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这条经络——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24 21:41:19



1


脾经常畅通——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


脾经淤堵——消瘦或肥胖,消化不好,胃胀气,呕吐,肢倦乏力麻木,嗜睡,皮肤损伤,肢体活动不利……

 

有句话说,“脾经畅通,重病难上身”,为什么只要“脾经”不堵住,任何重病难上身呢?


1、脾是生命的动力源头


人们通常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然而现实中许多西医医师从来就没拿着脾当回事儿,说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不知道脾不仅是全身的能量马达,同时也是杀菌灭毒的航母级消毒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脾比肾还重要。另有一些人误认为生命力量的动力是肾,这是错误的,因为只有脾分泌的物质强压给肾脏,肾脏才有力量过滤血液中的杂质。


当然肾影响脾,但脾又反过来又影响肾,先天在脾,后天亦在脾,人出生后,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长到十八岁成人,也还是那么大小,始终没有变化,生长的动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给,只有年龄增长时,脾才稍稍增厚,到五十岁时,我们的脾内已经呈蜂窝状,其中已无实质——能量了。如果将脾再次填实,肾水自然就会升入头部,人就有回到年轻时期的感觉。脾与肝相辅相成,脾也存血。脾切除之后,肝失去了脾的滋润,肝脏就会暴裂,人也就会全身没劲儿,常患血毒疾病,皮肤上总起疙瘩。细心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出生落地时,哭的声音特别响亮,音讯可以传得很远,为什么能够音讯可以传得很远呢?其主要力量就是源于脾。

 
2、 中医认为: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


脾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状态,脑衰,其暗中是脾的枯竭;肾枯竭的背后也是脾衰,因此脾衰比肾衰更可怕,因此脾比肾还重要!肾有问题影响脾——脾出了问题直接就影响到肾。心脏衰竭的背后也是暗中的脾衰,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个词,其实“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3、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


它们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之仓廪也"。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脾气虚,则血少,血少则发无以得生。


4、脾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


脏腑局部之正气亏虚,亦与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来说,脾胃虚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中医认为脾脏有摄血统血的功能,同时脾脏和胃同为中焦,为决渎之官,和胃相表里。正气源于水谷精气,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正气若不足,百病潜伏中,因此,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5、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首先,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储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人有空的时候,记住一定多按摩一下脾经,因为“脾经”常畅通,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如何按摩脾经,抓牛要抓住牛鼻子,按摩脾经首先要按最容易堵的地方,哪些地方最容易堵呢?我说过关节的地方是经络气血所过之处,此处关节容易形成卡压造成气血和经络的堵塞。


2


养护脾经---敲打脾经的妙法


 一:“久坐伤肉”


中医认为, “久坐伤肉”,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引起脾虚, “伤肉”也就是伤脾。平时多敲敲脾经可增强脾经的运化功能,补充因久坐损耗的元气。


二:判断脾虚的小方法


1:看眼皮:如果平常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而现在眼皮却耷拉下来了,双眼看上去没精神,就说明脾虚。因为中医认为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如果眼皮松了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不过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2:观察舌头:如果舌头颜色较淡,舌边出现齿痕,说明脾很有可能出了问题,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或抓紧时间调理。


三:敲打脾经法


1:坐姿: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的坐法,也就是架腿法。采用这种坐法利于对脾经的按摩。因为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然后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再进入大腿内侧前缘,然后进入腹部。这个坐姿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从而便于按摩。

·         

 2:敲打法:拍打时要握空拳,用掌指关节端由上至下一路拍打下来,用力适中,对于大腿部位的脾经拍打时可稍用力。两只腿都要敲,每侧以敲打10分钟为好,敲打的时间自然是上午9:00~11:00之间,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敲打的次数视自己的时间多少而定。

·         

 3:功效:上班时可利用工作间隙,将腿盘成“4”字形,然后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一路敲打下来,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

·         

4:提示:如果拍打的过程中发现痛点,表明脾经上有堵塞的地方,这时可以用点按的方法对其进行按揉,将淤堵的穴位打通,从而将整条脾经的气血通畅。


四、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那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3


脾经上重要穴位及功能


稍微懂得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脾是后天之本。所以,脾经上的穴位对于后天身体的养护特别重要。今天要介绍的这五个脾经上的穴位,各个神通广大,堪称大药。



1,通鼻窍——隐白穴


隐白穴是脾经的第一个穴位。它位于大脚趾趾甲旁大约1毫米的位置。这个穴位最大的功用在于止血。所以,平时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多用它来治疗。方法为艾灸,每天每穴15分钟。其次,这个穴位还有通鼻窍的功能。所以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掐按此穴来缓解症状。



2,缓胃痛——太白穴


此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此穴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能缓解食欲不佳、腹胀。刺激的方法为揉按,以感觉稍有痛感为宜,每天120次。



3,抑胃酸——公孙穴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这个穴位的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这对于从前有胃病,或者想减肥耐饥的人来说再适合不过。因此,它有减肥功能。刺激方法为揉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天120次。



4,消炎症——商丘穴


商丘穴的最大用处之一在于消炎。下身的很多炎症,比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等,都可以通过揉按商丘穴来缓解。每天120次。商丘穴能消炎的道理,在于其正好对应足底反射区中下身淋巴反射区。此外,商丘作为脾经大穴,可以调运全身,尤其是脾经气血,提高血液循环质量,有助于炎症、疼痛物质的排出。



5,三阴交——妇科病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6,漏谷穴——小便不利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7,地机穴——肠胃运化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8,阴陵泉——祛湿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9,止瘙痒——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为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条虫子在那里扎窝。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体瘙痒,见效很快。另外,血海穴是补血的中药穴位,调度全身血液。它和足三里穴一起,堪称补气补血的两大重要保健穴位。



4


健脾常用食物药物


常用中药: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茯苓、薏苡仁、莲米、芡实等。

常用食物:糯米、黄花菜、蕈类、鸡、鹌鹑、羊奶、葱、蒜、豆豉等。

常用药膳:参枣米饭、益脾饼、山药饼、茯苓包子、山药面、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开胃健脾药膳适用于消化力弱、食欲不好、食后腹胀、积食腹泻,恶心呕吐、气虚症状不明显,需与健脾益气药膳区分。

脾虚的饮食禁忌

饮食要清淡,肥腻油炸等不易消化的东西不能多吃。味道过于咸或辣的也要少吃,应多吃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熬小米粥喝。多吃甘温之物,如板栗、山药、红枣等。忌吃寒凉之物,如鸭肉、梨子等。

  每天教您一道菜
每天学会一道菜,让你家中充满爱


关注


小儿常识 | 小儿感冒 | 小儿发烧 | 小儿腹泻 | 夜啼 |

妇科 | 月经 | 宫寒 | 乳腺 | 丰胸 | 减肥 | 美容 | 养颜 |

排毒 | 痘痘 | 黑眼圈 | 泡脚 | 脚气 | 脚臭 | 辐射 | 衰老 |

男科 | 补肾 | 腰痛 | 腰间盘 | 腰间盘突出 | 腰间盘痛 |

背痛 | 腿痛 | 颈椎病 | 痛风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风湿 |

胃病 | 胃痛 | 小腹突出 | 便秘 | 痔疮 | 眼病 | 肝病 | 养肝|

感冒 | 咳嗽 | 咽炎 | 鼻炎 | 牙痛 | 口腔溃疡 | 解酒 |

皮肤 | 手脱皮 | 脚跟痛 | 抽筋 | 脚鸡眼 | 手脚皲裂 |

白发 | 脱发 | 失眠 | 长寿 | 补血 | 湿气 | 经络 | 偏方

点下面阅读原文看更多养生知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