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特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09 20:27:03

用最简单的食材做最美味的食物

  

Part  One      胡辣汤

在大多数河南人的眼里,

大概没什么早餐能取代胡辣汤的地位。

胡椒香气一下子从鼻孔向上蔓延至头顶,

也瞬间唤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

刚炸出的热油条表面油花朵朵,

咬两口感受到脆劲的冲击后,

全数泡入胡辣汤中,

就是一顿饱腹解馋的早餐。


     胡辣汤,曾经因为没被《舌尖上的中国》所提及,收到广泛的抗议。河南人爱喝汤,各种汤汤水水占据了早餐的半壁江山,最受欢迎的就数胡辣汤。“喝上一小碗,出了一头汗,排毒又养胃,一天都舒坦。配上肉盒水煎包,满汉全席都不换”正是河南人对胡辣汤的喜爱。

胡辣汤又叫糊辣汤,在河南当地还有“宫廷御锦汤”的叫法,按照《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的说法:这东西卖相不佳,拍摄出来不太好看。即便如此,这碗颜值平平的胡辣汤却在起源方面,争议颇大,不止河南,陕西、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都抢着认祖归宗。

胡辣汤选大骨汤为汤底,一早滚好汤后,将前一晚泡好的木耳、青豆、花生、海带、腐竹、粉条一股脑倒进去,再芶一碗加入各种香料的芡汁,最后加点指甲盖大小的牛肉,这碗汤的乐趣就在这牛肉上了。喝胡辣汤要配油条或者油饼,掰成大拇指长的小段泡在汤中,先舀一勺汤,慢慢喝下,一股热流就到了胃里,又辣又热。这时夹起一段油条吃下,汤汁给予了油条的柔韧口感,三口两口下去身上已经起了薄薄的一层汗,说不出的舒服惬意。


抹茶

第一站

Part two  河南烩面

烩面对于河南人来说,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穿梭在这个省市的大街小巷,

总能看见各种各样的烩面馆子。

“老板,来碗烩面!”

“来咯!”

热气腾腾,

扑面而来的高汤的浓香,

参杂着牛羊肉的鲜味,

让人感受到冬日的温暖。

  烩面,记载了一代又一代河南人一生的记忆。汤好面筋,营养丰富。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将骨头油熬出,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大饱口福。

  

      每家烩面馆都有自己的小妙招,熬汤用的材料时间火候都不相同,出来的味道自然也不同。每天早上七八点就要开锅熬羊汤,八十斤纯羊腿骨配上鲜羊肉,在火上熬到骨酥肉烂,出来的汤汁香醇浓厚,表面还浮着一层油花儿。手工和面搓成小面剂子,先用擀面杖擀成面坯表面刷上一层油。一个个烩面胚在师傅手中快速拉抻折合,变成柔韧的面条和粉条豆腐丝等一起丢入锅中。料碗里倒入羊汤搅拌均匀,再放入煮好的面条。表面撒上香菜碎,再码上一小勺炒制过的羊肉粒,一碗热气腾腾烩面就可以上桌了!羊汤的鲜香混着辣椒辛辣扑面而来,洁白光亮的烩面浸润在金色汤汁里,吃起来厚薄均匀筋道爽滑。 


Part  three  不翻汤

行走在街边饥肠辘辘,

偶闻葱饼奇香,

心向往之,

足便往之。

“饼还没翻,不熟!”

“不翻不翻,救命要紧。”

帝王之言一言九鼎,

册封的小饼从此“不翻”。


抹茶

第二站

     “洛阳不翻”是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涨发、去皮,磨成豆浆,加入鸡蛋、食盐,调成糊状盛在铁锅内置于火上,用柴草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将饼子翻个儿,故而得名。上桌时若是配上一碟由红油、香油及蒜泥调成的“蒜水”蘸着吃,其味道更是妙不可言。不翻如果没有汤是没有吃头的。这汤做起来简单,吃起来有味。汤的原料是高汤(猪骨汤或鸡汤即可),先在碗里配好这几样东西:煮熟的适量粉条和海带,泡好的金针菇,少许虾皮、紫菜,一些切成小块的鸡血和榨菜。然后在这些东西上放入一小勺胡椒,一小勺味精,将滚烫的高汤浇进碗中,一碗热腾腾的不翻汤便完成了。

 



抹茶

第三站

Part  four  开封灌汤包

“提起一绺丝,

放下一薄团,

皮象菊花心,

馅似玫瑰蕊。“

如瓷的皮带着些许人情味,

陈列在屉笼之中。

一次吃记住了皮的薄,

二次吃记住了肉的嫩,

三次吃记住了馅的香。

小小的一个,

低调而坚实的扎根在开封这条老街之中。

“先开窗,

后喝汤,

再满口香。"


      开封小笼包子已有百年历史。风味独特,是开封著名食品之一。汤如诗歌,肉馅是为散文,面皮为小说。因为小说是什么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点 ,诗歌便就是文中精华了。故此,吃罢灌汤包子,率先记住了汤之鲜,肉馅是近乎于汤进入味觉感观的,面皮除去嚼感,几乎可以忽略。


      与流水线上制作出的不同,自家人手工包的灌汤包总透着人情味,而且从皮到馅处处都有讲究。要想包住满满的汤汁不漏出来,灌汤包子的皮显得至关重要。使用高筋粉来和面,经过手工几揉几醒,这样做出来的面团韧劲十足。

俗话说一分皮三分馅,吃灌汤包子就是冲着馅来的。新鲜豫东小山羊肉打碎后,加入葱姜盐和自制料粉拌匀。南方灌汤包拌馅时常加皮冻,而北方灌汤包一般会用水打馅。肉馅中缓缓加入水,沿着一个方向搅动,让肉馅吸足水分。这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耐心活。

      面皮中填入了满满的肉馅,师傅手握面皮快速捏出褶儿来,最后轻轻一旋一拧,像变戏法一样,一个包子就完成了。为了最大程度保留汤汁,包子最好现包现蒸现吃。粉粉嫩嫩的包子伴随着升腾的蒸汽,慢慢变成半透明的。只需蒸上几分钟,这笼包子就成熟了。蒸好的灌汤包颜色微黄,透过薄薄的皮还能看到里面晃动的汤汁。用筷子轻轻一挑,飘着油花儿的汤汁就涌了出来。筋道的皮,饱满的肉馅和香气四溢的汤汁无一不在诱惑着食客这口汤汁怎么能浪费?老吃家都是先咬开一个小口,待里面热气散出,再嘬上一口清亮香滑的汤汁,没有油腻的感觉也没有羊肉常见的膻味。肉馅没有缩成一团,而是非常蓬松细腻。羊肉的香、大葱的鲜混着姜末的辛辣,别有一番味道。皮软和又筋道,内层带着些许的汤汁,也添了些香糯的感觉。



●End●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吃吃,喝喝,聊聊美食



饕餮客

美食爱旅行

也爱摄影和写文

想在有你的地方

开家属于我们的

奥利弗李家庭餐厅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