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科普+公益”,200万人观看的史上最强科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25 23:10:11

2017年10月29日,史上最强科普阵容齐聚深圳国家基因库,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十二届会议(ICG-12)科普嘉年华闪亮登场。本次活动由华大基因主办,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协办,、著名学者、作家、媒体人等30余位科普大咖,与科学爱好者们展开一场思想交融、知识交流、激情碰撞的对话。


与会人员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岁,年纪最大的是83岁高龄的林群院士。超过100名中小学生来到活动现场,亲身感受这场“史上最强”的科普盛宴。


 

本次科普嘉年华活动围绕“科学是甜美的”这一主题,旨在宣传科学思想、开展科普交流、倡导理性思维,突出科学知识对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营造“知识就是力量,科学一路相伴”的氛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水平全面建成知识型社会打造良好的生态。


本次科普嘉年华围绕“漫谈博物学”、“进击的智人”、“人性的未来”、“明日之辰星”、“望无尽太空”、“让历史说话”、“科幻进现实”、“媒体看世界”等八大主题,全方位展示生命的奥秘,分享科学的乐趣。



活动现场,拥有400个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同时,新浪科技、网易科技、腾讯科普、一直播、光明网、造就等互联网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当天线上观众累计突破 200 万。



上午8:3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杨焕明致辞。杨院士幽默开场,对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朋友、小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宣布本次科普嘉年华正式开始。


随后,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孙楠发言,他回顾了深圳市科普活动近几年的重大变化,强调科学活动在支撑深圳未来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将科普打造成深圳的一张名片,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深圳的科学氛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应邀作了简要发言。他指出,这次科普嘉年华是跨界的科普盛会,不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对于这样的科普活动,应当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群为本次科普嘉年华作了第一个报告。作为著名数学家,林院士用“数学科普汇报:只做一件事”来诠释数学的魅力,让人人都有机会爱上数学。科普的原则应当是“好记好学好教,宁失为过浅,也不愿意过深。”


林院士指出,做数学科普时,应牢牢抓住“微积分基础定理”。他以“油饼和油条”做比喻,生动形象地解释微积分的基础定理。数学科普应该化繁为简,把书读薄,让受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接下来,大会围绕八大主题,逐一请受邀嘉宾登台演讲。



主题一  漫谈博物学


在主持人华大股份大众传播部部长项飞的介绍下,漫谈博物学的第一位演讲嘉宾张劲硕博士开始了他的精彩分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物阅读与博物旅行

张劲硕(国家动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


张劲硕博士认为,博物阅读,首先从识字开始。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尝试做分类学和博物学方面的工作了。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仔细观察,对其进行系统分类,这在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中可以找到规律,包含某个偏旁的汉字往往代表某个类别的生物或包含某类成分的东西,而且往往彼此间能够准确区分。当然,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张博士介绍了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历史沿革与前辈先贤,分享了早期启蒙阅读以及各种科普读物对自己的影响,指出阅读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知识,开阔视野,还会吸引我们去付诸行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博士还分享了自己对博物旅行的认识,以及在世界不同地区旅行的经历和感受。



你不知道的大熊猫

许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教育负责人)


大熊猫几乎无人不知,但人们对大熊猫的了解并不全面。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许萍老师为大家全面讲述了关于大熊猫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熊猫堪称活化石,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800-1000万年。受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大熊猫的活动区域逐渐缩小,目前主要分布在1500-3500米的高山深谷中。作为稀世珍宝,目前的野生大熊猫约有1864只,圈养的471只。许萍老师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为什么大熊猫是个吃货,而且看起来还萌萌哒。生动有趣的分享赢来阵阵掌声。


从科学普及到科学教育

梁琰(“美丽科学”出品人)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梁琰老师的分享再次证明了这个观点。他通过现场播放影片《重现化学》,向观众展示各种化学元素在微观形态下的科学之美,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对于科学教育,梁老师认为实验教学非常重要,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然而,化学教学里很多现象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演示,学生们基本靠死记硬背、靠脑补来学习这些化学知识。然而通过视频,就可以形象地展示这些化学反应的完整过程,并且可以因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也是他请专业人员制作精美的实验视频供广大师生使用的原因。



百科网站--新型知识生产共享模式

刘夙(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工程师)


来自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刘夙老师首先指出了目前科普存在的问题,知识陈旧,信息碎片化,部分领域的中文科普资料缺乏。举个例子,现在有些书籍或网站还在使用1936年的恩格勒系统对植物进行分类,而最新的分类技术是今年刚更新的,与1936年的已经有较大差别。


网络上的科普资料,部分有错误,容易误导公众。比如某百科网站介绍雪菊的内容,并不严谨,缺乏百科知识本应有的权威性。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权威的、系统的、全面的中文百科知识网站非常有必要。


刘老师还介绍了他正在建设的多识植物百科网站和这种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改变植物科普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题二:进击的智人

。首先登场演讲的是正安康健创始人、正安自在睡觉创始人、冬吴文化创始人梁冬。


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

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文化创始人)


梁冬老师通过播放短片的形式引发观众思考,并且不断抛出问题。梁老师认为,针对一个问题,答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变万化,往往难以给出明确答案。但问题本身在不同时间却很少发生变化。


  • 如果未来人类可以被订制,那么传统的人类还能干什么呢?

  • 如果你知道会活120岁,你还会在30岁生孩子吗?你还会维持现在的婚姻吗?

  • 如果意识可以上传,可以永生,你会如何看待现在的行为?

  • 如果有一天,“人人都会死”的终极平等被打破,部分人可以选择永生,那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或许在现在都没有明确答案,但是,在现阶段,问题本身比答案更重要。


物种共进化与适应的媒介

张辰宇(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互相调控的过程,互相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使生命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处于最适应的状态。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人类吃的食物中,有一种小RNA分子并不会被降解,它们进入人体后会被运送到血液和组织器官中,跨界调控人和动物体内的靶向基因表达,进而影响任何动物的生理或病理功能。这是很神奇的科学发现,说明人体不仅受自身基因调控,还可能受到植物或微生物的调控。


张院长还讲述了一个蜜蜂的故事。蜜蜂分为蜂王、雄蜂和工蜂。当蜂王产卵后,在卵发育的早期阶段,工蜂都会用蜂王浆饲喂蜂王幼虫和工蜂幼虫,接下来的时间里,蜂王幼虫会一直吃蜂王浆,而工蜂幼虫则被喂养花粉和蜂蜜混合而成的“蜂粮”。


蜂王浆是工蜂食用花粉后分泌的一种乳状物。而花粉和蜂蜜混合而成的“蜂粮”则来自植物的花朵。张院长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蜂粮”里含有植物的小RNA分子(蜂王浆中没有),这种小RNA分子会抑制蜜蜂的发育,包括身体的发育和卵巢的发育,这最终帮助形成了蜜蜂的社会结构。


如果这种社会结构被破坏,那蜜蜂会消亡,蜂群就没有了。蜜蜂消亡了以后,靠蜜蜂传粉的三分之二的植物会消亡,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靠吃植物的动物也会消亡。此外,我们还发现植物当中的小RNA可以调控蜜蜂的神经分化,这进一步说明,细胞外RNA是物种共进化与适应的媒介。


我们不是一个人

方晓东(华大基因科技副总裁)


方老师以“我不是一个人”为题开始了演讲,他指出人实际上是人体与微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布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方老师以“出生方式和喂养方式及母亲状态明显影响婴儿的肠道菌群”为例,指出顺产、母乳喂养、经常让宝宝与妈妈有肌肤之亲以传递皮肤上的微生物等方式,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有诸多好处。而剖腹产宝宝在出生后涂抹妈妈阴道分泌物。


抗生素的滥用,影响人体的肠道菌群,会导致超级耐药细菌的出现,一旦被感染,药物杀不死这些细菌,最终导致死亡。此外,抗生素滥用还可能间接导致肥胖。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糖尿病、自闭症也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目前已经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例如,美国FDA已经批准通过粪菌移植来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病人。


用科学的产品推动科普

陈钢(Wegene联合创始人)


现在,人们对基因还有不少误解。一说起基因,很多人先想到的是转基因,说明我们的基因科普工作任重道远。不仅要扩大范围,而且要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多制作一些类似 23andme 公司的绘本,科普一些生物科学知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X、Y染色体分别代表什么,或许以后他们就不会只狭隘地关注转基因。


现在,精准医疗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然而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目前比较缺乏让公众了解基因与自身关系的科普素材。而公众只有在具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后,才有可能对我们身边的一些与基因有关的高科技产品有兴趣。


目前,市面上有越来越多针对普通大众的基因检测产品,这些检测可以提供包含祖源、疾病风险、药物敏感性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方面都涉及许多科学问题。通过让用户体验这样的产品,可以让大家对人类自身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知。


主题三:人类的未来

在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杨瑰玉先生的主持下,大会进入第三个主题:人类的未来。


展望未来

王石(万科集团创始人)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先生因个人原因未能出席大会,他通过一段视频向与会人员问好。王石先生指出,今年的大会主题非常好,基因科学对人类而言是甜美的。华大科学家的付出,基因科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甜美。希望大家可以在环境优美的国家基因库感受科学给人类的未来带来的好处。


甜美的科学无处不在

冯仑(万科控股董事长)

不接触科学,就不知道它的甜美。地球的演变,人类的起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看,生命都堪称传奇。未来世界充满无限可能,移民火星后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未来的人类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还是与智能机器共存?这些问题对于学文科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也很难回答。因此需要不断科普,像华大基因CEO尹烨一样讲述各种各样的生命传奇,让公众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科学。当我们意识到科学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时,我们就能感受到科学的甜美。


癌症 新知

李治中(笔名菠萝,美国诺华制药实验室负责人)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知名药企担任癌症新药研发实验室负责人的李治中(菠萝)通过一系列数字为大家科普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癌症知识。


比如数字55,代表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在世界排名第55位,排第一位的是丹麦,以此说明癌症发病率跟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度相关。寿命延长了,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升高。因此,我们对癌症要有正确的认知,不必谈癌色变。又比如数字40和90,代表一个人一生中有40%几率得癌症,也就是说,一个7口之家,有90%几率会出现至少一个癌症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虽然高,但是死亡率比中国低。这说明虽然癌症不可避免,但是癌症不等于绝症,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慢性病,通过精准的治疗手段来降低死亡率。


在谈到癌症的预防时,李老师认为预防和筛查都非常重要。以肺癌为例,通过戒烟、减少或避免厨房油烟及室内固体燃料、运动等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而对于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等癌症,目前可以通过筛查的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死亡率。


人类的未来:从碳到硅

尹烨(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喜马拉雅《天方烨谈》主讲人)


华大基因CEO尹烨老师首先回顾了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1495年的达芬奇“机器人”概念图,到图灵测试,到深蓝,到2005年康奈尔大学可以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到扫地机器人和谷歌无人车,到2017年AlphaGo Zero击败上一代AlphaGo。


回到生命科学,我们逐渐发现微观的生命世界其实是极其精密的。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最精密的“机器人”其实是人类。而心脏作为一个最精密的“零件”,是目前人造零件无法比的。


基因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万物及自身的了解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不仅知道这成千上万个物种是怎样产生的,而且逐渐了解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生命活动规律。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来创造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的本质是化学,而化学的本质是物理。


霍金最近讲:人类必须在100年内殖民外星,以避免灭绝。生命曾经经历过5次大劫难。人类能否躲过第6次大劫难?这个问题现在无法回答,但人类正在寻找各种可能性,因为我们天生就有向远方探索的本能


未来,控制地球的是智能,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物种,包括人类。我们无需害怕人类像硅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一样思考,但害怕的是人类像硅基一样无情。向硅基生命植入人性的光辉,打造一个和谐的未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圆桌论坛

林群院士、周忠和院士、杨焕明院士、学生代表


从生命的本质,到数学难题,再到学生们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三位院士与三位学生代表的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好不容易有机会跟院士面对面交流,学生们仿佛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是两代人的对话,也是今天和明天的对话。最后,杨院士对该讨论环节的参与者致谢,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主题四:明日之辰星

第四个主题演讲由爱博物的王晓煜老师主持,爱博物是本次科普嘉年华活动的科普支持机构,是华大基因旗下的青少年科学实践平台。

                                          

游历七大洲,感悟生命之美

张文菁(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来自人大附中的初二学生张文菁,讲述了自己在游历世界的过程中对生命多样性之美的感悟, 以及对环境破坏、人类对气候影响的反思,对合成生物学意义的深度思考。她感悟,科技让生命更美好,希望这种美好可以永恒。

                                                                                           

无处不在的螺旋

朱成林(北京四中学生)


来自北京四中的朱成林同学以一个手撕纸成螺旋状的互动游戏开场,她解释了作为世间万物的遗传物质,DNA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右旋的。自然界中,螺旋无处不在。比如在仙人球等植物中,也存在很多螺旋现象。而且,这些螺旋呈现神奇的规律排列。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竟然是由于植物内部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的。


沙乡沉思与我的爱博物世界

朱贺(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朱贺同学用纯英文介绍了她对《沙乡的沉思》这本书的感悟,她展示了2017年夏季爱博物科学少年们在威斯康星大学做科学实践的照片,她欣喜地看到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恢复。她还分享了科学少年们通过进入实验室作为科学家小助手参与到真实的科学实践中的收获。最后,她介绍了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应该是生态和谐、人类健康的世界。


实验室求生记——一个高中生参与科研的感想

肖奇(深圳实验中学)


来自深圳实验中学的肖奇同学介绍了自己作为一个高中生,与华大基因结缘、参加科研的经历。他分享了自己对科研的看法和科研过程中的感悟。他讲述了自己在华大基因学院科学夏令营期间,用荧光细菌作画的感想。升高三时,他有幸参加了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用改造合成的新基因构成无细胞体系来检测ctDNA,从而实现关于癌症早筛和癌症监测的研究。而通常这类研究项目,往往在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才能接触。高中时期参与真正的科学活动,有助于自己在未来的学业和职业中作出正确选择。


捐献仪式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代表会议主办方宣布,将本次科普嘉年华的门票收入共计人民币 89,909 元全部捐献给华基金。尹老师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普就是公益。希望大家今后继续支持科普,一起做科普,一起做公益。



据华基金负责人介绍,目前华基金用于救助重型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患者,可以免费为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HLA配型服务。主办方希望通过此举帮助更多的患者康复。


主题五:望无尽太空

仰望星空——其实人人都可以做科普

汪洁(科普作家、科普演讲家、“科学声音”组织首届轮值秘书)


汪老师展示了一张太阳系各个行星的真实比例,很震撼,地球相对太阳而言其实非常渺小。在汪老师的介绍下,一幅幅宇宙星空的美妙图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汪老师在现场展示了银河系光带的放大图,哪怕最稀疏的地方也能看到许多恒星。哈勃深空场拍到了3000个光点,每一个点都是一个“银河系”,非常震撼。我们的可观宇宙是460亿光年,而真实的宇宙可能是由无数个可观宇宙组成。



在谈到科普时,汪老师分享了很多个人经验。在科普节目中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让科普变得有趣、有温度。好口才不如烂笔头,长期的写作对于口才的提升很有帮助。而反复的练习,是提升演讲水平的关键。直率和坦诚,能够拉近讲者与听众的距离。


太空与航天

尚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尚老师首先介绍了太空、航天等概念,回顾了人类历史上对太空的探索过程以及中国的航天发展之路,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天宫一号、以及规划中的空间站。尚老师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可以快速促进科技的发展。宇宙空间具备特殊环境和资源,发展航天是捍卫人类生存安全的需要,也是扩展人类活动空间的需要。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上,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走进星空。


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教育

王海玲(人大附中副校长,地理特级教师)


王老师以人大附中的人工智能教育为例,讲述了人大附中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实践。

王老师在演讲中探讨了3个问题:①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②中国人工智能崛起与中小学教育。③人大附中的STEAM+人工智能教育探索。


王老师指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职业需求,人工智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教育。这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需要。国家已经要求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并培养和引入高端人才。因此对于中小学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加强技术方面的教育、用智能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人大附中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每学期有30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更早投身人工智能的研究中。高中的科学教育,应该走进高校,走进产业界,走进学术界。


主题六:让历史说话

在主持人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涛的主持下,科普嘉年华进入第六个主题演讲环节,第六个主题是让历史说话。


什么是最小的化石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生物的大小,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生理、行为、运动方式、所处的生态等。起初,生命体都非常小,这从考古发现的化石中可以得到验证。周院士展示了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后来,越来越大的生物出现了,包括恐龙、巨爬兽、恐角兽、猛犸象等。


生物到底是在变大还是变小?从恐龙的演化可以看出,从恐龙演化成鸟,身体越来越小。很多人对此很费解,这么大的恐龙怎么会变成鸟?其实,在恐龙的演化过程中,既有朝着大的方向演化的,也有朝着小的方向演化的。恐龙变小后更适合在树上生活,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因此越变越小,演变成今天我们看见的各种鸟类。


在化石考古中,不断引入新的观测技术和精密仪器,可以看见化石的微观结构,达到微米甚至是纳米级的分辨率,从而可以观察到细胞、亚细胞的结构。例如,从6亿年前的动物胚胎化石观察到细胞结构,从恐龙羽毛的化石中观察到亚细胞结构。


恐龙学的革命

邢立达(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


恐龙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现在有很多学科与这门古老的学科交叉,产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充满无限魅力。例如,古病理学就是病理学和古生物学的交叉,非常有意思。


邢老师分享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比如在云南陆丰发现的一块恐龙化石,出现了罕见的牙槽封闭的现象,后来对具有相似现象的狐猴的研究,推测云南的这块化石很可能来自一只牙槽被骨渣子刺伤导致牙槽永久封闭的恐龙。


又比如,利用空气动力学的方法,研究翼龙头部有没有帆?空气动力学表明,有帆更利于飞行。这样就推测出古代的翼龙是长什么样子的。


邢老师还展示了许多罕见的琥珀标本。在这些琥珀里,竟然还发现了史前鸟类的翅膀和爪子,甚至还有恐龙的尾椎!通过对鸟类翅膀琥珀的分析,可以获得这只史前鸟羽毛的发育信息。


重新认识人类进化

郭小森(华大基因人类基因组学副研究员)


作为人类基因组学的一线科研人员,郭老师惊讶地发现我们现在的高中教材中关于物种起源的知识依然是20年前的内容,已经过时了。中学生对于人类起源方面的内容也知之甚少。由此可见,我们的科普任重道远。


郭老师向大家讲述如何通过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来确定人类和黑猩猩祖先分离的时间,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迁徙路线和彼此间的关系。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针对人类不同群体的测序研究,使得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认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完善。


对古人类DNA的研究,可以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古DNA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可以作为标志.让我们重新认识现代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国有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源,随着合作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善。


人工智能,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曾炼(金童智能软件CEO)


金童智能软件CEO曾炼认为,人工智能正在走向千家万户、走向媒体平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介绍了图灵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库等概念。他认为,华大基因、国家基因库为生物学知识库做出很大贡献。计算机计算能力早已超过人类,但依然无法像人一样思考,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快,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人工智能在下棋、聊天、服务、医疗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都有应用案例。


主题七:科幻进现实

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品中的基因主题

王晋康 张峰(中国科幻作家)


张峰老师与王晋康老师合作完成了此次演讲的准备工作,由张峰老师进行演讲。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幻的百年历史。他介绍,基因主题的子主题包括基因自身的推想、克隆人、生物基因改造、人类基因优化、基因与永生、生物朋克的世界等。张老师对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社会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探讨。最后,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科幻作者这个行列,产出更多的科幻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

             

科幻革命与中国未来

吴岩(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始人)


吴老师提到,国家鼓励青少年阅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现在,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科幻繁荣,但是全球范围内,这种文学形式却在逐渐衰老。


吴老师还介绍了科幻文学的革命:从凡尔纳,到美国的科幻作品的黄金时代。科幻革命的特点是具有颠覆性、紧迫性、媒介转移。需要彻底的颠覆,形成新的美学体验,表达这一代人的心灵体验。科幻如果不革命就会死亡。


从科幻的软硬之争看科普的软硬之争


叶盛老师首先介绍了软科幻和硬科幻。其实,穿越小说属于软科幻,而最著名的硬科幻是刘慈欣老师的《三体》系列。叶老师认为,有时候作者本身也分不清科幻是硬的还是软的,但读者有自己的看法。


同时,叶老师认为科普也有软硬之分。硬科普是严谨的,体系化的,而软科普是比较自由的,会给人更好的阅读体验。


同样,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受众中,评价也是有分化的。有“硬受众”和“软受众”之分。硬科普适合针对特定受众,软科普适合针对不特定受众。

最后,叶老师讨论了科幻和科普的区别,科幻是艺术,可以以创作者为中心,而科普是具备功能性的,必须以受众为中心。如果要在两个中选一个的话,那么叶老师会选择软科普。


跨界论道

王晋康、尹烨、王磊、项飞


在跨界论道讨论环节,在主持人项飞的邀请下,来自不同领域的几位专家分享了自己对外星生命、科幻作品及其创作、人工智能、人类未来的看法。


主题八:媒体看世界

科普,严肃游戏的新方向

郭威(腾讯科普频道信息化项目高级项目经理)


郭老师指出,游戏正在改变世界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郭老师列举了几个游戏的案例,说明了游戏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中,教育、企业商业、医疗等领域成为游戏的前三大买单方。


严肃游戏不是以娱乐为目的,而是提供专业性的职能。利用游戏进行科普也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方向,值得尝试。目前腾讯准备在游戏中加入科普场景。从科普的角度看,这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尝试。另外一种方式是结合热点事件制作科普游戏,如结合长征7号的热点制作游戏进行科普。在科研中引入游戏,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比如在宇航员选拔中引入严肃游戏。


科技媒体跨界融合的N种可能

倪思洁(中国科学报社记者)


倪老师从媒介生态谈起,谈到媒体的对外关系(即宏观生态)和内部组织(即微观生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数据的进化也在改变着媒体。那么内容为王还成立吗?怎样才能让媒体的路子越走越宽?


接下来,倪老师以《中国科学报》为例,探讨了科技媒体的资源优势,即建立信息库、写手库、专家库、读者库,可以实现跨界合作。倪老师还分别从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科教文卫机构的角度讨论了科技媒体跨界融合的N种可能。


在科技报道和科普创作中贯穿理性思维

尹传红(《科普时报》总编)


尹老师首先表示,当年看了杨焕明院士翻译的《生命的语言》这本书中的一段有关易感基因的话,就戒了2年的烟。他感慨,科普真是无处不在。每个科普工作者都有短板。


尹老师接着点评了一些社会中错误信息传播以及误读造成的的愚昧现象。他揭露了麦田圈、尼斯湖怪兽、百慕大三角等伪科学骗局。他强调,破除愚昧是科普的重要任务。


全球变暖真的是人类活动影响吗?尹老师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如90年代有科学家善意提醒,沙尘暴可能只是气候的循环现象,不是绿化不足导致的。


尹老师随后点明科普的5个功能: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引导公众欣赏科学,促进公众参与科学,传扬理性,发掘理趣。科普在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尹老师援引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内容,探讨科学世界观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指导人们如何识别谣言。在我们科普工作中,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


最后尹老师总结:科学高深,但并非高不可攀。而科普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让读者能以一种轻松闲适的姿态来接近科学。


问答环节及杨院士总结

八个主题演讲结束后,现场观众和嘉宾就一些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最后,杨焕明院士对本次科普嘉年华进行了总结,并对参会的各位嘉宾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同时,邀请大家明年继续参加ICG的科普嘉年华。





降低出生缺陷 加强肿瘤防控

精确治愈感染 助力精准医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