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老故事·汉人街往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11 02:57:20

  作者:于国治

汉人街是我寻梦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无尽的欢乐。天真无邪的童年和梦幻无穷的少年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那繁荣兴旺的一家家商铺;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白杨;还有后滩那清澈见底的泉水;那芦花飞扬、水草丛生的湿地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汉人街是欢乐的街、喧闹的街。那里居住着最早的和最多的汉人,是伊宁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当年一大批天津杨柳青人,随着“赶大营”劳军来到伊犁,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们以经营商业、手工业为主,也有从事种植业、工业的,凭着勤劳和智慧,他们的事业有了发展,成了规模,这样不断吸引着其他地方的汉人也纷纷的聚集在这里,所以被称为汉人街。


汉人街不只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区域。仅商铺密集的就有前街和后街,还有南北好几条巷子。街上一家挨一家的商铺,有京货店、杂货店、药铺、布店、服装店等,譬如:有著名的经营京津药品的“德心堂”、卖京津美味的饭馆“新华楼”、专卖卤货的李恩家卤货店。另外安奇家的油饼、油条,李万青家的糖葫芦也是远近闻名。

据说,汉人街上的天津人最多时有几万,他们大多是做杂货生意,也有磨豆腐、压切面,一部分天津人在南园子种菜。每天早晨,一辆辆马车拉着郊区菜园子里的蔬菜聚集在街上吆喝着叫卖,这其中就有我的二舅(他是种菜的)。

还有不少维吾尔巴郎子、小姑娘从农村带来了各种水果、牛奶、酸奶和奶皮子,一些人头上顶着托盘或手上挎着木条筐,里面装满了金黄鲜亮的窝窝馕、各种面包都在叫卖。


在这个区域里当时有名的大院就有十来个:


毛家大院、黄家大院、砂锅子窑大院、车马店大院等,更多的是独家或三五家一块住的小院。每个大院里都住着几十户或十几户汉人。


那时候伊宁市的汉族中小学、秦腔剧院、寺庙都在汉人街,后来电影院、医院也在这里兴建。

当时的汉人街堪称是伊宁市商业、教育文化的中心。这里居住着除了大多数是汉族人外,还有回、维维吾尔、满、锡伯族等,也有一些俄罗斯人,各民族和睦相处。


居住在伊犁的俄罗斯人很有特点,他们住的是欧式的铁皮顶房,这对当时伊宁市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大都从事狩猎、打渔、种马铃薯、制作果酱等,街上常看到他们赶着马槽车,吆喝着rebareba(鱼)、xabaribotga(面包)等。


俄罗斯人块头大、性格豪放开朗,每到礼拜六傍晚,一群群俄罗斯青年聚集在院子里或街头巷尾,拉着手风琴,旋律非常热烈欢快,又唱又跳又喝酒,其他民族的青年也参与其中,一直狂欢到深夜。那时中苏关系好,霍尔果斯口岸开放,伊宁市市场上苏联货很多,缝纫机、铜壶、沙玛娃儿、煤油、火柴等日常用品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在当时,伊宁市是中国相对开放的城市。


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汉人街北面的后滩,那真是一个天然的大公园,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廊。那里绿草如茵,一片片湿地、一道道河流,湿地边上和河流两岸挺立着枝繁叶茂的白杨、婀娜多姿的柔柳;草地中有昆虫在鸣叫,水中有鱼儿在翻浪、天空中各种鸟儿在飞翔。确实是一个没有污染、没有人工修饰的天然乐园。


我家离后滩很近,不到二百米。每到傍晚,我经常喜欢来到这里,听那河水的奔流声、听那鸟儿叽叽喳喳的唱歌声。一抹柔和的夕阳撒满绿树和草地。树叶和花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来到这里,感觉这里的水、这里的草、这里的小虫小鸟特别亲切,好像都在向我微笑,我也将自己融入这彩色的世界之中,忙碌了一天的功课,到这绿色的大自然中给自己疲劳的身心放松放松,享受片刻的快乐。我下意识地拔几片绿叶抛入水中,看着绿叶被激流冲走,似乎自己的疲劳也被河水冲走了。


有时我会静静地站在沼泽地边上,侧耳分辨着各种虫鸟的鸣叫声,我真想自己变成一只小鸟飞到高空蓝天之中俯视大地,无忧无虑地欣赏着大地的各种奇迹。


偶尔见到河边有人垂钓,我会悄悄地站在他的身后,等待着鱼儿上钩的那一瞬间,与钓鱼人共享着收获的喜悦。看到大人悠然地领着孩子嘻闹,我也会静静地看着他们,内心与他们共享着亲情的快乐。


滩边许多高高的白杨树上,有人刻下了自己或别人的名字,记录了自己或别人的趣事,我看着上面一个个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看着一件件知道和不知道的佚闻,联想着这里面的一个个曾经的故事……



那时伊宁市北面几乎湿地沼泽连成了片,从后滩北大营艾兰木巴格到飞机场都是长满了芦苇、毛拉和各种水草的湿地,这是一片很大的泉水溢出带,也是伊宁市的水源地。有几条泉水河从这里流出,穿过大街小巷,使伊宁市成为边塞有名的水城。


我们经常在这些河里游泳、钓鱼。这几条河,水量不小,河面宽约五、六米,河上架起了许多水磨,建水磨处都是利用水位的落差,水从高处冲击着木轮,带动上面的磨盘转动,这样就形成一道道水帘,声音很大,流下来形成一个个大的水潭,胆子大的孩子都在那里跳水扎猛子。


整个后滩还散落着一眼眼大大小小的清泉,好像一颗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洒落在大地上,熠熠闪光。其中有一眼大的泉水,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那是从湿地上缓缓流出的一股股清水汇集而成的,每股都冒着水泡,人一踩上去,一下陷得很深,有时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上来。


这一股股涓涓细流集中流向一个小山谷,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半亩大小的水潭,有一人多深、碧波荡漾、清澈见底,这让我想起朱熹的一首名诗: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借景喻理,阐明深刻的治学哲理。但对我们这群小孩子而言,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这真是一个游泳的好去处。每逢暑假,我们几乎天天在这里玩耍,在清澈的水中,一个个猛子扎下去,像一条条鱼儿在水中穿梭,浮沉自若,悠然戏水。泉水很清,但也很凉,游过之后,小朋友们都躺在阳坡上晒太阳。那个地方是男孩子的天堂,女孩子的禁地。年纪小的孩子是光屁股游泳,躺在山坡上,在肚子上、大腿上堆满了沙土,然后尿一泡尿,如果把土冲散了,就说是公的,否则是母的。非常淘气和有趣。


伊宁市当时被称为水城、花城、白杨城和苹果城。汉人街就是这些美誉的缩影。除了成片的大果园外,这里家家小院大都种几棵苹果树,养育着各种花卉,每条街两旁都长着高大的白杨树。


特别是从后滩水源地里流出二条河,其中一条就是沿着汉人街流过,水量很大,在六七米宽的河面上铺着厚厚的板子,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大桥板子。这是汉人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下面是哗哗的水流声,板子上是各种小吃的叫卖声,响成一片。


汉人街上的许多小吃都集中在大桥板子这一带,除了当地的大半斤小半斤(即大中盘拉面)、包子抓饭外,还有回族人做的油糕、油稣馍、油香,俄罗斯人的瓦林那(果酱),更有许多津味小吃:馅花糕、大麻花、锅贴、香油果子,还有宋家点心、李家卤鸡、高家卤肉等。


从飞机场水源地流出一条河,称西沙河,河水经西大桥、友谊医院下去,还有一分岔穿过州党委大院。当时大院里有一个大水池子,长满了荷花,冬天是滑冰场。


,有一块上百亩的平地,俗称王八滩,它四周栽种着高大的白杨树。沿着白杨树是一圈环形的小路,这块平地就像一片湿地中的一个半岛,从空中看,就像一只大乌龟爬在水草丛生的沼泽滩中,所以得名王八滩。


那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操场。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这里操练,有的班级组织到这里野营。每逢星期天、节假日,都有商品展销、马戏杂耍等。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这里来,寻找着自己的快乐。虽然人很多,但也很干净,秩序井然有序。那时候还没有塑料袋,纸张也很珍贵,丢弃的垃圾很少。

 

······


而在我的眼里,汉人街的四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春天来了,带来了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垂柳依依,白杨挺拔,一切都变得那么生动活泼;


夏天来了,带来了热情,带来了喧闹,一群群青年男女坐着六根棍马车喊着叫着唱着笑着,拉着手风琴,打着手鼓,穿过大街小巷,奔向郊区野外、奔向伊犁河边,在树林子里、在绿草地上唱歌跳舞,说笑谈天,特别是有人跳起阿丁诺式卡(苏联舞蹈)踢踏舞来,那欢快的音乐,那极有节奏的皮鞋踢踏声把人们带入了欢乐的海洋;


秋天是秋菊盛开,瓜果飘香的季节,大街两边摆满了西瓜、甜瓜、李瓜、还有伊犁特有的菜瓜,苹果种类繁多,梨木果子,二秋子,冰糖果子、斯特勒外……还有成筐的马奶子葡萄、桃、李、红姑娘,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冬日里,那是冰雪的世界,天寒地冻,满街是马拉爬犁,马槽车,马脖子上都挂着铃铛,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别有一番风趣,车里载着山货和各种农产品,特别是那些野味,有野猪、野鸡、野兔等,过年前后,家家铺面都挂起了对联、灯笼……


由于感情不同,心情不一样,不同的人所看到的汉人街就大不一样了。汉人街是生我育我的地方,它带给我童年少年无尽的欢乐,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母亲是最美丽的,在游子的眼里,自己的家乡是最迷人的。



来源:伊犁老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限于篇幅,本文有删节)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及时处理

编辑 | 热娜

审核 | 郭新萍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