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传承文化血脉 守望精神家园——牛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陇西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方平台

点击标题下方“陇西资讯”关注,不断推送出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

作者介绍:

牛慧,女,中共党员,80后,甘肃陇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曾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工作七年,主要从事大学英语、英美国家概况、科技英语、语言学、英语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相关杂志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语言水平:英语专业八级良好,英语专业口语四级良好,普通话一级乙等。任大学英语教师期间,曾获学院“三育人”奖、“学生评教第一名”、“大学生英语口语比赛优秀指导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住陇西,主要从事初、高中英语课程培训,已培训学生数百名,被学生称作“我们亲爱的、耐心而博学的牛老师”,受到学生与家长的广泛认可与喜爱。

传承文化血脉  守望精神家园——牛慧/

传承文化血脉 守望精神家园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诗经»之中这首朗朗上口的«芣苢»是一首古代妇女们劳动时唱的歌曲,描写了一群女子采摘车前子的欢快场景。每次读到这首小诗,我的想象和思绪总会犹如脱缰之野马,在广袤无垠的草原驰骋开去:阳光和煦、微风习习的午后,春雨刚刚浸润过的田野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散发出屡屡清香。一群身姿婀娜、春光满面的田家妇女挎着小篮子,三五结伴于美丽的平原绣野,她们一边愉快地采摘着车前子,一边轻松地唱着这首歌曲。歌声忽远忽近,时断时续,悠扬地飘洒在周围美好的田园静谧里。采到一颗颗又柔又嫩的野菜时的满足感也毫无掩饰地洋溢在她们的笑脸上。她们说着唱着,时而抬头看看天空,朵朵棉花团儿般的洁白云朵悠哉悠哉地飘过。眼前,粉蝶翩翩,蜂儿飞舞,草色青青,花香阵阵。远处,悠悠深山各峰相连,清清涧水潺潺不断,那是一幅多么惬意畅然的画面啊!如此田园景象,这般乡村文化,千百年来,顽强地传承于炎黄子孙创造的农耕文明之邦,代代不息。

栖身于标志着城市文明的高楼之中,我,一遍遍地细细品尝回味着这一篇篇祖先留下来的经典文化美味,恰似终日大鱼大肉吃习惯了的人,在缺乏了胃口时适时奉上的农家小野菜儿,令人无比舒畅怡然,瞬间胃口大开。这些诗歌中的怡然美景自然而然地勾起我儿时那已些许模糊的乡村记忆片段。于是,站在人生数轴的这个不很成熟的点上,我开始静静地一个个细数走过来的这三十几。我一点点一寸寸地测量着这段人生的长度、回顾着过往的一切,那些大大小小的事,那些模模糊糊的情节,暮然之间发现,脑海中最为清晰的镌刻竟还是留在乡村时的那些点点滴滴——我生命之根里永不枯竭的养分。

我记忆之中的乡村美景让回忆不断驻足,而记忆之中的乡村生活更是充满田园气息和温暖色彩。情,因景自然而生;景,为情美丽绽放。夏忙秋收时节,小山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非凡的热闹景象,乡亲们干劲十足、精神饱满,忙碌的收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繁忙之中却不乏快乐的元素,内心的轻松自由不断地休整着劳动后的疲乏,男人和女人们一边劳动一边相互玩笑逗乐,孩子们追逐打闹嬉戏玩耍。一种简单、快乐的田园生活画面永久地定格在记忆之中的那个瞬间。腊月岁末,天寒地冻,家人安顿好家里的活计,便围坐在暖烘烘的土炕上,自由自在地拉着无边无际的家常,天上地下,人文地理,大事小事,本村邻村,大人小孩,吃喝拉撒,无所不包,无所不谈,畅所欲言,谈笑风生。乡亲们也会隔三差五地相互串门儿,老爷爷常常嘴里叼着形状怪异的烟斗咳嗽着慢慢地走进了屋;老奶奶嘴里咬着麻纤,手里搓着麻绳爬上了炕;刚过门儿的小媳妇儿羞答答地倚在炕头低着头纳着袜垫鞋底儿。大家一人手里掬着一颗烫手的煮土豆,就着咸菜,共同享受着无比的美味。每逢此时,我的心中便充满欢喜,因为又可以听到很多新奇的事儿了,这是我“知识面”得以拓宽的重要渠道。

在纯净的大自然里,一群群勤劳朴实的劳动者,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互帮互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得地过着自己自足的简单日子。邻里邻居出入相友、亲密接触、嘘寒问暖、病苦相扶、你来我往,人情暖暖,欢乐满满,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原始动感。记得每到逢集,大家三五成群、七八个作伴儿一起赶集,一路欢声笑语伴着喜鹊的喳喳叫声不知不觉便走十里地儿。村里的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六·一”的到来,纯粹为的是感受一种快乐的氛围。就在十多年前,领略了电视上大城市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华,感受了一些中小城市现代气息之后的我,曾惊叹于我的家乡生产的落后,生活的简单。我曾不止一次地一边躲在小麦垛下逃离炽热太阳的暴晒,一边自言自语地抱怨,两千年来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吧,我们的收割方式竟然还停留在赤着双手从黄土地里往出来拔麦子的原始简易程度。天哪,我们这也太落后了。没有汽笛声、没有各种机械的乱耳杂音。唧唧的鸟叫、不知疲倦的虫鸣、雄健的公鸡划破黎明的响亮鸣叫、犬吠羊咩牛哞哞、高亢悠扬的马嘶驴吼恰到好处地组成了乡村原生态的交响曲。而今,我恍然醒悟,那美丽的交响曲不就是我最最喜爱的纯纯粹粹的乡村音乐吗?

现在的我仍然十分喜欢回乡下,每次回家让我心中生出非常复杂的情思,每次回家总是感慨万千心中总会泛起丝丝淡淡的忧伤。记忆中的乡村正在渐渐消逝,如今的村子很寂静,太寂静了,不正常的寂静,缺少人气的寂静,家家强壮的劳动力基本年年外出务工,户户只剩得孤寡老人、留守小孩儿和一群累死累活的妇女。妇女们的脸上再也没有我记忆之中的那种快乐,她们大多显得疲倦不堪、忧心忡忡、愁容满面。老人们则显得无精打采,坐在太阳底下唉声叹气。昔日欢声笑语生机勃勃的乡村,今天更像是被突然闯入的一股外族势力野蛮侵略过一般,显得颓废无力、精神黯然。是谁偷走了乡村的快乐?是谁掠夺了乡村的美好?

脑海里还有点乡村婚礼的印记。我大约六、七岁时,奶奶带我去参加过村子里的一个婚礼。记忆最深的便是那略带悲情的唢呐一阵阵地吹唱着新媳妇儿对娘家亲人的眷恋与不舍。欢笑拥簇的人群、你追我赶的孩子们争前恐后地拥着新郎新娘进了门,新人们脸上带着羞怯的表情跟随着老人们的指示先迈开了右脚跨过堂屋的门槛,一系列古老的婚礼习俗在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没有大摆宴席,没有高档烟酒,没有摄像礼仪,没有浪费铺张,没有大张旗鼓的一切;那热乎乎的一碗碗儿烩菜吃出了乡亲们最满足的味道,那几毛钱的小酒香茶喝出了乡村最美的情调,那一张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黑白照片记下了家族最难忘的大事件。简单朴素的婚礼仪式凝聚了一生的感情,或许那些年代的乡村人们单纯、不懂得欺骗,我小时候根本没有听说过村子里有过离婚的夫妻,他们用最简单最淳朴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今天的薄情男女一声声喊的很响亮的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今天,乡村的婚礼似乎也被城市风吹倒了,显得不伦不类,成为一个真实的四不像。一些乡村的婚礼虽没有达到经典的铺红毯,切蛋糕,倒香槟的西式程度,但是不知从何时兴起的结婚礼钱猛砸重击令原本纯洁美好的喜结连理劫数连连,过度要求的经济重压让新人的爱情早早地蒙上了一层阴影,成为引发婚后矛盾的导火索。爱情,的确需要物质的支撑,若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爱情和幸福也无从谈起;但是当爱情两字掺杂上太多的铜臭时,它不得不变质。近几年的家乡,娶个媳妇礼钱都在五至十万之间不等。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婆家给娘家适当的礼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民俗,但是一股股攀比高潮此起彼伏,有些女方家长打发媒人来来回回跑着传信儿,三番五次地要钱,致使男方家庭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婚后日子难以维持,西借东凑。乡村近几年还出现了一种现象:一对新人都在老家务农,但是女方提出的婚姻条件是礼钱数万,城里要楼房一套,几金几银数位一体,有些家庭甚至要求这些首饰必须到兰州去购买,县城里买的还不行;还要求必须拍婚纱照,还要上档次的,三五千块的才行。然后,新娘子每天就可以在田野之中劳动时用汗水洗净她佩戴着的金银首饰,几千块血汗钱换来的几张巨大无比的甚至有时认不出真人本来面容的婚纱照被挂在新房里,一年又一年蒙受着尘土的呵护。

现在我常常会在小区里碰到一些年轻人们拍摄外景婚照,女儿总是兴奋地拽着我的手大声地喊:“妈妈,快看新娘子,新娘子的裙子真漂亮喔。”还要跑到人家跟前去看,我一边告诉她不能过去会打扰人家拍照,一边无意间注意到新娘冻得瑟瑟发抖的光腿。这位新娘,多么可怜,被打扮成一种自己并不怎么享受且不大自然的风格,被摄像师呼来喝去。有次我还听到一个年轻的摄像竟然对着新娘大吼:“你连这么个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摆,重来!”脸上充满着厌烦与无奈。当时我就想,自己花钱那么远跑来饿着肚子找着挨训,换成我这性格那个气肯定是不受的。我们结婚那年,经济窘迫,因此在一些不必要的花销问题上我们看法比较一致,该花的要花,能不花的钱就尽量不花,一个家庭的经营需要计划、需要理智,我们不跟风,能够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就好。我们没有拍摄昂贵的婚纱照,但是我们曾经拥有过比拍摄婚纱照更深刻的记忆。婚姻,是人生大事,我们当然要纪念,时代变了,生活大大改善,花钱没错。可是过犹不及,一些盲目的跟风做法并没有为人们带来幸福感,并没有给人以轻松愉快感,反而成了一种长久难以卸掉的心理包袱。当然,人的价值观千奇百怪。我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当下乡村这些怪异行为里面的原由。但我非常反感这种风气,有一些攀比之嫌,有一些虚伪之风,有一些做作之感。

作为一种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大概在走向终结。消费文化正在侵蚀乡村大地,或者说它已经成为一种乡村主宰性文化。无论是农民们拼命栽种药材,费尽心血地变钱;还是争先恐后地外出,甚至用生命来换取金钱,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村的人们对自我价值的逐渐认知趋于利益化。我儿时的记忆中,平日的生活简单而拮据,啜菽饮水的日子让人神清气爽。过年时,孩子们都会一面咽着口水一面迫不及待地围坐在炕桌旁等待着那不超过两道的一级美味:自家宰的土猪肉香气四溢,香喷喷的胡麻油饼令人垂涎三尺。大家围坐在一起啃着骨头喝着小酒,吃的津津有味,聊的其乐融融,我能否用天伦之乐一词来描述那时的场景呢?一些手巧的乡亲会自己剪纸贴窗花,写对联,贴对联,糊灯笼,放鞭炮,晚上大人孩子兴冲冲地冒着严寒跟着秧歌队上山敬奉神灵,乐此不疲,大家的确都很开心,简简单单的开心。现在每逢过年,乡亲们也会花大把的银子置办年货,走亲访友一年更比一年礼大,人们之间的感情却一年更比一年疏远,机械地流于形式地把过年当成了一种任务。很多人都懒得再耍秧歌再动手制作灯笼,家里电视打开多舒坦,节目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谁愿意再出去挨那个冻。这些生活中微妙的变化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如今的人们缺乏精神气儿。按理儿,乡亲们钱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高兴才是呀,应该更精神才是呀。可现实却是:钱多了,心累了;钱来了,快乐远了。

记忆中的家乡,就是一种特别的味道,涩涩的草香,清新的花香,清清的泥土香,甜甜的泉水香,可口的饭菜香,就连同那猪圈里马棚内的味道都是香的,身入记忆中的家乡,闻到的不仅是一种心底深处的味道,更是一种深切的乡情。如今,那种味道离我们越来越远,只能在梦中相遇。记忆中的家乡,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卷,绵绵小山丘,整齐的梯田,浓密的树林,春秋之佳日,山水之清音,就连同那三四月间漫天飞扬的尘土,都是令人心动的美丽化身。记忆中的家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嗅得见香,触得到爱,记得住情。当城市化的浪潮向着乡镇农村猛烈袭来之时,各种城市元素在乡镇农村大放光彩。乡村的宁静敌不过城市的喧嚣,乡村的朴素敌不过城市的花哨,乡村的简单敌不过城市的复杂,乡村的土气敌不过城市的时尚。乡村人,尤其是乡村的年轻人正在或者已被卷进城市深深的洪流之中不能呼吸。当昔日干净的乡间小路上扔满了各式各样的垃圾食品包装袋,当昔日婉转的小鸟歌唱变成令人烦躁吵杂的各类机械噪音,当昔日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长满绿油油麦苗的田地一晃成为住宅地,当绿色环保的自行车悄然被冒着黑烟的摩托与小轿车替代时,乡村文化毫无防备地被吞噬,乡村伦理不加选择地被颠覆,乡村血脉极度危险地在危机中延续。来自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无不严重地感染着乡村的淳朴风气,人们的人情关系,社会关系都变了味儿,大家都在忙碌地做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自私、冷漠、纠纷甚至赌博也开始在乡村蔓延开来。我是个喜爱表达且自认为有丰富情感的人,我受不了与人冷眼相对。因此,虽然住在楼房里,我还是希望主动地与邻居以及住同一栋楼的朋友们交流,我想把乡村的那种纯朴带进城里,想让有些所谓的城里人也回念起自己的根,我想把一丝热情传递给他们,让他们那为钱而疯狂的目光呆滞的脸上绽放出一点点笑容。

曾看过一个学者的博客,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他听说他住的那个小区基本全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在国外不仅指经济比较丰裕,而且涵养素质也相对较高的阶层。可是他发现在他们小区,所谓的中产阶级只是说钱的数字达到了一定水平,整体素质是不容乐观的,甚至还有人在干干净净的小区林荫道上随口吐痰。我们的城市在短期内疯狂地发展起来,各方面的要素却都没有相应地跟上来,就像一个在原始村落中生活的村民某天突然中了五百万大奖买了套房住在了城里,强行地逼迫他接受一种城市生活而非自然而然地融入一种他全然陌生的生活会是一种什么结果,会生出一种怎么样的尴尬?到头来只是悲剧一场。城市况且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么深受城市风气影响的乡村风气到底会朝什么方向吹?近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乡之间距离大大缩小。乡村巨大的外出务工潮流将多少城市文化中的泥沙带进了原本清净的乡村文化之河。在我的印象当中,尽是城市对于乡村的不良影响:从城市来的塑料袋满天飞,污染了乡村纯净的空气;从城市传入的垃圾食品吃坏了孩子们的身体;打工小青年儿从城市里带来的高傲又无知的表情像尖刀一样刺痛着亲人的心;从城市传入的啃老行动,让小辈们把操劳一世的老爹老娘往死里啃;从城市传入的穿着打扮将一个村妇装饰的不伦不类,让人大跌眼镜;从城市里传入的欺诈虚伪自私无情地吞噬着乡村原有的善良与和谐。一切都是为了一个钱字一个利字。我们的城市就在片面追逐利益之中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每一个环节都打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记号,深受这种城市化风气影响的乡村将会何去何从。我片面地以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享受本应该强盛而多姿的城市文明。然而现在,我们的乡村也一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再不能失去更为根基承载着更多中华元素的乡村文明。

我们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优质的«国家地理»杂志,每每惊叹于国外那些保存完好的古文明遗址和绝美的自然景观,比如英格兰威尔特郡的巨石阵、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竞技场、欧洲各国神秘的古城堡等,无论是浪漫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巴黎,还是充满着乡村基调田园风光的普罗旺斯;无论是灯红酒绿的曼哈顿街头,还是美丽天然的国家黄石公园,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老外们深刻的文化理念,他们十分重视保护本国本土文化特色,他们的城市各具特色,不仿照,不单调,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亮点;他们的乡村文明也立足本土特色,甚至有些家族在十分倔强地用各种奇异的方式抵御着外来的文化侵扰。在钦羡老外远见卓识的同时,我们心痛地亲眼目睹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渐渐衰弱。因此,是不是我们应该做出深刻的思考,做出应有的努力来拯救我们中国祖先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呢。有人会说,我们有啊,我们为了建设我们的城市文化,也做了很多工作。的确是,我们都听说了一些骇人听闻的“城市文化”建设工程,郑州46万豪华公厕、济南70万豪华公厕,局这样解释:“之所以修建豪厕,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个城市的文明发达程度,难道是看这个城市做了多少面子活吗?城市官员面子美,人民群众心里酸。很可怕,我们的城市发展理念近乎扭曲。那么,我们的乡村,宁愿不要吃不消的开放,宁愿不要要人命的现代化,我们相要坚守一份纯真,我们想要保持一种精神,我们想要留下一些不同。这些官员们应该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去看看那些发达国家的文化建设与保护工作。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迅猛速度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我国在几十年内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而且几乎所有城市的发展模式统一,规格相近,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蛋糕。,跟他聊天他跟我说他几乎走过了中国所有的城市,说实话给他的感觉就是中国的这些城市规划建设非常的相似并且越来越相似,他也讲到了国外城市的各具特色。我没去过太多地方,但是我也感觉所到过的城市除了本身的文化景点之外,其余部分的确大致相似。这样不顾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则的经济发展导致中国城市建设缺乏思考失去特色,千篇一律。但这一点并非最关键的问题,更有甚者,快速加码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数不清的问题和隐患,一些城市下水系统常常瘫痪逢雨必涝,一些城市交通系统常常瘫痪市民坐车不如骑毛驴。同时,在快速建设中,连同一些历史非常悠久该加以保护却未得到重视的文化遗址都被巨大的城市化浪潮淹没,永久地消失在这个地球上。试想假如人们的生活都出现了问题,人们哪有功夫哪有心情再去充实文化生活建设精神文明。这样一来,漠视文化、丢失文化导致一系列现实问题,一系列现实问题反过来进一步促使文化不断衰落,甚至消亡。

如若亲历乡村的各种活动场景,我们还能若隐若现地感悟到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存在。但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来讲,乡村里保存的相对较好的中华文明已渐行渐远,直到对他们来讲完全陌生。当今,出生于农村而漂泊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八零后们,即便是有一种想要回归的梦想,即便是有一种想要孝敬的想法,即便是有一种想要保护乡村文化的观念,但都被陆续来临的各种矛盾所困扰,心有余力不足。日渐衰老的父母,逐渐长大的孩子,各项不菲的开支,遥远的距离,远离家乡的各种尴尬,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根本无暇无力顾及所谓故乡文化。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对传统的中国乡村文化肯定有着相对深刻的感情,我们文化的根源永远深深埋植于那偏僻的山村里,我们回去还能寻得到她。然而,生于二十一世纪的乡村孩子长大之后未必就有这么幸运,他们还会不会有这种乡村文化的情缘,他们会不会在乎乡村文化的消失,抑或他们根本就不晓得这种文化曾经存在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相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化保护方面的努力,我们偌大的汉族做的工作羞于启齿。我们在各类电视节目上看到总是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普通群众尽心竭力地想站上国家最高的舞台,想尽办法弘扬他们的民族文化,宣传他们的非物质文化。想方设法寻找并扩大训练经典文化传承人的队伍。比如大家天天都在听的这些生生不息的藏族歌曲以及蒙古族歌曲,大都气势磅礴,感人肺腑,情真意切,催人向上,教人感恩,让人奋进。这些歌曲的主题要么是歌颂赞美家乡,要么是感恩父母亲情,要么是大胆表白爱情,无论哪种类型,她们都坦荡地表达着热烈真挚的感情,都在宣扬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仰望雪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大高原”等这些歌曲,词很好,曲子也很美。少数民族的歌曲从我有记忆起直到今天三十二年了一直回响在我的耳旁,从未间断从未离开,并且有种历久弥新之感。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们一般都喜欢听这些经久不衰的民族歌曲,因为在这些歌曲里面他们能找到过去的记忆,他们能找到一种其他歌曲唱不出的情感,他们能找到一种其他歌曲缺失了的踏实感,他们听着听着就联想到了故乡,想到了生命的根。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表现了这些民族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表现了他们民族强劲的生命力!表现了他们发扬传承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决心!“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曲深深吸引着我,有一半缘自她淳朴的词,词是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女士填的,简单却感人至深,歌词无不流露着诗人生在台湾却永远怀念故乡的感情。可见,真正动人的文化是带有强烈感情的,带有强烈感情的文化是离不开她生长的根基的,是有其独特的味道的是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当代作家路遥,生于陕北清涧县的一个世代农民家庭。有人曾对路遥说你们家乡陕北的那个地方那么贫瘠,为什么那里的人们不整体迁居到别处生活呢。路遥听到这一问题先是微微一笑,随后即两眼充满泪水。他说那是他的家乡,纵然贫瘠、纵然风沙飞扬,但是他从小就是吹着风沙长大,看到在黄土高坡上傲然开放的小花时那种欣喜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谈起故乡就会泪湿双眼的情感也是别人无法感知的。让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抛却自己的故乡,忘记自己的本,忘记自己的根,无异于结束了他的性命。当今社会过多的物欲追求将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血无情,除了对着金钱说一句赤裸裸的“我的眼里只有你,我爱你。”之外,他们心里已没有真爱,眼中已没有真情。一些人真的可以为金钱抛弃亲情、背叛爱情、轻视友情,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编虚撒谎。再不用放眼全球全国了,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口群体在日渐膨胀。要让他们保护在他们眼里看不见伸出手来摸不着的毫无价值的文化和毫无意义的文明更是一种不可求的梦幻之谈。对此,我深感悲哀。面对文明,这种麻木冷漠的表现也是我们当今教育所结的一颗畸形的果子。我曾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这样写道:“传统乡间伦理道德早已解体,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顿时产生了一种莫名空虚和一种寻不到归属感的寂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这丰厚的文化财富反过来成为民族传承的载体。然而,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过分地看重物质性,使得许多宝贵的中华文化元素逐渐消亡,民族传承的浓度越来越小,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日渐式微。在忙于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该抽点时间时常问问自己,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我们有文化吗?我们的文化之根在哪里?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于何处去寻他们的根?如若我们的文化之根有一天真的消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能为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做些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前段时间老家的房子重新修葺,我非常高兴。在我眼里,她不只是一块家人栖居的土地,她是一个家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她不只是一座古老的庭院,她是一根延续着善良与淳朴的血脉;她不只是几间简易的旧屋,她是一个在外漂泊游子心灵回归的港湾。那里,不仅有一座长着花草、结着果实的花园,她更是一座生长于此的孩子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是一段生长于此的孩子们难以忘却的记忆,是一本书写着家族苦难兴衰的史书。因此,她,不能消失,不能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更不能消失在我们的心里,即便人们一代代地老去、离开。保护乡村文化,不仅仅是保护一座古老的庭院,一间破旧的房屋,一堵古老的土墙,一个古老的庙宇,更是保护她无形的精神,她美丽的内在,她古老的血脉。我们不想成为一代失去文化之根的漂流者。我们不想像一位出身乡村的知识分子说的那样“我已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一名寓公,在家乡是一个异客。” “谁将西归?怀之好音。”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内心永远都牵挂着生命深处的根。

保护我们的文化,就是守卫我们精神的家园。

记得,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陇西资讯为陇西县文联官方微信平台,长期推出书画专刊、文学天地、书画课堂、民间艺术、人物春秋、收藏鉴赏、戏剧曲艺、艺术评论、专题活动、文艺信息等优秀内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欢迎广大读者关注、交流、指导、赐稿。


联系我们

[13519023047]

投稿信箱

[1109821078@qq.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 交流 | 分享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