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与咸的完美组合——记一枚有诚意的葱油饼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一日在无锡的文化博览会上,邂逅了这枚小小的饼,正好公司是参展单位之一,连日在展位上站下来,我与同事都有些疲劳,便说去其他展位逛逛吧。

逛到二楼,眼前豁然一亮,古香古色的博物馆,美轮美奂的精品油画,憨态可掬的惠山泥人,精致绝伦的刺绣屏风,还有一群着红色旗袍的阿婆正在吴侬软语的唱着锡剧,让人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在这一片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我第一次见到了葱油饼,我是爱吃面食的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宜兴杨巷夏氏几个字映入眼帘,小小的展位,只有一个大纸箱,里面零星的放着几枚饼,放眼望去,不超过五枚,包装和样貌都是那种最常见的亦或可说是最不起眼的。




老板,只有这些了吗?

眉眼温顺的老板娘眼含笑意:只有这么多了,今天卖的好,那些阿公阿婆都拿完了。

这么好卖味道应该不差的,我正想说:剩下几枚给我吧。一摸口袋,忘了拿钱包。

老板娘,可以支付宝或者微信付款么?

——啊,那个我不懂啊!

悻悻然离开,——那我明天再来吧。

 


想起之前吃过的葱油饼,和这个外形完全不同,那是一个中国中部的小城市,我在那里上了四年的大学,那里有一家卖鸭血粉丝汤和葱油饼的小吃店,老板做的葱油饼很大份,直径大约超过半米,厚薄如硬币,份量随你点,一块钱两块钱皆可,老板手起刀落,麻利的切出你想要的份量,层次感十足的酥饼中葱叶丝均匀分布其中,外脆内酥,入口很浓的香葱味,咬起来还会有一些筋道,叫来一份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和着鸭汤吃下,吃法类似西安羊肉泡馍,面饼已吸足了汤的水分,吃下去很有满足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葱油饼是一定要和鸭血粉丝一起吃的。




毕业来到无锡这座江南城市,在我的家乡甜与咸从来是对立的存在,这座城市却是将甜与咸融合做到了极致,还记得刚来无锡一个本地的同事带我去吃无锡特色吃食穆桂英,同事帮我点了玉兰饼、小笼包、馄饨、桂花糖芋头,食物入到口里,我便有些惊讶,每一口汤汁都是甜甜的,我也不觉腻,一下就爱上了这些小吃,及至现在我的做菜习惯也改变了,无论做任何菜,习惯在出锅前加一勺糖提鲜。




第二日一早来到展位,便喊上同事去买葱油饼,今天老板娘拉来好几箱,我盘算着拿二十个,低头翻钱包的时候,旁边一个摊位老板凑上来,和老板娘说:你昨天拿少了,你下午走了以后,好多人过来问你今天还来不,估计你昨天带的多的话,还能再卖出去两箱。老板娘一脸遗憾的说:第一天不知道情况伐,早知道我就多带点了。听完此话,我立马改变主意,再多加三十个,正好分给女儿的好朋友们吃吃。


 


买好回到自己的摊位,迅速拿起一个打开包装袋,吃到嘴里,舌尖立马惊艳,猪油与白糖香葱配的油酥恰恰好,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寡,外面的皮很酥,一碰就掉渣,不知不觉,还未回味过来,一只已经吃完了,依然余香绕口,那种余香是一种类似于外婆的味道,猪油和糖都是外婆最爱用的食材,家常而又温暖,同事们尝了也都表示值得一买,然后三五成群的约着一起去抢购了,同事开玩笑的和老板娘说:你卖一块一个太便宜了,我都买过来,在下面卖一块五。老板娘笑着说:好呀,你够不够,不够我再拉两车来。回到家里,女儿和老公都赞不绝口,因为分给亲戚朋友,五十个很快就没有了。第三日索性一气买了八十个,准备带回家家里慢慢吃,大姑子一个电话打过来,那个葱油饼还有吗,有的话帮我带二十个。




其实葱油饼并非只是无锡的特产,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它可以薄入蝉翼,也可厚若掌心,它可圆可方,可咸可甜,它可以出现在星级酒店的宴会上,也可出现在菜市场附近的大排档口,做法每个地方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此一个草根美食因其低廉的制作成本和稳定的口感,让每个热爱面食的人对其爱不释手。

 


这次无意间的邂逅让我爱上这个貌不惊人的小饼,很是奇怪在无锡呆这么多年,吃过粢饭团吃过梁溪脆鳝吃过太湖三白吃过酱排骨却从未吃过葱油饼,而这块饼的味道正是我喜爱的味道,它的做工可能并不复杂,原材料并不高档,最最简单的食材做出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美味,我觉得应该归功做食物的诚意,祖传多年屡被改良的秘方,新鲜上等的原材料,才让它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依然保持着它的原汁原味。

同事说他们本地人喜欢这个味道,我说不光你们本地人喜欢,我们外地人也喜欢呀。是的,在我一个来自异乡的新无锡人眼里,这不光是一枚外酥里嫩、回味悠长的葱油饼,也代表了无锡美食的一种情结,正是咸与甜的完美结合。



声明: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