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节“祭五谷神 ,庆丰收”—腊肉烧酒罐罐茶,包子油饼卷子花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3-22 02:48:19

拉扎节,是渭源县西部的马家集、田家河、峡城;临洮县的牙下,三甲、苟家滩;康乐县的莲麓一带群众传统的民俗节日。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这一带群众以村庄为单位,每天过一个拉扎节,没有重复。其中,以八月中秋最盛,直到农历十月初一,“送寒衣”为止,整整两个月,称“过拉扎”、“吃拉扎”,在当地盛况过于度春节,也有叫“吃节令”或“过节令”的。

据考证,清同治以前,莲花山周围居住的大多数是藏民。马家集,峡城也是如此。海奠峡有一块石碑,系嘉靖三十年(辛亥)十二月十五日立。碑文中有:“······番民阻止,·····由是番民以服”等语。番民即藏民。至今,这一带还有不少村庄的名称沿用藏语,如叫“拉扎”湾、“xx拉嘎”的地名,有二十多个。

拉扎节,究竟起于何时,无据可查。不过它是这一带藏汉民族在习俗上相互影响的结果,则是无可置疑的。“拉扎”藏语解释有两个含义(方音),一是“山神”,一是“登高”。人望高,水望低,盼望生活蒸蒸日上,一年胜似一年。当地汉民群众,将“拉扎”按谐音解释,即庄家上场、“拉扎”了,一庄一村过节庆祝丰收。许多人都同意这种说法。其实,这一带的汉族群众也是怀着盼望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意愿筹办每年的“拉扎”节的。

按古老习俗,过拉扎节时,由村庄上的神头募捐集资,杀猪宰羊,献牲跳神、打黄蘸、答报山神(青苗时,祈求保佑当年庄稼不受天灾人祸,叶打青蘸)。户户要烧酒、蒸馒头,焚香点蜡,虔诚祭奠;请“司公”跳神,请善奶奶念嘛呢经。这些都是旧日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

过“拉扎节”的一天,各家各户,都邀请亲朋师友吃“拉扎”,看跳神,欢度节日:“腊酒烧肉罐罐茶,包子油饼卷子花”。被邀请者身着盛装,背上“花炕子”、“大馍馍”,提上青稞酒,一则送新麦面尝新,二则祝贺新东家丰收。席间,相互敬酒谦让:“粬子不好酒不香,水酒一杯表心肠”。“香香香,实在香,亲手送来味更长,渗在心上永不忘”。农妇们则乘此机会施展烹调技艺,做许多好食品,祭献祖宗后,亲朋们欢聚一堂。遵循尊老敬客的传统美德,每人给年长者先敬一杯酒,长辈先就各样菜肴品尝一口,然后大家开怀畅饮,猜拳行令,笑语飞扬,尽情分享一年用辛劳换来的丰收的喜悦。


“吃拉扎”还有忌讳,端上的酒菜,无论怎样可口,都不能吃光喝尽,要有剩余,这象征吉庆有余。餐毕,宾主倾心攀谈,互问收成,交流生产经验。为何不统一在一天“过拉扎节”呢?有两种说法,一是由于各地区气候有差异,庄稼成熟有吃有早,因而“过拉扎”节都是先川后山,逐村挪移。二是庄庄敬神、跳神,时间太集中了,“司公”应付不过来,因此,逐庄排定日期,好让“司公”逐个独吞“十方”结合实际情况考查,这两种原因恐怕是兼而有之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多,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山乡群众过“拉扎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敬神、跳神的活动,已慢慢退出了“拉扎节”的阵地。现在的活动是放电影、搭台演戏,唯独忌讳唱“花儿”。

本平台欢迎踊跃投稿,有意投稿请联系微信:gstqds,一经选用,奖励10—100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