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那些年我吃过的虫子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27 18:07:45

PS:

前几天和同事们闲聊,我无意中提到了以前吃过的虫子,他们惊诧:“乖乖!这也能吃?我点头:嗯,不仅能吃,而且味道还很好。在他们崇拜的目光里我觉得自己像是个英雄。

 

在我的老家吃虫子的习惯自古就有之,这仿佛是一种文化传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心安理得。

 

最近我把老家能吃的虫子梳理了一下,并撰写成文,力求科普,对这些虫子做一次详尽的介绍。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威海市界石镇的一个小山村,村名叫做蒿村,村子不算大,却是一个历史久远,风景秀美的地方。村子背靠昆嵛山,沿着大山的东坡顺势而建,蜿蜒的母猪河从村子中间穿流而过。村庄周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农田和土地,村里人以种田和种植果树为生,他们勤劳淳朴,世代生活在那里。

老家的山水 


昆嵛山巍峨雄壮,绵延百里,山连着山,山叠着山,一眼望不到边。山上植被繁茂,绿树葱葱,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不同时节有不同的物产。我们那里的孩子大都比较野,很小的时候就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稍大一点便跟随大人到山林里挖野菜、找药材,因而我们对常见的动植物了如指掌并以此为乐,闲暇时上山和下地一度成为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俗话说靠山吃山,毗邻大山,我们的饮食与其他地方相比多少会有些不同,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各种可以食用的虫子了。昆嵛山附近气候适宜,草木众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山上和田地里生长着形形色色的虫子,虽然它们其貌不扬,有的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可是它们一旦被做成食物,就变成了绝佳的美味。

 

这些虫子以青草、树木以及庄稼为食,按照现在人的观念,它们属于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它们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含量很高,同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在我老家,吃虫子并没有什么新鲜,顺应季节,吃不同的虫子在我们当地蔚然成风。春季即起亮漫山遍野;夏季蝎子最美,马猴最香,豆虫最嫩;秋季蚂蚱和蛐蛐最肥;冬季树上的蛤虫是难得的美味……

 

接下来我把这些虫子逐一向大家进行介绍。

 

友情提示:一部分虫子可能会对有些敏感人士造成视觉和味觉上的冲击,进而引起身体不适,可是它们确实美味,如果有机会一尝究竟,相信你们会爱上它。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1
蚕蛹

在我们当地吃得最多的就是蚕蛹了,逢年过节或是一些重要场合,餐桌上总少一盘美味可口的炒蚕蛹。

炒蚕蛹 


蚕蛹的成虫是柞蚕蛾,蚕蛹是柞蚕蛾在蜕变过程中的一个变化形态。

 

昆嵛山上树木种类繁多,其中数量最大松树和柞木松树高大繁茂,郁郁葱葱,四季常青,遍布各个山头,将大山装点得绿油油的,在松树的间隙,生长着众多低矮的柞木。

 

柞木在当地被称为桲椤桲椤生长缓慢,木质坚硬,树叶宽大肥厚,桲椤叶是柞蚕唯一的食物。

柞蚕 


蚕宝宝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进食,养蚕人需要经常把它们从一棵桲椤转移到另一棵桲椤树上二十多天后柞蚕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其中,几天后柞蚕为蚕蛹,这时蚕蛹取出,就可以食用了

柞蚕茧 


蚕蛹是高蛋白的食物,在烹制的时候,我们选择清炒或是清蒸,蚕蛹七八成熟的时候出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口感,同时营养不流失。

 

蚕蛹味道甘甜,将整个蚕蛹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汁液四溅,很快便充满口腔,它特有的鲜香会对味蕾产生很强的刺激,给人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蚕蛹是高级的滋补品,作为我们招待客人的一个特色菜,在饭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人被它的美味俘获,临走时也不忘带上两斤。

 

2
蛤虫

蛤虫是柞天牛的幼虫,是一种生长在树干树根里的肉虫,在松树和桲椤树里最为常见。

 

蛤虫如筷子般粗细,头部为黑色,身体为乳白色,它行动缓慢,全身一节一节,肉墩墩的,很可爱。

蛤虫 


秋天的时候柞天牛将卵产在树体中,冬季蛤虫以树木为食,藏在树里度过寒冬,因而也只有在冬季才能发现它的身影。

 

山里人有储备烧柴的习惯,秋天叶落山黄,我们会到山上收集树木的枯枝以及树根,以备一年只需。北方冬季寒冷,这时是烧柴用量最大的一段时间,在劈柴的时候经常会在烧柴中发现蛤虫蛤虫味道鲜美,即便只有一只我们也不会放过,放到灶台里用火烤一烤,香气扑鼻,如果能凑上一盘,给孩子们解馋或是作为大人的下酒菜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细嚼慢咽,唇齿间留香。

 

蛤虫可遇不可求,能不能吃到真的要看运气。有一次和叔叔一起劈柴,一只又大又肥的蛤虫掉了出来,叔叔把它递给了我,示意我吃掉,看着它舞动着身子扭来扭去,我连连摇头

 

叔叔笑了笑,把它直接扔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蛤虫的味道和蜂窝里的幼蜂味道差不多,甜丝丝的。

 

幼蜂我是吃过的,它通体肉色,一动不动,看起来是一块透明的软糖起来有蜂蜜的清香,可让我生吃一只活着的蛤虫,我实在没有那个勇气

油炸蛤虫 


油炸后的蛤虫口感香脆,是一道上等的美味,被称为木参很多大酒店将它作为山珍一品入席。蛤虫营养丰富,养阴益肝,据说还有延年益寿及养生美容的功效。


3
即起亮

还有一种虫子,当地人叫它即起亮(也叫黄亮),属于甲壳虫的一个分支,但它不是屎壳郎流,它是吃树叶的昆虫。

 

即起亮全身墨绿色,只有触角和四肢是黑色的,它的飞行能力很强,在飞行过程中难捕捉。

 即起亮


关于它的科学分类目前没有定论,我估计它是苹果树上的一种寄生昆虫,因为只有在苹果树下才能发现这种虫子。

 

即起亮是一种季节性的动物,4月中下旬山里的苹果树开花,每当此时它就会现身,这时苹果树下遍布大量黄豆粒大小的洞口,即起亮就是从这些小洞里爬出来的。傍晚时分正是即起亮活动的高峰期,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在洞口逮到不少,等它们飞到空中便无能为力

 

即起亮的寿命很短,前后大概只有一个来月,苹果花凋谢的时候它们便销声匿迹。我见过很多即起亮的尸体,七零八落地掉落在苹果树下,干枯得只剩下躯壳。

 

即起亮最好的吃法莫过于油炸,经过简单的清洗直接下油锅,出锅后撒上一把白糖,香香脆脆,回味无穷

 油炸即起亮


即起亮通常晚上出来活动,因而想吃到它还要费点功夫,我捉过几次即起亮,其中有一次印象最深。

 

当时我们村有个果业队,管理村里的几千棵苹果树,村里的壮劳力大都在里工作,爸爸是果业队里的一个小组长。有一年他捉来一些即起亮,自从吃过一次,那种味道一直令我神往,因而第二年苹果树开花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放学后跑到山上虫子。手电筒苹果树下发出微弱的光,我们5点一直捉到了8点多,收获满满。

 

走了那么远的山路,加上肚子空空滋味并不好受,料想回家后肯定会受到父母的表扬,难受的感觉反倒减轻了不少

父母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方式不罢了。爸爸了我一脚,我直接蹲到了地上,妈妈冲着爸爸吼了一嗓子,递上一大碗面条。事后我才知道他们为了找我几乎跑遍了整个村子

第二天一大早,一盘炸即起亮端上了桌,我给爸爸和妈妈分别夹了几个,他们回敬更多,吃着香喷喷的虫子,我们相视一笑,心底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4
蝎子

虫子的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可是单单有一种虫子让我心生忌惮,那就是蝎子

 

蝎子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但凡山石较多的地方都会有蝎子出没蝎子昼伏夜出,喜阴怕阳,以露水和小虫子为食,春季到秋季出来活动,冬季冬眠

 蝎子


昆嵛山上蝎子很多,随翻开几片山石都有可能发现蝎子。当然,并不是每块石头下都会有蝎子栖身,在草木附近砂石较多的石头下发现它的概率会很大,蝎子不会生活在荒山和草丛里。

 

捕捉蝎子需要使用特制的工具,徒手上阵无异于自找麻烦蝎子尾针上的毒性很强,会使的手指红肿一个礼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组织坏死。制作工具其实并不复杂,将竹制的筷子沿着前端劈开,在接近筷子的中部别上一根小棍,用绳子将棍和筷子固定好,做成镊子的模样,遇到蝎子时轻轻一夹,方便又安全

 

运气好的时候,半天的功夫就捉到三四十只蝎子。蝎子喜欢窝居,一窝蝎子里会有三五只甚至十几只不等,通常我们会将大蝎子捉走,小蝎子放生。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潜在的行规,捉大放小,在狩猎捉捕领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油炸蝎子


蝎子可以炸着吃,也可以煎鸡蛋吃张牙舞爪的蝎子哪怕是被做得香气扑鼻敢于把它放到嘴里,细嚼慢咽,品尝个中滋味,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炸过后的蝎子我吃过一次,清香中透着土腥味,难以下咽,这和我想象中的味道并不一样后来我听说吃蝎子能壮阳,当时我并不知道壮阳是怎么一回事懵懵懂懂地认为它会对我的身体造成某种伤害因而于吃蝎子这件事我提不起兴趣了。从那以后,每次我捉回的蝎子都成了爸爸一个人的加餐

 

我们那里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昆嵛山的野生蝎子,一年吃上一公一母两只,年不生疖。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有时不需要科学依据,信就对了。

 

5
豆虫

在这些虫子当中个头最大、肉量最多的是豆虫。

 

豆虫是豆天蛾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变体,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软体动物。它行动缓慢,外形与蚕相似,成熟后钻入地下,来年羽化为成虫。

 豆虫


在我们当地,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从大豆衍生出来的虫子就是豆虫。大豆生长的季节,豆地里一片繁荣,豆叶绿油油的,排列整齐,随风摇摆。巡视在豆地里,总能发现一些叶子发黄、发白,甚至被啃咬得所剩无几,十之八九这便是豆虫干的好事。翻开那些有病态的叶子,一条条肉乎乎的豆虫就会出现在眼前。

 

豆虫较为常见,捉到的概率很大,它们并不是餐桌上的稀罕物。平时捉到一两只,大人们会随手扔给院子里的鸡,只有数量较多的时候才会把它们做成一盘菜,端上饭桌。

 油炸豆虫


豆虫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蛋白质含量很高,油炸后香脆可口,味道鲜美,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美食。

 

6
蚂蚱

蚂蚱又叫蝗虫,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我们当地常见的蚂蚱有四种。

 

首先要说的是其中最凶猛的一种,它是蚂蚱中的战斗机,方言称它为蹬倒山,从它的名字便知道它威风八面,霸气侧漏。

 蹬倒山


蹬倒山全身碧绿,个体很大,它的外形与人的大拇指相仿。蹬倒山喜欢独自活动,它总是形单影只地趴在地上或是树枝上,从不屑于与其他蝗虫为伍。它的后腿粗壮有力,弹跳力超强,可以轻轻松松飞行十几米,想要捕捉它真的需要运气同时它的后腿上带有一排锋利的锯齿,如果手臂或是手掌不小心被它蹬到,身上顿时鲜血淋漓。

 

由于蹬倒山难以捕捉,且杀伤力较大,通常我们对它敬而远之。

 

还有一种蚂蚱个头偏小,身材细长,内翅是漂亮的粉红色,它蹦得高飞得远,异常机灵敏感,同时也是唯一一种飞起来振振有声的蚂蚱,它被称作嘎哒剪子

 嘎哒剪子


嘎哒剪子耐旱性很强,三伏天是它活动最频繁的时候。走来路上如果听到一阵清脆的哒哒哒的响声,伴着一条粉红色的弧线从半空划过,毫无疑问,那是身材优美嘎哒剪子又在秀肌肉

 

嘎哒剪子个头太小,并没有太高的食用价值,加之捕捉它实在太伤神,因而它也不被列入可食用蚂蚱的行列。

 

另外两种蚂蚱分别是骚鸡油蚂蚱,它们易于捕捉,肉质鲜美,香脆可口,是餐桌上的常客。

 

骚鸡的学名叫做中华蚱蜢,是一种体型偏大,通身绿色或灰色的蚂蚱,它以青草和庄稼叶子为食,广泛的分布在田野及农田里。

 骚鸡


骚鸡徒有一对宽大的翅膀,它的飞行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它的逃跑方式主要依靠后腿拙劣的弹跳和自身的伪装色,只要稍微集中注意力,抓到一只骚鸡轻而易举。

 

相比较而言,油蚂蚱的活动范围要小得多,它生活在河道附近的草丛里,这与它喜欢潮湿的习性不无关系。油蚂蚱是所有蚂蚱里最无能的一种,它主要依靠前腿的爬行来移动,即使遇到危险也觉察不到它的恐慌,它仍然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叶上,蠢萌蠢萌的。

油蚂蚱


捉蚂蚱是秋季里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彼时,养了一个夏天的蚂蚱长得正肥,它们的肚子里满是籽粒,正是食用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旷野草地上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孩子们一顿忙活,有徒手生扑的,有拿着树枝扑打的,用不了多久,每个人的手里都会提上几串用狗尾巴草穿好的蚂蚱,满载而归。奔跑在野外,我们捕捉的不光是蚂蚱,还有快乐。

 油炸蚂蚱


蚂蚱通常的做法是油炸,蚂蚱肉质松软,味道有些像虾,同时还夹杂着青草的香气,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7
马猴

马猴又叫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虫,可是它们无论在外形还是生活习性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

 马猴和知了


很难想象,知了是一种古怪精灵、异常敏感的动物,而马猴则是一个动作迟缓、呆头呆脑的家伙。真的不知道在马猴蜕变成知了的过程中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它仿佛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血条全满,技能满格。

 

马猴的孵化用千辛万苦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夏季末,知了将卵产在树上的枯枝里,枯枝掉落以后,只有一小部分能在冬季到来前被埋到土里,那部分卵才有生还的可能。知了卵在地下吸食树根上的汁液,两三年后才有机会破土而出,成为马猴。

 

马猴在夏季的夜晚爬出地面,然后沿着就近的树木向上爬,能爬多高算多高。通常在清晨的时候马猴脱壳,蜕变为知了,有了翅膀的知了无所不能,整个夏天它们横行无忌,村庄里从早到晚充斥着它们尖锐而悠长的叫声,此起彼伏,声势浩大。

 

捕捉马猴只能选在傍晚。马猴自带生物钟,太阳落山后它们陆陆续续就要出洞了。

 

捉马猴不需要准备特殊的工具,随身带上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铲子足矣。在我的老家,马路两旁、村庄周围种有大量的榆树和槐树,这些树下是捕捉马猴最佳的地点。经过一棵大树的时候,将手电筒对准树干照上一圈,运气好的话能在树干上发现几只马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从土里将马猴挖出来。

 

每棵树下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孔洞,那是马猴爬上地面的通道。从土里挖马猴不是什么技术活,能否找到马猴的孔洞才最考验一个人的能力。有些孔洞很深且上下一样粗,它们没有价值,这里的马猴已经跑掉了。还有一些孔洞下粗上细,甚至有的只在接近地面处大小如绿豆,这些洞里马猴很快就要破土而出了,这时把手指伸进去便能碰到马猴的身体,有些狡猾的马猴会沿着孔洞滑倒洞底,使用小铲子,只需要铲开十几公分的土就能找到它。

 未出洞的马猴


捉马猴一般持续到晚上9点钟左右,这时的马猴全部出洞了,那些漏网之鱼已经在树上爬得很高了。

 

捕捉到的马猴需要尽快做熟,过夜后它们就会变成知了,知了的全身布满硬壳,口感与马猴比起来相差甚远。

 油炸马猴


马猴是高蛋白、纯绿色的食材,油炸过后爽脆可口,满嘴留香,是当时各大饭店夏季的招牌菜,马猴的价格很贵,有的饭店一只马猴能卖出一元钱的高价。那时马猴还没有人工养殖技术,饭店里供应的马猴都是野生的,是由村民捉来的。每晚野外的树下星星点点,灯光晃动,这是我们农村夏季的一个特有景色。

 

8
蛐蛐

蛐蛐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动物,在古代书籍和现代影视作品中多有提及。

 

在我们当地,蛐蛐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只有秋天的时候才能大面积的发现它们的踪迹。

蛐蛐


对于农民来说秋天是最忙碌的季节,很多庄稼在这个时候成熟。农村10月份前后收割玉米,玉米掰下来后,玉米杆就地砍倒,通常玉米杆会在地里放上几天再运回家,也就是这几天的功夫,蛐蛐们把玉米杆当成了安乐窝。

 

捉蛐蛐十分有趣,孩子们乐在其中。随便走到一片玉米地里,翻开一捆玉米杆,眼前马上会出现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情景,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瞬间玉米杆里会蹦出几十只、甚至几百只蛐蛐来,它们发出一片嘟嘟嘟的叫声,慌不择路,四散逃命。这时,想要准确捉到一只蛐蛐根本不可能,索性乱抓一通,手里总不会落空。

 

蛐蛐来得快,去得也快,几分钟后它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沟沟坎坎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洞穴,那是蛐蛐的窝,它们全都藏到了洞穴里,使用小木棍或是手指,轻轻挑开洞里的泥土,它们便显露出来,这时的蛐蛐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动不动,老实得很,除了发出长短不一的鸣叫,没有别的能耐,从每个洞穴里都能捉到几只蛐蛐。

 

不消半天功夫,小伙伴们的瓶子里就装满了蛐蛐,他们哼着小曲回家邀功,中午时分一盘香喷喷的炸蛐蛐是对他们最好的犒赏。

油炸蛐蛐


在我的老家,田间地头里的蛐蛐很多,它们白天藏在洞穴里,晚上出来活动,平时很少能够看到它们,因而对于蛐蛐我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后来得知泰安市宁阳县盛产蛐蛐,那里捉蛐蛐、买卖蛐蛐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量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每年都在刷新着新的交易记录,据2017年最贵的一只蛐蛐卖到了11万元的天价。

 

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我总会为我们当地的蛐蛐鸣不平,同样是吃青草,喝露水,宁阳县的蛐蛐凭什么享受如此高的礼遇,而我们的蛐蛐却没人理睬,只能沦为盘中餐?况且我们的蛐蛐时不时还能吹吹海风,遥望一下雄壮的高山,在气质上自然会比内陆的蛐蛐多出几分豪气,有朝一日在战场上打斗起来,胜算仍未可知。我有意撮合两地的蛐蛐进行一场争霸赛,让我们的蛐蛐用铁嘴钢牙去杀杀它们的锐气。 

 

9
松狗子蛹 

松狗子蛹,又叫松毛虫蛹,是松蛾的一种过渡形态,它的前身是以松针为食的松毛虫。松毛虫的长相并不可爱,甚至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它的全身长满了毒针,如果不小心被它蛰到,患处奇痒无比,难受到怀疑人生。

 

松毛虫是松树的天敌,正常的年份,松毛虫和松树之间保持着自然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那就意味着灾祸。

 松毛虫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有那么两年山上松毛虫泛滥成灾,很多松树被吃得所剩无几,青山日渐成为荒山,情况紧急,村干部发动村民进行除害运动,一时间家家出动,漫山遍野捉虫子。

 

由于松毛虫的毒性实在太厉害,人们不得不全面武装,长衣长袖是必须的,手套和帽子同样一个也不能少。

 

在除害运动中,人们意外的发现松狗子蛹简直是人间美味,比起蚕蛹来松狗子蛹的口感要好太多,一时间更激发了人们上山捉虫的热情。

 

摘回来的松狗子蛹并不能直接食用,需要提前用火处理一下。松狗子蛹的茧很薄,上面布满了带有毒性的针刺,遇火后很快燃烧殆尽,这时松狗子蛹便掉了出来,经过简单的清洗,松狗子蛹就可以上锅了。

 松狗子蛹


松狗子蛹最经典的吃法是油炸。油锅里滚一遭,松狗子蛹的香味完全迸发出来,同时它的体内兼有松树的松香,吃在嘴里,慢慢咀嚼,酥脆可口,香气四溢,回味绵长。

 

经过那两年疯狂的采摘,松狗子蛹在我们那里已经销声匿迹了,随后的好多年都没有人发现它的踪迹,这道美味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在野味消费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听说有商家从辽宁葫芦岛等地区购买松狗子蛹,并进行本地的培育和养殖,希望有朝一日这道美食能够再次搬上餐桌。         

           

           

                   

在我们当地长寿的人很多8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外农田里出产的绿色饮食对人体健康帮助很大,而被村民们奉为珍宝的虫子在其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虫子是食材更是药材,关于这一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个四十来岁的,他患上了癌症,医生说最多能活一年。偏方治大病,这话有时不假,有老人告诉他吃蚂蚱可以治癌,他如获至宝,有事没事就跑到野外蚂蚱,捉到后直接生吃。后来据说寿终正寝,活到了七十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这个昔日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正慢慢变为昨日黄花,农村没落是个不争的事实我曾一度认为那些美味的虫子会逐渐被人们淡忘,直至忘记,幸好,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种特有的食物,它们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和钟爱,这要感谢当地政府同时也是虫子本身的魅力使然

近些年,特色旅游业和餐饮业在老家发展迅速,镇政府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先后培育出了如界石樱桃昆嵛山农家宴昆嵛山昆虫宴等一批地方经济旅游项目,远近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昆虫宴里不乏传统的油炸蝎子、滚油马猴、炒蚂蚱、咸炒即起亮、油炸豆虫、炸蛤虫等菜肴,无疑这些都是山里人招待贵宾的上品。

 

当然,些虫子不再是自然环境里生长的野味是人工养殖的产物,即便如此,这些美味能够传承下来自然是一件好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

再说说我吧,我是一个念旧的人,离家在外很多年了,那些诱人的虫子已经很久没有口福享用了,越是吃不到的东西越是怀念,这两年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品尝美食体会的是味道,更多的是一种记忆,吃虫子的记忆留在了我的心里,味道留在了我的舌尖,每当想起它们我的牙齿会不住地咀嚼,唾液缓缓的分泌,喉头不由自主地做下咽的动作,它仿佛一直都在我的嘴里,虽然历经多年,却不曾离去。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思绪一直飘荡在田间地头里,青山绿水间,好像我还是那个快乐男生,还是那个阳光少年这些记忆早已久远,湮没在滚滚时代洪流中,斑驳黄。

 

可是这些记忆是如此的珍贵,每次想起总能使我神清气爽,内心平静,就像是无边沙漠中尚存的一片幸福的绿洲,惊涛骇浪里仅有的一处安静的港湾。

 

每个人都有来路,在路开始的地方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我们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们本是快乐阳光的人,只是一路走来,内心被各种欲望占据,被私心杂念塞满,烦恼重重,疲惫不堪,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常回头看看,在喧嚣繁杂的人世间,于心灵深处留下这么一块幸福的绿洲,安静的港湾,这种感觉很好,不是吗?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