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记丨家里的羊肉丸子,是妈妈的味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6-21 00:40:21

 2月12日,腊月二十七。下午1时15分,收拾好行李的杜金(化名)着急慌忙地打车赶往禄口机场T2航站楼。


二十四寸的行李箱里,装着满满一箱南京特产:给老妈带的盐水鸭,给老爸带的雨花茶,给弟弟妹妹们带的雨花石……


辛苦工作一年的杜金,终于踏上了回银川老家过年的归途。      


下午3点10分,机场的广播响了,“各位旅客,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您乘坐的由南京前往银川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迟起飞……”


“喂,爸,我飞机晚点了。你们晚上别等我了,我到了坐机场大巴回去……”坐在候机室的杜金有些失落。


“嗨,哥们儿,你也是银川人?”一旁的男子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杜金的肩膀。


“是啊,我家是银川的,这不赶着回家过年嘛,结果又遇上晚点了,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老乡笑着说:“没事没事,这是回家,等多久都高兴啊!”


飞机延误的一个半小时里,杜金和这位老乡聊得津津有味,从上学说到上班,从南京说到银川。


没错,只要是回家的路,中间就是有点小插曲,也充满着期待。


因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旅途是回家。



陪老妈一起手工制作“年货”

杜金告诉老乡,“从小时候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老妈的单位放假了,我们就在家里准备‘年货’。这个‘年货’不是街上买的,而是我陪老妈一起手工制作的!”


宁夏人喜欢吃羊肉,每年过年,家家户户成只成只的买。有人还会从家里带上几根洗好的葱、几头剥好的蒜和削了皮的生姜,特意嘱咐卖肉的老板,“麻烦再给来一个羊腿,把肉剔下来,和着我的葱姜蒜一起绞成肉馅子。”


年三十的前几天,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小区每户人家厨房里的灯都还亮着,锅里的油噼里啪啦地响着,旁边是三两个忙乎着的人影。“老妈把买好的肉馅放在面盆里,撒上盐、酱油、鸡精、十三香……再烧上一小碗热花椒油,浇在所有的调料上。这个时候,香味就已经出来了。然后开始拌馅子,最后用手搓出一个接一个的肉丸子,一边搓,一边放进热油锅里炸!”


杜金一边说,一边咂吧着嘴,仿佛面前就有一盘刚炸好的羊肉丸子。


“其实在炸肉丸子之前,老妈在另一个灶头上就已经炖上了一锅肉。宁夏人习惯管猪肉叫‘大肉’,过年的时候,生活在宁夏的汉族同胞们会卤上一个大肘子、几根大肠。当然在我家,老妈还会特意给我卤点鸡翅、鸡爪……锅里扔上几个八角、肉桂,再倒上生抽调味、老抽着色,最后加上清水,行啦,盖上盖子炖着呗!”


杜金说,每年老妈准备年货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流口水,刚炸出来的一盘羊肉丸子,基本上10分钟之内就进我的肚子啦。哈哈,帮老妈试味道的时候,也是我趁机吃‘下酒肉’的时候。说真的,现在在外面工作了,最想念的就是妈妈做的酱肉和肉丸子,那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



旁边的老乡也跟着笑了,“对对对,我们家也是,我们家也是……”



大年从炸油饼、炸馓子开始

宁夏人喜欢吃面食,回民老乡们自己亲手炸的馓子、油饼、麻花什么的,逢年过节更是受欢迎得不得了。

过年前几天,街巷市场上,店里三两个人分工,一个人和面、一个人擀面,一个人炸……油饼散发的香味,“诱”出了一个年。

老乡说,“北方过年有不少讲究,年前就得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炸一大把馓子、一筐麻花,再炸个大半锅油饼,这些都是过年时要准备的‘硬件’!虽然现在到处都有卖油饼的,但街上卖的总是比不上家里自己做的香。”

其实,炸油饼是个挺费工夫的活儿,油烟味大,一不小心还会烫到手。“小时候,我们家经常自己做。我爸和我妈分工,我妈负责擀面、切片、煎炸,我爸就负责烧火,因为小的时候家里还用蜂窝煤,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我们家的小孩就在院子里玩耍,玩个几轮捉迷藏回来,油饼也陆续出锅了。我们就寻着香味跑过去,让妈妈掰开一个分给我们。从那时起,一个年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老乡有滋有味地说着。

宁夏人炸油饼,在发面、配料、油炸、上色等操作工序上有很多讲究。首先在一个盆子里放入发酵面块,倒入温开水,将发酵面块泡开,加入适量面粉,和成面团后再次进行发酵;发酵好后,加入食用油、鸡蛋、奶粉进行揉和,醒面后加入适量碱面继续揉,直到揉均匀;将面团揪成小面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形,在中间用刀划两刀;上锅,倒入半锅食用油,等待油温,将面饼放入油锅,待油饼浮起,再用小火来回翻炸,炸至金黄才出锅。

老乡说,现在父母年纪大了,也没精力自己亲手做了,就上街买。每次上街看到炸油饼、炸馓子的过程,就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一幕幕。


“那时候,爸妈还很年轻,我们还是小孩子,我们喜欢过年,无忧无虑。爸妈也喜欢过年,因为看着我们开心,他们更开心。”



东方卫报全媒体记者 董洁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