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马鞍山当涂人的大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2-04 03:40:34

锣鼓响,脚板痒,

鼓声一响,

一家老少就兴冲冲拎着板凳寻声而来。

等落座人到差不多了,

说书的把大鼓重重地擂了几下,

摇头晃脑地说些开场白,

天也不早了,人也安静了,

仅一人,一书鼓,一鼓箭,一夹板、一醒木

便真的开始说起了大鼓书。


(图片源自网络)


说起安徽大鼓

不得不提到咱们当涂的大鼓传承人杨世凤

今天小布就来跟你们聊一聊

当涂百年传承之杨世凤的“大鼓”人生


先来看看她的大鼓表演



☝戳视频


杨世凤

    杨世凤作为安徽大鼓民间艺人,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安徽大鼓,三十多岁正式登台演出,得到各界好评。上世纪末在当涂,杨世凤的安徽大鼓因为糅合了当涂韵味的腔调,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她的演出常常座无虚席,可以说,杨世凤是那个年代的当涂明星


说起当年跟着父亲唱安徽大鼓的经历,

杨世凤难掩心中的苍凉。


    我父亲那时候要饭,在合肥。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时候,他带着一家人,一路走一路唱,一路受到群众的欢迎,有的没钱就给点鸡蛋,有的就给一把米,跟要饭差不多,其实,就是变相的要饭,也不是靠在门口要,是有贡献出来的,我唱给你们听,有钱就捧个钱场,没有钱就捧个人场,就这样跑江湖。一路跑到马鞍山金家圩,白天给日本鬼子抬石头上船,晚上就背个大鼓走乡串村,就这样养家糊口。


(图片源自网络)


    在那个年代,能够掌握一门技艺,不挨饿受冻就是很大的满足了,许多民间技艺就是由这些艺人们传播开来的。杨世凤的父亲把安徽大鼓带到了当涂,七八个孩子中,只有大儿子和杨世凤接下了老人的衣钵,两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唱大鼓,定居在当涂之后,也把大鼓唱遍了姑孰大地


1985年至1987年这段时间,

是杨世凤在当涂最红的时候,

三年中,她的大鼓经常被安徽广播电台播放。

她把当涂方言融入到她的唱词中。

她的表演时说时唱,语言甜美,

合仄押韵,有时说到关键处,

辅之以动作,绘声绘色,

使人听着,如身临其境,

如痴如醉,连续几个小时,乐此不疲。


▲杨世凤年轻演出时照片


关于大鼓的介绍


    作为曲艺的一个类别,大鼓书,清初时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以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安徽大鼓主要流行于淮北、长江两岸和江淮之间,起源于安徽泗县一带,原名泗州大鼓,相传是在清代中期受北方的河间大鼓影响发展而成。解放前,很多民间大鼓艺人就是靠着这鼓板养家糊口。


(图片源自网络)


各种大鼓多数由一人自击鼓、板,

大多取站唱形式。

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说有唱,

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

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

并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

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


(图片源自网络)


大鼓一敲观众源源不断

(图片源自网络)


    现在,杨世凤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很喜欢看课外书籍,把各方面的词句和小细节糅合到表演中,她也把自己的阅历,包括对人物的理解,还有戏曲上的感悟重新融入到安徽大鼓里面,不断的丰富,不断的丰满。


杨世凤说,

艺术要想长青就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群众的喜爱与支持就是对艺人们最大的鼓舞,杨世凤说,她演出的时候,无论台下多少人,无论多么吵闹,只要她一开腔,台下立刻鸦雀无声,观众听的都忘了上厕所。三十多年来,手中的这张鼓陪伴她走遍了姑孰大地,唱进了老百姓心坎里。虽然已年过花甲,杨世凤对大鼓的热情仍旧不减,她依旧不忘她的那些老听众们。

希望更多年轻人传承传统曲艺


    杨世凤感慨的说,这张刻满沧桑的皮鼓,伴随着她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养大了几个孩子,现在也即将跟着她一起“退休”了,现在想找个徒弟很难,学习大鼓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且收入菲薄,很难吸引年轻人来学习这种曲艺;鲜明的地方特点,浓重的地方口音,使这门艺术只能在本省内流传,难以走向全国;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也使听众也越来越少。种种不利因素都制约着安徽大鼓的发展,面临着“断档”的危险,杨世凤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重视这门即将失传的古老艺术,向他们拜师学艺,希望能将这面大鼓越敲越响。


愿具有当涂特色的安徽大鼓

能够传承下去,

让一代又一代的当涂人,

享受到文化大餐。

本文来源当涂发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