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拉黑父母六年,写下控诉万言书: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仇人的?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4-27 18:33:08




生在高知家庭,自小成绩优秀,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北大毕业,美国名校研究生……听上去是不是很羡慕?这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模范生有严重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已经拉黑父母6年,12年春节未归,他过得一点也不幸福呢?


最近,当事人王猛写了15000余字的长信,回顾了自己与家人的过往,在网上引发了大量共鸣。

 


他写得实在太长,可读性说实话不是太强,但是每个字都看得人心痛。整篇文章围绕着两个字展开,那就是“控制”,以爱之名的控制。


这篇万字长文自始至终都有一种悲愤的情绪在牵引,又带着报复式的快感,他想告诉自己的父母:

 

看了吧,时至今日,全是你们自找的,这下我让你们死个明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可怕的是,很多父母意识到子女心事的时候,已经太晚。

 


在王猛父母看来,儿子从小到大,甚至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

 

“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初到美国时,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

 

他的父母始终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自己的教育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他们在心中默默把孩子如今的“叛变”归结为在美国受了别人的挑唆。

 

他们察觉不到孩子心中的暗潮涌动,也捕捉不到他脸上的敏感与不安。在礼貌的常规问好背后,是和自己的日渐疏离,渐行渐远。

 

我努力我奋斗,我捱了二十多年,就是为了有一天,和你们的永远诀别,这一世亲情已断,此生不复再见。这是一种彻骨的寒。

 

王猛文中提到的场景,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都无比熟悉。比如不顾子女感受乱开玩笑,在人前贬损、指责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伤害时不但得不到父母的保护,迎接自己的反而是嘲笑……



有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吗,对于父母一辈来说,哪里有,都是些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零碎,他们总是惊叹于子女的记忆怎么能这么好,心眼怎么能这么小。

 

可是对于子女来说,却是刀刀溅血,刀刀扎在自己胸口。

 

今天我在自己的亲子育儿公众号“斑马的育乐园”上推了一篇谈不要在早上骂孩子的文章,文章提到了七不责,包括“当众不责、愧悔不责、夜不责、饭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但是偏偏我们的父母,最喜欢的就是在这七种时候责骂孩子,越是人多,越喜欢扮演自己的权威,你为取得一点成绩高兴的时候,他们兜头一盆冷水把你凉到脚心,至于饭桌,更是责骂孩子最好的地点。

 

前一阵和朋友聊起和父母的相处,她说跟妈妈任何时候都是讲不通的,一切的问题到了聊不下去的时候,她总会搬出一句“我是你妈妈”来结案。这不是解决问题的,这只是粗暴的封住了子女的口。

 

没错,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思想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没有自己就没有孩子,子女的生命都是自己给的,操控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很难改变,尤其不能靠讲道理改变。

 


如果王猛真的放下了,他就不会去写下这篇万字长文。他期待自己的父母能看到,却并不相信他们真的会改变,这是和父母讲道理失败后的产物。


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去和你的父母掏心掏肺讲道理,特别是在你觉得他们蛮不讲理的时候。我们恨父母的控制,然后用反控制的方式去回应,最终就是这段关系的彻底决裂。

 

人都有自我辩护的本能,我努力证明我父母是错误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接受,然后争吵愈加激烈,这是个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最后双方都苦不堪言。他们傲慢地认为,你凭什么给我讲道理呢,你现在会的这一套,还不也是我教你的吗?

 

后来我发现,我完全可以用更平和的方式去跟他们对话。他们并不是不接受自己的错,他们只是不能接受你单刀直入去指责他们的过失,就像子女不能接受父母在人前贬损自己一样,这很伤自尊。

 

也许他们真的错了,可你不是一定要像小时候他们逼你那样,去逼他们去承认。如果他们曾经的方式是错误的,为什么你一定要用错误的方式去回击呢?维系亲情的是爱,不是对错。

 

所以我不再说,我只是做。我不再执着于纠正他们观念上的错误,当我觉得你哪里做得不对,我做对的给你。而且事实上,当我慢慢变平和的时候,我也会去反思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一味归咎于他们。

 

我父亲从前是很迷信魔鬼教育这一套的,可是有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吃饭,他坐在窗边,看着大圣幸福地依偎在我身旁,突然对我说:你知道吗?爸爸很多地方都不对,你才是对的。

 


80、90后是比较重视自我心理建设的一代,我想在这些教育问题上会比我们的父母好得多。可是我们的下一代就会百分百对我们满意吗?必不会。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下一代,会用什么样的模式去思考问题,怎么去评价你。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过是做父母的自己在拿自己权威压人。事实上,在子女眼里,父母的不是多得一箩筐都装不完。

 

每一个准备做父母的人,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注定要被子女评头论足,如果有一天他拿出一张卡片细数你的“七宗罪”,写下万字檄文,千万不要意外,也不要骂他是白眼狼。这不过是子女成长了,父母却没有跟上。

 

当你能接受来自子女的批评时,也许就是你理解父母的开始。原生家庭这个词这几年被频繁提起,这的确是一把解码的钥匙,却并不会真正解开你的心锁。

 

我们太喜欢把问题归咎于童年,这样我们就不必为自己失败的成年负责。

 

很多年前,我也曾经跟我的父母几乎无话可说。我觉得我的脆弱、无能,没有安全感都赖他们。甚至于我遇到的每一次失败和挫折,都会推导到童年的某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认定是这件事在我的潜意识里埋下了种子,绊住了我的人生。

 

直到后来我发现,我的失败不是因为自己有一个痛苦的童年,而是我没有能力从这个童年中自己走出来。

 

童年我们是回不去的,但我们可以修复爱自己的能力。

 


我不想道德绑架王猛,我懂他的痛苦。


“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王猛说。


比起苦苦等待孩子回家的父母,一直在折磨自己的王猛更让人心疼。


三十年来,他都活在痛苦中,冰冷的抗拒背后,是微茫的期待。他关上了自己世界的大门,却留着一道窄窄的缝隙,透过缝隙,他遥远地看着他们。他把自己人为地变成了一座孤岛,可是这座孤岛,始终渴望着有人能来。


偏偏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回家的路。

他们也许有万般不是,但至少曾给过他温情的片刻。我不确定未来的某一天,在他们终于都离开了人间后,想起那一刻,他会不会突然难过到无法自抑。

 

前半生已经留下了这么多无法弥合的遗憾,后半生真的要给自己留下更多遗憾吗?


太恨父母的人,是没有办法真正爱自己的,因为你无法把与生俱来的基因从你的身体里洗去。

 

一个人证明自己强大的方式,不是斩断过去,割裂自己的人生,决绝地在心上划一道伤口,而是将过去与未来连接,在废墟上重新起一座高楼。



这一届父母不会做父母,这一届子女也不会做子女。每一届父母都不会做父母,每一届子女也都不会做子女。但是我们有机会成为更好的父母,我们也有机会成为更好的子女。

 

趁还在。



斑马:


今天的末条是新年服的推荐。快过年了,给你们推荐6款喜庆吉祥又好看的新年服,1-6岁宝宝都可以穿,还有成人款可搭配亲子装。


这套年衣还是首个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年衣品牌,特别精致有范儿,而且内里加绒+填充杜邦棉,北方的宝宝在室外也能穿。


今天的三条文章,是具体的团购信息,一定一定要点开三条文章看~




向左滑动☝图片 送你一枚小确幸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