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份“吃了才算回家了”的美食是什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常年在外,你觉得怎么才算是回家了呢?

是过年时,归心似箭地挤在春运大潮里赶回家团圆?还是功成名就时,衣锦还乡跟家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果实?抑或,人生失意时,狼狈回家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安慰?

真的回到家乡才发现,离家经年,再见已浑然不识曾经的街道小铺、邻里面孔。

但只要提箸,熟悉的味道缠绵舌尖,涌入口腔,便知道真的回家了。这就是国人沉淀了数千年的饮食习惯,一罐剁椒、一勺糖、一瓶醋,瞬间便勾起饮食男女的乡情和家味!



在外工作的那几年,我常常会想起大学时的情形。

那会儿,哪怕是冬天的早晨,我也会早早起床和室友一起去一号食堂排队买肉夹馍,配一杯热热的豆浆。

然后,一边吃一边往教学楼急走,肉夹馍的香、豆浆的暖总能及时唤醒我惺忪的双眼,一上午都能精神满满。

两年前回西安,刚下火车,我就迫不及待地拖着行李箱和朋友一起去了以前常吃的那家肉夹馍店。"老板,两个肉夹馍,两份凉皮,多放辣。"朋友熟练地对老板说道。



然后,我们就坐在划满印痕的桌子前耐心等待。因为,最好吃的肉夹馍,馍都是在炉子里现烤出来的,炭火烧的特别旺,一圈的馍一会儿的功夫就烤的外皮焦黄酥脆,里面一层薄瓤(经验丰富的师傅凭手感就知道怎样的馍薄厚适度)。

馍烤好后,师傅带着手套拿出来放在案板上,一只手扶着馍,另一只手用刀从中间划开,噗!一股带着面香的热气便扑了出来。再从大锅里捞出一块炖的烂烂的、酱红色的肉,笃、笃、笃剁成肉末,用刀一铲喂进张开嘴的馍里,再浇点腊汁,纸袋一套,放在盘子里就端上了桌。



吹几下,便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外酥里嫩,肉香在唇齿间滚动,腊汁已经浸入馍里,白馍也有了肉的味道,却不显得油腻。一边吃,一边不时张开嘴呼气,以免烫着。这一刻,我才觉得回了家。



以前的领导是重庆人,在北京奋斗的10年里,她最大的梦想便是回家开个小面馆。

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人,她常跟我们说重庆小面的美味,还时常带着我们一起走街串巷的寻找重庆小面的踪影,然后一家一家的尝试。

但结果往往不如意,她总说:“这家小面根本不能叫重庆小面,一点儿都不正宗......”也许真的很想念家乡的小面,她在第10年离开了北京,回家乡创业。

后来,受邀去了她的家乡。我才发现,重庆人真的爱小面爱得深沉,每天早餐一碗小面,夜宵还是一碗小面。



做面的师傅常常一手抓俩碗,一手拿着调味勺上下翻飞,尚未挑面,碗已被佐料淹掉一半。什么油辣子、姜蒜水、榨菜粒、芽菜粒、花生碎、小葱花、青椒面……林林总总十几种,味道的均衡全靠手上拿捏。

淡黄色的碱水面在滚水里煮几开,起锅时加冷水,根根筋道,配着烫好的蔬菜,挑到碗里。

上桌后,我学着她的样子,先用筷子搅拌两下,唏哩呼噜吃两口,红汤味鲜料厚,清汤咸香爽口。

她说,现在的日子过得简单、随性、痛快,这便是回家的感觉。



大学室友出嫁,我们几个好闺蜜坐着飞机去参加婚礼。

在阿缀的要求下,我们提前两天到了无锡,休息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阿缀就叫醒我们,说是要带我们去吃无锡的特色美食。按她的意思,来到“天蓝风清语软”的无锡,不吃一次三鲜馄饨和小笼汤包,岂不可惜。

南方的馄饨北方的饺,无锡人对馄饨情有独钟。除了主流的三鲜馄饨,还有绉纱馄饨、蟹粉馄饨、荠菜馄饨、虾仁馄饨等。

街边处处都是卖馄饨的,阿缀熟门熟路的带着我们进了一家馄饨店。



这里的三鲜馄饨是用鲜肉、开洋(虾仁干)、榨菜做的馅儿,以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煮出来的馄饨精巧可爱,皮薄、馅多、汤鲜,口感咸香爽滑。

看着一边吃,一边滔滔不绝的阿缀,我才发现那个曾经一起狂吃酸辣食物的姑娘一直念着家乡的三鲜。

阿缀说:“不论在外面待多久,只有吃到熟悉的三鲜馄饨,才算是回了家。”



曾经,我们天天吃的饭菜并不觉得稀罕,偶尔甚至腻烦。

但是,远离家的时候,你才发现那些熟悉的味道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比如海城的馅饼、北京的炸酱面、安阳的扣碗酥肉、武汉的热干面、常德的米粉、厦门的沙茶面、广洲的肠粉......形形色色,各地不同。那么,你吃了什么才觉得回了家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