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河南老师的故事,看完后家长和学生都沉默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2-01 03:39:21



昨天是教师节,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被有关内容刷过屏,但除了花花绿绿感谢的图片、动图,你可曾真正了解过教师平凡中的伟大之处吗?


9月9日,在郑州紫荆山河南人民会堂,一场为河南最美教师举行的颁奖典礼如期举行。现场让人感动的不是颁奖礼上华美的舞台、优美的舞姿,而是这些老师一个个现实生活的场景、故事。


下面,河南商报考学君就给大家一一说道说道,看看这10个人为何会被称为“最美教师”。

 

王桂香

 



2001年,王桂香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面对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而双双病倒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王桂香擦干泪水,强忍心中的悲痛,毅然扛起了生活的重任。每天早上5点,王桂香便起床做饭,然后为瘫痪在床的婆婆穿衣、洗脸、喂饭、喂药;晚上与婆婆同睡一张床,半夜为老人翻身盖被、收拾大小便。15年来,她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阻碍王桂香对教育事业的狂热追求。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她常常学校家里两边跑。每天中午下了班,她就立即骑车往家赶。等伺候一家老小吃完饭、安顿好孩子后,她又急匆匆地返回学校。

 

由于工作出色,2005年,王桂香担任大封镇第三初中初三年级长,。此后,她的工作更加忙碌。司马岗村有3000多村民,可2014年,村里的小学却“倒闭”了,适龄学生不得不外出求学。村民们强烈要求镇中心校重新委派有能力、负责任的教师重建学校。2015年8月,镇中心校决定由王桂香到司马岗小学负责。村民们听说王桂香来当负责人了,像有了大喜事一样奔走相告,多条街道拉起来大幅标语:热烈欢迎名师到我校任教。家长们领着孩子纷纷来报名,即使在私立学校交了报名费的也回来了。


一个倒闭的破败不堪的摊子收拾起来尤为艰难。学校没有男教师,她就带着两位特岗教师换灯泡、粉墙壁、钉窗纱、制教具……使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学校旧貌换新颜;她凭着良好声誉,奇迹般招收到了32名学生;她用责任心恢复了村民对学校的信任,使一所“倒闭”了的农村小学重新焕发出来生机和活力。


孙克会



孙克会13岁上山砍柴时,不慎摔断左踝骨,因耽误救治时间,左腿被截肢。就这样,他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1976年8月,他开始到孤石小学任教。他一边教学一边坚持自学,家里没钱,就借钱买书。1985年,他获得了中等师范函授文凭。1997年,他通过选招转为公办教师。


转为公办教师后,更加坚定了孙克会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在妻儿患病、家里背负债务的情况下,他都丝毫没有动摇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决心。

 

之前,孤石小学还没通上电。学校要上晚自习,学生每人点一盏煤油灯。晚自习课上,经常遇到学生因灯内没油耽误学习的情况,孙克会就自己买了一大壶煤油放在住室,哪个学生没油了就给他们添油。如今那个盛油的胶壶他还保存着。


由于学校地处深山区,学生居住分散,在通往学生回家路的河上还没有架桥。夏天,连降大雨,河水暴涨,离家远的学生不能回家吃饭,孙克会就自己做饭给学生吃,直到洪水消退,学生能回家为止。

 

冬天,天气寒冷,早上孙克会早早起床为学生生火,晚上温好热水,学生下自习后让他们烫手洗脚。学生睡下后,他又到寝室挨个检查,给这个掖掖被子,为那个盖盖衣裳。


汛期或雨雪天,孙克会都会拄着拐杖亲自护送学生过河,好多次他都不慎滑入冰凉的河水中。至今,那些被护送过的学生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非常感动,说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孙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孙克会用自己残疾的身躯超额完成了正常人的工作。在教学中,备、讲、批、辅、考,每一个环节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凡是他所教过的学生和相处过的同事都心悦诚服。在生活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经常资助那些生活上比较困难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买些本子送给学生。从教40年来,他凭着一颗炽热的心、一把自做的拐杖、一辆简易的三轮车,送走了六七百名学生,考上大学的有30多人,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参军提了干,有的当上了公司经理……


朱现民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培养自我能力的重要方法。朱现民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教学3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为了使学生了解基层、强化实践,他先后15次带领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三下乡”活动,为村民义务诊病、宣传卫生常识,手把手教学生取穴、行针、敷药。白天他和学生顶着酷暑繁忙义诊,晚上带学生总结一天的收获,让他们用“精、诚、仁、朴”的标准来传承大医的品德,培养精湛的医术。蚊虫叮咬、暑热难耐,都挡不住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安阳县善应镇、淅川县毛堂乡小泉沟、修武县高村乡季孟村、浚县白寺乡火龙岗、西平县城关镇席照村、登封县君赵乡王庄村……15年来,朱现民带领他的学生走进乡村,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健康的福音。


2014年至2015年期间,,参加“北京善医行村医培训帮扶中心”活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村医义务培训。两年间分别到河南、湖北、云南等地,分5次培训各省村医800余人,并在2015年年底带领村医奔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为地震中受伤的灾民义诊服务。

 

2011年9月,朱现民受省卫生厅委派,任省卫生厅第二批援疆医疗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带领河南各地23名医疗人员赴新疆哈密开展援疆服务。在哈密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他多次深入到百公里之外维吾尔族群众集中的乡镇,为少数民族同胞行医治病,协助指导哈密人民医院申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研项目。

 

作为研究生导师,朱现民自2011年以来先后为研究生配备了8台电脑,让他们能够及时查询下载资料,顺利完成学业。他的研究生中有9人主持立项学院苗圃科研课题或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


余国庆




“教书育人,不辞边疆中原万里遥;结对共建,情连天山太行咫尺间。”这是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黎一行于2014年10月赠给援疆教师的一副对联,道出了教育援疆的深情厚谊。


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余国庆带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满腔热情,带着省教育厅的重托,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哈密开展援疆工作。


2015年8月,在圆满完成了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之后,他毅然坚持继续援疆。这位知天命之年的地理老师,这位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河南教育人的援疆长歌。

 

对国家的地理情况再熟悉不过的余国庆,在初到哈密时,干燥的环境和昼夜巨大的温差还是让他极不适应,上火、感冒成了家常便饭。但这丝毫阻止不了余国庆对教学的热爱,他连续任教河南援疆实验班高三地理课。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更多地给学生答疑解惑,余国庆坚持每节课提前进入教室,从未间断。


余国庆还一直承担着哈密红星高级中学高三“红箭培优”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成绩节节上升。余国庆受到家长们的好评,更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最受欢迎的好老师。如今,河南援疆实验班已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乃至全疆一个响亮的教育品牌。

 

2015年,余国庆三年援疆时间已到,但他负责的“有效课堂教学人人达标”活动到2016年才能结束。余国庆二话没说,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又申请继续援疆到2016年年底。


张晓晖

 



张晓晖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师,从他2006年发起“母亲助学金”活动至今,共募集捐款110万元,其中,他个人捐款15万元,共资助贫困生2000余人。10年来,他30次前往山区支教,为山区孩子捐赠5000册图书、4000件衣物,帮助山区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

 

面对这些数字,这位80后教师却说:“在自己活得好的时候,要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我即使去打工挣钱,也要让助学金继续运转。”

 

故事要从2006年12月的一个筹款倡议说起。那天,张晓晖偶然发现自己的一个学生竟然躲在宿舍,用睡觉的方式来抵抗饥饿。张晓晖被深深地刺痛了,在他看不见的角落里,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饱受痛苦。想到这里,他坐不住了,连夜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起捐款倡议,并捐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启动资金。

 

没想到,张晓晖的这个倡议竟然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热烈响应。他想,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为何不借此发动大家,去帮助更多的学生呢?张晓晖决定发起“母亲助学金”,以帮助贫困学生。为了使募集到的捐款能够用到实处,他每年都要去山区两到三次,收集贫困生情况,传达给捐款的爱心人士。


张晓晖说:“我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就是助学金的每一分钱都要全部交到受资助的学生手里。”为此,他去山区支教时的路费、食宿费,以及购买文具、书本、学习用品等费用,全部都由自己垫付。随着助学金运转规模的扩大,所需的费用也越来越多,他每年几乎都要把一半的工资投入其中。


渐渐地,庞大的支出让张晓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最艰难的是他委培读研期间,只能领到基本工资,为了“母亲助学金”的正常运转,张晓晖不得不临时出去打工挣钱。他每周一、三、五晚上做两个半小时家教,周六则从早上8:30一直讲到晚上9:30,业余时间还要给企业做翻译。有时候,晚上回到家已经十一二点,他口干舌燥,一个人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但是,想到那些贫困孩子纯真的目光,第二天他又开始忙个不停。


对于助学金的运转,张晓晖始终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全部在网上公开详细的捐款明细和受助人情况。这些做法,让他赢得了捐赠人的信任和尊敬。


10年来,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不让他们在受助时有压力,张晓晖一直坚持采取不悬挂横幅、不惊动媒体、不打扰政府人员的方式,悄悄家访,默默支教。“只有当我们播种的爱不附加任何条件时,收获的爱才是无私的。”在博客里,张晓晖这样写道。


杨承



用心为乡村教育带去新的希望,这是杨承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方向。7年,3所学校,从老师到校长,生于异乡的他,扎根黄河滩区,立志把青春奉献给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他曾荣获2015年度“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提名奖、2015年度“感动中原”教育人物,是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还被濮阳市教育局评为2013年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濮阳市十佳文明教师。


杨承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从小就梦想当一名教师,所以考上师范院校成为他的目标。2009年6月,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杨承经过层层选拔,如愿以偿考上了农村特岗教师,被分到了位于黄河滩区的濮阳县徐镇镇六市小学。


“当时加上我,学校一共5位老师。除我之外,最年轻的老师都已53岁了。学校就5间教室和一间年久失修潮湿不堪的小办公室。”回忆起刚到学校的情景,杨承坦言难以接受,但当他看到一个个淳朴的孩子用渴望求知的眼神趴在窗户上看着他时,他留了下来。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杨承不断地克服着种种困难:学校条件有限,到了晚上教室便成为他的小家。虽说是家,但这个家带给他的是孤独。学校没有电脑、没有电视,只有手机可以与外界联系。吃饭问题最为棘手,学校距离集市较远,因此一次需要购买一个星期的菜,一遇到雨雪天就断菜。“第一年冬天,一场大雪让我靠着4个土豆、2颗葱过了5天。”虽然生活辛酸,杨承却说这些都已成为他美好的回忆。


靠着一股拼劲儿,杨承在完成自己包班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体音美课,带领学生新开辟了一块操场,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让校园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许多人问我,是什么让你选择了留下,我的答案很简单:是孩子们给我不断的感动,还有淳朴的家长对我的信任与关怀。”杨承说,在他刚刚上班的第三个星期,他到县里开会。当他坐上返程的公共汽车时,天已经开始下雨,车在弯曲的大堤上行驶着,周围漆黑一片,就在快到学校时,他发现学生们竟然打着伞在大堤上等着他的归来!家长们除了平时悄悄地将农产品放到他的窗台,还准备每家集砖给他盖房子。就是这些感动的瞬间,让杨承感到虽累但快乐着。

 

赵文义




赵文义从教38年来,始终都在洄浀赵小学教语文,2011年没有做手术以前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


由于长年伏案工作,赵文义落下了一身的病。2010年上学期,赵文义突然发现自己每上一级台阶,就要费很大气力。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劝他休息,但他始终坚持到校上课,从没误过学生们一节课。


到了学期末,赵老师的病情更加严重,每走一步都更加痛苦。校领导和同事们都为他着急,一致要求他快去医院诊治。2010年12月,赵文义这才乘车去县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是患了股骨头坏死。医生告诉他必须尽快做手术,否则另一条腿也会受到影响。


当学校得知他的病情后,立即劝阻赵文义不要急着回去上课,让他马上去医院做手术。不得已,赵文义才勉强同意请20天假,到县人民医院做了人造股骨头置换手术。


手术后,医院给赵文义配制了双拐,医生一再叮嘱要休息、拄拐锻炼半年后方可自由走路。然而,赵文义哪会休养6个月,稍有好转,他就让家人为他办好出院手续。他还没进家门,师生们便在路上迎候。“看到自己的学生,就似久别的父母看到孩子,不知不觉已是热泪盈眶。”赵文义说,“那场面、那情景,实在让人感动。”


2011年11月,赵文义的左侧髋骨又出现疼痛,经检查确定也是股骨头坏死,医生对他说需要马上做手术,但他坚定地说:“还有一班学生等着我呢!”医生只好建议他保守治疗。


2012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校领导、同事及乡亲们劝赵文义不要再上班了,可他说:“我不放心我的学生啊,哪有心思坐在家里呢,让我在家,我会闷死的。”无奈,学校只好同意他先上班一段时间试试,并把五年级学生从楼上搬到楼下。


一上班,赵文义那拼命的工作劲头就使出来了。他把办公的地方也搬到了教室,还说这样更利于辅导学生。做完手术后,赵文义往黑板上写字非常吃力,站一会儿腿疼了就坐在板凳上讲。为减轻他的负担,学生就让他暂时担任二年级的语文课及班主任。

 

赵文义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即使手拄双拐,他还时常在校园里走动,哪里有一片纸屑、一块小碎砖头,他都会弯下腰费力地随时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每个课间,都会有一群孩子围着他撒娇,孩子们有心事都会向他诉说。


常庆卫




去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学生王梦迪打破了河南的一项纪录。他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并在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中以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这些成绩都是首次由河南选手获得,可以说是我省教育历史上的突破。


当人们开始试着去了解王梦迪背后的故事时,才发现他背后站着的那个始终默默无闻的人,一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常庆卫。20多年来,他辅导的学生累计获国家级奖312人次、获省级以上奖731人次。作为河南省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他填补了河南省在信息竞赛方面的多项空白,多次获得国家级金牌指导教师奖。


“你们下海,我去拓荒。”常庆卫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20多年前毕业典礼上跟同学说的那句玩笑话,竟成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1992年,常庆卫大学毕业,当时中国计算机人才严重稀缺,他的很多同学瞅准时机,选择到南方闯荡,但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学教师这一职业。当时许多人都不理解,也有人劝。而他始终认为,如果说科技创新能够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命运的话,那么改变最应该发生的地方就是学校。


就这样,在上世纪90年代,面对中小学信息教育这片当时的“处女地”,常庆卫选择了做一位默默无闻的“拓荒者”。


果然,常庆卫在校园里找到了自己发挥的空间。2000年,他开始研发“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同步教学系统”云平台。该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教师备课、资源共享、名师课堂视频点播等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覆盖电脑、手机、平板的跨平台信息技术学习系统,大大提升了传统班级的教学效率。通过不断丰富完善,该系统如今已经非常成熟,在郑州市信息技术学科当中进行了推广,不少学校进行移植使用。


常庆卫很快被推举为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校园网、班班通、智慧校园、慕课教室、校园信息管理软件的编写等,成为他和团队在正常教学和竞赛辅导之外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这些教学软件的研发,几乎占用了常庆卫全部的课余时间和精力。每一个双休日,每一个节假日,他几乎都泡在学校里。

 

去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学生王梦迪打破了河南的一项纪录。他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并在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中以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这些成绩都是首次由河南选手获得,可以说是我省教育历史上的突破。

 

梁琰




边讲边打着手语,边示范边指导,这是梁琰上课时的状态。虽然现在班上共有10名学生,但梁琰并不感到轻松。同样的手势连打了三遍,可好几个学生还是不理解。于是,她把音箱放在地上,让学生把手放在音箱上,感觉不同的节奏,感受大鼓和地板的振动,而她就用脚用力合着节拍踏地板。“十几年下来,跺坏的舞蹈鞋,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双。好在成功创编了适合聋童生理心理特点的舞蹈校本教材。”上课虽然辛苦,但梁琰却很满足很高兴。


盲生鼓乐班,由于鼓需要肢体语言的强烈表达,对孩子们来说确实难以做到,梁琰就专门负责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她从初始动作开始,一个一个将动作摆正,一起做了好几遍,纠正好几遍,一个一个过关,一起敲的时候挑出动作做得不好的同学,再辅导。当她每次辅导完两节课的时候,嗓子已经哑了。


在她的舞蹈队的学生中,曾经有一名女生,从小由于家庭原因,极其自卑,以致形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常常独自哭泣,几次用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在课余时间和她谈心,并经常打电话与她的家长进行沟通。苦心人,天不负。有一次,这名女生给梁琰写了一封信:“梁老师,是您让我时时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有了您的支持与鼓励,才让我坚持走到了今天。在这里,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看到这些文字,她不禁潸然泪下。


梁琰在河南省残疾人运动会时担任手语翻译,发现了聋人羽毛球金牌得主家庭困难,回到学校就为其申请了贫困生资助款,将这名学生带到了安阳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现如今,她帮助过的孩子每年过节都会回来看她,孩子们都视她为自己的妈妈。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家庭中都有很多故事,梁琰总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所思所想,尽心帮助每一位学生。尽管很多时候,梁琰都承受着许多委屈。“在最不想坚持的时候,最累的时候,孩子们像大人一样站出来安慰我,让我充满信心继续前行。”梁琰说有一次处理完学生事情,她感觉特别累,特别委屈,自己伤心的不得了,孩子们都有微信,就几个人集体和她视频聊天,集体用手语说:“梁美女,你辛苦了,我们爱你”。当时她就感动地哭了,她觉得,只要对得起这群可爱的孩子,什么委屈都能承受。

 

樊珂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樊珂,自踏上从教之路,就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多年来,她始终不忘初心,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毕生的事业来奋斗。樊珂每学期都超额完成工作量,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围着工作转,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2014年,在辅导学生备战全国技能竞赛期间,樊珂意外受伤,胳膊左桡骨骨折,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和即将到来的国赛,她打着夹板坚守三尺讲台,给同学们上课、辅导。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竞赛的心态,她坚持带伤带队参加比赛。


马克思说,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樊珂坚信这句名言,所以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在职教事业的舞台上能有所作为。为此,她孜孜以求,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超越自己。


樊珂和她带领的团队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樊珂工作室,这也是2015年被认定的22个工作室中唯一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室。她和她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实结合、教学技术、创新实践,提升教育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他们通过“抓项目、带队伍、出成果”,以课题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为载体,使工作室真正成为课改资源的生成站、先进成果的推广站、专业发展的加油站和优秀教师的培养站。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 孙科 訾利利 刘慧丽

统筹:李雅静  责编:郭宁  校对:王海玲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