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宝宝长大后有罗圈腿,爸妈别做这些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1-06 04:14:25

罗圈腿,也称为0型腿, 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当新生儿从医院回家后,有些细心的家长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宝宝有O型腿很紧张。但是其实两岁以内的宝宝,大部分O型腿是生理性的,别强行把腿绑直纠正。





王艳红


国家级儿童保健专家

擅长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指导,儿童早期教育、心理行为、语言发育指导,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专家介绍

◎  京儿医学研究院EGD儿童健康管理师、副主任医师、国家级育婴指导师教授、京儿教育生物学专家

◎  从事儿科医生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布国家级、省级医学学术论文50多篇

◎  擅长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指导,儿童早期教育、心理行为、语言发育指导,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  十余年从事儿童保健及、早期教育指导、儿童心理咨询工作

◎  参加过数百场儿科、儿保科学术论坛及育儿知识讲座等



 

宝宝的腿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0~2岁时,腿型会有15度左右的内翻,呈O型腿的姿势;2~7岁时,随着活动的增多,小孩的肢体开始向外自动矫正,通常矫正过度而变成轻微的X型腿;7岁以后,X型腿也会自动矫正,变成正常的腿型。

 

但是,现实当中有不少孩子长大后依然存在O型腿。很多妈妈都说,肯定是缺钙!其实缺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爸妈造成的~



误区1



担心宝宝在地上爬的时候,娇嫩的肌肤会被磨得又青又紫,于是把宝宝放在软绵绵的垫子上爬行。

纠正:宝宝在地板或者硬垫子上爬行会有助于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张力和力量,从而帮助宝宝更快地学会走路。






误区2



宝宝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妈妈提着宝宝的手腕。

纠正:这时候宝宝双脚不能完全支撑身体,妈妈提着宝宝的手腕使得宝宝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胳膊上,很容易造成宝宝脱臼。妈妈可以搀着宝宝的腋下或用毛巾拉着,让他向前行走。



误区3



当宝宝摔倒的时候妈妈心疼得大呼小叫。
纠正:如果宝宝摔倒妈妈就变得很慌张,会增加宝宝对学步的恐惧,应该给予宝宝安抚和鼓励,让他增加安全感。




误区4



为了让宝宝更快的学习走路就把宝宝长时间放在学步车上。

纠正:宝宝长时间借用学步车车轮的力量向前“滑行”,不利于锻炼宝宝大腿肌肉力量,也不利于宝宝走路时手足眼的协调。



误区5



妈妈让宝宝过早学习走路,如果宝宝比其他孩子走路晚妈妈就会有“攀比心理”。

纠正:宝宝骨骼柔软,过早让宝宝学习走路容易造成宝宝骨骼变形,宝宝学习走路的时间应该是宝宝可以站起来之后。 


大部分孩子会在15个月时能够独立行走,有个别孩子在16至17个月学会走路。如其他方面没有异常,稍微延迟也是正常的。

 



1

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罗圈腿?



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有间隙,且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就诊。


有些老人家说为了防止宝宝罗圈腿,应该在宝宝小时候把宝宝的腿绑起来,这种方法千万使不得,其实不足3个月大的宝宝,腿腿朝内侧弯曲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度担心。

宝宝六个月以上添加辅食后,除了补充维生素D保证钙质的吸收,妈咪还需在宝宝辅食上多下功夫,给宝宝的成长提供多方面的均衡的营养均衡。





2

宝宝患上罗圈腿,应该如何纠正?



1、按摩法
根据宝宝膝关节畸形的方向,两手分别抓住大腿和小腿,两个拇指顶在膝关节凸起侧,双手稍用力,按畸形相反的方向按揉膝关节及附近的肌肉和肌腱,使关节两侧韧带松弛,关节位置松动,每天按摩3~5 次。 

 

2、夹板固定
最好在晚上宝宝入睡后实施。选择一块与宝宝膝盖宽度相仿、长度可以包括足部至大腿中部以上的木板,外面先包裹上一层软布,以防压伤。

根据宝宝膝关节畸形的方向,将膝关节架空,如宝宝是O 形腿,就将夹板置于腿内侧。先用绷带固定足部和膝盖上方,然后逐渐用力将膝盖固定在夹板上,开始时不可太紧,要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

3、罗圈腿矫正操
8步矫正法:让宝宝向后迈步走,注意矫正宝宝走路姿势,让他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8步。


锻炼腿部内侧肌肉:让宝宝的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



矫正股骨方向:让宝宝平躺,双足曲起,小腿与大腿成45度,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成一平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