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海十门(四)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17 22:18:00


律海十门

  弘大和尚

  间:2012.5.5(四月十五)

  点:河北武强大华严禅寺

第四集

!(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各位同修,今天上午我们来接着讲《律海十门》。

昨天讲到别解脱戒的重要性,别解脱戒的重要性分为两种、两个要点:一个是,第一,“唯佛独说”,别解脱戒只有佛一个人能说;第二,是“别解脱戒的重要性”。

那别解脱戒的重要性分为八个,我们已经讲完了这八个:

第一、“是三乘天人等共所依止之根”;第二、“明一切功德依止之地基”;第三、“能遮止一切烦恼罪行之水堤”:第四、“示律行勿得杂染”;第五、“是制象之钩。是沟篱等外护等”;第六、“是教乘之内藏,诸教之中心”;第七、“是教海之指南,王路之引导”;第八、“戒是教之中心,解脱之门”。

那现在要讲到,别解脱戒有分在家出家两种。七众弟子都有个别受的戒,那持每一条都能别别解脱。那在家跟出家有什么不一样呢?在别解脱戒里头,有在家和出离两种:在家的戒律跟出离的戒律。出离主要就是出离世俗,在家指的就是(世俗),出离就是出离世俗,世俗就是(轮回的根)。

要成佛,我们得自度度人,自度就是出离轮回,出离生死,出离烦恼,然后才能度人,度人就是让众生也一起出离轮回,出离生死,所以到达生死的彼岸,就是把众生、自己和众生都度脱了,所以度人的意思究竟来说就是自己和他人都到达生死的彼岸。

生死是此岸,彼岸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没有生死、灭一切苦的状态。因为生死就是苦,轮回就是苦,那造成轮回生死的因就是无明、我执。无明就是痴,无明,不明真相,有无明就会产生贪嗔痴,贪嗔痴会增长、滋长一切烦恼,一切烦恼概括起来就是贪嗔痴,贪嗔痴从无明、我执来,所以破无明、断我执,自己就解脱。但是众生无始以来都有我执,都有无明,所以真正的出家就是出离无明、我执。

其实彻底来讲、究竟来讲,修行只有一个事情,什么事情?破我执,破法执。破我执得证大解脱,自己出离苦海、轮回,破法执能起大悲妙用度众生,所以修行只有这桩事而已。

可是要破我执,你得首先有这个心,你想出离我所带来的一切烦恼。世俗间都是由我展开的,世间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我展开的。世俗的事情都是建立在我上的,出世间就是没有我,所以有我叫在世间,无我叫出世间。这不是空间,不是说离开地球叫出世间,离开地球,你有我还是在世间。所以天上的神仙、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还是叫世间,为什么?他有我。

那你假如在地球上无我了,那也是出世间。在地球上,就在这个地方,在当下,此时此刻,你无我了,你也是在出世间。所以,阿罗汉证悟了无我,究竟解脱了,为什么阿罗汉在当下,他并没有离开地球。所以有的人说,我要跑到没有人的地方,我就没烦恼了,我要钻山洞我就没烦恼了。你只要带着我,你就钻到天里头去、海底去,还是烦恼,山洞照样烦恼,钻到哪都烦恼。没有人,你说没有人,没有人你跟蚊子烦恼,你跟苍蝇烦恼,你会说这个死苍蝇,老是嗡嗡叫干什么?没有苍蝇,没有蚊子,你跟自己烦恼。所以你只要有我执,你钻到哪都没用。

解脱就是无我,无我不一定要钻到哪去。但是,当我们有我的时候,有一大堆会引起我执的执着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暂离,避开一些还好修行。本来就我执很重,贪嗔痴很重,再来一大堆的恶缘,那还怎么修?修不成了。

所以说要出家,出家就是为了离开世间,离开贪嗔痴,出家的真正意义就是离开贪嗔痴,出家的意义就是离开贪嗔痴。那离开贪嗔痴是心里的问题,不是身体的问题,身体离开了,心里还在贪嗔痴,那还是没离开贪嗔痴。所以,出家就是离开贪嗔痴,因为离开贪嗔痴就没烦恼,就解脱了。

可是要做到心里离开贪嗔痴并不容易,所以要从相上、身体先离开贪嗔痴的缘,就好修了。出家就是,真正的出家是身远离、心远离,身出离、心出离,身体离开那个会引起贪嗔痴的、财色名食睡的地方,欲望的地方,进一步达到心远离,心远离那些五欲六尘,心保持清净解脱。首先要身解脱,接着心解脱,因为你身不解脱,心不解脱,那只有完全地轮回。

对凡夫来讲,他做不到说在五欲六尘里头,他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做不到的,他没那个功夫。得到身远离再加上心远离,这就成就就容易了。一开始要故意地身远离、心远离,故意地身远离,好修行,故意地心远离,因为做不到自然的完全心里没有贪嗔痴,做不到的了,所以得修定慧,持戒修定慧。

身远离,可是身远离很多人做不到,你要出家,很多人做不到,他没那个缘分——有的人是没那个缘分。想出家,没那个缘分;有的人是放不下。那就说,在家人想身远离,又做不到长期身远离,所以就制定了八关斋戒,让在家居士能一天一夜身远离,然后接着修心远离。这个功德就很大,这是在家没有的条件。

出家的功德很大,出家是很稀有的。既然出家很稀有,出家就得好好修行,你不修行,你不一定就一直有出家的缘。身远离了,你就要修心远离。假如说你出家,身远离,你不修心不把握这个身远离的这个福报,不修心远离,久了即起贪嗔痴,久了你就会怎么样?待不住了。待不住,你最后就会打道回府,打道回府了,好了,你又进入了身的污染、心的污染,你就坏事了,就轮回又掉进去了,那想再出家又难了。

出家是大福报的人,也是大丈夫的事。所以古时候的皇帝都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情,不是帝王将相所能为,皇帝、国王、宰相、大将军,不一定能出得了家。顺治皇帝还很羡慕出家的人,唐、宋朝的皇帝有的也很羡慕出家的人,唐朝也有王子出家,那在印度,像皇帝出家,太子出家,王子出家,那更多了。,阿弥陀佛是什么?国王出家。

家是一切众苦发生、长养的住处,家是一切苦难的产生地、培养基地和安住的基地。有的人说,家很温暖,有个家很温暖,有人照顾、体贴。这个是暂时的,你只要执着,你就会坏苦了,你执着有人安慰我,有人照顾我,你爱上了,沾、沾、沾染上,一贴住,一沾染上,一贪爱,你就会遭遇坏苦。你爱得越深,你就苦得越厉害。为什么?体贴你的,照顾你的,安慰你的,他是无常的。哪一天不高兴了,说好听话的就会恶口骂你了,给你端水的手就会扇到你脸上了,对不对?给你量衣服的手就会抓住你头发了。这是无常,这是坏苦,他是无常的。

这还是小的无常。大的呢?他会在恰当的时间离开你的了,你就想抓也抓不住,你想绑也绑不住,你一定会失去的。所以,生离死别这是自然现象了,你阻止不了,对不对?生离死别,你的母亲,你的爱人,他都会跟你离开的,只是早晚的事情,时间到了就会离开,你挡也挡不住的,抓也抓不住的;或者你离开他,你离开他,你舍不得他,你也苦,他舍不得你,你也苦,所以这会坏苦。

接着会苦苦。苦苦,比如你家庭遭遇了什么难事了,你自己受到感情的伤害了,身体的伤害了……现在很多家庭有没有?家庭暴力,嫁到人家家里去就是去受折磨去了,还不如不嫁;那有的人是嫁过去给人家折磨,有的人是嫁过去折磨别人,老公尽挨打,嫁过去折磨别人;那有的人不是被对象打,是被公婆折腾,死去活来,受不了,不一定打,有时候是用嘴,用嘴把你怎么样?折腾得死去活来,呼天抢地;那有的是什么?儿女不孝顺,生了个逆子,生了个来折腾的,来要债的,来报仇的,也是苦得很,这是苦苦。那有时候家庭,一家人遭遇了什么难事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灾事、灾难,也是让人呼天抢地的。

你拥有的家庭,你和你所拥有的家庭都是属于我,我和我所有。只要有我和我所有,其实我所有也就是我的一部分,是我扩大了,我所有,我所有的什么?我所有的爱人,我所有的亲人,我所有的房子,我所有的车子,我所有的钱,我所有的屋,我所有的田地……我所有是我的附属,是我的一部分。

那我和我所有,这就是无明。有我,你才会有我所有的那种感觉,可是,我和我所有就是痛苦的来源。所以说,为什么家是痛苦的来源?我和我所有就是痛苦的来源。家就是我所有,所以是痛苦的产生地,也是痛苦的培养基地,也是痛苦的安住的住所。所以,有的人不懂,所以你在家只能够相对的安乐,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假如你跟父母、兄弟姊妹、邻里、朋友、亲戚,没有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你会很苦;那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你会相对地快乐、幸福。可是只要一执着,就会苦,一执着也会遭遇什么?坏苦。

你想不遭遇坏苦,应该怎么办?要有出离心,要懂得无常。所以,当你享用乐、快乐、幸福的时候,你一定要懂得无常。只要你懂得无常,明白无常,有觉照无常的心,你就不会遭遇坏苦了,你就在享有快乐同时你会有一种平常心,你就有一种智慧的心,而面对无常来临,好转为坏的时候,幸福转为不幸的时候,爱转为分离的时候,你就会怎么样?解脱。假如你没有无常苦空的心,没有无常苦空的心,你就会遭遇世间的苦。

那洞察无常和有受皆苦、空性无我,这就属于出世间了,出世间的法了,所以这叫出家的心。出家的心就是对无常苦空的洞察,你为什么能放下贪嗔痴,能放下我执,能放下我和我所有?因为你对无常很清楚。你对苦有所执着,有感受的执着就会苦,爱的执着、好的感受会遭遇坏苦,不好的感受会苦苦,不好不坏会行苦,所以有感受就会苦,执着感受就会苦。你说我这时候感觉好乐啊,感受好乐啊,好乐它会无常,就会坏苦了;我感觉很郁闷,我感觉身体很痛,是苦苦了;你说我没有什么感觉,那是行苦,它身心刹那变化,是行苦,你阻止不了。那这些感觉都是空性的,都是无我的,我和我所有都是缘起法,都是无我的,都是空性的。

对无常苦空的觉察是出家的心,出家要做到的就是对无常苦空的觉察,要证到的也是无常苦空的真相,证了无常苦空,自然就瓦解了、瓦解了贪嗔痴的这些相的执着了,瓦解了那种实在感了,瓦解了我和我所有的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了。我和我所有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所以对无常苦空觉察得透彻,你就对我和我所有的这种执着就越来越少,你自然就越来越解脱。

我们为什么要出家?就是不站在世间上看问题,不站在无明上看问题,不再过无明的日子了,不再过贪嗔痴的日子了。出家就是不再过贪嗔痴的日子,不再过无明的日子了,不再过生死轮回的日子,不再过糊里糊涂的日子了,出家就是活在智慧中,活在明白中,活在解脱中,活在没有烦恼中,活在远离烦恼痛苦中,活在远离生死轮回中,这是出家的目的。

家是众苦发生、长养的地方,也是痛苦的地方,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在家里,家就是世间,就是世俗。世俗就只有苦,世俗就只有苦,世俗不会没有苦的,世俗就是个苦海,世间就是个苦海,坏苦、苦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世间就是一个苦,就是像苦瓜一样,从根到藤到叶子到果,苦到底。出家就是甜瓜,是全甜的;在家就是苦瓜,你想找不苦的没有,在家就是苦瓜,想不苦都不行。

出家在家并不是地点的问题,不是地点的问题,是心的问题。不是说离开这个人间就叫出家,离开人间在天上那也是在家,只要有我和我所有的这种执着,就是在家。你只要在家,你就会永远苦。

作为修道人,应该怎么样?你现在应该经常思维出家的殊胜,出离贪嗔痴、我和我所,没有苦,多好、多自在、多解脱,多超然脱俗、多棒、多清净、多清凉。

修道人要经常想着出家,菩萨要常念三衣、瓦钵,像受菩萨戒的在家居士要常念三衣、瓦钵。为什么常念三衣、瓦钵?三衣就是比丘的象征,瓦钵也是比丘托钵用的、吃饭用的,三衣、瓦钵就是出家相,也就是出离心。在家菩萨们要经常有出离心,所以要常念三衣、瓦钵。你忘了出离心,好了,你就又陷入轮回中了,你就又在烦恼中了,只要你忘了出离心,你就会在烦恼里头,你就陷入世俗的这个贪嗔痴,五欲六尘的贪嗔痴里头了。所以在家居士一定要经常地念三衣、瓦钵,特别是受菩萨戒,没有受菩萨戒的,要经常羡慕出家,或者经常怎么样?求出家,求出离。

你暂时住在家里,相在家,可是心要想着出家,要日夜作念,发愿我要出家。而且想到自己像出家人一样,在寺院里修行,敲打唱念,礼佛唱赞,托钵用斋。经常想到自己好象个出家人,可以观想自己是个出家人。就是在家里,也要经常观想自己是在出家,你观想,然后发愿。强烈地观想、发愿,你就早晚会出家,你就早晚因缘到,就能出家了。

在这个戒律里头,它告诉我们出家很好。“教云:菩萨处家,家所系身,无论如何,不于无上正等圆满菩提现身作证。”说“菩萨处家”,在家的发菩提心的人们,“家所系身”,因为家庭所系缚,“无论如何”,不管他怎么努力,无上的正等菩提现身是证不到的。说在家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道的人,因为有家庭的束缚,不管他怎么努力,今生是证不成佛果的,今生证不成佛果。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佛现的都是出家相,所有的佛现的都是出家相,你要今生成佛,一定要剃头,穿上袈裟。

在家居士可以证初果、二果、三果,解脱道,阿罗汉四果是证不到,解脱道的四果阿罗汉证不到。假如是修大乘菩萨道,可以登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等觉菩萨,可是佛是做不成。等觉菩萨要成佛,一定要示现出家相。

,我们这个世界示现出家相。他是等觉菩萨,在兜率内院下生的,兜率内院是在家的天人相,当菩萨从兜率内院下生的时候,他是以天人身、在家相来托梦进入摩耶夫人的右胁的。是在家相来的,可是等到他成佛的时候,他是剃头了。没有剃头前,他只是一位太子,太子也是在家相,那还是菩萨身。没有剃头前,悉达多太子是菩萨身,是在家相。

菩萨可以有在家相,有出家相,可是成佛只有出家相,没有在家相。那地藏王是出家相,文殊、普贤是在家相,所以菩萨有出家相有在家相。成佛只有出家相,没有在家相。阿罗汉一定是出家相,没有在家相。

在家菩萨应该怎么样?应该发出离心,应该经常发愿能居住在净刹——僧团里头、寺院里头,能依止僧团经常受八关斋戒,来培养成佛的资粮。

菩萨要经常受八关斋戒,最少一个月要六天八关斋戒。为什么?这是培养出离心。但是,六天事实上不够的,菩萨应该经常心念出家,常念三衣、瓦钵,你没有受八关斋戒的那一天,心里也要羡慕出家,向往出家。因为在家你不想出离轮回,你不想出离烦恼,你不想出离生死,你不想放下贪嗔痴,那怎么当菩萨?你自身都难保。所以,忘了出离心,你不要度人了,你自己都度不成了,忘了,忘了出离心,你自身难保了,自身难保。为什么自身难保?因为你没出离心,你就陷入轮回了,你就在那里搞贪嗔痴,起我执,起业障了。菩萨,你要行菩萨道,你时刻不能忘了出离心,你要度众生,你时刻不能忘了菩提心。要度众生,时刻不能忘了菩提心,忘了菩提心,你就没有度人的心了,忘了出离心,你就没有自度的心了。那没有自度的心,也没有度人的心,那你就是个凡夫,你就又是原来的老样子了,你就不是菩萨了,你就不是菩萨了。

你要成佛,一定要有出离心,出离心够,八关斋戒你经常受。出离心够,到那一天功德圆满,你就能现今生成佛。在家是不能成佛,示现成佛的,可是出离心够,等到全部资粮全部够了,就差怎么样?剃了头了,现出家相了,就差这一步,那就成了。你看像那个《妙法莲华经》,那个什么?龙女成佛,龙女把宝珠献给,立马往南方无垢世界去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她立马就示现的是大丈夫相,剃头,袈裟披身。

那有的人说,修够了,修要成佛了,是不是还得去赶紧找个人剃了头,然后找件袈裟披上?不用的了。你看在世的时候,很多阿罗汉,很多来出家的比丘,他是在家人,等到来到眼前,说:善哉善哉,善来比丘,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善来比丘,说善来比丘,他须发自落,袈裟披身。说善来比丘,善哉善哉,来得好,比丘。他是个在家人。说:来得好,比丘,立马这个人头发、胡子掉了,袈裟就披在身上了,就变成个出家人了。一会儿,不用剃头了,不用麻烦,一下子就有了。然后这个人假如善根好,再说几句,他立马就成阿罗汉了。那这就是资粮够,资粮够。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就一下子的问题。

你就要修出离心,要经常修,修到哪一天遇上佛,说善来比丘,或者善来比丘尼,袈裟披身,那头发自落。袈裟披身,善来比丘尼。不过,在经上没有说善来比丘尼。

比丘尼,在世的时候,除了这个大爱道比丘尼以外,都是依止大爱道比丘尼她们剃度的。女众,原来是不让女众出家的,不让女众出家,说女众出家会正法会早灭。后来,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她就自己把自己的头给剃了,然后披上袈裟,五百宫女也都剃了头,披上袈裟,然后去找佛出家。不接受,但是她们老求。大哭,女人会做的就是哭,就跑,就走,你哭他不听。那哭得泪如雨下,那就跑,跑了她们就也跟着追,也跟着追,一路追一路哭。等到到了那个园林里,她们还大哭,哭得天地震动,哭得声音很大,就一直求。阿难就给哭得心软了,就去给说,你们哭太难受了,不要哭了。她们就求阿难去给说情,阿难心软,就去给说了。说了半天都不答应。后来阿难说得没办法了,他就说,啊,你应该接受她出家的,因为她是你的姨母,你小时候是吃她奶长大的,你现在怎么可以忘了这件事呢?他就把所有的能说的都给讲出来了。给他缠得没办法了,就说,出家就出家,除非她们遵守八敬法,就让她们出家。那把八敬法说了之后,大爱道比丘尼她们都接受,就让她们出家了。

等到出家后,给阿难说,你知道吗,你让她们出家,会正法会早灭五百年。把阿难给说吓坏了。他说,哎呀,我干的这件坏事,原来以为自己干了件好事,阿难给吓坏了,那我怎么会这样做呢?说你给魔控制了,你给魔扰乱了。那阿难他就后悔,我不该做。说,因为她们守八敬法,正法还能再延长五百年,就不会灭了。所以八敬法就是比丘尼要做的,做到八敬法,正法还可以一样,在世间一样长。

出家有五种功德,在经上说,“出家五种功益者,谓聪慧出家具学之士夫,得出离已,于自义未全,得成完全。”说出家的五种功德,是因为聪慧的“出家具学之士夫”,出家必须有聪慧才能出家,有聪明智慧的人才会出家,不聪明智慧的人,他是不会出家的。所以出家必须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人是不会出家的,你让他来出家也不来出家的,有的人宁愿去跳楼,他也不出家,说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出家,你让我去出家,不可能的事情。只有真正聪明人,智慧的人才会出家,那这是有善根。

你看有的人,有没有?他想不开去死了,去跳楼,喝毒药,他受不了感情的打击,事业的打击,逆境的打击,他想不开了,他选择死了,或者他选择去杀人了,他就放不下那些事。假如他放下了,不争了,来出家,那多好。所以,想得开的呢,我才不跟你争了,我去出家去。这是有智慧的人,他不,也不杀人,他不自残,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他选择怎么样?出家。那是有智慧有善根,所以这条路,必须有善根的人才会来,善根不够,他还来不了。

所以,有的人觉得他在世间苦得要死,还呼天抢地受不了了,可是你让他放下,他还不愿意放下。就好象怎么样?他世间觉得,世间苦是苦,还有一点甜头,所以你让他放下,他放不下。这就像什么?人家钓鱼,拿个钩,然后绑一个鱼饵,扔到水里,那个鱼就过来吃,一吃,这边就钩住了,钩住了,它让那个甜头给钩住了,一下就给人家钓起来了,这时候闪也闪不开,因为钩住了,疼得要死。所以,世间那些事情,甜头是甜头,可是背里面有个钩,你一吃就钩住了。钩得假如挣脱得快,嘴巴烂一下,那还逃了命了,挣不快的话,吃到喉咙里或肚子里,那治也没法治了,那就等着下锅了,等着油炸了。

所以,出家要有智慧的,你看得开,世间也就这些事,争来夺去,实在没意思,世间就是个鱼钩,实在没意思,我不玩了,我不要了,不尝那个甜了,我也不会被钩了,所以我要出家。这是明白人,想通了,这就叫大智慧。所以有的人说,出家,不管聪明或者笨,他都叫大智慧,真想出家那一刻,就是大智慧现前。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那些小聪明可以比的,世间人很多人很聪明,伶俐得很,老谋深算,可是就是出不了家,他就在世间搞得很烦恼的,最后很烦恼,挣不开。

那出家有五种功德,哪五种?

第一、“谓能成就涅槃及无上大乐故”。第一,“谓能成就涅槃及无上大乐故”,说真正有智慧的人来出家,看破了世间那些贪嗔痴的假相来出家的人,真心看破了,来出家的人,他将来会成就涅槃,涅槃就是解脱生死轮回。因为他知道世间那些生死轮回的事,不要贪嗔痴了,他来出家,他就是想挣脱贪嗔痴,这是有智慧的人。他想挣脱世间那些贪嗔痴,不再贪染世间的那些事了,他想去掉我,我和我所有的执着,所以来出家,他依照戒定慧修,最后就证到涅槃、解脱,也成就无上大乐,那就是的果位。无上大乐就是常乐我净,证到法身。

出家第一能成阿罗汉,第二能成佛的。证得阿罗汉,有的比如说证到阿罗汉,他只要回小向大,就能成佛。不然,出家最少能证到阿罗汉,真出家,是真心的,看破世间的假相,不想贪嗔痴了,不想再生死了,用这种心来出家,又依照戒定慧去修,最后一定会证得阿罗汉,或者证得佛果。

那证得阿罗汉或者证得佛果,要看他发的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但是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因,出离心是阿罗汉因。出离心是罗汉因,出离就是,出离心就是出离我和我所有,出离无明我执,出离贪嗔痴的心,出离生死的心,出离烦恼的心,出离轮回的心,叫出离心,这是罗汉的因。那用什么来出离?用什么方法来出离?就是戒定慧。那用这个方法,有这个心,用这个方法来做到圆满,就是阿罗汉。

那菩提心是以出离心为基础的,我们学过《菩提道次第广论》就知道,菩提心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出离心是自度,菩提心是自度度人,自度度人达到圆满处就是佛果,是这样的。所以出家第一种功德很大、很厉害,能得涅槃,乃至无上大乐。

第二、将来眷属。“将来眷属延绵无绝,引蔓滋多故。”说将来的眷属,法的眷属会很多,很绵长,没有断绝。为什么?因为出家有修行,能传法,传承佛法度众生,度人,然后一个传一个,一个传一个,绵绵无绝期。所以,一人出家,你得度多少人?你今生比如说度几十个,几千个,几万个,或者几十万个,是不是出家就度这么多了?不止。因为你的徒子徒孙,一直度下去,那无穷尽也。那这些都算你出家开始的功德,你这一出家,你开始度了一些人,后来一些人都因为你而度。所以,出家能上继承祖师的传法的这个祖业,就是传承祖师的明灯,而接着能把明灯传给后人,这样以灯传灯,灯灯无绝,一人传百,百人传千,千人传万,万人传亿,亿人传无数。所以,这个善法功德就是因为出家而有,所以功德很大很厉害。所以要做大功德,出家事实上是大功德,没有比出家再好的一种方法来做功德的。

第三、“自身不离圣哲亲近承事,常遇大觉罗汉菩萨正士知识,一切胜人作师导故。”第三是“自身不离圣哲亲近承事”,自己可以不离开圣贤、哲人,圣哲就是圣贤,有大智慧的人,哲学家的哲,圣哲就是圣贤、哲人,这样,经常不离开这些圣哲。不离开干什么?亲近这些圣贤,亲近这些大智慧、大功德的人,然后能够承事,做他们的侍者,去做他们的学生。那做他们的学生,做他们的侍者有什么好处?就是学成圣贤。经常,出家会经常待在圣贤旁边,也就是说出家永远都离不开圣贤。那这很棒,那永远离不开圣贤,也就是说,你早晚会成圣贤。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圣贤?我们也有佛性,我们为什么成不了圣贤?因为没有人教。没有人教我们,教我们都是一些庸人,一般人,他自己糊里糊涂的,那教我们出来也是个糊里糊涂的,糊涂教糊涂,一塌糊涂,糊涂教糊涂,一塌糊涂。瞎子牵着傻瓜走路,相将堕火坑,这个瞎子自己看不见,再牵着个傻的,那还了得?那就全部都掉进去了,那牵越多,那掉的越多。所以,我们要亲近一个明白人,一个眼睛明亮的人。

出家就能经常亲近圣者,不会离开。而且会“常遇大觉罗汉菩萨正士知识”,会经常有机会亲近大觉的世尊,或者阿罗汉们,或者菩萨们,或者善知识们。特别是在正法住世的时候,在正法住世的时候,那你会遇到佛,出家会遇到佛,或者遇到阿罗汉,或者遇到大菩萨,或者遇到大智慧的人。“一切胜人做师导故”,一切胜人,一切非常棒的人,会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导师,做我们的引导者。一切胜人,殊胜的人,就是比一般人强的人,一切很厉害的人物,那就是善知识等,会作为我们的老师、导师。

那有的人说:“我出家,我现在出家。已经灭度,我遇不上了。阿罗汉我也不知道在哪?菩萨是哪个?那我出家现在还能遇到吗?”说:在末法时期,即使你出家在末法时期,也殊胜得了不得。

为什么?因为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假如大家有学过你就知道。《菩提道次第广论》告诉你,假如你亲近善知识,把善知识当佛想,你就得到佛的加持。善知识就是三世诸佛的化身,是三宝的总集,你亲近善知识就是亲近佛。因为佛再来也是这样教你,善知识也是这样教你。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上甚至说到:善知识的恩德比佛还大,功德跟佛一样大,功德跟佛一样大。因为善知识教你是这样教,那佛在世也是这样教,所以善知识的功德,对教你的功德来讲,善知识跟佛一样大,可是恩德比佛大。为什么?因为善知识亲自教,没亲自教,所以恩德比佛大。

所以说出家遇到善知识,整天待在善知识旁边,你把善知识当佛想,你得到的是佛的加持,而不是说得到一般善知识的加持了。你不是得到人的加持。除非你把他当人想,那你就会得到人加持。得不到佛加持。所以,就是末法时期,你整天跟善知识待在一起,你天天得佛加持,那还了得?那你迅速长养法身慧命,迅速成佛。会缩短好长时间,无量阿僧祇劫你会迅速成佛。你想,当善知识是佛,说善知识是你的全部,而离开善知识,你成不了佛。离开善知识,你说我自己去修,自己修不成,佛法没有自学的。

我们要修成佛,一定得有善知识,除了本人以外,都有善知识的。像六祖,还要参五祖,除了本人以外,都要有善知识才能成佛。你说,那不用善知识?今生示现他自己大觉大悟,可是过去生亲近过无数的佛了,他已经亲近的资粮都修圆满了,他只示现今生成佛就够了,这是最后身,最后一次人身示现成佛。他过去生早就参过了,参够了,该修的都修圆满了,六度四摄万行,没有修不圆满的了,那这都是善知识所赐。像阿弥陀佛要成佛,阿弥陀佛也是在他老师面前发四十八愿的。

第四、出家第四种功德。“无权快愉,不计我所而受用累累故。”出家不用说我要有很多东西,我才会快乐。你没有拥有东西,“无权”就是,比如说这是我的杯子,这是我的名誉,这是我的东西,这是我的权利,无权是权利的权,一个木字旁一个又,权利就是这是我的东西,我的权利。出家人没有权利的,不会说这是我的东西,谁也不敢动,动了我就告你侵权,出家人不会强调这个权,说这是我的东西,因为出家你要无我的,出家人你不能够说有很多私人物品,不会的。

但是,虽然出家人没有很多东西,也没有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权利,这是我的东西,可是出家人会怎么样?很快乐,很愉快,“无权快愉”,没有拥有权,可是却有快乐、愉快的身心。世间是有很多东西,世间人说这是我的钱,这是我的物,这是我的亲人,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这个,这是我的那个,他是不允许别人去染指和占有、侵略的,是不是?那剥夺你,剥夺,你抢我的,那还了得?看我怎么对待你。那出家人应该是怎么样?人要呢,那抢还能给他打架,是吧?

出家人没有东西,一切用的都是常住的,三宝的,可是出家人很快乐,很愉快。那在家有一堆东西,你一大堆东西,快乐吗?很不快乐。你暂时的快乐,你说这是我的,很快乐,过一下你就不快乐了,会坏苦,而拥有不到,更痛苦。拥有一大堆是累赘,而为了拥有就要很努力去卖命,去用心,而拥有了还会失去,老是得得失失。而拥有不到求不到更苦,得到了会离开,也苦,得不到也苦,离开也苦,只有拥有的那一刹那好象乐。

出家“无权快愉,不计我所而受用累累”。“不计”,不会计较说这是我所有,“而受用累累故”,不会计较说这是我所有,可是却能老是受用很多。出家没有东西,可是却有穿的,有吃的,有用的,有住的,没有缺乏,没有缺少。所以,出家人一无所有,却什么不缺。

一无所有,什么不缺,很不可思议。那一无所有,怎么还会什么都不缺呢?一无所有,那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喝西北风吧,就没有穿,没有吃的。可是,不是这样,虽然是一无所有,可是一点不缺,这样很棒的。一无所有还很快乐,你说,你看穷快乐,穷快乐。但是出家人,我们出家人会说贫僧、贫僧,贫道、贫道。

那个永嘉大师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什么?身贫道不贫。穷释子就是,,是出家人,穷释子,穷得很,穷得什么?一无所有,所以叫穷释子。出家人最穷,穷得一无所有,可是说,口说贫,经常说贫僧、贫道,贫僧、贫僧,嘴上老说贫,实是什么?身贫道不贫,事实上是身贫道不贫。身贫,就是一点都没有,身体所拥有的一点都没有,三衣还是人布施的,那饭食还是人家施的,没有自己的,所以身贫。可是什么不贫?道不贫,佛道不贫,智慧不贫,慈悲不贫,道德不贫,功德不贫,善法不贫,那什么都圆满,什么都有。说善法,他不贫,说道德,他不贫,说定力,他不贫,说功德不贫,说智慧不贫,说慈悲不贫,所以身体可以什么都没有,可是怎么样?精神、善法什么都有,可以什么都有。

为什么出家人一无所有,却什么都不缺?因为他有这些善法功德,这些善法功德就是他的福报。你看世间人,比如有的人很有钱,他银行里存了多少个亿,开了多少辆车,雇用了多少司机,雇用了多少工人,可是他整天,我烦得很,我累得很,我苦得很,整天愁眉不展,担惊受怕,所以他是怎么样?身富可是道不富,他什么都拥有,就是没道,所以他苦得很,他没道他就没福报,他苦得很。所以,你要看到出家的好处在那里?什么都没有,也没累赘,可是到哪都不会说缺少,这是出家的好处。而在家呢,为了得到那可得费劲了,可是费了劲,还不一定很快乐,这是出家在家的不同。

第五、成就赞虽无特殊之胜解妙行,而得圣者之名称,少许所作应道,而得诸佛圣人之赞。第五,能成就赞叹,出家会得到大家的赞叹。

出家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赞叹?因为你真出家了,没有五欲六尘,没有贪嗔痴的那些强烈的心,不造恶业,像个修道人,人家就会赞叹:这个出家人很不错,也不杀人防火,也不偷盗,人品不错,举止很有威仪。人家会赞叹。

“虽无特殊之胜解妙行”,即使你还没有什么胜解,就是对佛法甚深的智慧还不太懂,也没有什么说定力很高的禅定功夫等等,可是因为你有什么?戒律持得好,你就会,人家说这像圣人。一个人戒律持得好,连天人都感动,你戒律持得好,连天人都感动,人家会把你当圣人的。你虽然不是证果位的圣人,但是你也跟世间的圣人孔子他们像一样、差不多地被人尊敬。因为孔子并没有证果位,可是他是世间的圣人。为什么?他道德好得很,当然孔子还有很多的学问。那你最少也是一个贤字,一个君子,贤人、君子一类的。但当然你有别解脱戒,比贤人、君子还强,因为能导向解脱。所以,你就是没有很大的辩才,也没有很大的禅定功夫,但是你要戒律好,大家都尊敬你。你还没有做到圣人的果位,但是却有圣人的名誉。

“少许所作应道,而得诸佛圣人之赞叹”。你做了很少跟佛道相应的,很少的功德,就已经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一切圣贤、圣贤僧的赞叹,菩萨们的赞叹。所以出家这五种功德很棒。

听法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阿弥陀佛!(三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