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精选(第十三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9 19:42:29

优秀作品正在征集中……

只要是你的原创稿件,

任何文学体裁均可投稿。

如果是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

只要加上简要文字说明也可以投稿哦。

投稿方式:发送至车站办公网“何思远”邮箱,或者发送至2964261880@qq.com。

 

 

冬日絮语(蔡云莹)

历史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为一年的尾巴,冬天总有种内敛、沉稳的气质。不断降低的气温让人们翻找出厚重的棉服,穿戴上帽子、手套、围巾、口罩,把自己的身体、面孔甚至还有呼吸都包裹起来,只留下一双眼睛,观察和体悟冬天的世界。不过上面说的这些似乎是北方人的特权,南方的冬天在沉稳的气质中多了些调皮和戏谑,少了雪意,多了水汽。

和其他的南方城市相比,昆明的冬天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清爽模样,没有让人感觉冰冷冷的潮湿空气打在脸上,反而多了些西南地区的飒爽气质。风是凉飕飕的,吹得人脸颊通红,但偏偏没有刺骨的寒意,少了湿气的助阵,有了阳光的加持,竟意外让人感受到一些春的气息。昆明冬季的风带着些春季里的狂乱,夏季里的灼热,秋季里的甜美,这种四季混杂的暧昧体验,似乎让冬季成了最容易激发身在异乡的昆明人乡愁的时节。

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成年之前,我从未感受过拥有暖气的冬季。暖气带来的热度,饱含着工业文明的气息,让自然的力量在钢筋水泥里消解。被暖气娇养的我,回到昆明之后,瑟缩着再次去体验自然状态下的冬季。第一年早早把自己包裹在温暖的衣物里,手捧热咖啡,脚踩热水袋,颇有些要和冬季决一死战的气概;第二年穿着单裤嘚瑟到十一月末,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功力大进,不过最后还是穿上了“双十一”抢购的羽绒服;第三年发现只要自己穿的舒服,天气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原因,四季的衣服都有在冬季展现的机会。曾有一个版本的云南十八怪提到“四季衣裳同穿戴”,昆明的冬日街头总会有给人一种时光错乱的感觉。同一天里,既可以看见姑娘们飞扬的裙角,也可以看到老人们裹紧的棉服,可以听到雪地靴嘎吱作响的沉闷声响,也可以听到夹板拖爽朗的几啦声。

并不明晰的四季分界让昆明赢得了“春城”的美誉。对于大部分直爽的北方人而言,昆明的天气过于温吞,少了些大开大合的豪爽气质;对于水乡里的南方人而言,昆明的天气又多了些狂野洒脱,少了些灵动温婉。但对于昆明人而言,故乡的气候是最好不过的,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夏季的凉爽自不必提,冬季的舒适除了适宜的温度之外,我觉得更得益于与自然的泰然相处。昆明的冬季似乎是为哲人和诗人准备的,蓝的天、暖的风,温柔的太阳,悠然的时光,辽阔的视野,被微风冲淡的蓝色,让诗句渐渐散开。


 

 

让青春飞扬(凉亭场车间:李仁林)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加速车辆周转,质量良好完成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而我就成为了调车工作中的一员。经过逐级培训和学习,现在的我以制动员的身份正式顶岗已经五个月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车间组织的技术比赛。比赛只是一种形式,但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比赛,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检验和提高,也唤醒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展现自我,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终究会有回报,成功永远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当然,不管我们是否优秀,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即使失败也是要去面对,而不是逃避。

理论考试使我们把平时学到的点化的知识,扩大到面,总结归纳,成为系统化,合理化的知识,得到了良好的交流与巩固。尽管分数不是能力,但我觉得这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前提。现场的调车比赛则让我发现自己在实际中的不足,同时也让我看到前辈们那高超的技艺,激发了向目标奋进的热情。这次技术比武告诉我,铁路事业在不断的进步,知识在不断的更新,需要我们时时的积累。事实上,最美的是过程,最渴望的是结果,最漫长的是等待,最后悔的是错过,但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岗位上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有人说:"世界上最难超越的人是你自己",很多人没跨过去,他们彷徨了;有的人做到了,他们便从平庸走向了成功,很明显,这是一种智慧,每一个人都是不平凡的。奋斗是花朵,绽放出光明与希望。自信是果实,回报以芳香与甘甜。成功是落叶,奉献出余热化春泥。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工作和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除了积极参加技术比赛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抓紧自学,经过不懈努力,让自己的业务水平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作为一名青年职工,敬业爱岗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做一行就要爱一行,要深入下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哪怕是自己不愿做的工作,这就是起码的职业道德。作为新时代的铁路青年员工,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更多作品敬请期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