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95后没有吃过的野味,你见过几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2-30 22:14:52

童年,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带着我们的记忆,日复一日,渐流越远。然而,总有一些物件,一些画面,能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神经,唤醒我们曾经的记忆。 

我们的童年,经济上是贫穷的,然而我们的心灵却是欢乐、甜蜜的。小时候,家里缺吃少喝,平时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肉星。然而,清苦的日子并没有让我们失去欢乐,没有鸡鸭鱼肉,我们就出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山珍海味”。

乡村的田野不仅是我们的乐园,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春夏秋冬,我们总能从那里寻到美味,让肚子里的小馋虫美餐一顿。

下面就跟随着这些温馨的图片,寻找我们儿时的记忆吧!

这个东东大家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我们的方言叫草包,扒开皮儿,里面是白色的毛毛,像丝绒一样光滑,放在嘴里一嚼,甜丝丝的。

这东西一般喜欢长在河边,特别是沙地里,春天草木发芽的时候,它会从草的中间钻出来。每年到这个时候,小孩子都会成群结队地去田野“拔草包”。由于草包的下边白色部分是完全包在草根里的,很容易拔断。所以我们一边拔着,嘴里一边念叨着咒语一样的话语,都是父母们教的,具体是什么忘记了,那意思就是让它乖乖出来,不要断。

一般的草包有成人的半个手掌长。偶尔,在河边水草丰富的地方,在一堆枯黄的长草下,当你很小心地将一根草包慢慢一点一点拔出来时,那简直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相对于普通的草包,它长得简直就像成精了似的。这个时候,那种兴奋劲儿,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这个图片是偶然在网上发现的,一直想不起来它的名字,原来它叫“甜根”,你一定想不到,这就是“草包”的根。仔细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很像甘蔗呢?小时候没钱买甘蔗,秋天草木枯黄的时候,我们经常去野外挖这个根来嚼,那种甜甜的味道,虽然比不上甘蔗,但我们却一样嚼得很开心。


看到这个图片感觉特别亲切。榆钱,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美食。那时候,每年冬天一过,春寒乍暖,榆树刚开始发出暗红色的芽包,等不及长出榆钱的我们就开始上树掰榆树枝,连芽带皮撸到嘴里。嚼一嚼,黏黏的。因为榆树皮是嚼不烂的,所以我们过完嘴瘾就会把榆树皮吐出来。榆树芽、榆树皮虽然没有榆钱香甜,但也让我们的馋嘴巴过了一把瘾。等再过几日,当榆树的枝丫上缀满肥嘟嘟的榆钱时,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孩子的欢笑声。



槐花可以生吃,也可以煎饼,包包子。记得小时候家里经常包槐花包子,不过年代已经久远,现在早已不记得槐花包子的味道了。

其实喜欢槐花,并不是它有多美味,而是槐花的香味独特。每年槐花盛开的季节,当走在马路上,突然飘过一阵槐花的香甜,童年的回忆便浮上脑际。那一串串散发着香味的小花哟,寄托着多少童年甜美的回忆啊……



对于桑葚,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现在市场上卖得很多,而且都是紫色的,个儿也大。一次在路边看到小贩在卖,就买了一点尝鲜。然而,当满怀激动地一嘴咬下去,却并没有尝出童年那种香甜。什么东西,一旦变成商品,上了货架,就失去原来的味道了。




还记的这个东东吗?我们当地叫灯笼果,秋天的时候经常在玉米地里见到,开始外面的皮是绿色的,等变黄的时候就成熟了,扒开薄薄的一层皮,里面有个黄色的小果儿,酸酸的。 



     这个,我们叫“铃铛瓜”,因为长得小巧,大概有大人的大拇指头肚那么大,就像缩小版的甜瓜。秋天庄稼收获的时候,它也成熟了,一般在花生地里经常见。

   

这个东东忘记我们那里叫什么名字了,偶然间在网上搜到的,学名是萝藦。扒开外皮,里面是雪白的一层绒毛,甜丝丝的。秋天的时候跟小伙伴们去野外玩,经常摘这个果果来吃。不过摘这个东东要很小心,因为它的根蒂会冒出来一些乳白色的汁水,黏黏的,沾到衣服上很难洗。

 

深秋时节,这个绿色的果果成熟后就变成了黄色,慢慢干瘪,然后并爆开,里面的白绒毛也老了,会变成小降落伞随风飞到各处,散播下一代。

可爱的小降落伞



这个东东我们叫“宝宝”,也不知道是哪两个字,反正发音是这样的。扒开皮儿,每一个凸出来的小刺刺里面都有一粒种子,似乎是白色的吧,忘记什么味道了,只记得小时候去野外玩的时候经常剥开来吃。

  


    这个也喜欢长在花生地里,我们土话叫“焉有”(谐音,不知道是哪两个汉字)等到花生快熟的时候,它们也成熟了。成熟后的果儿是紫色的,一串一串,像山楂一样,很甜。上面这些果儿都没有成熟,然而,孩子是等不到它完全成熟的,刚刚开始变紫的果儿已经不苦了,一旦被发现,很快就进我们的肚里啦!

    那个时候,这个似乎是最好吃的野果了,每次在野外发现一棵,尤其是当发现绿叶下面一串串的小果儿都是紫色的时候,我们简直要兴奋死了!!

这个就是完全成熟的“焉有”,紫得发黑了。很少能见到一整棵都是这样的果儿,因为通常没等到它完全成熟,就变成孩子们的美餐了。 



    这个我们老家方言叫“刺瓜”。在网上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图片,最后搜“苦瓜”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它。外貌有点像苦瓜,大概有鸡蛋那么大,椭圆形的。没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跟市场上的苦瓜一样的颜色,还有一身小刺儿。成熟后变成橘黄色,把皮掰开,里面是深红色的果肉。说是果肉,其实就是一层肉皮儿,薄薄的果肉下就是一颗颗的种子。果肉的味道是说不出的一种甜,有点怪怪的。

  回忆完了素的野味咱再回忆一下荤的!

这个季节一定要吃知了和知了猴了,我们老家叫“节流”小时候从家里偷点面,用水揉成面团然后不停的加水冲洗,就这样用笨办法得到了面筋,然后找一片梧桐树叶包起来夹在腋窝里发酵。找一根长竹竿,腋窝下夹着面筋就开始了粘知了之旅,再找一根线穿上缝衣针,粘下知了来直接串到线上。还记得河滩上的歪脖柳树上最多,从上到下一排,粘知了高手可以挨个抓一个跑不了。


知了猴就是知了的幼虫,比知了好吃,下完雨就会从地里钻出来爬到树上变成知了,一般树底下比较多。拿一把铁锨看见树底下有小洞就往下挖肯定是。抓多了知了和知了猴回家用咸菜缸里的老汤稍微一腌渍然后用油炸着吃,太香了!



蛇,农村叫长虫,北方的蛇大都无毒,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大中午的跑到坟地里的杂草堆去抓蛇,没有工具,看见蛇就轻手轻脚的过去,然后对准蛇头一脚踩住,用手抓起来缠在手腕上。用小刀把蛇皮剥掉,野外生一堆火直接烤着吃!蛇皮晾干了套在钢笔上,哈哈哈留着蛇尾巴一晃一晃的专门吓唬女生!


黄鳝,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湖,长了一片芦苇,平常没水,一下雨黄鳝就会钻出来喝点雨水,小伙伴们就会拿着铁锨到湖底去挖黄鳝。挖到很深的地方全是水和淤泥,黄鳝不出来,小伙伴们有办法:找一根芦苇的嫩芽放到黄鳝洞里引诱它咬住,然后往外拉就这样黄鳝抓出来了。回家后准备好旧的作业本,把黄鳝剁掉头,把黄鳝血都抹到纸上晾干,谁有个小伤小蹭的流血就可以撕下一块黄鳝血贴上,止血效果杠杠的!黄鳝肉当然就是烤着吃喽!


刺猬,大人不让抓这玩意儿吃,但是孩子们都偷偷的跑到地头的草垛里抓。村子外凡是地头上有草垛的都被小伙伴们掀倒了找刺猬。刺猬行动缓慢,好抓但是不好收拾。剥了皮后炒着吃很香!


田鼠,田鼠跟家里的老鼠不一样,家里的老鼠不能吃,田鼠可以吃。到了秋收的时候几个人一起就扛着铁锨拿着尼龙袋子出发去地里,找到田鼠洞后再到另一个方向去找它的退路,还会有一个洞,然后用草堵上防止田鼠逃跑。田鼠是很勤快的动物,洞里设计的很合理,有卧室、有粮仓、有卫生间,真的!有时候挖着挖着会找不到洞了,那是因为田鼠用土把洞口封死了,有经验的就会拿一根树枝看看哪里土送就继续挖。挖一个田鼠洞会收获不少粮食,花生、玉米、黄豆等等,然后田鼠抓住了打死直接在田地里烤着吃。

蚂蚱,就是蝗虫,河边随便拔一根野草,抓住蚂蚱串在草上,回家炸着吃。特别是秋后的蚂蚱,逮着那大个的带卵的放火里烧烧就是美味啊!


青蛙、蛤蟆,说起这个蛤蟆肯定有人想吐了,其实剥了皮跟青蛙一样。下完雨晚上拿上手电筒、一根木棍、一个蛇皮袋,到河里或者湖边去抓就行了,手电筒照准青蛙眼睛它就不会动了,一棍子敲晕。回家剥皮油炸,十分美味!


瞎撞、金口旺,网上查了一下有的地方叫瞎撞子,应该就是金龟子。多生长在河边的绵槐树上,绵槐树多用来编织农村常用的筐子,夏天树叶上全是瞎撞。晚上提一个小桶,装半桶水,从树叶上一撸一把,直接丢进桶里,回家收拾干净直接炸着吃。


吧唧毛子,最近几年有个别名叫陆地海参。也是在河边的绵槐树上比较多,当然,夏天的时候不能吃,只有等到秋天了都跑到绵槐树的根部变成了一个个的小蛋蛋,没事的时候拿着塑料袋子和一根小木棍就在树根地下扒拉,一会功夫就能扒拉一袋子,回家用油一炒可是比海参还好吃呢!


豆虫,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找一块收完了的豆子地,拿铲子可劲的在地里挖,运气好半天能挖一筐子,这时候的豆虫肚子里基本都剩下脂肪了,脏东西都吐完了,洗干净后炸着吃,或者剁碎了包饺子吃也不错!可惜现在好多养殖的了。


泥鳅,河里太多了,一窝子一窝子的。记得小时候村西边的小河扩宽,大人都出义务工挖河,小孩子就跟在后面捡鱼。一会功夫就抓了一桶泥鳅。拿回家不会吃啊,正好本家一个叔叔是干厨师的,他找来一个大盆把泥鳅放里面吐脏东西,好像需要加一把盐,让泥鳅把肚子的脏东西吐出来,身上的粘液也掉了,吐一天。第二天煮一些鸡蛋,把鸡蛋黄打碎泡到盆里让泥鳅全喝肚子里。然后把泥鳅用油炸了,人间美味啊!外面炸酥了,里面是鸡蛋黄,想想都流口水!可惜现在连河都没了!


好吃的太多了!就不一一贴照片了,像田螺、鲶鱼、鲫鱼、蚕蛹等等太多!以上都是无主的野味,改天给大家说说小时候怎么吃有主的野味!



§§

汤水之滨一个总能给您带来惊喜的公众平台!


查看更多精彩↓↓↓

在汤阴有一种习俗叫“烤百病”

政通路,承载每一个汤阴人回忆的路
【乡土人文】修建于明崇祯年间的汤阴“梵王寺”

【乡土人文】图文展示 民族英雄岳飞先祖坟茔

【乡土人文】汤阴河阳寺

【乡土人文】汤东明珠-武陵镇的璀璨历史

【乡土人文】历经五百年风雨的菜园桥

【乡土人文】邺南首镇-宜沟镇的前世今生

【乡土人文】汤阴人祖辈们心目中的“神”

【乡土人文】清.雍正年间的汤阴县令杨世达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