是以本地的小曲、民歌为基调。


二、曲艺保护的江西实践


江西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传承人群“五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因类制宜,以此实现“精准施策、分类保护”,有效推进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


(一)采取“十二个一”保护措施。江西要求每个省级以上的曲艺类项目,其所在地相关文化主管部门、非遗保护部门和保护单位必须制定一个五年整体性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一个年度演出计划,聘请至少一个专家对口指导,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人队伍,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承排练场地、一个表演舞台,建立一套完备档案(数据库),每年举办一场专家座谈会,建立一个网络展示平台(也可以是网页),出版一本(套)书,制作一个宣传片,形成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二)实施分类保护。曲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保护措施必须是全面的。江西在大力培养曲艺传承人群的同时,主要从不同曲种的生存发展现状、艺术特点入手,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对只说不唱的项目,重点录制、保存老艺人口传的传统节目,经整理后出版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二是对又说又唱的项目,重点采录其蕴藏的唱腔曲调,记录总结说唱表演和乐器伴奏的特殊技巧;三是对以唱为主的项目,重视伴奏人才的培养,促进其艺术的全面传承和健康发展。


(三)民间曲艺进艺术学院、国有剧团和文化馆。,由于种种原因,曲艺的传承乃至生存日渐式微。为此,除了引导各级政府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外,江西还将曲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请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当地国有艺术剧团和文化馆,加大对年轻演职人员的指导和培养,促进曲种自身“造血”功能的实现。


图4 南昌清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范金莲为学生做指导


(四)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环境。曲艺的传承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为此,凡省级以上曲艺类项目,其所在地文化馆均可免费提供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排练厅,并积极组织开展曲艺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为艺人排练演出、传习授艺营造了良好的传承发展环境。


图5 南昌清音参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南翔戏曲庙会


(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江西各级政府把曲艺纳入当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或具体购买目录,在展演等公共文化活动中进行传承保护。、十五和十六届“群星奖”,对曲艺的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6 永新小鼓《宝朵接婆》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摄影:吴世明)


(六)对濒危曲种进行抢救性记录。一些曲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后继乏人、表演生存空间小、自身缺乏生存活力或原有的表演艺术形态与时代审美需求不相适应。江西主要采取对老艺人的传统唱腔、作品进行录制,并纳入数据库建设等方法,把“根”留给后人去研究和借鉴。


(七)保护、使用方言。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乃各地方言,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江西通过保护本地方言,为传承好本地曲艺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如鼓励所在地中小学用普通话和方言进行双语教学,在相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要求所属地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保留一定比例的方言栏目等。



作者系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


文字:根据2017年12月作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学术报告会所作报告内容整理而成,经本人确认后发布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编辑 / 排版:周奇

审核:邓雪晨


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