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杰||家乡的柳编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9-17 21:11:03

家乡的柳编

作者 | 汪志杰    编辑 | 剪风

在四门镇西北西河畔,有个美丽的村庄,它就是我的家乡三衙村。三衙不但有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传统手工艺柳编业闻名省内外。柳编历史悠久,据说远在明代,就己兴起。
        初中毕业后,我跟随父亲和二叔学习柳编技艺。他口授心传,手把手教我。首先要吃苦耐劳,不急燥,耐心学习。坐在窨里真急人,寂寞。有时坐的人腰酸背疼,手指磨破,鲜血直流,疼得人手不敢往穿编的簸箕中插手。有时候没学会柳编技艺,父亲既骂又打,中途又不想学了。当时我对父亲非常愤怒和不满,只得忍耐毫无办法,学艺容易,守艺难。那时候我痴情医学,自己用零花钱买来了医书,想拜师学医,由于家里穷,未能如愿。寒冬腊月去草川岸峪村接柳或背柳,往返爬山几十里路,背百十斤柳条,后来用车拉柳条几千斤。父亲和二叔是村里有名的柳编艺人,无论他们编制的簸箕,笸箩,提篮深受顾客或亲友的称赞!昔日偷偷的编簸箕,生怕别人发现,会惹祸端。挨批斗,上会场。给你戴个"副业单干,偷机倒把”的帽子,那是常事。我二叔新牛曾经上过大会场,五花大绑,胸前挂牌,牌子上写“副业单干,偷机倒把”,当事人低头不语,游街示众,让人痛心。
         今朝村中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人人都会编制簸箕。武山柳编,是一种采用民间传统工艺,用杞柳编成的生活用品。一张簸箕用柳条一百六十根左右,舌头长尺五至尺七,只要簸箕平顺,美观大方,使用得心应手,顾客赞不绝口。每到四门逢集三,六,九日村民把编好绑成捆的簸箕,背到集市出售,现在一张好簸箕一百多元,中等批发五六十元,午后兜中装着,拿着的日用品高高兴兴地回家。夜晚妇女在明亮的灯光下用调车拧麻绳,缠簸箕,男人在破线打线,刮权。我们小孩便约了玩伴,串左邻,穿右舍,打闹嬉戏。临腊月,大人们在忙碌中,小孩抽空利用编大簸箕剩下的杞柳小料,编小簸箕或针线笸箩和小篮子之类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新年中走亲访友时,馈赠亲朋好友。
       他们依山而建的窨分为两种:一种是窑窨,另一种是地面挖个圆形的坑,架上檩椽柳条压搀,然后用酸泥抹顶瓦上瓦,是柳编艺人理想的场地。冬暖夏凉,地面潮湿,使柳条柔软适用,不易被冷风飕干。有四五人坐在窨中,男女老少都可以生产。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大家在谈笑中,不知不觉一件物件成形。手快的人一天编制三张簸箕。编制工序多,主要有穿,编,系,缠等。这种家庭副业,农闲时节生产,农忙时节种庄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普遍贫穷,生产队成立了副业队,村民既要完成队上下达的任务,又要给家里偷偷地编几张簸箕换钱,维持家里的生计。如果完不成任务要扣工分的,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日子,人们真是度日如年,让人寒心。靠煤油灯编簸箕,人好像下煤窑的煤矿工人。起鸡叫睡半夜,日子是想象不到的辛苦和困难。从我记事起,窨门口常有买油饼和馒头的买卖人,如果没有钱可以赊欠或者用簸箕兑换,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簸箕换油饼,不知喂养了多少孩子的肚皮。
       簸箕最好用的是山麻柳,细芯柳,白皮柳。柳条芯细,柔软,色泽白亮,适宜加工各类柳制品。常年有客商来购物,质量好的柳条都是从温泉,草川,杨河,漳县新寺镇的,他们初次加工后,村民买回来反复翻晒。使用时在河水里浸泡一个多小时,第二天方可使用,浸泡的时间根据季节冷暖而定。在编制过程中,柳编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编制形成了编,系,缠,砌等一整套独特编制技术。在款式上做到实用与欣赏兼备,力求色泽和谐,赏心悦目,结构造型富有新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陇原大地。包产到户后,大家的积极性高涨。农户白天在田地耕耘稼穑,晚上在电灯下编簸箕,柳编生产又一次迎来盛况空前的高潮,俗话说得好:”三衙柳编销五省,四门香醋传陇原“。
        近年来,随着打工业的兴起,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三衙村的簸箕编制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老人们或去逝,或体衰不能编制,年轻人外出,编制技术逐渐荒废,面临失传的境地。
      可喜的是,柳编业己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了保护和扶持力度。愿家乡的柳编业,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

作者简介

汪志杰网名宁远乡草,甘肃武山人。初中文化,致力于诗歌创作,兼涉散文。九七年被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陇上人家》被评为第八名幸运听众,以种地打工为生,作品发表于《巴彦淖尔诗词》,《武山文艺》,《陇原诗词网》,《南河风微刊》等。武山县作协理事,巴彦淖尔诗词学会会员。

联系我们

欢迎各位喜欢文字的朋友投稿, 统一投稿邮箱:39058825@qq.com(友情提示: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附上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二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