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晋:责任所系 性命相托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2-28 05:36:20

史志太谷旨在更广、更快、更好地传播太谷史志文化,宣传党史和方志知识,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请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史志太谷”关注!转载请注明“转自史志太谷”。感谢您的支持!

近日,。【特稿·札记】内载《责任所系  性命相托》一文,作者员晋,老家为太谷县,、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文章记述了员晋在2017年 “8·8”九寨沟7.0级地震震中震后救死扶伤、抢救伤员的亲身经历,被评为“感恩有您 九寨身边好人”。

责任所系 性命相托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一个骨科运动医学医生的手记


员  晋


(一)


2017年8月6日,我作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派遣到紧密医联体工作的专家成员,带着休假的妻子马敏,提前一天来到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九寨沟分院),希望能在星期一前尽快进入到县医院的工作状态中去。

8月7日星期一,进入县医院外二科,我便立即开展规范化的查房,系统掌握了科室的工作现状。此后又与科主任及护士长分析了科室业务的增长方向。晚上县城白水江两岸灯火阑珊,我独坐在县医院门外的碉楼下思索要如何展开县医院接下来的工作。

(二)


8月8日上午,县医院展开了骨科与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门诊。面对数量众多的伤患,对每一个人进行认真检查分析,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我们首要的职责。同时还要对当地医生进行带教。下午到病房查看伤患的病情进展,外二科一天便收治病人8名,科室的医生护士们忙碌不停。晚上与九寨沟卫计局的周敬花科长等一行4人会面,领导安排我们在县医院工作的3名专家在第二天下午进行招聘方面的培训。

奔波一天后回到宿舍已感困乏,想早些入睡。21:19时正漱口间,突感地动山摇,震动持续近20秒,地震了!在经历了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并参与了抗震的相关工作后,我具备一定科学的统计经验:地震发生后的一周内,80%以上的伤员会是骨科伤员。在让妻子马敏到楼下车上躲避后,我马上抓起挂在门后的白大褂,立即赶到了医院急诊室。

21:40赶到急诊室,九寨沟县卫计局的张茂良副局长和县医院院长助理熊健均早已赶到,大家立刻做出决定:让我赶往位于震中漳扎镇的九寨沟第二医院。正要上车,急诊科的护土喊道:“老师!这里有一个伤员!”我立即转身,伤员是一位托着右上肢表情痛苦的中年妇女,初步检查判断是右侧肩关节脱位,于是我立即为其进行手法复位固定。处理完后又马不停蹄跳上赶往震中的一辆救护车,这时成大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肖强主动要求参与救援,他说“员医生,我来给你打下手,我虽然不是骨科医生,但是我有医学常识,比生手强!”我向他点了一下头,他跳上了车。救护车拉起警笛直奔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救援的第一现场,通过车灯可以看到公路上滚落的巨石和砸坏的汽车。我们的心情十分紧张,然职责所系、性命相托是我们医生的条件反射,它已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和行为中。

在赶到第一现场后,发现医院已成危楼,大约100多名伤员集中在院子里,医护人员不停地奔走忙碌。,便任命我为医疗救援现场的临时医疗总负责人,此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肖强主任、刘海兵主任及九寨沟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协助我对伤员进行检诊与临时处理。我对所有伤员进行评估,并安排好他们转运的顺序。当检诊到一名中年妇女伤员,注意到她浑身冰凉,神志淡漠,这在急救现场上被称为“沉默者”,是最为危险的伤员。护士检测血压已经低至70/40mmhg。初步判断伤员骨盆骨折,腹腔内大量出血,立刻指示为其开放双通道快速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容量,避免出现更大的状况。随后便安排救护车将这名伤员转运到九寨沟县人民医院,通过医生们连夜的手术,为这位伤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我们依然不停地在检查其他伤员,对骨折伤员进行夹板固定,不停地转运着伤员,这种状态持续了近3个小时。指挥部调来了2辆中巴车运送能够坐立的伤员,我便在伤员中不停地巡视指挥。这里海拔2000米,夜间气温已经骤降到10度以下,白大褂里面只有一件短袖T恤,让人冻得瑟瑟发抖,但我始终不敢离开。每当有伤员呼唤我去探视检查伤情,我就不停地安慰他们以及调整固定,我感到只要家属和伤员能够看到我,他们心里就会踏实。那些踏实的眼神让我不忍停下。我的学生平武县中医院的骨科主任罗忠荣医生作为平武县第一支赶到灾区救援队的成员,此刻打来电话:救援队已经通过黄土梁隧道。我立即让他们赶往九寨沟县医院接受院长助理熊健指挥,尽快直接投入伤员的抢救和手术中。同时我立即向九寨沟县救灾现场指挥部汇报通住平武道路是通畅的,为6万多名游客的疏散提供了决策依据,随后安县、绵阳、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医院、华西医院等的救援力量迅速出发,第二天也赶到九寨沟县医院。

(三)


8月9日2:00通讯恢复后,医院通知我立即赶回县医院,于是搭乘转运伤员的救护车,与志愿帮忙的合川医院骨科袁中华医生一道赶往。沿途满是疏散的车流,我们的救护车为了赶时间,沿着紧贴山壁的一侧快速飞驰,不时遇到落石区,维持秩序的交警只有让我们冲过去。赶到县医院后,王雄院长要求对医院收治的伤员进行全面检诊评估,我在急诊科、儿科、外二科奔忙,袁中华医生也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才离开。检诊完成后我又立即赶往手术室,参与伤员的急救手术,完成三台手术后,天亮了。我又立即赶往病房去安排设计下一台手术后,利用间隙又协助医院领导和县卫计局领导组成的指挥部的工作。我在一线了解到由于全院医护人员连夜奋战,已人困马乏,加上本来就缺乏医生,于是通过王雄院长向省卫计委前方指挥部提出,需要20名骨科医生、20名手术室护士或麻醉师的请求。

8月9日中午,华西医疗救援队的张辉教授团队赶到,并马上奔入手术室。医院安排平武县中医院的罗忠荣医生协助张辉教授进行手术,我赶紧到指挥部吃了一碗方便面后,也赶往急诊室去检诊病人。,并且向指挥部反映目前需要大量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以便伤员在伤后24小时能够得到注射。这时我们的急救队伍得到极大的增强,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在慢慢减轻,下午我和张辉教授、邓冰博士共同微创了一例小腿广泛开放性脱套的伤员,这是军民联合成功完成的第一例手术。晚上又有一例因躲避余震造成前臂尺桡骨骨折的6岁小孩,立即又组织张辉教授、邓冰博士进行会诊,很快确定了治疗的方案。

8月9日晚上参加由四川省卫计委沈骥主任主持的指挥部会议,整体了解了全局的灾情,、,充分理解了关于军民结合共同抗灾的意义。指挥部传达了轻伤员不能转为重伤员、重伤员不能发生死亡的要求,同时在场的省卫计委前指成员与我们专家成员共同分析研究具体的伤情和对策。其中有两名重伤员需要特别加强护理,为保证他们不出现生命危验,大家提出应该建立ICU病房,但是县医院没有,怎么办?,了解到他们有麻醉师和专业的护理团队。我向指挥部提出他们具有筹建临时ICU的人员条件,得到前指挥长宋世贵的肯定后。通过协调,当晚立即为两名危重伤员建立ICU。大家又商量到第二天危重伤员转运的安全问题,,用直升机来进行运送的方式获得采纳。

同时由杨德华院长、李世元副院长带领的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和第二批医疗救援队也已赶到,我陪同杨德华院长和王雄院长进入急诊科病房探望伤员。地震之后,我一直没有休息,都在为每一位伤员做检查,制订手术方案,上手术,在急诊和收治伤员的科室巡诊,如同一枚陀螺在救援现场连轴转,累吗?困吗?我们也是普通人,但职责所系,唯有坚持。这时已经43小时没有睡觉了,困意袭来,终于回到了宿舍休息。

(四)


8月10日8:00来到外二科组织交班,查房间对手术伤员换药,为准备转运的病人更换固定方式。忙到中午后,我和华西医院的医生负责法国18岁伤员马科森斯转运,向着成都前进。在勿角遇到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发生火灾,此时朋友为壹基金运送捐赠物资的车队从九寨沟返回成都,问我有没有人需要带回成都,我让他们帮忙将我的夫人带回成都。回到医院后又有地震伤员陆续来到医院,,又立即展开救治工作。,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

8月11日外二科查完房,处理完病人。我在手术室门口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的采访,谈到了地震发生后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感受。此后与共同在手术室战斗的华西医院骨科的张辉教授、平武县中医院骨科的罗忠荣主任、,在手术室门口留下珍贵的合影。

下午收治一位来自漳扎镇牙屯村的藏族妇女干措,她是由巡村干部劝导来医院就诊的,此时已经是震后3天。,收治入院。入院后询问她才知道,家里房子垮了,被木板砸伤左手,问她为什么现在才来,她说“我的伤没得啥子,你们先救那些重伤员”,她的先人后已思想和行为,以及藏族妇女的忍耐力让我感动。我告诉她:“地震遭灾了,房子垮了,党和政府会为你们重建的,我们是党和政府派来的医生,一定会治好您的伤。”这位朴实的藏族妇女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根据我的经验和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这就是一种灾后的心理疏导,这在今后的灾后伤员的临床心理疏导中值得推广,这是一种让灾后伤员情感宣泄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在心理疏导讲座上与我国国家救援队的著名心理疏导专家西来俊教授进行交流,得到他的肯定,他希望我们之间就此问题多多交流。

8月12日,早上查房发现58床的地震伤员干措的女儿德吉佐前来陪伴她的母亲,询问干措早餐送来的鸡蛋吃了没有,她说“没有吃,让女儿吃了,她在长身体”,我再次被这位藏族妇女伟大的母爱感动。这时我看到德吉佐手捧一本书在看,RED STAR OVER CHINA(斯诺先生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书中还有德吉佐的许多标注,我开始关注这对母女,在地震灾后虽然有许多伤痛和困难,却能够忍耐和坦然面对,我在思考这个问題,目前还是没有答案。在我们病房查房时都能看到九寨沟县的许多孩子的病床上都有书籍,这些孩子们这么热爱读书,对知识如此渴望,让我惊讶,而都市里的孩子们热衷于手机、电子游戏,作为一名医生和高校教师,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和邓冰博士以及外二科医护人员共同讨论,确定干措的治疗方案,准备进行手术治疗,得到了干措一家人的同意,我们开始积极的手术前准备。

8月13日,交班前正好遇到送餐,担心干措又把鸡蛋给女儿吃,只好亲自把鸡蛋喂给干措吃了。交班时告诉我们的张春英护士长和全体医护人员,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地震伤员的营养,特别是58床的干措。王雄院长对此做了详细的指示:一定要给保证准备手术和手术后的病人每天两个鸡蛋;早上教学查房时,,送给每一个需要的病人,并详细交代服用方法。在他带领全科处理好所有病人后,,欢送我们科第一位治愈的地震伤员出院,并为他送上鲜花和捐赠的药品。短短的几天,,使我们结下深厚的战斗友情。我们是一个军民结合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的集体。邓冰博士告诉我“干措女儿德吉佐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全县前三名”,我夸奖德吉佐,问她今后的理想是什么,妈妈干措希望她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我说“父母不能为孩子固定规划未来的人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德吉佐告诉我“要好好学习,今后想当医生,想当一名军医”,邓冰博士成为了她的偶像。我和邓冰交流时觉得,我们履行职责的过程,其实不经意间会感染身边的人。

(五)


8月14日早上,王雄院长参加外二科的规范化交班,欢送参与救援的四川武警总队受伤的战士治愈,出院归队,我们接受了战士敬礼,为他送上鲜花和药品。,他们留下了徐贵森主任和邓冰博士等五人,继续坚守灾区。他们来到灾区就和我们并肩战斗,下乡巡山,突击抢险,参与整个急诊室和外二科的工作,还承担了临时ICU的组建工作,他们在工作中不怕吃苦、不讲条件、勇于奉献、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值得我们学习。

8月14日夜晚,手术的准备工作完成,我带着邓冰和来自邛崃医疗中心挂职副院长陈杰医生,一起完成干措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手术完成后,我们走出手术室,遇到早已等候在此的德吉佐,我为邓冰、陈杰与德吉佐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

8月15日,外二科交班后,查看昨晚的手术病人干措,末梢循环和感觉良好,我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医嘱,随后赶往专家门诊处理慕名前来的大量病人,一边处理病人,一边给需要的病人发放捐赠药品。我遇到了地震后救治的第一位病人侯水英,由于担心她存在肩袖损伤或骨折,便将她收入院里进一步诊治。忙到中午突然接到省卫计委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四川省骨科医院的袁荣霞主任组成专家组,来对九寨沟县现有的地震伤员进行整体的伤情评估。下午我们冒着烈日,进入九寨沟县中藏医院的帐篷病房,对每一个伤员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对每一个伤员进行检查评估时发现,一名藏族老人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次地霞是左侧第3、4肋骨骨折,没有移位。我们专家组成员认真前往CT室调取影像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认为伤员伤情不重,但病情危重,因为既往病史导致肺部感染加重,有呼吸衰竭表现。马上向指挥部报告,启用远程会诊系统,与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专家连线共同研究评估病情,制订治疗方案。全体省卫计委前线指挥部成员连夜研究后决定,为了保证地震伤员的安全和治愈,鉴于九寨沟县治疗手段和条件的限制,目前伤员处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时机,决定由华西医院派出专家组和救护车连夜启程赶住九寨沟县,争取第二天到现场再次进行评估。会上也同样分析研究了转住华西医院的各种可能性及转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会议一直到深夜,这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医疗行政部门和专家们对每一个伤员的关心。

(六)


8月16日早晨,外二科规范化交班,进行军地医生共同查房,共同研究每一个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我将家人从内蒙古寄来的蒙古奶茶送给干措,加强干措手术后的营养。干措和德吉佐告诉我,同她们当地的奶茶味道差不多,好喝。

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来九寨沟县医院探望地震伤员,慰问医务工作者,表达了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希望他们配合医生治疗,早日康复,并肯定了我们医务人员的工作。他问起我的名字,出生地,当听到我出生在拉萨,是十八军的后代时,他说他在西藏工作了十二年,跟西藏很有感情,跟十八军的老人很有感情,每年都会探望他们,感叹十八军的老人不多了,听说我父亲快九十岁了,让我把祝福带给我的父亲。父母亲是老西藏,这可能就是我从父辈传承来的藏区情节,这可能是我与藏区的缘分吧!

8月17日规范化交班查房后,四川省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宋世贵处长代表四川省卫计委,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王雄院长的陪同下,前来看望那位喜欢读《RED STAR OVER CHINA》的女孩德吉佐和她的妈妈干措,详细询问伤员干措的伤情,家庭情况。当得知德吉佐的爸爸有慢性肾脏疾病,没有得到正规诊治,指示县医院把德吉佐的父亲接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让专家给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上午和邓冰博士一起给一位左侧前臂正中神经陈旧性损伤的病人进行正中神经损伤探查松解修复术。下午查房发现患者麻醉苏醒后,折磨他一个月的剧烈疼痛消失了,患者和家属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让为医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德吉佐一直在问我们的手术完了没有,她敬佩的军医邓冰叔叔在哪里?我告诉她,邓冰叔叔手术完了以后部队有任务。晚餐后,我与邓冰来到病房看望伤员干措,正好她们全家都在。德吉佐的爸爸是一位不太会说汉语的藏族中年汉子,一直用微笑回应我们,德吉佐和她腼腆的弟弟,围着邓冰照相。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谈论了许多话题,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我和邓冰收获多多。

8月18日上午查房,昨天左侧前臂正中神经陈旧性损伤手术病人今日恢复良好,其爱人表示如果病人转至成都手术要花好多钱哦,俩口子不停的表示感谢。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提高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让病人能在当地就医,减经病人的痛苦和负担,这是我们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责任!

下午在医院花园中遇到两位救治的伤员正在晒太阳,一位是藏族妇女,一位是羌族小男孩,他们要求合张影,这是伤员对我们全体医务人员医疗救助工作的肯定。

(七)


经过全体参与医疗救援者的共同努力,地震伤员没有一例病情加重,也没有一例地震伤员死亡。付出了汗水却收获了更多安心和释然,便感到震后大家夜以继日的忙碌和奔波,都是值得的。

(作者系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搜索“史志太谷”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