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线首部品牌影片,炸出了一堆朋友圈里的“文艺青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36氪微信号:wow36kr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




四五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班级里有一个会写歌的男生尤其热爱豆瓣,从那之后我以为文艺青年都得有一个豆瓣账号。


就在今天,豆瓣首部品牌影片《我们的精神角落》上线,这部影像诗一样的作品,一如豆瓣11年以来的产品调性,用主观视觉化的影像记录方式,讲述了一个 “穿梭自我精神世界旅程” 的故事。之所以选择在这个点发声,据豆瓣透露,“基于豆瓣的平台属性,很难定义豆瓣究竟是一个款什么产品”,而首次发声则希望告诉外界,“这里不仅有文艺青年,还有普通青年”。


最初,豆瓣的成长得益于其优质的种子用户,和有价值的内容沉淀,纵然基于调性豆瓣几乎不做推广,凭着社区氛围把用户做起来了,慢慢又出现了社交关系、基于兴趣爱好的交流等。


但2012年成了豆瓣的分水岭,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在这篇文章中称,2012年 是豆瓣的历史巅峰,月覆盖用户数超过 1 亿,日均 PV1.6亿。作为一个伪文青,我恰巧就是在2012年时,注册了我的豆瓣帐号,那时我偶尔上去看看影评,后来几年随着移动端迅速发展,我的手机里先后出现过豆瓣 FM、豆瓣一刻、豆瓣电影等几个豆瓣推出的独立产品,但最终这几款产品都被我卸载了,因为无论基于以上哪一款产品的体验大家都懂的,失去了豆瓣社区本身的性感,用户流失不少。


在2014年,豆瓣终于把真正 “移动端的豆瓣” 做出来了。本以为会是一个 PC 豆瓣的完整复制品,但用过 1.0 ,当时那款产品的主要功能以书影音活动条目、基于条目的聊天室、对条目的收藏以及少量的个人主页为主。


为什么到了移动端豆瓣变成了这样?豆瓣本身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逻辑,用工具属性吸引用户,用社区属性留住用户,到了移动端,基于移动端碎片化、用户交流通讯需求的旺盛,豆瓣似乎是想加强其互动性。


但从1.0 到 3.0,由于三次版本差异过大,以至于在用户看来这根本无法用系列连贯起来,这之中能看到豆瓣为错失巅峰时期而表现的艰难探索。


纵然移动端的豆瓣得到了许多诟病,却也无法否认这些年来豆瓣所积攒的资产,以书影音数据库为基础的工具资产,以文化内容为主的创作者资产,虽然很多创作者到别的社交网络中开个大号,也发一发内容,但媒体属性仍旧占了主导,就像《罗辑思维》罗胖也说了很长时间的 “单口相声”,没有对等的交流,就很难形成真正的社区,这一点上无论是工具还是社区属性,豆瓣都有其成熟的基础设施所在,毕竟纵观移动产品中,我们很少看见能够超越当年PC 端豆瓣的产品。


跟许多乍见之欢的产品不一样,豆瓣久处不厌,虽然它走的实在是太慢了,尤其是在商业化上,错失票务的大势,音乐版权又希望渺茫,剩下的电商又做的模棱两可,要说不错的可能是 banner 广告了。


所以,伴随着这一次豆瓣号称的首次对外发声,豆瓣真的文艺吗?文艺又代表什么?听左小诅咒、逃跑计划,还是去西藏、去鼓浪屿?我认为文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如豆瓣最新发布的广告片中那句台词,“除了一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我” 向往对文艺的欣赏,无论是音乐人、影评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而 “我”,有消费这些内容的需求。


回想豆瓣当初独立产品造成的资源分散,使得用户参与程度降低,大部分精英创作者转向其它平台,建立自己的社群进行运营,而现在的豆瓣似乎有意重新搭建这样的社群环境,为泛文艺人群提供基础设施。


据豆瓣透露,目前豆瓣品牌影片的平面广告已在北京地铁14号线、1号线投放,影片也将陆续在朋友圈、视频网站、新闻 APP,电影院(北京上海成都影院贴片)等投放。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聚焦  |  各地青年回乡见闻:偌大的中国也算是管中窥斑




聚焦  |  比单身狗还不如的,叫 “创业者的另一半”




视角  |  罗永浩: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不喘气接着往下做下个产品



【36氪App4.0】


【全新上线,识别二维码下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