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 一座桥 · 两个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14 04:08:20


 

       醴陵自古被称为“吴楚咽喉”、“湘东孔道”。在水道阻隔交通的古代,桥梁至关重要。千百年来,渌江河一直是两岸自由往来的障碍,人们只能以船渡河。直到南宋年间,醴陵人第一次在渌江河上架起了桥,畅通了湘东孔道。此后的八百多年间,从浮桥到石墩木桥,渌江桥多次被天灾人祸所毁,史载毁于水14次,毁于火5次,毁于兵4次。透过这些被毁的记载,我们能解读到屡毁屡修的执着与艰辛,仅明清两朝,重修多达20次!八百年间,桥毁桥建,这样的情节反复出现,桥址也随着一次次的建桥而移动,直到明成化十八年(1482),醴陵人开始架设经状元洲到南门的浮桥。此后渌江河城区段的架桥故事就固定在这里上演了,桥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桥规制也一直未变,所以“六公(孔)桥”的名称沿习至今。即使是民国时期改造成九墩十孔的石拱桥后,醴陵人还是称之为 “六公桥”。这是一份深厚的历史人文情结。

        渌江桥一次又一次的修建过程中,官府的资金极为有限,大多为民间募集。在历代的《桥记》中,我们多能读到富绅们的义行善举。有两个人的义举最能体现醴陵人的乐善好施,至今让人称道。

彭三胡子“三肩大役”

       清朝初期,战火毁了醴陵县城,渌江桥荡然无存。为畅通湘东孔道,一位人称“彭三胡子”的在24年间捐银万余两,两次重修、一次维修渌江桥,受到乾隆皇帝的颁旨嘉奖,成为醴陵人代代称颂的传奇人物。

       “彭三胡子”真名叫彭之冕,字义庵,黄泥坳办事处华塘村人。曾选授江西万安县丞却未赴任,是一位身材雄伟,“髯长六尺,豪爽不可一世”的县绅,只因排行第三而有此昵称。乾隆十一年,由官府修建的渌江桥没用多久就倒塌了,官府也不再修了。此后几年,醴陵人只能摆渡过河。乾隆十七年,彭之冕“出资修复”。新建的渌江桥比官府的要坚实耐用得多,可惜十年后被洪水冲毁。但他的善举已随着渌江桥的建成而广为传颂,最后传到了当朝皇帝乾隆的耳朵里。乾隆下旨要其立坊以纪功德。这就有了乾隆二十八年彭之冕为纪念父亲彭明俊及母亲袁氏而建的“彭氏牌坊”(又称袁氏牌坊),至今仍立在东堡乡柘塘坪村。这座花岗石仿木结构的三门四柱二层的牌坊,彭三胡子的事迹就清晰记载在建坊题记和行述中。

       乾隆二十九年,彭之冕再次“独资重修”。这一次,他作了重大的技术改进。为加固木梁,每3株大树,用铁条贯连一体,一纵一横,多层叠架。此外,他还在桥面两旁建板亭小店数十,使得“往来行人,如临街市”。新桥极大的方便了两岸民众。两次独修渌江桥,史载“费银万余两”。只可惜,这么好的一座渌江桥,后来被一场大火无情烧毁。

       醴陵人不能没有渌江桥。已过花甲之年的彭之冕已无力独资建桥了。于是,“全县集资”,并一致推举彭之冕“督修”。彭三胡子不顾年迈,慨然应允,出任工程总领。这一次,他特意在桥面铺三合土防火。为保护渌江桥,安置了专门的守桥人。鉴于商贸发达,特别规定,凡是运货的车辆都必须抬着过桥,以免车辙轧坏木板桥面。乾隆四十一年,彭之冕再次捐银两千两维修加固渌江桥。

       “两捐重赀,三肩大役”,彭之冕的魄力和义举被一县传为盛事佳话。

陈盛芳倡修“湘东第一桥”

       民国七年(1918),以湘粤桂三省军阀组成的南军和北洋军阀组成的北军爆发了南北战争。北洋安武军从醴陵败退时,了渌江桥和十字街的商业区,整个醴陵城仅剩断壁残垣。这是醴陵历史上最灰暗,最凄惨的一年。

       由于渌江桥毁,两岸人民只能靠摆渡过河,给生产生活带了极大的不便。县人在总结千百年来渌江桥反复被毁的原因时认为,原来的桥是木桥,不是毁于水就是毁于火,要想经得起水火,就得用石料,建石桥。虽然石料的费用十倍于木材,但使用寿命却千百倍于木材。可是,建一座石桥预计需银洋20余万元!刚遭兵燹的醴陵左支右绌,仅挤出5万余元,再无计可施了。“愿宏力绌,迁延六载”,建渌江石桥,仍只是全城人的一个梦想。

       这一切,陈盛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陈盛芳(1874—1946),字茂兰,原居醴陵市白兔潭黄甲村,后来迁居到浦口河泉,是一位从家境贫寒的泥水匠成长起来的商业巨子。身份、地位、财富的变迁并没有迷失陈盛芳,他始终保持着慈悲之心。民国十三年(1924)二月,陈盛芳捐银洋3.4万元,另捐田租250石,合计5万余元,倡议修建渌江桥。陈盛芳的振臂一呼,全城人欢欣鼓舞,纷纷踊跃捐款,并一致推举傅熊湘为主修,陈盛芳任工程经理,组织、指挥施工。面对全县上下的信任与重托,陈盛芳郑重承诺“不虚费一钱”,建一座万年长安的渌江桥。

       制定建桥工程规划时,熟悉工程的陈盛芳既考虑费用,又考虑施工,在总结以往建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勘测,作了两处大改动:一是迁址,将桥址定于旧桥上游50米处。这里硬底较旧址要浅,比在原址施工要节省不少费用。特别是紧邻状元洲,是一个天然的施工基地。二是改型,改五墩六孔为九墩十孔。这样一来,桥洞的弧跨度就小得多,施工要容易得多,而且增加桥墩可以分解桥面压力。全桥九墩十孔,每孔宽约八米,可舟可帆,丝毫不影响通行。此外,在桥中部另架引桥与状元洲相连,以便县人前去游玩。

       陈盛芳的设计,既是八百年来醴陵人建渌江桥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个人数十年工程建设实践之感悟。可是,当时没有机械、也没有电力,在渌江河上飞架一座麻石大桥,谈何容易!好在醴陵人面对困难总是“一把蛮”。在陈盛芳的带领下,施工人员克服了建设中的种种困难。清基脚是建筑中的第一关,在渌江河中为九个桥墩清基,把水舀干成了一个极大的难题。怎么办?后来人们想到了围堰作箱的办法,采用传统的水车排水。这是一场人力与流水的对抗,更是一场意志与困难的拼搏。只见渌江河中,民工们夯歌砸堰,楗桩立室,在双层夹板中填塞泥沙,夯紧筑实。为排干十五六米深的围堰中的河水,水车至少要通过五级以上的接龙,才能将围堰底层的水排出,民工二人或者三人一部水车,双脚不停,轮页翻飞,水随页出。河水无休无止地渗入围堰之中,民工只得昼夜不停地用脚踏水车排水,硬是将九个桥墩基脚处的河水排得一干二净。初战告捷,众人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滔滔碧波中夯歌震天,九个桥墩终于拔江而起。渌江桥基全部采用德国水泥,杂以卵石浇灌填筑,这是真正的千年基脚!

       陈盛芳的义举感动了县人,建渌江桥成为全县人齐心协力的壮举。人们捐钱更踊跃,共募集了银洋二十四万九千四百余元!陈盛芳的蓝图里,整座桥要全部采用耐温耐磨耐腐蚀的长沙望城丁字湾的麻石。据计算,全桥共需石料18400余立方。由于醴陵距丁字湾路途遥远,而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只有船只,这样一来,石料的运输成了建桥的一大难题。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建桥行动。被陈盛芳义举感动的船家们每次从长沙回醴陵,就自发带一块麻石,捐献给大桥工程。很快,这成了所有船家的共同行动,每一只从长沙回醴陵的船只都诚心诚意地捎带一块麻石到工地。对这些长短不一的麻石,工匠们予以编号,巧妙组合,方正者为墩,长条者铺级,力求物尽其用。

       次年十月,举全县人之力的渌江石拱桥胜利竣工。十一月十五日,是新桥通行庆典之日。渌江两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醴陵人倾城而出,人山人海地涌向张灯结彩的渌江桥,一睹这渌江河上亘古未有的建筑杰构。如织的游人踏上大桥后,无不为它的雄浑坚实欢欣鼓舞,啧啧赞叹。这座九墩十孔的麻石大桥,长186.7米、宽8米、高13.4米,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是当时全国石拱大桥的建筑典范。清末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被醴陵人建渌江桥的事迹所感动,亲笔题桥额“渌江桥”三字,醴籍“南社”著名诗人傅熊湘撰并书《渌江桥记》。

       陈盛芳因这一壮举,达到他毕生慈善事业的巅峰,与清代的彭之冕前后辉耀史册,民间尊称其为“芳公”。时至今日,渌江桥依然在方便渌水两岸市民,除了岁月的风雨使得颜色更加深沉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损坏,是我省境内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并以其古朴、雄健的风姿成为瓷城著名人文景观。1996年,渌江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跋:因为世界杯,无暇读书写字。端午佳节至,发一旧文,向默默关心我的朋友打个招呼,并祝端阳安康,夏日清爽。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