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曾有3万人每天和垃圾生活在一起…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1-08 04:08:00

「煎饼摊大妈,月入三万」,轻易便咯吱到我们的痒处。


若是一个收废品的,拥有好几套房,开着奥迪,却住在彩钢搭建的简易房里,那我们可能会痒到受伤了。


这,也是真的——


《废城记》



这是去年提名First青年电影竞赛的一部纪录片,片长61分钟。


影片记录的是北京东小口废品交易市场面临拆迁时的情况,这个占地1000多亩的市场,距离鸟巢仅有三公里。



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于2003年建立,曾有三万人相继在这里生活。



这部纪录片出人意料地放弃了本来可能的宏大叙事,仅围绕三个家庭,介绍他们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大致来看,这三个家庭都生活得很开心;稳定(甚至富足)的收入是他们开心的资本。


老刘,河南光山县人,一个废旧木头回收商。



他当年“3800块进北京”!



现在,他在信阳拥有一套120平米的房子,花了38万。


北京买房没有意义,因为老了以后还是得回老家——听这语气,北京的房,他也并不是买不起。


老刘和妻子以前在老家开饭店,干了十几年,因为顾客常在他们那挂账,挂完又不还,加上厌烦了开饭店,两个人决定另做一门生意。


当时光山、罗山、固始在北京做废木生意的人多,别人建议他,他经营饭店认识那么多人,不如去收废木头。


一开始,老刘什么也不懂,就跟着他一个舅舅学,他舅舅是给废木点装车的。


慢慢的,老刘学会辨认白松、黄花松、竹夹板,也逐渐摸索到做废木生意的窍门。


老刘的妻子,业余时间喜欢打麻将。



徐总,也是光山人,是三个家庭里面最成功的一位。



他做废品行业已经做了十五年,第一次亮相时开一辆宝马车


徐总最早从跑废品业务做起,后来当商户,收铁,然后买地,做成了现在的市场管理者。


他家里一共17口人,14口都从老家出来了。


在这个交易市场,不乏传奇。


本文开头提到的住棚屋、开奥迪的那位,便是徐总介绍给我们的,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女士。



徐总还向我们介绍了另一个传奇,从而为我们梳理出河南信阳三县北京废品生意的发展起源和脉络。


八几年的时候,,没有得到结果。


他不想回去,于是开始捡废品卖。


在刚刚包产到户的年代,他的收入比种地高出几十倍,,开始一心挣钱。


随后,他把自己的亲戚也带到北京来。


亲戚带亲戚,亲戚又带亲戚,渐渐,信阳三县人的废品生意在北京形成了规模。


血缘和故土,是这个商业体系的根


徐总的儿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在纪录片中。


他领着一群中外记者来到这个市场,希望媒体的报道,能让中国人对废品行业有更多的认识。


这位青年的时髦,与整个市场显得非常的格格不入。


他的婚礼,在电影的中段举办。



属于劳工阶层的是汪姓一家,夫妻两人都是废品分拣工人。



工作辛苦,收入并不宽裕,汪妻在采访时说,两个女儿吃早餐「都得五块钱」。



导演对这个家庭的观察,主要聚焦于两个女儿,汪琴和汪云。



这两个小姑娘,大的1岁就被带到了这里,小的,在东小口出生。


她们在残破的「明欣学校」上学,每人一个学期的学费是800元。


镜头安静地跟着这两个快乐的小姑娘,看她们走猫步、唱歌、吵闹,整部电影的欢快气氛,大部分得归功于她们二人。


快要过年了,汪妻带着她们去商城买新衣服。



因为拆迁,这样的生活不久后将要结束,三个家庭都开始考虑起他们的未来。


拆迁工作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拆迁办在未打招呼的情况下,连续四天给这里断水断电。


人们聚集到拆迁办的门口,要求供水供电,取得了成果,对方答应当天六点水电恢复正常。



他们商议,如果再停电,就自己租发电机。


说停水就停水,说停电就停电,不给搬家机会,不谈赔偿,徐总觉得这很不公平。


这次事件,是除夕到来前的一次插曲。


除夕夜,刘家和汪家都在北京过,新年过后,三个家庭开始筹划未来。



老刘为他的生意寻找起新货场。



汪家四口跑回老家,给两个女儿上户口,祭拜祖先。



徐总想再买一块地,另起炉灶;他的儿子,去参加公务员考试。



这是开放式的结局,拆迁仿似生活之流里的一个小小波澜,波澜过后,生活继续。


说实话,这部电影,与我们看完它的标题和剧情简介,想象到的不太一样。


它无意表现如脏乱、贫穷、不幸这样的主题。


它也不试图拿出证据,对城市规划者进行批评;要求公正,不是这部纪录片的言中之义。


总之,我们设想的,这部电影里面都没有。


尽管有着明确的社会介入的外观,但事实来看,这部电影没有丝毫的介入、干涉社会的兴趣。


——因为社会总是在介入我们,所以难以避免,电影的一些时刻像是在做批判。



有人说,这部电影主题不够明确,欠缺深度,叙事又显得过于流水账。


我认为,正因为这样,它才处处给人惊喜。


它给人的观感,更像是阅读一部19世纪的法国、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里面弥漫着浓厚的生活味道。



我们在老刘、徐总、汪家姊妹乃至徐总之子身上,体验到如同在阅读的时候,一个生动的小说人物给我们的乐趣。


只言片语,我们便把握到这些人物的本质和魅力。


这是十分珍贵的尝试,一部纪录片不再服务于一个主题、或致力于某个目的,而将它的着力点放在叙述之上,将关照对象放在人物、放在生活之上。


我们能在这样的电影中感受到叙述之美、人物之美和生活之美。


也只有这样,纪录片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成为一门艺术。


想看的,百度一下“电影首发站”即可下崽



文章来源丨电影审片官(ID:dianyingspg)



「 关注剧角 」

搜索  剧角映画 或 magilm_forever

关于电影,你总想知道更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