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新:我们的节日——端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5-26 19:23:59

【大靖明月】微信平台2018169


         

  其实关于屈原的故事,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的,除了父亲给我们讲述之外,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壁上张贴着各种画,我们叫做“画画子”,尤其过年的时候,就要更换上新画。一般来说,大多人家张贴的都是福、禄、寿、喜或者梅、兰、竹、菊,也有的是山水风景。我们家的比较独特,因为父亲喜欢看戏,因此买画的时候,也选择的是戏剧故事之类的,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五虎将、《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等,这些精彩的故事和英武的形象,也是深受我们喜欢的,听了故事,看了画,形神兼备。图画下面还有故事梗概,那也是我们百看不厌的。当然,最让人义愤填膺的要算屈原的故事了。几张画,就像连环画,把屈原的主要事迹展示出来,有的人物名称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屈原还有的女弟子叫“婵娟”,现在想想,这是多么美好的名字呀!



  我无比愤慨于一些所谓的学者名人关于端午节是否与屈原有关的“口水仗”,在我的心底里,端午节是否真的与屈原有无关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代表着我们的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的节日,有这样一个代表我们民族精神和悠久传统的人物,每年都要被人们提起,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在不停地讲述,在纪念,就像没牙的老太婆总是絮絮叨叨念叨遥远的往事,让这些老掉牙的故事永远流传,这已经足够。因为有一种精神,总是在我们的血液中,世世代代流淌下去。



  当然小时候的端午节,总是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个节日的到来,总是让人掰着手指头算,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节日的庆贺,也是简朴而隆重的,就像酿酒一样,那种发酵的过程本身是醇芳的。不像现在,就是忘记了哪天是端午节,街上琳琅满目的粽子,也会为你贴上节日的标签的。快餐时代,过程忽略,索然无味。那时候,母亲总在端午节前几天,精心挑拣了莜麦和麦子,用水煮过,里面放上酒曲,酿造甜酒醅,到端午那天,揭开盖在上面的布单,一股香甜的酒味就已经渗入骨髓了,冲进开水,等冰凉了,舀一碗,喝一口,浑身的每个毛孔都透着凉爽和香甜。就连已经浸泡得软绵绵的麦子或莜麦,也是绵软香甜的。这种莜麦,本来就甜,庄稼人磨炒面或者酿酒醅,都要用,只是粮食作物主要以麦子为主,有的人家也不种,就拿麦子换一些,要不可就逊色不少。所以,酿造酒醅的过程,也是酿造节日的气氛和心情,我们的心,早就在发酵着。



  早晨起床,我们可没有忘记今天是端午节。洗了脸,满屋子都是炸油饼的清香,我们赶紧往树林里跑。到树林里,挑拣一些枝繁叶茂的杨树枝、柳树枝折下来,抱回家里,从大门口开始,每个门口都插上,每道门都掩映在绿意浓浓中。母亲早就炸好了油饼,刚要伸手去拿一块,被母亲的手打了回来,因为今天要吃“油饼卷糕”,还要把蒸熟的糯米卷进去,糯米里面还混合了大枣、白糖、花生、葡萄干等,看着我们等不及的样子,母亲卷好一个,递过来,我们就去抢,抢到手的,狼吞虎咽,嘴角粘上了米粒,样子非常可笑。抢不到的,挤在锅台边,不敢后退半步,害怕下一块还轮不到自己。



  其实好多节日,最苦最累的就是母亲。自己做的香甜可口的酒醅、油饼卷糕还没尝一尝,就紧接着准备午饭。午饭是凉面,把长面擀好了,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来,倒在案板上,浇上清油,搅拌均匀,等慢慢凉了,捞到碗里,浇上放了绿菜叶、葱蒜、辣椒、羊胡子花用清油炝过的醋卤子就吃,还有土豆丝、白菜等拌的凉菜,可都是油香酸辣爽口的佳肴,一连吃上好几碗。端午节已经很热了,这好多的食物,可都是清热解暑的,那种凉爽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美味的享受,那天早上,母亲还要在我们的手腕、脚腕上拴上花线花绳,说是辟邪,还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在内。衣服的纽扣上,还要吊上一个小荷包,里面装了香草的,外面绣着各种花草鱼鸟等,煞是好看。可惜不到半天,被我们弄脏了,就去嚷着更换。

过了端午,艳阳高照,我们再也不为偷偷去河里洗澡担心大人的呵斥了,可以在每天中午过后,大大咧咧地呼朋引伴,到河水中尽情嬉戏玩耍,美好的夏日时光也就真正拉开了序幕。


作者简介



李宗新,男,生于1972年,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曾在《散文诗》《民间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30多篇(首)。散文《杠台》《油坊院子》入选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散文《小村轶事》入选《天马畅想曲——中国梦主题创作甘肃文学作品选》。《沉浸在淳朴里的乡村》于2018年2月入选“西部散文排行榜”。

联系电话:13519351910

微信号:gsgllzx


李宗新:《苦面》读后感

李宗新:看家

李宗新:豌豆留齿香

李宗新:冬夜酒香土炕暖

李宗新:栽种树荫好歇凉


文/李宗新

编/大靖明月

本期内容作者稿酬由以下商家提供赞助

大靖韵达快递公司

武威暖熠商贸有限公司

大靖新城“飞购网”订购体验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