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放在朋友圈,让全世界人知道周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17 18:57:11


 周至县西安辖县,距西安市区68公里,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境内有道教文化发祥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总人口67.2万(农业人口60.8万人),下辖1街道、19镇。



中国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

规划面积33.04平方千米,规划建设12.04平方千米生态保护区、11平方千米道文化展示区、10平方千米现代农业观光区三大板块,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财神文化区、农业博览园、田峪河水景区2011年7月19日建成开放;道教文化区、化女泉景区、延生观景区2012年3月1日建成开放;百万葵园、玫瑰庄园、薰衣草庄园2012年建成开放。


楼观台

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楼观台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曾任周至县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诞生于此,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法王塔,以隋代佛舍利的出土而扬名海内外。屹立于县城西的“八云塔”为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也留传着神奇美妙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宾客观光旅游,县城所在地二曲镇则是因明清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的李顒(号二曲)而得名。



秦岭国家植物园

总规划面积63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物园,其中植物迁地保护区10平方千米,珍稀动物迁地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16平方千米,生物就地保护区575.31平方千米,复合生态功能区37.69平方千米。发展S107省道旅游专线和田峪河游览区两个主轴,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科普、历史遗迹和现代文化展示、自然生态和生物科技旅游三大基地,突出山野园林景观、生物保护示范、道文化圣地、现代文化展示和著名绿色品牌五大特色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

中国第一水街——周至沙河湿地公园,位于周至县城南2千米,环山路马召转盘北约6千米,是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的水景街景。这是一个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也是国内首家立体水景、互动式滨河生态主题公园。

周至水街内的建筑风格是以仿古为特色,很聚关中淳朴、粗犷等特点。而且水街水上竹船是水街的一大亮点。


赵公明财神庙景区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坐落于财神赵公明故里,陕西周至县集贤镇赵代村,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建设有核心建筑院落三进财神殿,包括赐福殿、财神殿和三霄殿。在财神殿东西南北都建有赵公明统帅的四路财神偏殿,四周的偏殿和小庙供奉有妈祖、黄大仙关羽文财神武财神,华夏众多的财神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众神体系,是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


中国周城景区

    中国周城位于陕西位于周至竹峪镇火龙山,是在秦岭自然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以周文化、周易文化、道文化、中华龙文化、陕西民俗文化、现代休闲旅游文化为灵魂,以陕西“美丽乡村”示范基地、中华道医养生基地、国际野营基地、西安农业休闲观光基地等为建设目标,打造精品山水民俗休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丹阳观

丹阳观原名"洞清庵"。历史上,丹阳观屡经兴废,多次易名。元碑记载,丹阳观始建年代,远不可考。"丹阳观先师传"序载,商纣时期,西伯侯姬昌于姬谷屯兵时,入两河谷(今之哑柏两河口)堪察地形,曾在这里朝圣,因神庙建在土石洞内,故名洞清庵。据<丁卯集>记载,隋末江苏丹阳人许浑,曾在丹阳观的南溪一带(南溪有误,即今之闹庄河)建造别墅,与其兄隐居,后来他出资扩建洞清庵,将该庵命名为"丹阳观",一直沿续到五代末。宋代以来,观中道人又将丹阳观改名为"洞清庵"。


仙游寺

   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是西安西南线西端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古称仙游得名。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原名"仙游宫",系隋文帝行宫。仁寿元年(601),隋文帝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大兴善寺的高僧童真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舍利塔安置,易宫为塔,改称仙游寺。唐代达到鼎盛,明清多次修葺。仙游寺现存隋代"法王塔"、清代大殿及配殿,


翠峰山森林公园景区

 其位于周至县翠峰乡境内,太白山东部,海拔1773米,距西安80公里。与107旅游路2.5公里。翠峰山是一座独立突兀的山体,植被丰茂,动植物资源丰富,东临骆峪河,西连眉县汤峪,南靠佛坪、太白,北与平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7 °55’10”——108 °05’35”,北纬34 °11’05”——34 °10’25”,经营总面积106995亩。其丰厚的地理人文资源是开发旅游的理想之地。 


民俗



锣鼓周至村村有锣鼓队,鼓谱各不同,鼓乐东雅西雄。锣鼓队出行时由仪仗引导,数十杆彩色牙旗,猎猎飘舞。黑河以东锣鼓配置繁,有大鼓(牛拉鼓)、中鼓、堂鼓、药鼓、小鼓、勾鼓、板锣、银锣、大钗、铙钗、中钗、铰子、京钗等,衬以碰铃和梆子。演奏鼓点稀、节奏缓、钗锣响亮变化多,紧敲慢打,平雅雍和。流行《十番鼓》、《往里滚》、《三观宫》、《鼓拍》等谱。黑河以西配器简,有中鼓、手鼓、板锣、马锣、小锣、大钗、京钗、苏铰等,演奏鼓点稠、节奏紧、速度快,钗锣烘托鼓声,雄浑壮烈。鼓谱以《蝎子尾》、《风搅雪》、《老鸦拌嘴》、《蛟龙出海》、《老虎磨牙》、《黄鹤阵》、《》、《十样景》较流行。


竹马周至常见的民间舞蹈之一。但楼观鹿马村的竹马明马钻篾却与众不同。舞时,上场8匹马,每匹马前胸和臀部点有蜡烛,马跑起来蜡烛不灭不倒。所跑的队形有:白马分鬃、老龙缠树、4盏灯、钓花、长虫蜕壳、里摞城、外摞城等。当跑里摞城、外摞城时,领队者手中持8根2丈长的细竹篾。竹篾的一端分别发给骑马者手中,4马顺时针跑,4马逆时针跑,不管跑多少圈,8根竹篾不乱不散,观者无不惊奇。


夹板舞哑柏等地农民为增加社火色彩、烘托社火气势的舞蹈表演。舞时热情奔放、诙谐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夹板舞一般是双人打,在锣鼓的衬托下,随鼓点表演。其打法有:前后打,上下打,翻腕交叉打,互相戏逗打。花样有蜻蜓点水,凤凰展翅,金线缠腕,苏秦背剑,单手抱月等。夹板舞的长板2尺多,短板4、8寸各2块,长板两侧贴有黄色扇形的钱粮码;夹板舞者或猴子妆扮,有时猴脸小丑妆扮。1989年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赛丰收奖。

社火盛于清代至今。县内乡镇和大村几乎年年上演。上阳化村演出两班社火,镇东村演三四班社火,传为盛举。社火有单马社火、对马社火、车社火、高台社火等,扮演历史神话戏剧人物。终南甘沟村灯社火晚间表演,表演者身跨竹马,马头、马身、马尾点燃蜡烛,头戴蜡灯,手持刀枪等道具上亦挑烛灯。灯火灿烂中,表演动作,变换队形,似古战场两军挑灯夜战。

芯子节庆日表演的立体惊险高空社火节目。在木平台装上三四米的铁柱,将演员固定在铁柱骨架上,用杂技造型扮成故事细节,用纸、布等物塑上背景。如刀尖站人,发丝系人,棒头倒立,担挑双人等,神奇惊险而巧妙。令人身临其境。大型带背景的芯子称焰光。清末,哑柏仰天村与邻村竞赛社火芯子,从灵泉寺佛象后的彩绘佛光上得到启示,芯子衬以巨大的焰光背景,平面上用大小不同的青瓷,粘结成变化的图案组合,有的还可转动,既富丽而又光彩照人,使木平台上装饰的山亭突出,人物生动。

集贤古乐流行于集贤一带的古乐。可上溯秦汉,盛于唐、宋。又吸收元、明、清代姊妹艺术和民间音乐精华。演奏风姿瑰丽,韵律古朴天成,气质典雅庄严,程式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得到中外音乐家的高度评价。在本县南集贤一带,经古乐老艺人身传口授,一代一代继承下来。常在庆典或社会、庙会上演奏。分行乐坐乐。行乐是行进或站立时演奏的短小散曲,节奏整齐,所用乐器以笛为主。坐乐是大型套曲,音调高亢嘹亮,也有委婉抒情者。结构复杂,前后两部,分为几段乐曲,各以散板引子起,以退鼓快板收。曲目丰富,有清代手抄工尺谱,已整理出套曲、散曲百余首。其结构、曲牌、音节基本属于唐代燕乐谱式体系。

牛斗虎又名虎牛斗。清乾隆年间产生于楼观八家庄。共有6人表演(2人扮虎、2人扮牛,1牧童,1土地神)表演时,牧童先上场说反话逗乐,接着土地神上场,2人对话,诙谐幽默。此间,老虎上场扑牧童,牛顶倒老虎,牛虎相斗。八家庄的老虎有4大势、8小势、24个平阳势。舞时,老虎的扑、搜、望、趔、立、卧、坐、缩、滚、跳等虎虎有势;牛的望月、舔背、吃草、缩叉、挖耳等动作顽皮可爱。整个表演紧张激烈,虎有虎威,牛有牛劲,表现了正义和邪恶的斗争。1959年八家庄的牛斗虎参加宝鸡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1986年经过加工改编,赴京演出,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赛2等奖。

剪纸本县豆村的剪纸最为有名,现存有清代精品百余件。它吸收了剪彩、刺绣和皮影艺术的特点,构图丰满完整,布局讲究,变化多端,有主有从。贴在窗纸上的暮窗花,单色彩线窗花,精巧细腻似白描;点色窗花则简练概括、色彩丰富,是剪纸、绘画的有机结合。内容有走兽、花鸟、社火芯子、戏剧人物、吉祥字样等。50年代后,周至妇女的剪纸,创作出不少精美的作品。刘阿丽等4位女青年创作的花卉剪纸组画,1984年曾作为陕西民间美术精品在香港展出;吕孔雀等6位女青年创作的280幅剪纸,1986年作为西安文化艺术精品赴法国巴黎展出。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