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为你喜欢的文章投票吧~第四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05 05:06:15

《活着》读后感 

 16环工 何建明

活着,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的词汇,但是活着对多少人来说意味着苦难和悲痛。富贵,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老的名字。以前父母总是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代表着自己和祖辈的寄托。福贵的家人当然也是想他能够大福大贵。但要是真的所有的寄托能都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国家将会减少无数的悲剧,富贵的前半生

活的不羁放纵,就像一个纨绔子弟,也是,优渥的家境给了富贵所有想要的东西,有一个身为地主的父亲,在那时富贵可以说是幸福的,但是福之祸之所依。迷上了赌博的富贵输光了家产。为了替富贵还债,父亲卖了家业,搬出了祖宅。然后父亲去世了,或者说是被他气死的,接连的不幸还在继续。

经历意味着成长,福贵在经历了父亲的离世后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向龙二租了五亩地,然后开始了未来的生活。所谓祸不单行,岳父带走了妻子家珍,只留下了自己,母亲和幼小的女儿。不久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回来了,一家人团圆。其实无论多么不幸,只要有家就还是会有幸福的。又过了不久,母亲病了,妻子安排福贵到城里请医生,可是意外又发生了。阴差阳错间他进了军队,开始了几年的胆战心惊的生活,后来解放军解放了全中国,也解放了福贵。回到家里的福贵,母亲去世了,可爱的女儿也因为一场病而又聋又哑。

生活还在继续,而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富贵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接着是一段令人不愿多提的时期,那段时期,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忍受的。

对于福贵来说,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生活的磨难依旧折磨着他。儿子有庆的离世,女儿因为难产的离世,女婿的不幸离世,妻子在病魔的折磨下离世,孙子苦根的离世。身边一个又一个最亲的人的离开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富贵。但是生活在继续,此时只有富贵买下的那头老牛陪伴着孤独的富贵。让他的黑暗的生命中透露着丝丝光明。

富贵的一生从优渥到贫穷,从幸福到苦难,从美满到孤单。这是许多人的在那个时期的写照。也让我们知道,其实活着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一个谁都会说但是却有充满着不同结局的词语。从中我们所能体味到的真的很多很多。

这本说带给我的感悟很多都是言语不能表达的,所以活着就好!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有感

16环工 玛雅慧


在寒假20多天里,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这本书描绘的不是历史、故事、推理而是一门心理学。这门学问里讲述了男人跟女人之间的差距。性别上的差异导致性格上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思维的差异。人之为人,想必都有各自的难处。彼此不可能百分百的了解彼此。

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宽容和体贴,变得前所未有的富有爱心。宽容,体贴和爱心,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上帝给予你的弥足珍贵的礼物。当你的伴侣态度不佳,情绪糟糕,言语过激,与你的期待大相径庭时,你要给她足够的包容和理解,不要过分不留情面的指责他,那感情的美好不在与双方多么完美,而是在于明明有很多缺点,依然可以做到和睦相处。

在我们身边,自己的父母就是需要双方彼此的理解,宽容,相互扶持才走过了这么多年。这些年他们有争吵,也有帮助,互相理解宽容,用爱感化彼此,用爱解决一切矛盾,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家。不得不说,这本书里所提到的事,在我们生活中都可以得到验证,证明书中所说的那样,男人和女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但是彼此可以换一种方式,就能解决之前的所有争吵和尴尬。妻子生病一天,丈夫工作一天,妻子不高兴,丈夫不高兴,很容易发生争吵的一件小事,这个时候丈夫的一个温暖的拥抱,妻子得到了温暖,丈夫也避免了妻子的埋怨,生活的小幸福就在这里。如今人人工作压力大,谁不会渴望轻松和释放?谁不希望下班回家,享受伴侣带来的温馨和浪漫?工作越是辛苦愿望越是强烈。然而让感情深厚持久,并不是疏远和冷淡,也绝不是小菜一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你就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问问自己对对方的了解是多少?可曾问过他的需求和真切的感受?当你了解对方,懂得他的需求时,双方彼此满足,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就能打造出和谐的男女关系。

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里面就出现了两对标准型男女,刘涛夫妇和阚清子情侣。刘涛夫妇是典型的夫妻生活的代表,他们俩相濡以沫,互相赞美,有了矛盾以后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解决,基本上双方的生活是和谐美满的。而另外一对却不停地存在着争吵,书里曾经说过,女孩子的耍脾气一定程度的上是表达一种想被在乎的心理,而这个男孩很难把握住女孩子想什么,于是小情侣的矛盾就不停的激烈化,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通过爱。一个拥抱,一阵轻言细语,一个亲吻,一个普普通通的赞美,问题就解决了。男与女两性之间,永远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必要逃避,应该勇于正面面对,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

自古男女双方保持着一攻一守,阴阳协调,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双方保持高度互补状态,只有男人了解了女人,女人了解了男人,在对方的生活习惯里加入自己的生活作风,就如书名一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俩个星球的生活,擦出的火花是剧烈的,剧烈后归于平静,平静里却有不平静的浪漫。



  《活着》读后感

16环工 连浩    

       讲实话,读完余华的这部《活着》,我从内心上讲是比较后悔的,但更是无悔的;后悔的是它的故事令我感到非常的沉重,无悔的是它让我似乎明白了“活着”的真谛,正如作者余华在中文版自序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故事讲的是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我”,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在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一次田间醒后所倾听的关于一个叫福贵的老人的丰富而又沉重的一生的故事:年轻时的福贵家境富贵,从小就表现出一股“二流”的放荡形象。用他爹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孽子”。年轻时的他迷上了两样东西:和赌博。这两者之间还有不简单的关系,用福贵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嫖和赌,就像是胳膊和肩膀连在一起,怎么都分不开。后来我更喜欢赌博了,只是为了轻松一下,就跟水喝多了要去方便一下一样,说白了就是撒尿。赌博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是又痛快又紧张,特别是那个紧张,有一股叫我说不出来的舒坦。”其中令我觉得最荒诞的一件事是他竟经常要一个背着他上街,每次从丈人的米行经过都要揪住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敬礼:“近来无恙?”,然后便“嘻嘻”笑着过去了。其品行之放荡堕落可见一斑。

后来福贵着了别人的道,把家产输的精光,一夜之间从大富大贵的富家公子变成了穷人。父亲的去世让他清醒过来,从此他便开始了其一生的农民生活。此后他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三年自然灾害、。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到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决定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

文首我说到的令我感到沉重,这种沉重感其实来源于福贵自己所说的一段话:“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这一段话我读了三遍,我落泪了三遍。我心里不禁在想:福贵似乎很了不起?!他看透了生死。他才是最懂得活着的意义的人!当然这指的是此时的福贵。

读完《活着》,我们对活着这件事似乎看得通透一点了,也正如作者在韩文版自序中写道: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作者以感同身受的角度去体会,去“度过”福贵沉重而丰富的一生,让我们这些读者也能做到“无病呻吟”,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描写一生而或有关“活着”的好书,而上一本是老舍的《骆驼祥子》!

上述即为我的读后感及书评,有所不足之处,请包涵。




读《时间简史》有感

16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班 台启超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身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习、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为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寒假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时间简史》里试图把宇宙描述成一个有限但无边界的空间,它是完全自足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就是存在。对时间则有如下描述,”无序度或熵随着时间增加是一个所谓的时间箭头的例子。时间箭头将过去和未来区别开来,使时间有了方向。至少有三种时间箭头:第一个,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即是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无序度或熵增加;然后是心理学时间箭头,这就是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最后,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在收缩。

在我的理解范围内,时间是一种过于复杂的概念。可以抽象地把它说成是伴随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物质,尽管它无从捕捉,却又确实存在。也可以实化成身边的一切物质,也许你发现不了,但他们确实在被时间改变。明知肯定有东西在周围影响我们的生活,却终究看不清究竟是什么。而时间是自身存在的,至少我现在这么认为,虽然目前没有时光机。   

这让我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当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的时候就能穿越时空。如果这是真的,有一天有人证实时间是由某种物质发出的话,我们就可以有时光机穿梭将来和过去。一切的一切都联系着时间,当没有了时间,物质是否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呢?也许物质存在于时间之中只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一种方式,或别的什么为我们制定的。没有时间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连续性的平衡世界,因为时间与空间是一个整体,是坐标轴上的弦,失去了其中一根,假设是X轴,那么Y轴也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这个世界,或者说宇宙,是在某条时间弦的,而其他的XYZ轴等我们都不知道,因为人类只有看见三维的能力,最多只能感觉到四维,而宇宙起码在四维以上。这在我的大脑里也是无法构造出模型的。我们只能出现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而在我们前一秒的可能又有另一个世界,无数的世界存在,只是时间轴不同,我们和他们(如果存在),是平衡的,因为大家的时间运行间隔是相同的,同速的运动物体相对仍然是静止,彼此之间是无法接触的。   换言之,如果我们可以时间旅行,我们回到过去的时间。或者我们可以从这个星球到另外一个星球去。因为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过去的空间和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现在的空间和现在的时间,我们也就是回到了现在。这有意义吗?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它们明显已延续成了现在。所以我们还会呆在这条弦上。否则,如果我们回到过去采取行为改变重要的发展历史,那么世界将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那回到过去的我们又谈何存在?《时间简史》引出的联想是绚丽的,是壮阔的。   

是我的水平不够,读书不仔细,从整本书中也只能翻来覆去讲时间,请老师不要见怪。不过,霍金先生在书最后所写的确实挺有意思的:“然而,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它应该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时让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少数科学家)所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加为何我们和宇宙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极的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在学习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不仅是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而且也应该在学习方法的应用上。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的时间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谚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好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你的听课、自学,以及课后的复习、预习,这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对于将来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今后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信息广泛交流的人才展示平台,而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便是其中的两件法宝,可以帮你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书犹如一幅山水春居画“最是无尽春江意,柳如鹅黄桃半开”意意欲无穷;一本好书好似一位心地善良的美人,不仅可以一饱眼福,满足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赋予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进而不断地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一本好书更似一杯好茶,品尝不仅可以摄取茶的营养,而且还会激发我们对人生的品味!书是营养品,滋补你贫乏的精神和干涸的心灵。读书使你变的聪明,读书之后的写作思考更是让你变的智慧。   

好书。我读!我思!我悦!



《百年孤独》有感

16食科一班 张迪虎

       前几天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向打算写篇读后感,苦于无从下笔。一方面是对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乱以至于理不出头绪。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他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他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建立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对我而言,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十分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一样,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正因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正因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爱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兰玛塔;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苏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上将奥雷良诺。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刻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3000人生命骚乱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坚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端,孤独的极端。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期望于整个民族的团结。“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感情,不通人道,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他们的孤独并不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孤独寂寞,而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竟能够将一个昔日以前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在此,马尔克斯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好处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一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事实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回报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愚昧和落后为伍。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期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或许会有人说它太过荒诞,或许会有人说他的资料太过偏激,但这偏偏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的荒诞造就了它浓厚的现实好处,它丰富的想象力使它成为文坛上不朽的经典


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在我们看到的最远的物体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



《人与永恒》读后感

16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班 杨梦梦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随手写下的点滴生活思考。这是他早期的一本书,是他在研究尼采的同时,随手写下的内心的点滴感思。起文笔随性,文字朴实。细细品来,觉得意义深刻。文字奇妙的排列组合竟散发出如此芳香凛冽的人生真谛, 正如“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瞬时中,他们都不会老”。

《人与永恒》一书记录了作者思想的原生态,而这样的原生态正存在于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的人的头脑里。当人们为了生活忙碌,忘记了思考,作者却将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出来,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

我偏爱于其中的一句话,“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无聊者,可我们自身并没有此觉悟。我们都会感觉到无聊,可并没有自厌,或许我们并没有察觉到。

我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看小说,抑或是玩游戏,明明觉得待在宿舍里无聊,可并不想改变这种状况,美名其曰为这是宅女,其实这只不过是无聊者的自我安慰罢了。

一个人想要做到孤独并不容易,然而却很容易得到满足,而这种满足常常是微不足道的,这是自足吗?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内心并没有自足,常常是空虚的。这很属于无聊的特征,无聊着无聊着便一事无成,一事无成便会愈来愈平庸,我们给它冠上一个很美的名字叫平凡,我们向往平凡,而平凡往往意味着一事无成,我们却在那里沾沾自喜。切记勿要将孤独与无聊划等号。孤独属于强者,希望我们都是强者,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也很喜欢作者周国平给自己定的一个原则“每天夜晚,每个周末,每年年底,只属于我自己。在这些时间里,我不做任何履约交差的事情,而只读我自己想读的书,只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如果不想读不想写,我就什么也不做,宁肯闲着,也决不应付差事。差事是应付不完的,唯一的办法是人为地加以限制,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容易吗?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许一天一周一个月不难,但长时间坚持绝非易事。一个人倘若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持久的恒心,没有相当的定力,是不可能确保自己自由的时间的。

而正处于大学期间的我们,自由的时间往往很多,可我们并没有利用好我们的时间,几乎都是浑浑噩噩的度日,一天过去了,却不知道今天都干了什么,就这样一天的时间就没有了。我们应当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切勿虚度。



《舌尖上的安全》读后感

16食科一班 王学娇

       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比如说:地沟油、、瘦肉精等。以前,人们是在烦恼“今天吃些什么”,而现在,人们则是在烦恼“什么能吃,什么吃了对身体有害”。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重视,其实食品安全问题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舌尖上的中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不禁让我想起小学时候,每一次放学,学校门口总是最热闹,各种各样的小摊点,摆着琳琅满目的美食,母亲每天都会叮嘱我放学不要去路边的小摊买吃的,可是每当看见同学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和小摊上时不时飘来的香味,我怎么忍得住呢!咽了咽口水,攥紧了手中的一元钱,朝小摊点走去,买了一根油炸食品,二话不说欢天喜地吃了起来。当时心里就嘀咕着,这么美味的东西母亲竟然不让我吃,真是太可恶了!结果回家的当天晚上就出了问题,肚子疼得不行,额头直冒冷汗,在母亲的逼问下我才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她急急忙忙地把我送到了医院,打了点滴才好点。事后,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小摊上贩卖的东西都很不卫生,不少黑心商家不顾顾客的健康,只顾自己的利益,把那些炸食品的油反复使用,所炸食品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此事也让我吃一堑,长一智,作为一个中学生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莫让病从口入。

    风靡中国的零食——“辣条”。一包卖五角钱、一元钱不等,看似不起眼的零食却出现在许多超市、小卖部的货架上,很受中小学生和年轻人的喜爱。我记得在网络上曾报到过“辣条”的制作过程,很不卫生,工人没洗手就进行包装,也没有戴口罩和手套,而且“辣条”是用什么制作的,有没有添加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我们都不得而知,但这样工序制作出来的辣条,肯定是不卫生的,对人体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么我们要把住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杜绝不健康的食品进入我们的肚子里,做到防患于未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餐桌污染”一直是笼罩在百姓心头的一片沉重雾霾,从“一石击起千层浪”的,到 “八个部门管不好一条猪”的瘦肉精事件,再到近日沸沸扬扬的“舌尖上的罂粟壳”,食品安全问题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不断破坏着社会的和谐,也引爆人们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危机。

当然,各种美味的食品,你以为它们很健康吗?不,它们添加了各种添加剂,其中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是辣条中目前最受关注的三种食品添加剂。市面销售的辣条为追求口感和色泽,多会使用大量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或许在国家规定的合格范围内,但是孩子会因为辣条的口味较好,一次吃上好几包,这样就会有“叠加效应”,摄入的食品添加剂就会过量,显然不是健康食品。而且孩子本身脏器发育就不健全,摄入过多的防腐剂会使孩子的脏器负担过重,使得脏器功能受损。同时,这些辣条中的钠盐含量很多,辣条吃多了会造成钠盐摄入过量,使孩子容易患上高血压之类成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还会对孩子的味蕾产生影响,使孩子的口味偏重,对将来的生活习惯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辣条都含有大量的油,包装破损后,油极易见光氧化,氧化后通常会有哈喇味,如果孩子吃下去将会危害身体健康。

    大学时代的我们,聚会时很容易选择烧烤。虽然营养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烧烤列为十大垃圾食品之一,可还是挡不住大家对它的热爱。但是经常吃烧烤对身体的危害可是非常的大。在当下谈癌色变的年代,我们还是应该了解一下烧烤这种美食的危害。 

经常吃烧烤易带来的五种危害:1、经过烧烤,食物的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多种调味品的使用,如孜然、胡椒、辣椒等都属于热性食材,很是辛辣刺激,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令人“上火”。2、容易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甚至还是生肉,若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如“米猪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3、隐藏着致癌物质: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基因突变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另外,在烧烤的环境中,也会有一些致癌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诱发癌症。4、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梅拉德反应”。肉类在烤炉上烧烤时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可是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 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的摄入。因此,长期食用烧烤类食物会影响上述物质的利用度。

5、食用过多烧煮、熏烤太过的蛋白质类食物,如烤羊肉串、烤鱼串等,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导致眼睛近视。妇女经常吃煎炸蛋肉会增加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性,如每隔两天吃一次比一周吃一次患病率高出3倍,比1个月吃一次高出5倍。

    我们一定要多吃绿色蔬菜,少吃油炸之类的食物,保护自己的从现在做起。


《菊与刀》观后感

16食科一班 王志豪

    吸引我读这本书的理由最开始是她的名字——《菊与刀》,乍一看好像一本武侠小说,在老师众多的推荐读物中透出一股子刀光剑影的侠气,等我百度后这才明白书名的“菊与刀”是两码子事。“菊”是日本皇室家族象征的徽章,而“刀”是日本武士刀精神的一个象征吧。但得知与武侠无关后并不失落,反而是对于日本的好奇心驱使我读这本著作。

这本书说实话我只读了第一章,章题是任务——研究日本,从这一章我就看得云里雾里,只能加上自己平常对日本的理解慢慢的读下去。该书写于日本二战战败以后,决定如何统治日本而向广大社会的贤士听取意见的,作者卢思本尼迪克兼社会学家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看到的第一章里面也价绍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及自己对日本研究的依据及考量,可谓是言之有“理”,这个“理”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以拿掉镜片的眼科医生去看待日本。既不宜自己的文化背景去质疑日本、日本人的意识形态,毕竟东西方文化差距还是很大的。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书中出现的句子,我结和网络上的书评明白了一点儿,日本人的矛盾文化思想貌似就是菊与刀,这似乎是我见识到日本的恐怖之处,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因为日本的原因目前大部分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都不够客观,就是这种矛盾的传统文化和名族性格造就了日本奇特的民族,听他们会比其他民族适应性更快,却更加遵守规则。

不论怎么说,《菊与刀》这本书虽对日本描写或许有时代及地域的局限,但是我非常认同里面的一句话,“日本文化就是日本人”,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同样适应,大家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些文化可在我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上了,但是名族文化并没有觉醒,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理解自己的文化,我认为中国人若能够用辩证或批判的思维去认识自己,民族觉醒是历史的必然。


《目送》有感

16食科一班 石凯丽

       目送,一个饱含深情与无奈的词汇,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窗外的细雨已停。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在书里,那位母亲轻声的呼唤——雨儿。我不停地在问自己,谁目送了我,我又目送了谁。隔着一条马路,当我回头的时候,是谁在那里,是谁在哪里轻声呼唤我。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上辈子造的孽,所以今生父母无论怎样劳累都甘之若饴。所谓的甘之若饴是不图回报,甘愿为孩子奉献他们仅有的一切。作为这句话的回答,我希望是平等的,,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在这里,回望是目送最好的回答。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如是说。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无法选择留下,因为成长终究是孤独的旅程。父母的深情,子女的无奈,这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犹记得小的时候,我会询问母亲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即使在母亲给出回答后,我还是黏着母亲表示不懂;在受到欺负时,我会去找无所不能的父亲寻求安慰:在受到误解,委屈不已时,父亲会耐心的教导我。可现在的我已然不是小时的我,现在的我会自己解决问题,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哪怕做法是错误的;别人的欺负我会自己承受,自己去辩解、反击,再也不用父亲为我抗下所有。不被我需要的他们目送着我独自走向光明的那端,自己在黑暗的这端忍受无尽的寂寞,就算是这条路是他们亲手为我搭建的。

我突然想起,我从来没有一次回过头,看着她说:“好的,我知道了妈妈。”母亲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和作者一样“一直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而我也和作者的儿子一样一次也没回头,一次也没有。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也丝毫不敢想象母亲那是心中的落寞。只要是对你好的,哪怕重复过千遍万遍的,母亲也还会对你说。你以为她不烦吗?她也会烦。原来不单是离别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

如果说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泪珠,那回望就是替他们拭去泪痕的双手;如果说目送是父母心底无声的呜咽,那回望便是使他们释怀的安慰。回望永远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远是亲情的回报。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

16食科二班 吴建昊

      我们周遭这个人造物的世界,是已知最大的材料学博物馆,你手边的某件东西可能是千年前某次奇思妙想的衍生物,也可能是几年内才被制造出来的新品种。

第一次将材料的科学知识和它们给人的感官感受组合在一起,勾起人无限的好奇心,并从中发现诗意和美。

金属晶体内部存在着微观缺陷,原子会偏离原本完美的堆砌状态,产生“位错”,它是金属能够改变形状的原因。曲别针之所以能够任你弯折,是因为位错在金属内部能以超音速移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硬度条件,需要限制位错的移动。合金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将其他金属原子嵌入原金属本体之中,扰动了原金属晶体结构,从而到达到限制位错移动而稳定金属形状的目的。钢不是单质,其主要成分是铁,而掺杂成份不是金属而是碳。早期生产中无法控制碳的比例,偏偏碳比例会严重影响钢的性能,高碳钢硬而脆,低碳钢软而韧。日本匠人在无法控制炼钢品质时,靠经验分辨产品,随后将锐利的高碳钢作为刀刃包裹到低碳钢刀身之上,实现了日本刀的锋利与坚韧。

Bessemer 发明了用空气中的氧和熔铁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移除碳元素的方法,从而得以实现钢的量产。但是由于矿石中的碳含量千差万别,靠移除来控制碳比例也非常困难。Mushet 通过先完全除掉碳,再把 1% 的碳掺回去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钢接触到空气和水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锈。对此 Gillette 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他生产抛弃式刀刃,避免了磨刀的麻烦。而 Brearley 在进行合金实验时,无意中发现钢中加入的铬会抢着和氧发生反应,在钢管表面产生氧化铬保护层,从而避免生锈,这就是不锈钢。

昂然挺立的树木是纤维素凭借一种有机粘合剂 —— 木质素相互接合,形成的坚硬而强韧的复合体。造纸技术就是对木材进行破碎,并用高温高压蒸煮或者化学法除去木质素制成木浆,也就是液体木材,之后定型制成纸张。纸张软而强韧,轻薄又易于再加工。加上个硬壳封面,书就成为文字的堡垒,可以守护文字几千年。因此一经发明就替代了竹简成为了文明的载体。人们通过改变添加剂和工艺,可以获取不同色彩、粗糙度和强度的纸以满足各自用途。

纸张有非常适合凹折与弯曲的力学构造。大力折纸会让纤维断裂,产生永久的弯折,但仍有足够的纤维未受损,使得纸张不至于撕开或断裂,这些特点使得纸张成为包装材料,也促成了折纸艺术的出现。

纸钞则是另类的纸,它的材质不是木质纤维素而是纯棉,这让钞票更加坚韧,并且不会在水中分解。防伪所用的水印并不真的是水渍或者墨痕,而是棉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电子时代到来,纸张的阵地缩水,书籍报纸都在数字化,甚至钞票的作用都在减弱。电子纸技术是近些年涌现出的新产品,它将墨水转变为所谓的雅努斯粒子,通过电荷控制墨水粒子旋转来完成文字的切换。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缺乏纸的气味、触觉和声音。

混凝土

混凝土要多久才会干?混凝土永远不会干,因为水是混凝土的一部分。

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和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黏土,经破碎混合磨细,再经过煅烧后添加助剂,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水泥,它的主要成分是不同组成的硅酸钙。加水之后,硅酸钙会形成极似有机分子的晶体结构,并不断生长。生长中的原纤维彼此交错,形成键结锁住水分,当它抓住混合在一起的石块时,就形成了混凝土,当它同时也抓住了能起到增韧效果的钢筋之时,就形成了钢筋混凝土。以钢筋混凝土之强,依然需要养护,水分和盐分会侵蚀钢筋,使得铁锈在混凝土内部扩散。在混凝土中混入某些特殊的嗜碱细菌以及淀粉就形成了自愈型混凝土。平时,细菌蛰伏于其中,当混凝土破裂,细菌遇水醒来,吃掉淀粉后开始生长和繁殖,并分泌方解石将空隙填满。

最新的发明是自洁净混凝土,其中掺入了二氧化钛粒子,它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之后会产生自由基,能够分解粘上它们的有机污垢,让污垢被风雨带走。

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种神奇的固体饮料,它的成功源自于对可可脂结晶的认识与调控。巧克力的熔点和人体温度接近,保证了它平常能以固体方式存放,而与人体接触时才会熔化。

实际上可可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因堆积方式的区别它可以存在多种结晶形式:结晶一和二较软,熔点也只有 16℃,适合撒在冰激淋上;而、结晶三、四较脆,放置后会缓慢转变为结晶五;结晶五是一种密度极高的脂肪结晶,它的存在会让巧克力外表坚硬光滑,然而产生这种晶体却需要费劲地调整材料的热历史并加入晶核。巧克力一旦入口,结晶熔化会吸取相变潜热,带给你些许清凉,从而丰富了口感。

原生的可可豆是苦涩几乎无法下咽的植物,但是经过发酵,烘烤、分离以及混合等过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具有香气的酯类分子,最后还要混入大量的糖和牛奶来调味,制成口感丰富而独特的产品。再加上其中含有的咖啡因和可可碱对于神经系统有一定作用,使得很多嗜巧克力的朋友永远也戒不掉这种美味。

气凝胶

气凝胶的发明者 Kistler 对果冻很感兴趣,严格说起来果冻不是液体也不算固体,它是困在固体中的液体。明胶分子构成的网格依靠表面张力锁住了液体,因此它柔软而有弹性。

凝胶的固体结构难以分离出来,因为蒸发掉液体的过程中,固体结构会塌缩。Kistler 利用高压釜在“临界温度”以上使得液体转变为永久气体,然后让气体逸散,从而留下了固体的骨架结构。他选择了二氧化硅胶体来进行这个实验,于是得到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

二氧化硅气凝胶 99.8% 是空气,它有很多神奇的性质,例如表面几乎不会反射光线,因散射作用在暗色前呈现蓝色,而在浅色前会消失不见,从这个角度说,手里拿着一块气凝胶就等于握着一大片天空;再例如他有绝佳的隔热性,效果相当于数量巨大的多层玻璃。

因为质轻、透明以及能很好的吸收能量,气凝胶后来被 NASA 用来收集太空尘。

塑料

作者别出心裁地以电影剧本的形式展现了赛璐璐()被发明用来替代象牙制作台球的故事。主要表现了因专利争议、人们接纳程度不一等等这些在每一种新事物出现时都会发生的桥段所带来的戏剧冲突。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个小故事远远表现不了塑料从出现到应用于现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这百多年来的历程是怎样的蜿蜒曲折。

人造塑料赛璐璐的出现是在 1869 年,然而直到 1920 年 H.Staudinger 发表《论聚合》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包括橡胶(聚异戊二烯)、电木(酚醛树脂)这些材料是分子量巨大的结构,关于这一概念的争论持续了十多年。1953-54 年,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发明和投入使用,使得合成塑料时代全面到来。现在,塑料已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塑料其实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类,狭义的高分子主要指塑料、橡胶、纤维、涂料以及粘合剂这些工业合成聚合物,广义上还包括生物大分子等物质。

关于塑料和高分子的科普书,推荐董炎明老师写的《奇妙的高分子世界》。

玻璃

当冰块被加热就会变为液态水,而一旦再降温,水分子又会结晶成为冰。当二氧化硅晶体被加热就会形成液态二氧化硅,然而如果进行冷却,它却很难形成晶体,而是生成具有液态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也就是玻璃。二氧化硅的熔点很高,在罗马人用碳酸钠作为“助熔剂”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办法大量制造玻璃。直到量产实现,才有了玻璃装饰的建筑,玻璃镜子,玻璃盛装的啤酒。中国在纸、木材、陶瓷和金属方面的发展都远超西方,然而就是玻璃成为了中国独缺的发明。这一差异导致了光学设备的缺失,使得东方人没法“仰望星空”和“明察秋毫”,也没法把白光分成七彩,这才让科技革命的鲜花只在西方盛放。当然,没有玻璃也就没有玻璃仪器,古代“炼丹术”也就没有发展成为化学。

玻璃的安全性是个问题,于是人们用骤冷的办法制备了钢化玻璃,表层的收缩使得所有原子往内挤,从而使得裂缝难以生成。而在玻璃中添加一种特殊的塑料,会使得玻璃在破碎时也不会发生散裂,并且更容易分散冲击力,这也就是防弹玻璃的机理。

碳材料

碳有很多种单质状态,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金刚石和石墨。硬度奇高、色泽晶莹的钻石不但价格不菲而且被人视为“永恒”的象征,在拉瓦锡把它在真空中烧成灰烬之前,没有人相信它和石墨一样都是纯粹由碳构成的,说起来更加恒久的石墨却因为卖相问题反而没有走成高端路线。

由于飞机制造的潜在需求,工程师一直在寻找比铝更轻但是更坚固的材料,于是碳纤维应运而生,不但满足密度和强度的要求,还拥有耐腐蚀等优点,在军工和民用领域都有应用。如今除了飞机制造业,可能碳纤维应用最广泛的产业就是体育产业。

碳纳米管像是迷你的碳纤维,它是世界上强度重量比最高的物质,因此被人们设想用来制作太空电梯。还有一种神奇的碳排列形式是 C60,也称足球烯或者富勒烯,它的发现者 Kroto 教授在 1996 年被授予了诺奖,后来 C60 被应用在光电领域的很多研究方向。

单层的石墨 —— 石墨烯,具有透明、纤薄、强韧又易导电的特点,是未来触控界面材料的首选。他的发现者海姆(Andre Geim)教授制备石墨烯的方法非常神奇,他使用胶条不断重复黏贴和撕扯石墨晶体,由于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量较弱,在这种撕扯中最终会得到单层的二维结构。海姆教授是唯一得过诺奖且得过搞笑诺奖的科学家,思路果然不同寻常。

陶瓷

陶瓷,其实可以分成“陶”和“瓷”。陶出现在在人类文明的开端,人们把河床中的黏土在火中烧制成形,制成可以储存谷物和取水而质地坚硬的容器,陶器的发明为农业和屯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河床中的黏土本质上是矿物微粒和水的混合物。当受热时,水分蒸发,微粒结晶堆积变得紧凑,结晶边缘和表面的原子“活力”比内部要高,它们会和周遭其他晶粒发生作用,使得堆积结构逐渐发生键合,最后变成连续体。

陶器都是有孔隙的,这是气体逸出时造成的,对于要反复承受烹调的器皿来说,孔洞很容易造成破裂。中国人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晶体相和气相中又加入了玻璃相。在烧制过程中,在土坯的配方中加入高岭土和其他一些矿物质,于是加热时在晶体相之间出现了流动的玻璃相,它渗入内部的气孔,并覆盖了每一寸表面,能够明显改善防水性并提升制品的强度,这样就得到了瓷器。制备精良的瓷器在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回音,这是玻璃浆在烧制过程中填满孔隙的验证。本书没有提到现代陶瓷的发展,实际上金属氧化物甚至氮化物碳化物的烧结过程都称之为制备陶瓷材料,陶瓷的用途也远超容器的范围,除了各种结构型陶瓷作轴承、阀门等用途,也有很多功能型陶瓷如超导陶瓷出现在高科技领域。

医用植入物

石膏算是比较常见的医用材料,熟石膏是石膏脱水形成的陶土,掺水后会再次硬化,使用时加入绷带,其棉质纤维会强化石膏,使单独使用时呈现脆性的石膏变得强韧许多。

相比而言,牙科填充物大家就不太熟悉了。早期使用的那种精光闪闪的龋齿填充物其实是汞合金,现在一般都是用光固化树脂。而拔掉蛀牙后会换成瓷牙或者氧化锆牙,它们比树脂更耐磨。钛合金是极少数完全不与人体发生作用,而可以用作金属植入物不被排斥的材料,常用作骨钉和关节替换用的材料。想要避免关节置换手术,就需要重建软骨这种复杂的活体组织,目前正在尝试的方法是植入“组织工程”材料做成骨架,在其中通过软骨胚细胞培养来让软骨重新生长。有时候需要在体外完成培养,这就需要用 3D 打印技术制备中空的组织工骨架,这种逐层打印的加工技术在制备复杂结构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生物神经机械则是科学家的又一种尝试,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接收大脑向四肢发出的脉冲信号,使义肢进行动作。

生物医用材料无法解决生死的危局,但是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

如果灭世了,只能留一句话给后人,帮助他们构建科技文明,费曼会说:一切都是原子构成的。

万物在这个尺度下都拥有相似的结构,然而原子种类有限,而我们所知的材料却多到难以计 数,这是由于不同尺度的结构组合会得到非常不同的材料。

钻石、石墨和碳纳米管的差异不在原子,而在于原子的排列方式。由一百个左右的原子堆叠而成的骨架结构就是纳米尺度,重力作用此时非常微弱,而静电力和表面张力发挥主要作用,这也是很多纳米结构能够自行生成的原因;到了微观尺度,出现的就是生物细胞、纤维素这种结构了,巧克力就是通过这个层级的改变来修正它的口感,硅芯片技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也发生在这个尺度之下;介观尺度在肉眼可见的临界点上,从陶到瓷的变化就发生在这里;袖珍尺度是肉眼刚巧可见的大小,我们对材料质地的感受往往源于此;而人的尺度则是之前所有结构的集大成者。

人类研究其内在构造,从而推动材料科学发展,而材料以多尺度的结构展现了人类的历史、需求与思想理念。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16食科二班 董竹新

      初中的时候曾经翻了翻这本书,那时总觉得这本书理论性太强,读起来有些难懂。后来学了物理、化学、生物,突然觉得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书中提到的鹦鹉螺号上的有些科学技术领先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发展,某些技术至今仍然尚未解决。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神秘岛》。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鹦鹉螺号”的故事。1866 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那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最后,他们设法逃走,重回陆地。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艇长对战俘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例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 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全书中除了描写阿龙纳斯先生及其助手康塞尔对海底生物的分类、研究,尼德。兰狩猎生活以及时刻酝酿的逃离计划外,最具有神奇色彩的便是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他究竟是什么人?无限的富有,自称能还清法国上百亿的国债。他还是一个科学的天才,依靠大海解决了吃、穿、用、住。可他为什么要隐遁于海洋深处?这是一个迷。但我更看中他头脑深处的科技含量。

他利用钠电池来维持鹦鹉螺号的正常运作。依靠海底煤矿从海水中提取钠,与汞混合,生产出其电动力是锌电池两倍的钠电池;他还利用特制的潜水服深入海底森林探险,找寻消失的陆地。其科学价值含量不可估计。倘若他并未隐遁于海洋深处,而是在实验室里,在大陆上指导工业生产,提高生产力,人类的文明恐怕要提前一大步,他也必将青史留名。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仇恨人类文明,他宁愿孤身一人在深邃的海洋中巡游。可能他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不愿奉献自己的才华。但是我不得不说,他没有认清科学的真正用途,他需要对科学的正确认知。

当鲁尔煤田正散发着浓烈烟雾的时候,尼摩船长边悄无声息的开采了海底煤田;当本生灯正时明时暗地在千家万户中微微发光时,鹦鹉螺号上由钠电池供给的灯正照得整个大厅如一片金色的天地,驱动着鹦鹉螺号勇往直前。这两项技术领先全世界。倘若用在人类社会造福无数。黑夜将不再是手术的难题,电灯将不再是富人的专利,陆地上的资源亦不至于如此紧张。这就需要一个人对科学利用的态度。

整本书看完我只有剩下感慨,书中人物鲜明的个性,作者富有科学含义的想象以至于在不久的后来,科学家成功的发明出潜水艇等一系列书里不可思议的物品,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科幻小说大家。




《读人间词话有感》有感

16食科二班 吴基清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翻开此书,开头三句论断,让人无不为之感叹。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人间”这两个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与对美的欣赏,在人间,可望见四月天,亦可话词。

《人间词话》中,傲身独立着一位“冯延巳”,,为人奸佞险诈,若说言过其实,实则确也如此,而王国维却独爱他一手美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评之“冯延巳之词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如果可以这样说,这便是大儒的“无拘”,无畏他是怎样的奸诈荒唐,然其“独造清语”,别洞房洒筳之风,于摄魂处挥写词语,细描微光;这便是艺术上的“无束”,纵旁人不解,更多讽笑,依旧兴奋地作评于敞衫阔卧,于无人处写下的“细雨湿流光”的疏散闳约。他睁着一只眼睛读诗,闭着一只眼睛看历史,将爱及温和的嘲讽用来解放,又用玩世不恭的人文情怀和慈和宽容的款款目光注视,远望。

  于是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侠者潇洒的挥毫快意之作,诞生了。

不同于民国胡适,鲁迅等人,为中华革命维新书白话之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语言是传统的,是一个晚清大学士所热忱的古文。而他对诗词的赏鉴与评判,却大异于以往的作家,欣赏家,批评家。他是晚清学者,那样一个动荡而充满变数的年代,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与哲学的观点,杂糅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幽美清丽。从此理想与现实,虚无与富有,荒芜与壮美,在他笔下迤逦游走,栩栩如生。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于是骈文股诗皆不入其眼,以其所见真,探所知者深。他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下评“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无不表现出理性思考与对诗词感悟上深刻而完美的结合。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一切在无可奈何中变得更加无可奈何。

王国维亦在书中说到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也是一种对物对世界的观念与态度,“何者为我,何者不为我,何者皆为我。”有歌待和,谁能和便和,无人和奈何,是他的赤子之心,也是他的无拘无束,更是他陶醉于哲学世界之时独特的精神气质,鲜明的中国哲人情怀,深思熟虑之后的海纳百川。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如王国维力主创新,他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创新是文学保持其活力的关键,“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只有文学上保持创新才能使文学的殿堂熠熠生辉,不断发光发亮。再如“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我认为当代的诗人应向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在创作中注意对词语韵律的发掘,使白话诗具有一种崭新的内在节奏。王国维也很注重意境之真:“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颇有忠实之事”。对文学的忠实,归根结底是对自己情感的忠实。真情实感是文学根基之所在,唯有真情方能打动人,引发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而对文学的不忠实,将使我们的灵魂无处栖息。
     由于对《人间词话》浅尝辄止地读了一遍,感受又颇深,因此浅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心中不免遗憾,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深入地品读《人间词话》。

                                                      1602062022   吴基清



且行且珍惜

                              ——《目送》读书心得

16食品科学与工程(二)班 张怡丹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早在初三我就在阅读中看过《目送》中这段话,当时觉得作者的观点颇为悲观,或者说是把亲情说的没有了人情味。我还一度以为作者的家庭相比不幸福,没有家的温暖,才造成了这种“绝情”之语。因此也一直不太愿意通读这本书。

进入大学后,经历了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第一次住宿生活,第一次一个人走夜路……所有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新鲜的尝试。因为是独生女,在家里的确很多事基本以我为中心,大学的我才开始学着买洗衣液,洗自己的衣服;食堂的饭菜也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说咸了淡了,来依照自己的口味,去的晚了,剩下凉菜,不会像在家妈妈下厨烧给自己。的确,我不太习惯,但我来学校之前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我知道这是适应期,只不过这段适应期对于一直“十指不沾阳春”的我可能更为艰难。做足了心理准备,我的想家程度比我料想的要好很多。前一两个月,我和爸妈之间保持的是每晚一个视频的频率。一两个月后,似乎开始适应了,和室友也渐渐的熟了,加之课程变多,我和父母的视频频率变成一周一次。现在的我大二,临近期末时的我视频变成了两星期一次。仔细想来,视频次数的减少,除了学业的原因,不得不说也源于自己对父母的依赖少了。

此次假期,选择看这本书,当再一次看见《目送》中这段话,我震撼了,我觉得它是那么的在理。它描述的并不是亲情的淡薄,更可以说是成长。随着我们的长大,接触面的广泛,我们对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们想奋力的挣脱父母的屋檐,飞的高高的,寻找不一样的精彩,我们想闯、想拼。而父母在焦虑中也渐渐放开了对我们的羁绊,他们明白,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去,他们不会保护我们一生。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大一下学期,疼爱我的外公离世,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生离死别的滋味,从学校赶到外婆家时,我忘不了那个曾经高大魁梧的身板,那个我坐在他宽厚的肩头一路从镇上回家的人,如今瘦削的不成人形,双眼轻闭,安详地躺在床上……百感交集。那一刻的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我认可了开头的那段话,但我不希望自己的父母体会到这种心酸的滋味,作为他们惟一的信念,就算我一无是处,对他们而言,我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一生的“赌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人生的无常难以预料,倘若能做到将每一次都当做可能是最后一次,且行且珍惜,我们的遗憾与愧疚恐怕会小很多,也不会在无数个黑夜的失眠中与叹息为伴。这样的我们,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们,才敢一直往前。 



《活着》有感

寒雪梅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我在初中就看过,大学寒假建议读书的目录中又提及这本书,我决定时隔经年后再重新翻阅一遍,然而感触颇深,久久不能忘怀。

人要靠记忆来慰藉,要靠倾诉来释然,要靠平静来概括,要靠回首来彻悟。

悲怆的残阳微弱的呼吸着,无意感染了那一个午后的黄昏,带着些许的惆怅,带着些许的悔悟,带着些许的淡然, 此书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说它荒诞,是因为这部小说内容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化地集中到一个家庭中来表现;说它真实,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这部小说的许多内容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内容,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 

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故事的最后,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这里流着谁的眼泪呢?。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思索着: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然而,却并非如此,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觉得这本书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活着》展现了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活在世上,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会随之远去,而徐富贵正是给了我们一个范本。我们也正应该思考一下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有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得精彩!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人们都珍惜着。生命是一个过程,譬如画画,如何用色彩将一张白纸变得美丽;譬如写作,如何用字符将一个故事表达;譬如唱歌,如何用音乐将文字吟唱……生命的意义,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这个过程叫做活着,那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什幺,又得到了什幺?我们不断升华自我,又为了什幺?回答是我们付出了努力、汗水……得到了生命的延续,我们升华自我,为了生命的精彩。总而言之,我们无论做什幺,都是为了活着。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