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青年关于90年代初的记忆 —— 第一篇:吃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一个农村青年关于90年代初的记忆

第一篇:吃

&香菇小丁


 

前言


我出生于1984年,九十年代到来的时候正好六岁,上小学一年级。九十年代初,我们那个遥远偏僻的山村依然波澜不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贫穷落后、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而后随着改革的巨变,简单的农耕生活,迅速烟消云散,湮没于记忆的长河之中。

 

而今每每回想起来,令人感慨不已,唯有记录下来,才能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

 

今天,我将用文字的形式,讲述曾经的吃,穿,住,行,用,供销社的经历,记录九十年代时的山村生活。

 

就当是忆苦思甜吧!

 

第一篇:吃

 

我出生的时候已经包产到户,山里耕地虽然不多,但每家还能分上好几亩。遇到好年景,一年能收好几石小麦,家家都有粮食。只有灾年的时候,才会挨饿,靠从河南运来的红薯干勉强度日。好年景的时候,吃是不用发愁的,平时就能吃上白面,过年的时候,还能吃上一顿白米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玉米糊糊


也许是人们还没有从合作社的影子下走出来,各家的吃食都十分简单,能填饱肚子就行,没有更高的要求。早饭照例是玉米糊糊,根据节令,春末是玉米糊糊拌洋芋,秋天掺南瓜,冬天则是红薯。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什么也不加,就叫纯糊汤。贤惠的主妇偶尔会做些红豆玉米糊改善下伙食,红小豆是个稀罕物,只有村里有人去河南时,才会捎上一些回来。



(玉米粥,山里人的早餐,一直到现在都是)


下饭的菜只有辣酱和酸菜。


辣酱


辣酱要选用秋天霜打过的红色鲜辣椒,用粉碎机打成酱,然后在里面加很多盐,就可以吃了。加过盐的辣酱,可以放很多年,越久越香,这是山村里最常见的酱料和下饭菜。



(辣子酱,相信很多陕南人非常熟悉)


刺芥芽酸菜


酸菜也不是用白菜腌制的那种。秋天种小麦时,地里经常会挖出一种叶子长满刺的草,我们都叫它刺芥芽。这种草的繁殖力很强,有一点根系都会生长。父母把它们捡拾起来扔在背篓里,背回家后清洗干净,用开水烫熟,再用手揉搓一下,放入装有清水的瓦罐,上面压一块青石,自然发酵后就成了酸菜。吃时捞上几筷子,拌上盐和辣酱。有的叶子老,吃的时候还会刺喉咙,只是别无选择,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刺芥芽,用来做酸菜的野菜)


家境富裕的人家,有时候会在玉米糊糊上撒一把白糖,然后端上一碗,蹲在墙角,一边晒太阳,一边吃,而且不时的嘻嘻作笑,露出得意而满足的笑容。白糖在90年代是稀罕物,平时很难买到,只有看望病人时,才托人买上一斤。所以,那时候,我很羡慕可以吃上白糖的人。


白糖是富贵的象征。

 

手擀面


年景好的时候,中午多为面食,要么面条,要么烙馍。没有压面机,吃面条只能用擀面杖擀。母亲忙活着擀了面,就捞了酸菜做浆水面。晚上那就更随意了,拌上一锅面糊糊,全家人稀溜溜喝下去,就算一餐晚饭。



(手擀面就是这样擀出来的)


赶上遭年景的时候,面食就很难吃到了,只能用玉米糊糊将就度日。我上小学的时候,旱灾比较常见,只要一有灾情,全村人都得挨饿,初中之后,多数人选择出去打工,种地的越来越少,就不再缺吃的了。

 

年猪


家乡有养猪养鸡的传统,过年每年都要杀一头二三百斤的大猪,杀猪是过年前最喜庆的事情。


杀猪之前要去政府报备,交上三块钱的杀猪税,才能动刀杀猪。


杀完猪后,主人家会请帮忙的乡亲吃上一顿杀猪饭。杀猪饭内容很丰盛,猪的每个部位都要煮上一些,然后做成杀猪菜。宾朋满座,整桌都是肉,香味四溢,热闹非凡,非常幸福。

 
(杀年猪,图片来自网络)


猪油


这些猪肉被制成腊肉,吃上一年基本不成问题。然而吃油吃肉依然是能省则省。那时候没有植物油,全家人一年的食用油都靠这些猪油。


把从猪肚子里揭下来的板油切成块,用大锅熬几个小时,直到板油块榨干为止。炼油剩下的油渣是做油饼馍和花卷馍的上好材料,每次只有来客人的时候,母亲才会把油渣取出来做馍,平时根本舍不得吃。

 


(大铁锅炼猪油)


新媳妇做饭多放了点猪油,老头老太太就会絮叨起来,说自己当年如何如何,骂她败家子。有的把盐渍了的猪肉吊在屋梁上好些年,直至变了颜色,长了肉蛆。有笑话说有一家人待客,把陈年的腊肉用麻绳串了盛在碗里,客人筷子一夹却把整碗的肉都带了起来,满桌的人看着,只好讪讪的放下。

 

土鸡蛋


鸡蛋是从来舍不得吃的,凑齐了两三斤,就拿到供销社卖掉,换些盐或针头线脑之类。偶尔偷吃一两个鸡蛋,定会招来母亲的责骂,这吃掉的不是鸡蛋,而是一家人的盐钱。


小时候我最欢喜的是家里来了客人,这时母亲会打上一两个鸡蛋做臊子面待客,我也跟着沾光。

 

(农村的土鸡蛋,现在越来越少了)


白米饭


大米尚属稀罕吃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


家里没钱买,拿两升小麦去换几斤白米。面粉是村里磨坊的钢磨磨的,十几里外还有一个水磨。平时吃含麸皮较多的面,略呈灰黑色,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过了几道细筛的白面。


 
(大铁锅蒸白米饭)


小孩子从小就被教导“喉咙深似海,吃断斗量金”。

 

吃饭务必吃尽,剩饭热热下顿再吃,谁要是糟践粮食那就是造孽,要遭雷劈的。


挑食、贪吃、馋嘴都会被视作没有出息的表现。

 

水果糖


零食就不要想了,偶尔吃上两分钱一颗的水果糖,兴奋的几天睡不着觉。剥掉的糖纸也舍不得扔掉,小心的收藏起来。




冰棍


每年四月初八,镇上会有集会,集上有小贩卖冰棍,实际上就是用糖精兑水冻出来的冰块,却也成了小孩子梦寐以求的美食。




土特产年货


过年时零食会丰富些,多是南瓜子、花生、栗子、核桃、柿饼之类的,都是自家可以生产的。


 


方便面


至于方便面、火腿、锅巴这些现在看来再也平常不过的零食,我小时候是见也没见过,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才第一次尝到方便面的味道,熊毅武和北京方便面,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吃到锅巴。


能吃上方便面是有钱人的象征。


母亲有时会自制些锅巴给我解馋。每回做粘稠的玉米糊时,锅底会结上一层焦黄的硬壳,母亲告诉我那就是锅巴。每每给我留着,用油炒了吃。

 


交公粮


那时农民每年要缴上调款、农业税、林业税,还要给粮站上交公粮,负担非常重。


交公粮的时候,人们肩挑背背,也有用架子车推的,把晾晒好的粮食送到粮站。工作人员伸手在袋子里抓上几粒,看是否颗粒饱满,然后扔进嘴里“咯崩”咬上一口,吐出来看咬断的白茬,以此检验是否合格。


 


经常有一些远路的山里人在粮站安营扎寨,空地上铺上床单晾晒粮食,那都是检验不合格的。城里人无需交税交公粮,因此村里人都很羡慕他们,管他们叫“吃商品粮的”,都以吃商品粮为荣。

 

商品粮


农民的子女想吃商品粮,唯一的路子就是上学,一朝金榜题名,鲤鱼跳农门。初中考上中专,毕业后就能分配工作,端上铁饭碗,吃上商品粮。




到了我们这一级,中专已经不再包分配,只能努力的去读高中,考大学,从山里走出去,找一份好工作,才算是能吃上一碗饱饭。

 

虽然已经没人再提铁饭碗,也不用交商品粮了,但农村人依然羡慕公务员。在父辈的眼里,只有公务员和老师才算是正式工作,也就是原来大家所说的吃商品粮,其他的都是打工的,非常不保险,随时都有可能挨饿。

 

90年代还是计划经济,物质相对比较匮乏,但每个人都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非常有奔头,活的比较单纯,也很快乐,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想来,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


(未完待续)


PS:这一篇主要讲90年代的吃的,下一篇讲一下那个年代的穿的,敬请关注。


打赏请点这里:


关注我的公号请点这里:


查看小丁之前发布的博文,请点 “ 阅读原文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