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音响之道在乎平衡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6-10 02:21:43

一、美梦泡汤


当时,我一直不明白我那套8万元的系统竟会如此不争气,毕竟这是在一个声学条件已作处理的房间里啊。


以前,在旧房子里,我曾饱受低频驻波和高频强反射之苦,严重地影响系统的层次感和定位能力,也许还有不少朋友会有同感。所以,当我得到一件可以自由做主,约为18平米、兼作客厅的“试听室”时,不禁欣喜若狂,决心把这有限的空间搞得似模似样。装修时,树立了这么两大标准:一是像个客厅的样子,符合非发烧友们的审美标准;二是以吸音、扩散为主,彻底去除强反射带来的负作用。


说干就干,装修公司拖着电锯、电钻便开了进来。原来,我想摆音箱面向的那面墙及其后墙做强吸音处理。不过,发烧友们所热衷的吸音板、扩散板是决计使不得的,否则还哪像个客厅的样子?!以夹木做成的墙裙看来是唯一选择了。空气层、嵌有玻璃纤维的龙骨,活脱脱就是一面“薄板共振吸音”装置,前、后墙“两面夹击”,还不把讨厌的驻波吸得一干二净?


可惜太座眉头一皱,此宏图大计便泡了汤——“客厅本来就不大,你这前后一圈,又缩了20多厘米,找死啊?……”看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天花吊顶了,干脆用夹板做成平面吊顶,外敷墙纸,留下10cm的空间气层,龙骨的方形间全部塞满3cm厚的玻璃纤维,这“薄板共振吸音”装置不是照样大功告成?



嘿嘿,这18平米的薄板共振吸音效果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后证明它也太厉害了),外观又合乎非发烧友的审美观,可谓“一箭双雕”!其他校声步骤包括:全屋铺设复合地板,把地板做成“软调”的,加上一张大地毯,以减少来自地面的高频反射,音箱后墙挂上1.4m×0.8m的壁毯、整个房间没有玻璃家具、木沙发全部摆上软软的坐垫等等,同样是为了减少高频反射。总之,这是一间吸音功夫做得相当足的房间,驻波、强反射看来是不能肆虐了。


硬件方面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换了一对英制脚架。顺便再提提当时所用的器材:SONY XA7ES激光唱机、CODA 02/20前后级(2×250W)、Spendor 7/1音箱。我瞧着经这“特殊声学处理”的客厅式聆听和那堆整装待发的器材,心中不禁得意起来——“如此软硬件配备,想不靓声都挺难了”。随即做起了在音场中穿梭的好梦去了……



“开光”时刻终于来到:将后级由Stand by扳倒Operation位置,按下CD机的Play键,徐徐拧大前级的音量,期待着惊喜一刻的降临。“靓声、靓声……”心中不断的鼓劲,又似在念着咒语。咦,怎么会是这样的声音?怎么会是如此糟糕的声音?比起我原先的环境还差!当时主要症状有:(1)“低频不振”。蔡琴“渡口”一曲中,只闻鼓皮振动,不见鼓腔,整个鼓刹时变薄、变小,仿佛风筝般飞上了天;(2)“人声萎缩”。蔡琴“中气不足”,仿佛业余歌手般提着嗓门唱歌;(3)“音场紊乱。音像模糊、臃肿,全无深度,宽度概念。系统患上这三大绝症,哪还有发烧乐趣可言?


难道我的一腔心血就此付诸东流?房间结构、式样都是不能改动的,只有在音箱摆位上施展我的功力了。记得有位资深发烧友说过,“房间的声学处理碰运气成分要比计算成分多。”这回我总算吃到这个苦头。



但问题还不止这些。用《雨果发烧天碟一》中的频率测试部分看看房间声学特性如何?真是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原来我的房间对低频吸收过量!20~56Hz明显收到抑制,而63Hz更是轻轻地如蚊哼一般,难怪低频会如此飘忽,连带人声胸腔运气发声部分也被“偷工减料”,吊顶的吸音究竟厉害到何种程度?


不怕见笑,忽然间,我发现在这里和别人聊天时,竟有那么一点吃力的感觉,想必是我的“中气”也被这可怕的吊顶:“薄板共振吸音”装置吸去了(幸亏不是“阳气”)?这吊顶的吸音本领实在是“大”得不合时宜,若加上前后墙裙,天知道还有多少低频可剩!


许多人总是面临低频过甚的问题。我倒好,刚好来一个180°转身,更讨厌的是,这吊顶吸音吸去了宝贵的低频下段,但对某些敏感的频率却是“袖手旁观”。例如200Hz的吸收就明显不足,令200Hz有个3Hz左右的峰,刹那间就加重了演唱者的鼻音,这不,蔡琴又“害上”重感冒了。


二、亡羊补牢


玩到这个份上,只有把失去的低频尽量找回来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每次移25px把音箱往后墙靠吧,再一遍一遍地播放频率测试信号……时间不知过去多少,终于定格在离后墙52cm这个点上,被困住多时的40~56Hz都迫不及待地跑出来了,63Hz还是羞羞答答的,毕竟量感有可闻性增加!



再把音箱由原先的2.2m距离缩到2m,那200Hz的峰竟然也奇迹般的消失了。此时只听多明戈底气中足,似有用不完的能量;大提琴的拨弦清晰可闻,牛筋味十足;人声透明清澈,哪有染色?高频晶莹有度,只做点缀而已。我觉得这样的声音是“平衡”的,它既无添加也无缺失,因此也是真实的。


三、鱼和熊掌


我觉得平衡的声音有如一个正常的人体,他既不缺鼻子眼睛,也不会长出六七个指头的手来。所以,我所追求的平衡其实就是一种频率特性尽量平坦的声音,它没有太多、太明显的峰点和谷点。而且,这种平衡的声音是在每一个发烧友的聆听空间实现,不像失真、信噪比那样由设计师去控制,这些完全可以靠你自己去把握。


至于音色的选择,我认为也是建立在平衡的声音上的,它好比是在一个“正常”的人体上作适当的修饰,例如化妆、穿好衣服等等,但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是“正常”的,否则你在如何扮靓,也掩饰不了其本身缺陷!



细心的读者也许留意到我没有提到音场。平衡的声音与音场的关系又是如何?我的7/1由原来离后墙70cm移动到只有52cm,音场深度确实有所损失,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么,要平衡还是音场?我不急于给出答案。我只想通过下面两个话题阐述我的见解,与您交流、切磋。


四、营造一个平衡的聆听空间


个人认为,房间的声学条件对于音响器材的声音影响极大,但往往又是一件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事情。恐怕在国内的发烧友家中有80%以上是欠缺较合理的声学条件,声学条件这玩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加上需要相应的装修步骤,不似换机、换线般直接、方便。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发烧友是不知存在这个问题,有的是不知从何入手,有的是怕麻烦甚至有意逃避这个问题。


这样,就容易将音响系统中所出现的声音统统归咎于器材身上,最干脆的办法就是换机、换机、再换机,除了破财之外,你的发烧功力全无根本性进步,还很容易沦为器材的奴隶。而那些不能频频换机升级的朋友则心急如焚,四处求援,对着自己那套“鸡肋”简直是又爱又恨!



其实,为什么我们不从最基本的地方入手呢?我认为,改善聆听环境的收获肯定比你换器材大得多!因为前者是直接对音质的提升,而后者仅是对音色润饰程度的加强、并且永远存在不确定因素。请记住,在一个“错误”的房间中,无论你的器材多么高级,系统的声音仍是错误的,即使它拥有所谓优良的音色和音场!


我们很多时候抱怨自己的器材级数不够,但你是否意识到是你“级数不够”的房间令你的硬件表现大打折扣呢?我曾在一间声学条件相当理想的私人聆听室呆过,除了CD机外,全部为国产器材,总价值5000余元,声音如何?我想那些在“错误房间”中20000元级的系统根本不是其对手,那种强烈的质感和深邃的音场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很多时候发烧友会抱怨他的系统低频松散,中高频干硬、过多、或者定位模糊等等。其实,出现上述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声学条件不合理造成的。如果你所用的器材是一件经过认真设计的产品,在失真、频响、信噪比等物理指标过硬的话,就完全不必急着换机,因为它本身是一件“正常”的器材。它的级数可能一般,但绝不是一件“坏”的器材。


为什么器材会有级数高低之分呢?笔者下面的这个比喻不知是否合适:一个健康、正常的女人,不是也有相貌普通和漂亮动人之分吗?寻常的女人到天人尤物之间,会有许多的层次,男人根据她们的容貌、气质、身材、智慧等诸多因素、结合自己的择偶标准和自身实力,就会向他所心仪的女人发起追求,像我们选择各式的音响器材一样。但请记住,器材只有级数之分而没有“好”、“坏”之分、房间却是真真切切地有“坏”、“好”之分,所以也是更加本质、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如何判断你聆听环境的声学特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播放类似上述《雨果发烧天地(一)》的频率测试信号,如果在某些频率的音压特别强或者特别弱,频率间不是一种平顺的过渡,那么这些频率就往往存在着“峰”和“谷”。关于“谷”的填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目前业余条件下比较难取得圆满效果,只能通过摆位去取得某种程度的补偿。


幸亏,目前在我们那未经处理的房间最主要面临的还是“峰”的问题,所以专家们总是建议我们做好吸音、扩散工作。对于格局已定的房间,地毯、双层丝绒窗帘以及呈圆柱状的坐垫等是必不可少的校声利器。另外,在光滑的墙面除挂毯外,还可以做几个高大的木质书柜、唱片柜(不设玻璃门),既实用又利于声音的扩散。如果你的房间还没装修,可参考笔者刚才提到的墙裙、平面吊顶、复合地板、还可以在墙角设置外表饰布的圆筒形矿棉吸音材料。总之,尽量把你的房间布置成“软调”的,应该说,这种装修风格绝对符合常人的审美标准。




那么,完成了以上工作之后是否就完事大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声学环境的设计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对于一般发烧友来说,你不知这样做了之后,是吸收了哪些特定的频率,也不知道它们是吸得恰到好处。即使给你一大堆公式和各种材料的吸音系数表,你也未必会计算,有结果也未必精确。


例如,专家让你做一个“穿孔吸音装置”,那么该打多少个孔?每个孔的直径多大?我想你多半摸不着头绪。怎么办呢?最保险的办法是请来声学专家来,边装修边调整。但对于一般发烧友来说,似乎又与“天方夜谭”无异。各位看了这个答案可能会泄气,觉得做了这么多努力还不一定能保证成功,那不是白费劲?其实你大可不必灰心!你那间有目的的设计的聆听室,虽然在声学特性上未必十全十美,但肯定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时要好得多,而且这种差异完全可以毫不废力的分辨出来!这也就是说,经过声学处理的房间的“平衡性”要比没经过处理的房间好,显得更加合理一些,又利于再现音乐的原貌。



在完成房间声学处理后,下一步就要通过器材的摆位,令你的声音更趋于平衡。摆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房间声学特性的不完美。所以,声学处理加上器材摆位将使你的系统向着平衡的声音迈进一大步。器材摆位最重要的一环是音箱摆位。某些观点认为,只要根据你房间的长度和宽度,即可确定音箱离后墙的距离以及彼此的间隔。


对于这种不顾声学条件千变万化而定出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笔者实在是心存疑问。举个简单的例子,甲、乙房间三维尺寸完全相同,只是声学条件不同,如果都按同样的搭配,音箱也都按“准则”放于房间的X分之一处。但我敢肯定,甲、乙房间的声音一定会有差异。那么,我想问一句两个按“准则”摆位的系统,究竟是甲好,还是乙好?上帝保佑,你可千万别告诉我——“两个都棒”。这样可真有点江湖买药的味道了。




推出此类“摆位准则”,想让发烧友尽快找到靓声,我想出发点是好的。但音箱摆位绝不是一件可以如此简单的事情,更不可以“一本书通到老”。它需要心血和汗水、需要耐心、还需要灵感。摆位其实是发烧友对直达声、反射声的能量、相位等因素的组合。将其揉合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下面是笔者在摆位方面的一些粗浅心得,供各位参考:
第一步,将音箱在你容许的范围内尽量离墙,而音箱间距在1.8~2.3m之间。当然,这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1)聆听位置距离后墙至少要有0.5m;(2)皇帝位距离音箱也为1.8~2.3m;(3)音箱间隔1.8~2.3m的情况下,两只音箱尽量远离侧墙。


第二步,播放类似《雨果发烧天碟(一)》的频率测试片段。一般家庭环境中,1KHz以上频率很少出现“谷”,通常的情况下只会出现能量偏多,这时可在侧墙墙壁上多挂一些壁毯便会明显改善。问题主要出现在1KHz以下,特别在56~600Hz这个频段,既有“峰”又有“谷”,用测试碟播放时,你会发现某些频率特别强,而且变化非常不均匀、不连续。



第三步,注意聆听在56~600Hz这个频段内,是出现“峰”多还是“谷”多。如果是前者说明你的低频吸收不够,可在四个墙角的棱线处做一些由织物包裹着的长条状矿棉吸音体。加上四条吸音体后,如果又有某些频率被吸得过量,可适当减少吸音体或把音箱稍微往后靠。如果是后者,则表明低频吸收过量,除减少一些低频吸音物外,还应该把音箱往后靠,直到那些被“吸”去的低频得到最大补偿为止;


第四步,在完成前三步工作后,通常被“吸”去的频率恢复过程也是仅此而已,但不排除仍有少量的峰点存在,例如由160Hz播到下一Track 200Hz,200Hz会明显大声些,这时可通过缩小或扩大音箱间距来调整,每次移动距离宜在30cm左右为宜,不断播放测试信号以及不断调整。



第五步,再次播放测试信号。正常的听感是,在56~600Hz这个频段内,由低到高是逐渐响亮起来的,而且每一Track 之间的变化是均匀的,不应出现21# Track特别大声,而22# Track突然变得小声的情形。接着,播放含有人声和鼓点的片段,留意人的胸腔运气及鼓腔振动等细节的再现,并且以耳机加以对比(耳机的平衡度比音箱好得多)。如果仍有明显差异,可通过音箱内凹及后移来改善。


完成上诉五个步骤后,你的那套系统的声音应该有所改善。如果在某些频率仍有明显“峰”、“谷”而你又不想大动干戈,建议你选择一台优质的均衡器!均衡器?你有没有搞错?都说要原汁原味,你还来这个玩艺?不错,均衡器!当你在可闻频率内有许多明显缺陷而你又不打算修补的话,我认为已失去“Hi-Fi高保真”本身涵义了,我宁愿系统的音色因为均衡器的加入而有轻微的改变,也不忍它的频谱如锯齿的难看


均衡器确实可令你系统的声音变得更加平衡、合理,不然为什么Accuphase还要推出昂贵的DG-28?


五、请提供一件“平衡”的音响产品


如果你已拥有一个“平衡”的聆听空间,但厂家卖给你的产品却是“不平衡”的,你仍无法获得一种“平衡”的声音。


不要以为要设计,制造一件平衡的音响产品很简单。笔者在电台做客串主持时,就已知“平衡”难求。当时电台有一对小型的有源监听音箱,由调音台直接驱动。但当我把耳机与监听箱对比时,竟发现音箱在中频段竟有可察觉的轻微染色——因为由监听箱出来的本人声音,鼻音真的重了一些。这就是说,连这款监听箱的平衡性也不是让人100%放心,只因为它的中频段有几个小小的峰点,对人声造成了渲染。


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国产器材在“平衡性”方面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音箱产品方面和进口品牌差距更大。就频响的平衡性而言,全频的平衡性是较难做好的,这方面我不想苛求,现在只是谈谈相对容易做好,又是人耳最敏感的中频段和低频上段。



听说有的国产音箱一到消声室测试便原形毕露,中频某个频率竟然可以跌它五、六个分贝,而在实际的聆听过程中两端夸张,中间凹陷的产品不在少数。可惜这种情况在在相当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某些音箱和放大器的中频及其单薄,仿佛歌唱家吊着嗓子唱,显得很不真实、很不自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除元件、技术原因外,还和设计者本人的欣赏标准密切相关,在和某些设计设接触时便可发现问题:有的认为小提琴要够亮、够滑才美;有的认为钢琴声“叮叮咚咚”的效果出来了,就称为“珠满玉盘”;更有甚者,把高低频造的极为夸张,谓曰“够劲”。


问他有没有与进口箱对比,却称从未听过,他就喜欢这般音色!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国内音响设计师既懂音乐又懂技术者少之又少。因此,从何谈起通过技术手段去挖掘和表现音乐的本质?或许这也是造成国产音响与进口音响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差距的重要原因吧。没有正确的欣赏标准,你的音响产品平衡性怎么会好?



就拿乐器来说,你的器材应能再现出它们那种和谐的美感来:小提琴应该有擦弦时实在的质感及琴腔的共鸣声;钢琴就应能听出木槌敲击时所带的“木”味,低沉的琴腔共鸣声更是不可或缺……由于国情的原因,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国内设计师一下子都提高素质,但我们应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


在逐渐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努力让产品与国际音响文化接轨,满足高层次发烧友的要求。那种妄自尊大,开口便称自己产品为“某某声”、“可与X万元进口货媲美”的做法应引诫,浮躁自大之风将是提高民族音响业素质的最大障碍!


六、结语


音响之道在乎平衡”。因为,只有平衡的音响系统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再现音乐的和谐美。人声、乐器中的基频和谐波,乐器群与乐器群之间的交织,乐队与音乐之间的融洽等等,这一切就仿佛一颗枝干分明、脉络相通的大树——彼此间是独立的,却又是有机结合的,构成血肉分明的音乐形象。



这就是音乐的和谐美!音响系统的任何缺失和渲染都将破坏这种和谐美。所以,我们应首先在频响上取得平衡,在曲线上不要有太明显的缺失和渲染。而音场、细节、音色等则是对这种平衡最好的点缀,最终带来音乐的感染力。至此境界,可谓音响、音乐“心神合一”了。


为了音乐的和谐美————“哥们,加把劲!”


注:梵音是十分资深的Hi-Fi发烧友与自由撰稿人,同时也是“影音新生活”的专栏作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玩机经验和发烧心得。二十多年来,他曾为众多国内影音、音响媒体撰稿,其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和新颖的观点,深受广大读者与发烧友的欢迎。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