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的肉夹馍:赤峰对夹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砖家拍砖

洋人有汉堡,咱有肉夹馍。因北方多以烧饼为主食,又喜食肉,烧饼和肉这对组合,在天朝之地处处开花。能和肉夹馍一争高下的,也不胜枚举。今儿咱聊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赤峰对夹,如果吃过,你就知道,它绝对不输给如雷贯耳的陕西肉夹馍。

低调的烧饼夹肉

说到“肉夹馍“这名字,总是让人不解,明明是馍里夹着肉,偏偏反过来说。再想想,估摸着一定是为了高调突出有肉,好如驴肉火烧,如果说成火烧驴肉,确感有点儿low。那么,作为另一种烧饼夹肉的赤峰名吃”对夹“,这名字就显得异常的低调和含蓄了。


赤峰是塞外通衢,过去的赤峰城号称九街三市,蒙汉回杂居,清乾隆年间即是商业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各地文化混杂,而本地特有的吃食却乏善可陈,唯有这号称赤峰第一名吃的“对夹”了。


用最简单的话形容对夹,就是酥皮烧饼夹熏制猪肉。但其中的故事,却跌宕起伏。


百年激荡


赤峰对夹将近百诞,99年前的民国六年(1917年),河北人苏文玉、苏德标父子,因家乡闹灾荒,随亲戚来到赤峰城做买卖,由于经营不善,亏了本钱,只能落得以卖烧饼为生。


▲哈达火烧

当时赤峰最有名的是”哈达火烧“,因坚硬、易带、耐储存而广受欢迎,河北人苏氏父子吃惯了驴肉火烧,试图做点特色,于是打算在哈达火烧里夹驴肉。无奈边陲苦寒之地,对驴肉无感,后又以熏肉代替,效果不错,但肉感滑嫩,反显饼的粗糙。再改!把饼调整成酥脆口,因此一炮而红,成就了这一代名吃。虽然咱说的简单,苏氏父子前后紧忙了好多年,才换来了自家字号”复生隆“的几十年红火。


绝代双骄

对于赤峰人来说,吃对夹,一是熏香滑口的熏肉,而是酥脆扎实的烧饼。

熏肉:


说到熏肉,确是苏家的独门手艺,苏爹文玉少年时曾在北京三里河的裕盛楼肉铺当过学徒,正好有个亲戚在皇宫当过厨子,常到裕盛楼买肉,苏爹是个吃货加有心人,一来二去,从厨子那儿学会了御膳房熏肉、烧鸡的手艺,万万想到,在内蒙落难时,这招却发挥了奇效。

苏家的熏肉选肉讲究,火候和作料匹配精细,尤其在熏制上,摒弃了中原用碎木熏肉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用红糖蒸汽熏烤,外观诱人,味道甜香。


烧饼:

赤峰人评价对夹的好坏,不但看肉,更看重烧饼。苏家改进的烧饼,是用油面和水面擀出层迭,先入炉烤熟,出炉后再用酥油拌着小米面或糜子面在外表涂抹一遍,摆到铁杈子上,入炉再烤起酥。等外皮金黄,取出用刀开开口,把熏肉加入其中。一口咬下,从酥皮的酥脆,到面饼的绵软,再到熏肉的滑润,这些丰富口感,加上满口的麦香和肉香,正是对夹与众不同的魅力。


前世今生


过去的复生隆,如果您在店里吃,都配馄饨或汤,均以香菜、虾皮为辅料;如果您拿走,则用红绿夹板纸,色面向外包好,并捆上纸绳;最重要的,无论冬夏,对夹的烧饼永远是热的,绝不走样。


可惜,再讲究的店也有个始终,复生隆传到第四代,因各种原因,寿终正寝,虽然现在的对夹店在赤峰城到处都是,但能专注手艺的却越来越少,当年的红糖熏肉你是绝对吃不到了,哪怕是松木熏制的也是难得。


又因烧饼工艺复杂,还要保持热度,在赤峰意外吃到对夹实属不易,就算在赤峰本地,能坚持口味,已是难能可贵,赤峰的福兴楼酒店、城南对夹铺曾一度是做对夹的名店,乌丹镇的复生隆虽非老店正传,但口味也不错。


了解更多食材

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

或在首页输入数字“1”

看食材君为您汇总的精选文章目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