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天--文化传承】清明食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9-29 03:10:22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共同融合而成。

我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但在祭扫形式和清明饮食上各地习俗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古人为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子推,实行禁火冷食,因此清明饮食多以“寒食”为原则。

醴酪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

此粥的做法是,先将大麦磨成麦浆,煮熟,再将捣碎的杏仁拌入,冷凝后切成块状。吃的时候浇上糖稀即可。“饧(xíng)”就是糖稀。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清明节食品。

青团

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古人讲究应时当令,吃当季食品,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而这种以当季天然植物汁液做成的食品,无疑最为恰当。

乌稔饭

在闽东,家家户户则要煮“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它是将糯米用洗净煮熟的乌稔树叶浸泡后蒸煮而成,颜色乌黑但却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

寒燕

“寒燕”是寒食节的传统面食,相传是因为要纪念被烧死的介子推,晋文公下令三天不许烧火做饭,人们就做这种冷食吃。“寒燕”又叫做“子推燕”,至今还可在北方民间见到其踪迹。

《东京梦华录》记载:“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枝穿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这种食物在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山西等地的做法是,将面粉合水,捏成燕子形状,上笼蒸熟,放冷以后吃,所以叫做“寒燕”,并在清明那一天,用柳条穿起来,悬于门楣,以示纪念介子推。

糕为谷物类,加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限制一下肝气过分向外张扬。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吃馓子的清明食俗。这是一种油炸的面食,细条相连,或者拧成各种花样,油炸之后,香甜酥脆。古时称“寒具”,北魏贾思勰在中《齐民要术》也有介绍, “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取枣煮汁。牛羊膏脂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脆美。”

现在流行的馓子有南北各不相同。北方馓子以麦子面为主料,南方则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更多,样式和风味各异,尤其以维吾尔族、东乡族、纳西族和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螺蛳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不难看出,清明节饮食其实不再是单纯的饮和食,而是围绕着祭奠先人、启迪后人而设置的。

类似的节俗饮食在我们的饮食史上俯拾皆是。可见,,更是人间大道。

庆幸的是,文化与饮食的这种紧密联系被一代代人以各种方式继承下来并传递着。而由此,我们也明白文化的博大精深竟可以如此润物无声。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