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痿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2-02 00:37:39

   痿   症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弱无力较为多见,故又称“痿躄”。


       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肉萎缩、周期性麻痹、癔症性瘫痪、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引起的肢体瘫痪属于痿证范畴。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湿热毒邪)、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外感湿热毒邪,或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浸淫,郁而化热,湿热阻闭经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上述因素均可使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



      【辨证】


       本病以肢体软弱无力,动作不灵活、无疼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卧床不起为主要症状。


       痿证的治疗首先应辨清虚实,一般来说,初起邪热未尽和湿热浸淫者多属实证,但须辨明实中有虚;脾胃虚弱和肝肾亏虚属虚证,但往往兼有湿热之证。肺热伤津者,常兼见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湿热浸淫者,常伴有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沉重,微肿而麻木不仁,或足胫有微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脾胃虚弱肿而麻木不仁,或足胫有微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脾胃虚弱者,多伴随肢体痿软无力日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神疲乏力。若属肝肾亏虚者,常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有眩晕耳鸣,甚至步履全废,腿胫肌肉萎缩,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疗】


       1. 治痿三原则


      (1)“治痿独取阳明”。


      (2)以上带下、以主带次,上部取肩部、上肢上端为主,适用于痿证的早、中、晚期。


      (3)辨痿痹之经而取(补)之——后期。取穴以阳明经为主,上肢取手阳明、下肢取足阳明经穴为主。


       2. 基本治疗


     (1)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主穴中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夹脊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夹脊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处方:上肢:肩髃、曲池、合谷、大杼、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3. 辨证配穴


       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袭络加阴陵泉、脾俞、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太白、中脘、胃俞、关元;肝肾亏损加太溪、肾俞、肝俞、悬钟。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刺。肩垂加肩髃、肩井;垂腕加阳池、外关、曲池;垂踝加解溪;足内翻加绝骨、昆仑、丘墟;足外翻加照海、三阴交、阳陵泉、太溪;失语配哑门、人中;咽部麻痹配廉泉、翳风、风池。


       方义:阳明经多血多气,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与膀胱经第1侧线的脏腑背俞相通,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经脉;筋会阳陵泉,可疏调经筋。大杼为“骨”之会穴,阳陵泉为“筋”之会穴,肾主骨生髓,悬钟为髓之会穴,三穴相配可强骨健筋。尺泽、肺俞清肺热生津液;阴陵泉、脾俞清湿热,因肺主治节,脾主运化,清上源、健中州,使肺清津生,脾运湿化;取中脘、足三里、胃俞调理脾胃、增加食欲,润宗筋,利关节,充血脉以养肌肉。

      【穴位定位】


       1. 肺俞 肺之背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症。


       操作:斜刺0.5~0.8寸。


       临床经验:①喘咳少气,配肾俞;②痰喘,配丰隆。

       2. 二间 手阳明大肠经荥穴 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微握拳,当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前凹陷中。


       主治:①鼻衄、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


       操作:直刺0.2~0.3寸。


       临床经验:①便秘,配丰隆;②下牙痛,配合谷;③鼻衄,配少商、合谷、天府。


       3. 胃俞 胃之背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操作:斜刺0.5~0.8寸。


       临床经验:①胃脘疼痛,配中脘、内关、足三里;②胃下垂,配气海、百会。



     【其他疗法】


       1. 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1次。


       2. 电针法 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后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分钟。



      【自学指导】


       1.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久病关节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


       2. 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另外注意预防褥疮。


       3.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4. 痿证须与痹证相鉴别。因严重的痹证肢体关节疼痛,活动困难,长期废用,也有类似痿证的肢体消瘦枯萎的表现,但痿证肢体关节一般不痛,而痹证均有疼痛,两者病因病机不同,因此选穴与手法也不相同。


       5. 痿证的治疗除针灸以外,还要配合内服药物或推拿等综合治疗,并适当加强肢体的活动,这对于提高疗效和痿证的恢复非常重要。


       6. 对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应加强护理,防止压疮的形成。



     【病案举例】


       例1:患者,男,63岁。患者四肢痿软无力,肌肉消瘦,尤以双下肢为重1个月余。患者1个月前因突然腰痛2小时后,下肢不能随意活动,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入院。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经内科治疗后效果不佳,故转针灸科治疗。患者四肢痿软,不能端坐,上肢肌力Ⅱ级,无握力,不能持物;下肢肌力0级,肌肉消瘦,小腿周径23cm,大腿周径32cm;面色光泽,口干不欲饮,食欲旺盛,小便赤,大便干结如羊粪,苔黄腻,脉滑数。经辨证,患者属湿热内蕴,肝肾亏损之虚实夹杂证。治宜清热利湿,疏通经脉,补益肝肾,濡养筋骨。取肩髃、手三里、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环跳、髀关、梁丘、悬钟、解溪、肾俞、太溪、太冲。针治10次后。上肢能持物,下肢能扶墙行走;20次后上下肢肌力均恢复到Ⅴ级,能独立行走,小腿周径35cm,大腿周径46cm。


       例2:陈某,女,4岁。发热2天,伴咳嗽、腹泻,经解热剂等治疗后热退,余症好转,继则出现双下肢不能活动,经某医院儿科诊断为急性脊髓灰质炎。检查: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病变,双下肢呈弛缓性麻痹,肌肉张力减弱,两侧膝腱反射消失,皮温差,以右侧为甚,舌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痿证。针刺取穴:腰部夹脊、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阳陵泉、绝骨。各穴交替运用,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针刺5次双下肢即可活动,第2疗程后可扶物走路,但右足向外微翻,加刺阴陵泉、三阴交、灸外翻穴。共针刺30次病愈。随访1年一切正常。


       例3:何某,男,32岁,建筑工人。发病前3天曾被大雨淋湿,继则发热,咳嗽,自觉背部疼痛有重压感,渐至双下肢无力、发凉,但无疼痛,不自主遗尿。经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脊髓炎。曾经中西药配合治疗后仍双下肢软瘫。诊见:双下肢肌肉呈弛缓性瘫痪,肌肉松弛,膝、跟腱反射消失,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痿症。取穴:风池、胸8~10夹脊、肾俞、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等,用温针法,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各穴交替运用。治疗5个疗程病愈。


扫描二维码,学习更多艾灸知识

       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