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正骨手法、具体操作应用讲解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等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131-9185-7002 【微信】 (肖伟)

洽谈合作:131-9185-7002  

弘 扬 中 医 文 化     服 务 大 众 健 康


目前189286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向往众生@肖伟

长按可添加微信好友



正骨手法在骨伤科尤其是中医骨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骨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整复、固定、药物和功能锻炼)之一。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等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正骨手法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医骨伤界泰斗尚天裕尚老融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之精华为一体,自1958年开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他们研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骨五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

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经验和现代医学手法,总结出正骨十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旋、屈伸收展、成角折顶、端挤提按、挟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目前中医骨伤,中西医结合骨伤常用的正骨手法有八种。即正骨八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正骨八法具体操作应用


1.手摸心会   

            骨折整复前,医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要求手法先轻后重,由浅入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具体方位,结合X线所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在头脑在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拔伸牵引

            主要引用是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然后,再按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持续牵引。所施牵引力量的大小须以患者肌肉强度为依据,要轻重适宜,持续稳妥。


一般而言,青壮年男性患者,肌肉发达,拔伸牵引力应较大;相反,老幼及女性患者,所需牵引力不宜太大。对肌群丰厚的患肢,如股骨干骨折应结合骨牵引;但肱骨干骨折,虽肌肉发达,若用力过大,常使断端分离,以致造成不愈合。


3.旋转屈伸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尤其适用于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这种手法弥补了单纯拔牵引的不足。肢体有旋转畸形时,可由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屈伸时,术者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


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整复时应首先纠正骨折的旋转畸形,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才可使骨折远端与近端会合。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可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在膝牵引;反之,屈曲型股骨髁上骨折,则需要在股骨髁上处穿针,将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牵引,骨折才能复位。

            对多轴性关节附件的骨折也是如此。如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复位时,宜先在内收、内旋位牵引,而后外展,再前屈、上举过头,最后内旋扣紧骨折面,把上举的肢体慢慢放下来。总之,骨折断端的四种移位(重叠、旋转、成角及侧方移们)通常是同时存在的,采用拔伸牵引与旋转屈伸手法相结合,才可使远近骨折端轴线一致重叠移位才能得到纠正。   



4.提按端挤

            主要用于纠正骨折之侧方移位。侧方移位可分为前后侧(即上下侧或掌背侧)移位和内外侧(左右侧)移位。实施手法时,医者以掌、指分别置于骨折断端的前后或左右,用力夹挤,迫使骨折复位。


对于骨折前后侧移位者用提按手法,医者以双手拇指按于突起的骨折一端向下,其余手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使骨折两端对合。对骨折内外侧移位者用端挤手法,医者以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向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要求实施手法时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确,医者手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避免在皮肤上来回摩擦而引起损伤。


5.摇摆触碰

            这种手法主要适用于横断型及锯齿型骨折。经过上述手法后,骨折一般即可基本复位,但是横断、锯齿型骨折其断端间可能仍有间隙。为了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增加稳定性,术者可用双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稳定地维持牵引下左右或前后方向轻轻摇摆骨折远段,直到骨折断端间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触碰手法一般用于横形骨折发生在干骺端时,在骨折整复及夹板固定患肢后,医者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插,增加稳定性。


6.夹挤分骨

            此手法适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骨折的侧方移位。在胫腓骨、尺桡骨、掌骨干或跖骨干之间有骨间膜或骨间肌附着,发生骨折后,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相互靠拢,形成侧方移位。整复骨折时,医者以双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分别由骨折部的掌背侧或前后侧对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端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像“单”骨折一样进行整复。


7.折顶回旋

            肌肉发达的患者发生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后,单靠牵引力量常不能完全矫正其重叠移位,可实施折顶法。操作时,术者双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则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双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成角畸形,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抵时,骤然反折。反折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则持续向下压迫突出的骨折端,这样较容易矫正重叠移位畸形。


            回旋手法多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型、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使用回旋手法时,关键在于必须根据受伤的力学原理,判断背向移位的途径,以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施术。有软组织嵌入的横断骨折,须加重牵引,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转,使断端相对,从断端的骨擦音来判断嵌入的软组织是否完全解脱。操作时,医生一定要十分谨慎,依靠双手分别把持两骨折段,使两折段骨皮质互相紧贴,以免增加软组织的损伤。若感到回旋有阻力时,应改变方向,以使骨折复位。另外,实施此手法时,术者常需告诫助手在解脱嵌入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后,应适当放松牵引。

8.按摩推拿

           本手法适用于骨折复位后,起到调理骨折周围软组织的作用,可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复位而舒展通达,这对关节附近的骨折尤为重要。操作时,手法要轻柔,按照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王文麟专家1974年退伍后开始师从王鉴儒恩师,是于瑞茂的第三代嫡传传人,从师十年深得王鉴儒恩师真传的宫廷正骨奇术和无痛正骨技法,之后在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医院骨科工作,经过40多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并形成了独特的“王文麟无痛正骨技术”,能“治人不察之伤”,让人真正在无痛中得到治疗。对治疗骨伤后遗症主副伤转换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对非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施以整体辩症的治疗方法,填补了医学治疗的一项空白;对院校学生和白领功能性脊椎侧弯有一整套科学系统的矫治手法,有数千例成功经验;撰写多篇论文获奖。1990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专业,1996年荣列《中华特色名医辞典》 ;于2002年取得了医师执业资格。

王文麟无痛正骨技术两大特点:


1、技术特点

以《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正骨心法要旨”的理论为基础;以无痛、安全、简单、快速、奇效、无副作用为本;以“医患合一借己之力正己之骨”为原则,以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为标准;以盖骨者,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为手法准则;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教学特点

大道至简,实践教学。以通俗易懂方法传授精华;以简单实用技巧教练实操;以常人易学能会广泛推广;以不断学习实践精益求精;以专研创新技术发扬光大,达因材施教传承有序目的。


王文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首席无痛正骨专家,蓝顶御医官于瑞茂第三代嫡传传人,青少年功能性脊柱侧弯矫正课题组组长。《“股骨头坏死”——病因新论》荣获1995年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学术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在1996、1997年公开发表医学论文评审中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并入编《1996-1997中华医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库》一书。1996年荣列《中华特色名医辞典》


【培训内容】


王文麟无痛正骨技术之脊椎调理:

①颈椎-6项技术

1、督脉疏通    

2、颈椎前后错位    

3、颈椎左右偏歪

4、颈椎上下粘连(富贵包)    

5、颈椎气血不畅    

6、颈椎生理曲线


②胸椎   4项技术

1、胸椎后凸    

2、胸椎前凸    

3、胸椎侧弯    

4、胸椎生理曲线


③腰椎-6项技术

1、腰椎生理曲线    

2、腰椎侧弯    

3、腰椎前凸

4、腰椎后凸    

5、腰椎间盘   

6、腰痛


④骶椎-2项技术

1、腰窝   

2、坐骨神经痛




针灸正骨

zypx114

强烈推荐: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每天都有精选医学好文章免费分享!

131-9185-7002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