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样东西不可辜负:孩子的期盼和父母准备了一年的饭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春节的时候,无论多忙,我们这些少小离家的人,都会像候鸟一样,携家带口从四面八方飞回温馨的故乡。


也只有在故乡,才能重温无边宽厚的土地和家乡亲人浓浓的亲情。

 

不知有多少爸爸妈妈带着娃回到家乡?


又有多少在外工作的家长,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其实回家乡过年的这段时间,才是你和孩子相处的最好时机。


你只需观察孩子过节的状态,就能触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你在新一年更好地教育孩子。


过年,要带孩子回家


过去的日子里,大家不是在忙着为生计奔波,就是在家庭的琐碎中日复一日地打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关注一下家里的老人。


最近有一篇文章中说到:我们总是对孩子无微不至,对父母漫不经心,其实父母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备胎。


朋友也说:有孩子之后,每一年的春节,全家坐下来的时候,有特别明显的对比:


一边是年年长高的孩子,另一边是一年比一年老的爸妈。


我们渐渐融入了异乡的生活,憧憬着梦想的远方。而故乡,则变成回不去的地方。



过年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你可能有一百个离开家的理由,但你肯定有一个回家的理由。


琴琴妈在深圳打拼多年,今年春节,本来打算不回家,带琴琴去泰国玩。


但爷爷在大清早就打来电话,让他们安排好时间,早点回家过年。


琴琴也嚷嚷着想回老家,说:“老师说,回老家过个年,就长大了,变成大人了。”


于是定好的机票、酒店全部退掉,腊月二十八那天,回到了爷爷在的乡下。


琴琴妈说:

尽管路途辛苦,但感觉还真是很美好!


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奔跑嬉戏,老人脸上绽放着笑容,还有打扫后焕然一新的家,满桌的家乡美味菜肴,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


我由衷地觉得:回老家过年,真好!


尤其是当我吃到家里的莴笋,芹菜、菠菜后,我的味蕾便全方位苏醒。


对于琴琴一家子的归来,爷爷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与喜悦,但他看孩子们的眼神,透露出了喜悦和欢欣。


夜幕降临之时,他会在大门外生一盆木炭火,火苗蹭蹭地往上升,围坐在一起的家人们觉得格外温暖。



或许,这便是家的味道,也是家有老人的温暖与喜乐。


在返乡之初,我们会觉得返回家乡是让老人家高兴。


殊不知,在让老人家开心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许多快乐与喜悦。


让孩子学会孝敬


春节不是一个适合家长在孩子身边碎碎念的节日:


“我一年到头这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啊!你不去好好学习,就知道玩、玩、玩!怎么对得起我!”


“天天想买这、想买那,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你长大后一定要对妈妈好啊!”



春节应该是一个“把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传承给孩子”的节日。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父母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恰好日子是藏历新年,暂住在一个藏民家里。


这天,藏民家的妈妈炖了一只土鸡,三岁多的儿子小旺扎,等在一旁淌口水。


肉终于出锅,妈妈却让小旺扎把鸡腿放进爷爷碗里。


小旺扎有些不情愿,手里抱着碗,眼里转着泪珠:“这是我的,旺扎也要吃鸡腿。”


妈妈耐心告诉他,爷爷老了,牙齿越来越不好,能吃到的好东西也越来越少。旺扎还小,以后吃鸡腿的机会还有很多,好东西要先让给爷爷。


3岁的孩子,听得懂的道理实在有限,再高尚的孝道也抵不过眼前鸡腿的诱惑。


妈妈不愠不恼,眼神里却是不容妥协的坚持。


小旺扎看懂了妈妈的眼神,没哭,也没闹,把鸡腿放到爷爷碗里。


一旁的游客父母看到这一幕,颇受感动。



晚辈孝敬长辈原本应是天经地义,却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切都变了。


我们不再像从前一样把最好的献给父辈,而是选择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


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会逐渐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


你教他孝敬父母,他便不会让你老无所依;

你教他顾全别人,他便不会自私自利;

你教他学会感恩,他便不会把一切当做理所应当。 


只有言传身教,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有孝敬老人的父母,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不会差。


教会孩子摆脱手机


对孩子们来说,过年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它意味着新衣服、好吃的、鞭炮……


但家长们却经常吐槽,寒假孩子每天在家,特别喜欢玩电子设备。


孩子一整天只喜欢对着手机或平板,看动画玩游戏,根本停不下来。



今年回乡下过年让琴琴妈妈最惊讶的是,一直觉得比较内向的女儿,刚下车就在村子里找到了年龄相当的小伙伴,玩耍到天黑。


虽说晚上回来时,琴琴的衣服、裤子被弄得脏兮兮,但琴琴妈一点都不生气。


琴琴平时在家总喜欢拿着手机,见到陌生的亲戚朋友却连话都不敢说,一个劲儿地往妈妈身后钻。


在老家呆上几天,她已经学会向第一次见的伯伯、舅舅、姨妈或哥哥、姐姐礼貌地寻求帮助。


比如,她让三舅舅帮忙擦鼻涕,还跟着姨父去附近的公园玩耍……几天下来,孩子的社交能力大大提升。


乡下的生活,对孩子来说充满奇妙和惊喜~



一入腊月,农村人就开始置办年货。一直到年三十,家里天天蒸汽弥漫,香味扑鼻。


这是年的味道,让人晚上都幸福的睡不着的味道…


腊月二十六是杀年猪的日子,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会三三两两前来观看,听猪的嚎叫,却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这一天,主人会叫上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吃上一顿味美的“杀猪饭”,分享收成的喜悦。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场面格外红火。打爆米花、卖糖果的摊位被孩子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人们备办年货,添置衣物,忙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家家飘香”,油炸红薯片、油炸麻片、油炸肉丸,打冻米糖,油炸豆腐,每一家都在为除夕的丰盛宴席准备着。


就这样,一直忙到年三十,直到华灯初上,美味的佳肴上桌。



这一夜,家家都彻夜亮灯,既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路,也预示着来年家景一片光明。


这一晚,更是小孩子最幸福的时刻,翘首盼望的压岁钱,会在和大人一起守岁的时候如愿揣进自己的新衣口袋。


然后孩子们把花生揣在兜里,打着灯笼跑出家门放鞭炮。


这些镶嵌在寒冷冬夜里的灯光和焰火,把黑暗里的每个角落都照亮。


它们也一直镶嵌在我们的回忆里,伴随着我们年复一年,渐渐长大。


对我们的孩子而言,这些却是从未体验过的年味......


趁这份年味还未彻底消失,家长们应该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尽快带着孩子去体验传统年味儿,让这份记忆伴随着孩子一生。

  百师君说 

为什么回家的路那么遥远,我们还要义无反顾地带孩子踏上归途?


作为家长,我们要带孩子真切地触摸这些古老的习俗。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正月初一拜年、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门、正月初四迎灶神、正月初五迎财神、正月初六送穷神、正月初七摊煎饼吃七宝羹......


这些习俗,是累计味道,凝聚亲情的仪式,是平凡和温情的家常故事。


也是我们希望能重新找回的,渐渐消失的乡村传统记忆。



源: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辞辞老师


更多精彩↓↓↓

孩子不捐款,被老师拉上讲台拍照发到群中

北大毕业生12年不回家,写万字长文痛斥父母

他们为什么伟大,答案就藏在早上五点半的城市里

儿子收到情书,妈妈竟然这样做....太聪明了!

大妈卖煎饼都能月入三万,我们还读书干什么?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