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深处是故乡——那些“年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08 20:05:50

  点击标题下「指尖店堂」可快速关注

  春节过了,那些餐桌上的“年味”还是久久不能忘怀……不管如何做、做什么,即使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只要亲人相聚了、感情融洽了,足以回味悠长。

  当我们回味那些“年味儿”,回味的除不止是“味”,更是“情”。因为,味蕾深处,即是故乡。


“油炸三宝”奏响“迎春歌”

角仔

油糍

糖环

  每逢春节,粤北百姓家总少不了“油炸三宝”:糖环、角仔、油糍。小时候,当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环、角仔、油糍时,就预示着快过年了。每到这时,小孩子是最高兴的了。

  糖环、角仔、油糍这三样一般是同一天做,这样就不用浪费油了。这一天,也是年前最热闹的,整间屋里都充满欢声笑语。因为工序和耗时最多的是做角仔,所以一般先做角仔,然后做糖环,最后是油糍。母亲负责和面搓皮,我则用玻璃瓶将面皮压平摊好,妹妹她们就像包水饺般填入馅料,父亲就把它们放到锅里炸。

  当香喷喷的角仔、糖环、油糍出锅时,我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迫不及待地尝尝自己的“杰作”,屋里的欢笑声奏响了“迎春歌”。       【广东清远英德市局(分公司)谭显祥】


秀一秀我家的过年菜


  第一道:虾枣。顾名思义,由新鲜虾肉混合面粉做成大枣形状,咬一口,满嘴虾仁的鲜甜。


   第二道:香炸芋头。芋头裹面,加花生,油炸而成,看着仿佛就闻到了香味。外皮酥脆,芋头松软,虽然好吃,不可贪多,容易上火哦!

 第三道:红烧猪脚。猪脚在我们家有很多种做法,爸爸尝试的新做法,就是把猪脚焖熟后再炸掉肥油,使得原本软糯的猪皮变得稍微硬脆。默默地给老爸点赞!


 第四道:葱蒜湿炒豆干。普宁脆皮豆干也是小有名气的一道小菜。湿炒,既少了油炸的热气,又不失豆干的滑嫩,伴着葱蒜的香气,极为美味。

【广东普宁市局(分公司)陈若亭】


阳江汤圆没有馅儿


  过年吃花生汤圆?阳江人表示没啥滋味。元宵吃豆沙汤圆?阳江人表示无此喜好。那阳江人过节吃啥?我们吃没有馅儿的咸汤圆!

  阳江人依海而居,多年来一直接受大海的馈赠,已习惯海的味道。合家团圆的日子,海产品怎能不登场?但试想一下海鲜搭配汤圆的味道,微腥的甘鲜遇上糯软的甜蜜,怎么配怎么不搭,怕是出动顶级的厨师也难以把这两种味道烹调得毫不违和。

  一边是海的味道,一边是寓意美好的团圆,阳江人两边都不肯割舍,于是想出了一招儿:既然海产品跟甜的不搭,那就跟咸的搭。咸的好办,保留糯米、去掉馅儿,吃海产汤底的无馅儿汤圆!一家人围着一锅热乎乎的咸鲜汤圆,吃着说着笑着,心也跟着暖和了起来。

【广东阳江市局(公司)黄杰敏】


那声“巨响”


  以前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村里总会来一位“炸”爆米花的老人。老人坐在马扎上,右手摇着一个大铁罐,铁罐里早就装好了玉米粒和糖精。他左手不紧不慢地拉着风箱,小炉子里的火苗一个劲儿地往上蹿,炙烤着铁罐。罐上有个压力表,可老人似乎从来不看,仿佛凭感觉就能知道罐里美味的成熟度。

  老人的动作一停下,在旁围观的我们马上跑到装爆米花的口袋附近,捂住耳朵。老人将炙热的铁罐移到口袋旁边的架子上,让铁罐口对准口袋,然后用铁棍猛地一撬,“嘭”的一声“巨响”之后,热腾腾的爆米花就出炉了。口袋受不了瞬间的压力,总会有少许爆米花“飞”到外面。我和小伙伴们便抢着去捡拾这些“意外”的美味。运气好的能捡到几粒,吹吹上面的尘土,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运气不好的也不气馁,盯着老人重新装玉米、继续摇,耐心等待下一声“巨响”。【重庆涪陵区局(分公司)李耀】


腊香


  腊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岁月互融的一种精华,相传我国夏朝便有做腊味的传统。这容易储存肉类,使温暖在寒冬里得以延续,故农历十二月称腊月。

  制作腊肉可烟熏、可风干,也可日晒,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下,一股腊香在悄悄酝酿。

  煲仔饭,正是腊味最极致的表达形式。在大师们火候和分量的精确调配下,一煲甜香四溢的煲仔饭才得以面世。柔韧适中的丝苗米饭配上丝丝肉汁,小尝一口,软糯和鲜香尽收口中。【广东东莞市局(公司)李承宗】


炸萝卜丸子



  炸萝卜丸子是一道颇有喜感的年菜,形态讨喜,寓意团团圆圆。炸萝卜丸子选用青萝卜擦丝剁碎,加上葱花、花椒、胡椒、盐和少量的水,然后和面,以能捏成团为准,用勺子挖着丸子糊下锅,油温五成时小火炸制,待到丸子外皮变金黄,即可沥干油捞出。经过油炸的萝卜丸子,外焦里嫩,香酥适口,金黄的外皮裹着绿色的芯像明亮的太阳,洋溢着喷香的味道。世间味道有千万种,保存在心底最深处的渴望不过那么一二种。在异乡求学的寒冬里,午夜梦回最想念的竟是炸萝卜丸子,一种承载着童年、春节和家的味道。

【山东青岛市北区局(分公司)王扬】


家乡花馍香飘飘




  很小的时候,我就随父母到了南方。记忆中,北方老家有个年俗就是“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花馍”。每到腊月二十九,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馍,象征来年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花馍因花式各样而得名,但是不同地方的花馍有不同的样式。我们家乡的花馍主要有枣花馍、菊花馍、桃子馍和面刺猬、面兔、面鱼等吉祥物。不同的花馍样式有不同的寓意,如枣花馍寓意花开富贵,桃子馍寓意长寿平安,面鱼寓意年年有余。无论哪种样式,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由于在农村做花馍用的面粉、红枣、豆子等原材料都是自家种的,面粉发酵用的也是每次蒸馒头留下来的“面种”,纯天然、无添加,吃起来不仅有嚼劲,而且麦香味特别浓。

【广东广州花都分局(营销部)路佳文】


炸油香


  油香又名油粑粑,是酉阳县土家族人过年必做的一种小吃。

  油香的做法虽不难,却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把黄豆和糯米浸泡后磨成浆,再用肉、豆腐干、胡萝卜、土豆、红薯、红豆、渣海椒(用玉米面和辣椒做成)等加上姜、蒜苗做成馅料。炸油香有专门的工具——铁皮做的提子。提子下部是装油香的容器,上面有一个把手,看起来就好像音符。炸油香时,需要先在提子的底部铺上一层米浆,然后舀上一勺馅,馅上再盖一层米浆,就能放进油锅去炸了。待颜色变焦黄时,油香就炸好了。

庭院中、厨房里,大家一边吃油香,一边讨论年夜饭做什么菜、每个人干什么活……热热闹闹的年,就这样开始了。

【重庆酉阳县局(分公司)田旭】


“颜值”不高的美味


  猪血丸子看起来“颜值”不高,制作流程可是非常讲究。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十一、十二月间,采用新鲜猪血、自家磨制的豆腐和肥瘦适中的五花肉为主要材料,根据个人口味不同,可加入辣椒粉、生姜、大蒜等作料。材料准备完后,将已滤干水的豆腐捣碎,与猪血、肉末、作料放在一起,反复揉搓,搅拌均匀,捏成椭圆形状,放在阳光下晒几天。晒得形状基本固定后,就可以挂在柴火上熏烤了。一般一天熏两三次,一次一两个小时,火不宜过大,须用温火慢慢熏。这样来回经过20来天,猪血丸子就大功告成了。食用时,切成5mm左右厚的片状,或煎炒,或蒸煮。若能配上些腊肉或冬笋爆炒,那就是过年聚会时一道最好的下酒菜了。

【广东惠州大亚湾局区局(分公司)莫海灵】


家乡的“面鱼儿”


  我的老家在烟台。“面鱼儿”并不是鱼,而是一种面食,与山西的面条状“鱼儿”、北京的油饼和油条相比,有自己独特的风味。

  印象中,炸“面鱼儿”的场景热闹而温馨:姥姥家的厨房里,柴火烧得正旺,大铁锅里花生油翻着热浪。灶台上摆着一个大瓷盆,盆里经过发酵的面团又松又软。姥姥在一个平盘里抹上花生油,并用蘸过油的手揪下一小块面胚,灵活地将其在盘里拍成手掌大小的椭圆形薄饼。面饼放入沸油后,遇到高温迅速膨胀,并随着油的滚动漂浮起来,如同鱼儿水中游。约十几秒钟后,待“鱼儿”的一面炸成金黄色,用长筷子将“面鱼儿”翻身、炸另一面,并用漏勺将两面都炸熟的“面鱼儿”捞起、放到大铁盆里散热。

  “面鱼儿”经油炸,耐储存;因蓬松,遇蒸气2~3分钟就能变软,所以旧时过年乡亲们要炸上几百条,饱了口福,又赚了清闲。走亲访友时,“面鱼儿”还可用于礼尚往来,既有“年年有鱼”的美好祝愿,又可比比谁家的“鱼儿”更漂亮、更好吃。

【山东青岛市局(公司)步娜】


难忘“下江菜”


  在我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是上海人,在重庆居住了几十年,口音变了,但口味不改。过年时,他们总会做上一大桌味道独特的“下江菜”。

  “年年有余”是老百姓对生活的期盼,因此,葱烧黄花鱼是我家餐桌上的“主角”。爷爷早年当过船员,做鱼很拿手。他先将黄花鱼洗净剖开,在鱼身和鱼腹内抹上盐和酱油,将葱切段、姜切片放入鱼腹进行腌制。一小时后,锅中倒油,将鱼炸成金黄色备用。然后,将葱、姜煸炒出香味,放入鱼,再倒上一大碗水和少许酱油,文火慢炖20分钟。鱼炖好后,盛入盘中撒上葱丝,鱼的鲜香、葱姜的清香加上酱香,让人垂涎三尺。     【重庆渝中区局(分公司)朱霞】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zhijiandiantang


小金的薪水与点赞挂钩了

记得点下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