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的葱油饼,何必"惊动BBC"?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28 19:03:03



上海有家弄堂里的"阿大"葱油饼店做了34年,油饼做得一绝,已成周围几代居民的人生记忆,但这家作坊一样的小店在全国叫得响,始于7月底英国广播公司的相关报道。 此后,它的歇业和开张都能轻易登上国内很多新媒体的首页。如今,黄牛党甚至也盯上了葱油饼,价格翻了10倍。自始至终,这家葱油饼店都顶着"惊动BBC"的光环。




本月很多中国媒体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的哈尔滨“封路姐”视频又火了,这次国内媒体给这段视频套上的光环大抵又是"惊到了BBC记者"之类。视频中一位中国女商人在北京开着劳斯莱斯,边开车,边自拍,两分半的视频高潮在最后,她说在老家哈尔滨为拍摄可以封路。


如果没有"惊动BBC"的光环,只讲阿大34年如一日做葱油饼的故事,可能就是几日的热度,一旦加了外媒的帽子,热度就可以维持数月之久。


有时甚至不惜张冠李戴,只要效果出来了,点击量转发量上去了,管它出处呢?第二则视频其实并非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而是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出镜的老外也不是什么"BBC记者"而是个演员。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有劳斯莱斯公司的股份,车标和所谓的豪车文化也贯穿始终。


由此而见,外媒要设置中国国内的新媒体议程何其简单!充斥商业广告的真人秀剪辑播出来,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中国媒体在海外设置议程又何等困难?


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中国媒体人唯洋媒是尊。在他们的娇惯和追捧下,英国广播公司在中国真是容易"受惊"。一旦这些知名外媒"受惊",必有点击量和转发量。新媒体泛滥的一个显见的结果是,新闻价值全面向人造轰动效应和感官刺激投降。


不可否认西方媒体上出现过很多有见地的涉华报道。但熟悉外媒在华运作模式的中国媒体人都应当清楚,外媒很多驻华记者对中国并不了解,大都依靠"新闻助理"岗位招来中国人搜集、翻炒和挖掘中国媒体报道过的事件和人物,然后再跟进采访。


由于文化和制度差异,很多外籍记者对于中国历史、改革和发展中的总体趋势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没有全面的把握,为了迎合其国内受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华偏见和片面认识,戴着有色眼镜寻找对其胃口的中国故事。在劳斯莱斯视频中,编辑截取都是贫富差距、特权和低俗这些卖点,戏剧化包装,引来的虽然是中国受众对当事人的口诛笔伐,传播效果达到了,。 有新闻常识的人看不出这段视频中明显的戏剧化处理手法吗?如果明知是商业运作,何必兴师动众,借题发挥?在面对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时,外媒能够给中国决策者和公民当老师的地方越来越少。我们看到的夸张越多,洞见就越少。


这个真人首秀节目其他章节里出现的亚洲地图上,中国的台湾和西藏争议地区都没有被归入中国版图。 "煞有介事"地评论热点的?


春节上海女青年到江西男友贫困的老家,受不了穷,连夜出走的假新闻已经让很多媒体轻而易举地上了圈套。如今有必要对"劳斯莱斯视频"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糟粕加强管理,中国媒体应加强核实和把关,抵制低劣信息产品。


外媒拥有报道他们眼中中国的自由,中国媒体也有权利深度介入对外部世界的报道和解读。


。,危害社会稳定。可惜的是,相当一部分中国的媒体人迷失在所谓的轰动效应里。动不动就会生造出"惊动"这样的词语,话语结构差异反映的传播地位的悬殊。很多外媒在华采访时表现地傲慢、无礼,究其根源很多也与这部分中国同行的"娇惯"有关。


中国的媒体人不应轻率地生造一些诸如"惊动BBC"一类标题,更不该成为外媒的传声筒。新媒体模糊了国界,国内的新媒体从业者应抓紧补上国际传播这一课,。国际传播领域内,一国媒体本质上都是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媒体是中国媒体的竞争对手,绝非消息源和议程设置者,否则中国媒体就没有做到"守土有责",就是在割地投降。


媒体要赢得尊重就要有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编辑和分类成本,但我们看到的独家深度的报道越来越少,"二手"乃至"三手"的劣质信息越来越多。中国媒体人当自省:靠"惊动BBC"可以博一时眼球,成就不了自己,也有愧于这份职业应有的勇毅和荣光。


在对待外媒的态度上,我们见过太多的两类国人:要么卑躬屈膝,要么颐指气使。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人和他们的受众,能够平等理性地与外媒打交道,看待它们的涉华报道。它们为我们认识中国提供了一个它们的角度,同时也为它们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


一份弄堂里的葱油饼,可以招待四海宾朋,又何必让老外吃得“惊心动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