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快递?来看看巴中各县区古代快递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1-19 20:22:15

巴中第一视听资讯平台 巴中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出品

看电视 听广播 读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无线巴中

古代信息传递落后,主要依靠人力和马匹传输,官方的有驿站和铺递,私人只能托人捎递。


铺递又叫“递铺”、“铺驿”,简称“铺”或“急递铺”,这里的“铺”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提供旅人饮食住宿的“店铺”,也不是做物品买卖的“商铺”,而是地方州府县专门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的机构,类似今天的“快递”。


铺递最早出现于唐朝末年,宋、元、明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初,铺曾被废置,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广设铺递,发展最为繁盛,更为普遍,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清政府在“驿递之外复设铺递”,各州、县设急递铺,设铺数量远远超过了驿站的数量,分布也比驿站更为密集,除大量增设铺递外,同时,还对明代的一些铺递作了裁撤和归并。铺递至清末民初兴办新式邮政后逐渐衰落,直至被废止。


作为官方组织,历代朝庭都对铺递的设置有所要求与规定,如《大明会典》记载:“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偏路或五名或四名”,但是,实际上,每铺的铺兵都不超过四名,以两名或三名最为多见。清初的四川地区,由于长年的战争导致邮驿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五十一年(1712),恢复铺兵制度,康熙六十年(1721),四川总督和琳奏请“于冲途每铺设司兵四名,次冲设三名,偏僻设二名,每名日支银六钱”。

铺递与驿站一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清代,邮驿分为铺递、驿递两种,铺递以铺兵走递公文,驿递以马,除送公文外,还护送官物及官差、飞报军情、转运军需物资等。铺递的规模建制相比驿站较小,驿站主要设置于交通干线和战略要地,配有驿舍、驿卒、驿马、驿船,一般有马数十匹,而铺递的马只有几匹甚至更少;驿站有提供官员吃住的地方,配有勤杂人夫,有的驿站还驻扎军队,有供遣用的车辆、舟船,不仅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还为来往官员提供途中食宿、补给、换马,而铺递虽配有铺司(铺长)、铺兵(又叫铺司兵)、铺房,但只负责传递公文军报。


州、县所在的铺递称为“总铺”,一般规模稍大,且就在州署、县衙的附近,故又称“县前铺”,而未在州、县城的铺递就只有几间房子,一般是厅房三间,几个铺兵及提供马匹喂料喝水。


各州、县铺递以总铺为中心,在各自境内向四周辐射,铺间相距一般为10里至30里不等。公文由公文发出衙门交给本地总铺传递,总铺的功能类似今天邮局的分发机构,然后,总铺把公文传向下一铺递,一铺挨一铺接力式将公文传送到最终目的地。公文出铺时,铺兵随即递送,不分昼夜,不顾雨雪,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铺司预先出铺,交收,然后,验收署名,接下一铺,直至该份公文传递结束。


铺递是靠铺兵奔走递送州、府县之间的日常公文,主要以人力步行传递,也即为“步递”。铺兵专事公文传递,需吃苦耐劳,基本上来自于社会下层,由贫苦的百姓来充当。铺兵对本地的道路情况熟悉,且体力较好,不怕苦累,翻山越岭,抄走小路,利于公文的及时传送。

明代每名铺兵各置夹板一副、回历一本、铃攀一副,雨天有雨具蓑衣,夜路有火把配备,为确保递送公文路途上的安全,还需要携带武器(如缨枪一副,红闷棍一条),以防盗寇或野兽的侵扰。


巴中地处川陕交界,为川、陕两省纽带,秦蜀相连的要冲,古有米仓道,交通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巴中在古代时,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铺递,主要集中在巴州、南江。


一些铺递的设立,吸引了周边居民在旁定居,铺递所在的地方逐渐扩成为村落,日久天长,形成场镇的规模,此时,铺递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附近聚集而成的村落也都以铺为称,转化为当地的地名符号,以巴中为例,如枣林铺、马鞍铺、顶山铺、马掌铺、东榆铺、沙河铺等等。

巴州的铺递


据明正德《四川志》记载:巴州铺递共设19个,分别为总铺、檬头均铺、新兴铺、思阳铺、虎头铺、七盘铺、石□(□字表示该字在方志中模糊不清,不能辩认,或方志中本身缺少此字)铺、石垭铺、朱垭铺、凤凰铺、东山铺、石盘铺、黎店铺、顶山铺、大罗铺、七宝铺、钱楼铺、河滩铺(在治南)、清滩铺(在治北)。


清代巴州铺递数量为18个,相比明代变化不大,只减少了1个,但设铺的地方或铺名都发生了变化,清道光《巴州志》卷二《建置志(上)》铺递目记载:“巴州在万山之中,不当孔道,无驿站马匹。《方舆纪要》云:“清水驿,旧在州南三十里,唐置今废,以非冠盖之所往来也。其接递文报,分东、西、北路,设铺递十八所、共铺司兵三十六名。”清水驿(今巴州区三江镇附近),为唐宋馆驿,唐代巴州的驿站除清水驿外,还有恩阳驿(今恩阳区治)。《巴州志》讲述了清代巴州置设铺递的情况,以巴州城(今巴中市区)底塘铺为起点,二十里设一铺口,每铺设铺司1名,铺兵根据地理位置的冲、次、僻分设,巴州铺兵平均数量为2人,分东、西、北各路铺递,分别到通江县、仪陇县、南江县。


巴州到通江县的“东路”铺递设有5个铺,依次为:牌垭铺(今巴州区巴州镇排垭村),州东二十里;沙溪铺(今巴州兴文沙溪村),州东四十里;右垭铺(今巴州区清江镇佑垭村),州东六十里;朱垭铺(今巴州区大河乡朱垭村),州东八十里;凤凰铺(今巴州区大河乡),州东一百里;凡五铺,抵交通江县属杨柏铺。


巴州到仪陇县的“西路”铺递设有6个铺,分别为檬头铺(地名不祥),州西四十里;古溪铺(地名不祥),州西六十里;马鞍铺(今恩阳区马鞍铺村),州西八十里;虎头铺(又名柳林铺,今恩阳区柳林镇),州西一百一十里;金山铺(今恩阳区花丛镇)、州西一百四十里;尹家铺(今恩阳区尹家乡),州西一百五十里;凡六铺,抵交仪陇县老木口铺(今仪陇县老木乡)。


巴州到南江县的“北路”铺递设有3个铺,依次为:佛龛铺(今巴州区北龛村),州北二十里;清滩铺(今巴州区清滩村),州北四十里;枣林铺(今巴州区枣林镇),州北六十里;凡三铺,抵交南江县属沙河铺。

南江县的铺递


,其中南江境内150多公里,贯穿南江县,全县铺递数量较多。明正德《四川志》记载:南江铺递共设11个,分布在县南方向,分别为总铺(底塘铺,今南江县城)、黄荆铺、战滩铺、冬游铺、金衩铺、沙河铺、罗汉铺、马坡铺、两河铺、龙伏铺、圆滩铺(在治南)。


清代南江县铺递为7个,比明代减少了4个,设铺的地方或铺名也发生了变化,清道光《南江县志》卷上《驿递》记载:“旧设二十一铺。今旧七铺递运往来文檄,皆在县城西南通府之道,东、北二处俱系山径险阻,不通大道,并无邮递”。嘉庆《四川通志》云:“旧设关隘六处,城堡三处,店铺二十一处”。这里的“店铺”实为“递铺”。


从南江县志可以看出,明清以前,南江全县共有21铺,诸铺递“旧设今废”,至道光年间,只余下了旧7铺,分别是南江县城西南的东榆铺(今东榆镇)、石灰铺(又名石矿坝,今石矿乡)、沙河铺(今沙河镇)、掏金铺(又名掏金滩,今赤溪乡附近)、马掌铺(今赤溪乡马掌铺)、白杨铺(今下两镇)、元潭铺(今元潭镇),分布在南江至巴州这条线上,这些铺递负责递送往来于保宁府(今阆中)、巴州等地的官府公文。


通、南、巴一带长期或多次隶属汉中,官民商旅都要经米仓道到汉中,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废集州,因米仓道交通便利,难江县(今南江)划属汉川郡(郡治今陕西汉中)管辖,后重置集州并属之(州治今南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属山南西道之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难江县改属巴州清化郡,元代以米仓山、大巴山为界,划分川陕两大行省,难江县并入保宁府巴州化成县,此时,南江已于汉中无行政隶属关系,明代尤其清以后,米仓道北段因不再是官府文书往来递送之道,无需在北向汉中方向再设置铺递,铺递逐渐取消,而大坝铺(今光雾山镇大坝)、官坝铺(今关坝乡)、坪河铺(今坪河乡)、桥亭铺(今桥亭乡)等消失的14铺,在南江县城东北方向,即分布在南江县境内米仓道北段之上。


为确保安全,山区的铺递多修筑成为堡垒形状,南江人将“铺”字读成“堡”(音读pu),所以,底塘铺叫底塘堡、大坝铺叫大坝堡、官坝铺叫官坝堡等。

通江县的铺递


明代通江县的铺递设置数量相比巴州、南江两地较少,据正德《四川志》记载:通江县铺递设5个,分别为总铺、杨柏铺、土门铺、鹦哥铺(在治西)、渡口铺(在治东)。


虽清代通江县的铺递数量比明代有所增加,设铺的地方或铺名没有较大的变化,铺间距不长,十五里设一铺口,因通江县属川北道保宁府管辖,为及时传递公文,铺递的设置主要在县西方向,偏保宁府、巴州路线上,据清道光《通江县志》记载:有总铺(今诺江镇),县治;渡口铺(地名不祥),在治西十五里;鹦哥铺(今民胜镇鹦哥嘴村),在治西三十里;土门铺(今杨柏乡天平寺村),在治西四十五里;杨柏铺(今杨柏乡),在治西六十里;立石铺(地名不祥)等。又据《四川通志》载:“渡口铺(在通江县西南)、立石铺(在通江县西北)”。


巴中百年前的铺递早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方志中才有记载铺递的情况。如今,巴中人只能在带“铺”的地名中寻找到以前铺递的影子,从中了解到这些地名的由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