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洣水河畔走出的画家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4-23 20:38:20




从洣水河畔走出的画家

——也谈方国平的成功之路

 

颜娃沙

 

 

 

[摘要]  方国平从一名下放的知青,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画家,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艺术积累;从心得交流到成就迸发,他与山水为伴、与时代同行,实现了自己艺术人生的“蜕变”,其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成为我们欣赏山水画又一风景和亮点。

[关键词] 方国平;自然与艺术、山水画

 





 

方国平做梦也不会想到,那年他手提一盏马灯,为一位画家当了一回临时的“模特”,便在他心里种下了要当画家的种子,那时他16岁,是一位才下乡不到半年的知青……

 

一、从画匠到画家的跳跃

 

洣水河两岸的风光吸引着这位少年憧憬的目光;也给他带来满满的诗意和理想,雄踞的罗霄山脉绵延几百里来到这个开县不久的衡东县域而停滞,与境内的四方山峰峦交织相拥,透着自然与艺术的神秘色彩,正是这些原生的魅力赋予了这块有着英雄情结的山水灵动的气韵,同时,也给他带来一条与生俱来的艰难跋涉之路。

在那风展红旗如画的年代,作为一个弱小的知青,要想成就心中的梦想有太多的艰难。白天劳作在田间,搛着糊口的10分工分,与生产队社员一起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可他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那位画家为他画画的情景……那年月,纵然是在农村那广阔的天地,到处也可看到配合中心的绘画艺术:显眼处有宣传画、墙上有漫画、屋顶与远处的山上也摆着口号与标语,田间地头更是扦着红旗、立着“语录牌”,眼花缭乱,确是一个真实的“火红年代”。在这种催人向前的环境中,方国平也总想去做点什么,如是他便对着那些漫画、宣传画一笔一笔学着画起来,有时,田间劳作休息的间隙,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也画起了那些劳动场面,当时,他并不知道“写生”、“素描”这些名词,更不懂得那些绘画理论了,只是想去画、觉得有一种爱好要去释放。慢慢地、他便有了一种追求的欲望,无论是闲暇空余,总看见他学着那位“画家”握着一支铅笔,面对着一块夹板在“涂鸦”,在河滩、在田埂、在山上都可见到他的身影。后来有位公社的宣传委员下乡检查工作,看到了他的画作,虽然是粗糙的,却发现很有潜力,便鼓励方国平去县文化馆请教美术老师。知青点离县城有三十多里山路,白天要下地干活,好在大队支书很开明地支持他,给了方国平两天假,顺便回城看父母。方国平太想要这个机会了,支书还表态不扣工分,算是出公差,因为大队搞宣传正需要写写画画的人,在那个年月也可算是培育人才吧。就这样,方国平提着那只印有“上海”字样的黄色帆布包走进了县文化馆,从里面抱出一包长短不一的纸片来,那位美术老师也不厌其烦一张一张地看着,有铅笔画的、有钢笔画的、还有圆珠笔和毛笔的;有画猪、画狗、画牛、画鸡的,更有社员们学大寨的劳动场面,虽笔法稚嫩、初学有形,却是生活气息浓厚,仅此一点也就感动了那位老师,并要他过一阵子来参加一个“全县学大寨、赶大寨美术培训班”……

方国平高度兴奋着,心里象吃了蜜糖一样开心。他如期参加完那十天的短训班回到村里后,众人的目光也好象变了颜色,羡慕他会画画、社员们称他画的很象,许多老年人也纷纷来请他画像留给子孙,有哪家村民要收媳妇打家俱的,也请他去在家俱上画一些梅兰竹菊、鸳鸯戏水等装饰图案,有位中学老师与他在闲谈中,说他与齐白石有相似之处,齐白石起初也是画挂屏和漆画。一句话点醒了方国平,他猛然抬起头来,仰望湛蓝浩瀚的天空,似乎要去成就自己的梦想,李不要当画匠,要当画家……

 





二、从行万里路到艺术积累

 

艺术创作无论是素材还是技法的表现,画面意境等都离不开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与领悟。方国平于1977年回城后便参加了工作,通过知青点几年的磨练,他深深懂得:“生活中充满了艺术,艺术创作又充分地表现生活,既对比又统一”,看着一沓沓的习作,他更庆幸自己收获了一批宝贵的财富。他不愿偏安一隅而满足,他的眼睛看向了远方,他借用当代画家李可染先生一句话说“艺术要向天、向地。天是理论观点,地是自我实践”。这句话虽浅湿易懂,却蕴涵着哲理,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艺术创作中理论与实践这二者不可或缺的关系。同时,方国平也意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获得艺术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调整思路之后,方国平找准了艺术的焦距,他将腿迈入了广阔的大自然,走向了名山大川,去寻找艺术的营养;去借用取之不尽的素材觅取灵感、来唤起他的想象力,更多的是要在自然中去突破艺术家那种难得的“气韵”……

方国平主工山水、兼写花鸟。他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重心,大量地放在写生实践上,他每年都要去几个地方进行长时间写生,那些江南烟雨、白山黑水都留下过他的足迹,那些灵动的彩色、苍莽景色更是渗入其作品之中,他很有体会地说:“每一次写生,都收获颇丰,我每天心无旁鹜的作画,画画的时候很享受,过程尽管是辛苦的,但却是充实、兴奋。面对那些色彩的最高境界和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心情无不激动和澎湃。”因此,方国平在行万里路中真正感觉到了对艺术生命真谛的质朴领悟。所以,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无处不传达一种自然秩序与生命的气息,更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醇厚品质。

好的作品是有生活、有呼吸的,再高超的画家,也必须要表达对象的内心品质,这种表达既是艰苦的又是简单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厚重的。如《南国初寒》就是一幅“笔墨景致浑然融合”的唯美山水佳作,方国平在这里将山壑、水流、树林作为主要的描绘对象,以此为绘画志趣与审美取向,并在图式呈现方面将山水美景与笔墨之美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有的视觉冲击,使人们在面对这幅作品时,不得不对大自然的美燃起崇敬之情和发出内心的赞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画家长期对山水的观察与选择,也得益于长期感悟于心、造化生成的修炼,然后借助笔墨的描绘阐述,将山水造境物化的大美之形落到了实处。

艺术作品的表现不光需要对技法的熟练掌握,但更需要艺术家长期加强自我的修养。这“修养”二字更多的要注重理论的“武装”,也就是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或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国平在阅读大量的艺术理论后感慨地说,“有理论做铺垫,动手时才能信手拈来,思路才能渐渐打开,才能胸中有乾坤,特别是在遇到困扰的时候可以放下手中的画笔,可以用理论来解决,不断查阅资料,向大师学习、向前辈学习,所以说,在创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实践是分不开的。同时,他在与朋友们谈起阅读时更是感慨万千,道出了阅读的美妙境界,他借用一位名人的话如是说:“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光合作用,带领我们看到更好的风景”……

 




三、从心得交流到成就迸发

 

从一个方面讲,艺术的积累也就是生活的积累,或与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关系,因为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生活也就是艺术最好的来源。作为一个艺术家只有在具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才会有“本钱”去进行实践与交流,在这一点上,方国平的步子是坚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这也在他众多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990年,方国平创作的《衡岳秋韵》图,以南岳衡山为物象,在柔美中透着灵秀,用虚实相生的笔墨,浑中现韵,再现了名山自然之美,那一石一水,一草一木无不集,“烘”、“染”、“泼”之大成,让人醉入其中、流连忘返……更突出地展现了画家对奇趣大自然那色彩缤纷的驾驭能力,其实也就是长期实践的心得交流,就是这幅作品于当年获得了国家机电部职工书画大赛银奖。

获奖的感受对于一位全心全意致力于艺术事业的艺术家来说,当然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方国平在捧得奖杯时,他没有自喜,更没有一丝的笑意,他与朋友说“不断地超越,才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这在他后来创作的《赶集归来》中是可以看见到的。作品描写了改革开放以后,一群大山的村民“赶集归来”耐人寻味的景象。一系列的农村经济政策给广大农村带来从未有过的繁荣,画家在这里选取了一段最能表现的场景:一条小溪流过群山,郁郁葱葱之中遍地花红草绿,一群赶集归来的村民挑着收获颇丰的担子,男女老少,神态各异,还有那蜿蜒的小路,那嬉戏的小狗行走在那条简易的木桥上,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喜悦和春风扑面的气息。又如斗方山水《唐人诗意》,艺术家呈现给人们的却是另一种风格,那近乎素色淡雅的画面上,一位长者站在高耸的嶕石上,一袭长袍红装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长者柱杆远望浩渺的天空….整幅作品浓淡相宜,笔墨造境心性使然,颇有唐风古韵。艺术家在这里用山水画特有的写意手法,以布局合理而突出那个红色的焦点,又以右方顶格用印,更加稳固了整幅作品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向人们表达了一个“洁高清雅、淡泊明志”的无限意境…..

罗丹曾经说过:“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发现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到它内在的真,也即是美”…我们正是从生活中发现了美,感受到美的力量与存在,才逐步积累出美的形式与方法来,才慢慢成长为我们的需要并离不开的艺术。这个过程是及其艰苦的,甚至是残酷的,所以说:破茧成蝶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方国平在艺术这条道路上的前行,也正是这样的残酷蜕变,慢慢地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他那平易近人深沉稳重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激情似火浪漫优雅的灵魂。

方国平善于向传统经典学习,向大师学习,特别是他担任一个市区的美术馆馆长后,各类交流展览活动十分频繁,他并不急于借助一些平台去推出作品、去展示自己,而是潜心去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师们的笔墨语言,他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根骨,是中国画的艺术语言,物象外在的轮廓,内在精神的气质,画家的思想感情都会流露于笔墨之间”,他又说“早在魏晋南北朝中国山水画就开始萌芽,展子虔的《游春图》可以说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幅山水画,唐代张彦远称其是唐画之祖,因为展子虔将人物融于山川水色之中,山水已不复为人物的配景,那‘动笔神似画外有情’的笔墨,已把山水画早期的稚拙面貌推向了成熟,形成了我国山水画的重要里程碑”.在谈到“元四家”时(赵孟钴、黄公望、倪瓒、王蒙),认为他们是人文画的典型代表,他们推崇笔墨松秀、苍润,开始了笔墨情趣在描绘具象之外的独立审美与精神的艰难突破,使中国画形成了“气韵由笔墨而生”的用墨风尚。这些当然奠定了方国平尊重传统的根基,但他又不拘泥于传统,他要去寻找时代创新的闪光点。当时光的脚步走过一千多年来到近代,中国山水画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其中以黄、傅、李、陆为最具强烈个性代表,方国平更是将他们的艺术特色熟记于心;黄宾虹长于用线,将“破墨”、“积墨”交叠使用,使墨华飞动、风韵益著;傅抱石在传统中乐于创新,是近代最具时代风尚的画家,他创立了点、线、面揉和使用技法、笔尖、笔肚、笔根交替发挥,使作品气势磅礴;李可染用笔迟重沉厚,用墨层层渲染至无以加复,再用细心捕捉的光影变化,使其山水画别具一格;陆俨少创立了“陆派架子山水”,极富变化的纯勾勒融合取代了传统的勾、点、皴、擦,借鉴“米家云山”的笔墨创立了大块墨点画行云的技法实现了新突破,拓宽了笔墨语言表达的领域,适应了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在方国平侃侃而谈的言语中,我们见到了一个艺术家的收获与心得,他那种隐锋抑芒的虔诚好学不能不说是一种修养深遂的体现。他深知在从艺的道路上,遍地都存在着崎岖和荆棘,就象山水画一样山外有山、水外有水的广阔与无限,要想得到无限风光…….就只有艰难跋涉,不断吸取…….

有了这些营养的注入,方国平在他艺术道路上放射着活力、焕发着收获的生机,特别是在长期“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中,实获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谛,其作品日臻成熟并以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无论是花草小品、还是山水大作,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在他新近创作的大型山水画《长河扬帆》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他的蜕变:画家在110cm×340cm的画幅里,以恢宏的气势、又秀雅精丽、重迭深远,大胆采用南北笔墨相结合的技法,表现着壮阔美丽的河山,用笔轻重相宜、劲道老辣,那长河两岸峰峦磅礴逶迤、远泻的河面帆影片片、石磴之处的山里人家掩映在参天大乔之下,那如银练般的瀑布挂满了山间、其兼工带写的技法又给人们留下了传统中的新意,在用笔和着墨的表现上集“气、韵、景、笔、墨”之大成,表现了艺术家那宽广的胸怀中盈满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当艺术积累到达一定的时候,将会形成丰厚的积淀和迸发。201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方国平《境随心游》的专著画册,我在尽情的欣赏中仿佛走遍了那大山名川,亲近着花鸟虫鱼,一股山水流韵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又象是拥入了其怀抱,象寻根的游子找到了归宗的家;更让我体会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精彩。这是自然的魅力,更是艺术家的魅力。可以看见,方国平在这本画册中倾注的心血是常人难以想象,在其众多的作品中遴选这近60幅呈献给读者,这就是艺术家永远将美给予别人,把艰辛留给自己的准则。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方国平领受了山水笔墨人生,过着纸上“虚”与“实”的生活,他没有在“自然主义”和“绝对自然主义”中徘徊,而是坚持在生活中去发现、在自然中去吸取,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再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无限的美……

 

四、结束语

 

方国平是一位成功的画家,他的成功在于执着与坚守。他在几十年的山水画创作中始终做“自然的主宰”,不做“自然的奴隶”,与山水结伴、与时代同行,要感谢的不完全是生活,也许还有点燃他梦想的那盏——“马灯”……



 

参考文献

[1]《傅雷谈美术》2005(当代世界出版社)

[2]《沈从文谈艺术》2015(江苏人民出版社)

[3]《中国画名作100讲》2008(百花文艺出版社)

[4]《山水画的笔墨语言》2017.1(艺术评论)

[5]《画家自述》2017.10(艺术评论)

 


          



 

作者简介

颜娃沙,中国诗歌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职称,曾在新疆当兵,做过新闻工作,、散文、歌词及文艺评论创作,先后出版专著《故乡风韵》、《闪烁的星群》、《情满十八湾》(中英文对照版)、《东鳞西爪集》四部,创作的歌曲代表作有《九嶷山上采茶女》、《你送我一棵红柳》、《桃花姑娘》、《喊一声妹子等哥回》、《妹妹等哥三月来》、《问情》等,其中歌曲《东方有条神奇的江》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情满十八湾》、、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收藏,其传略载入《中国诗人大辞典》。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