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压疮,还傻傻不知怎么做吗?赶紧进来看看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长期卧床、坐轮椅者和老年人中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生呈现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或家属的痛苦,增加感染机会,延长住院时间,加重家庭负担,甚至还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的压疮是可以预防的,就算是已发生的压疮也是可以治愈的。


什么是压疮

压疮:又叫褥疮。是指任何因压力没有解除而导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常见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长期坐轮椅不能站立和行走者,表现可以为局部皮肤发红,严重者可形成深达肌肉或骨骼的深洞。


压疮因局部受压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压疮往深处进展。


Ⅰ期(早期):皮肤完整,骨突处出现压红,压力去除30分钟后发红不退。此期可通过翻身、受压处减压,来避免压疮进一步往深处发展。


Ⅱ期:皮肤破损或出现水泡。此期注意减压,保持皮肤清洁,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发生。


Ⅲ期:皮肤破损,伤到脂肪层。此期注意减压,创面保护,定期换药,定期到医院就诊。


Ⅳ期:皮肤破损,组织坏死或损害到骨骼、肌肉或肌腱组织。此时治疗较困难,除加强翻身,减压措施外,需定期换药,定期到医院就诊。


特别提醒

对于深度压疮必须尽早去医院就诊,进行伤口处理,延误时间将使伤口治疗难度增加,错过治疗时机。

易发人群

1.神志不清;

2.中风、脊髓损伤、肢体麻痹;

3.长期卧床者、植物人;

4.癌症晚期;

5.高龄:年龄≥65岁;

6.消瘦或肥胖;

7.潮湿、大便或小便不能控制、大量出汗;

8.糖尿病患者;

9.营养不良、体质虚弱;

10.心血管疾病:如心脏衰竭。

11.骨折后外固定限制:如支具、牵引、石膏、夹板等。

易发部位

压疮可预防吗?

“预防压疮发生”被一致认为是最经济的压疮护理手段。那么如何来预防压疮的发生呢?


1.观察皮肤:每天至少一次,尤其是对于那些局部已不再受压,而皮肤依然发红的部位,要加强观察局部采用减压措施,如软枕、翻身垫、水垫、气垫床及新型敷料如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等。


2.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当皮肤被汗液、大小便或引流液等弄湿后,要及时清洗干净。使用软毛巾、湿巾纸或者柔软棉布来清洁皮肤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润肤露、润肤油、皮肤保护膜、赛肤润或透明薄膜等可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到尿液、粪便或者伤口引流液。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骶尾部容易受潮,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涂擦皮肤保护剂。不可直接卧于橡胶单或者塑料布上。


3.防止皮肤受损:⑴避免摩擦,在更换体位时要完全抬空身子,不要拖、拉。摩擦会磨去表层的皮肤并损伤到皮下的血管,建议使用挂在头顶的吊架来协助抬空身子,也可使用床单来抬空患者。皮肤保护膜可以于减少摩擦造成的损伤。⑵床上解大便时,放便盆时动作要轻,防止损伤皮肤。


4.如果是糖尿病或血液疾病,需要特别小心照顾皮肤。


5.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和治疗压疮最有效的方法。


⑴卧床病人,需要至少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操作前你的指甲要剪短,避免擦伤皮肤。翻身时要抬空身体,避免推、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翻身后要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颜色、压痕、有无皮肤损伤。翻身后将床单、被褥、衣服整理好,做到平整、干燥和清洁。

⑵长期坐位休息患者,每15-20分钟抬高臀部一次,每次抬空1分钟以上。

⑶如果没有病情限制,侧卧或床头抬高以不超过30°为宜。

⑷使用防护垫,如软枕、水垫、三角垫、泡沫垫、翻身垫、气垫床或者其它减压垫支托病人,减轻压力,避免皮肤长期受压。

⑸骨头突出的部位以软枕或减压垫防护。


6.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及时擦净汗液,注意保暖。


7.使用软枕或脚圈悬空足跟,防止足跟受压


8.使用新型敷料,减轻压力,减少摩擦力,保护脆弱皮肤,促进局部血运,加强皮肤营养。如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及液体敷料等。


9.增进全身营养:   ⑴平衡饮食。平衡饮食包括每天进食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面等),蛋白质(比如:肉奶、蛋等),脂肪(比如油),维生素(比如各类蔬菜、水果等)。以促进机体的康复和保持皮肤的健康。健康的皮肤具有更强的对抗有害因素的能力。⑵如果患者不能进普通饮食,要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走出预防压疮误区

预防压疮时,以下并不需要使用:


1.避免使用环形的气圈类东西。因为环形的垫子可使周边组织血供减少,而致组织肿胀引起压疮。


2.避免按摩,按摩会使骨突出组织血流量下降,水肿变形分离。


3.避免使用烤灯。烤灯容易使皮肤干燥组织细胞代谢及需氧量增加进而造成细胞缺血甚至坏死。


4.其它:频繁、过度清洁皮肤,热水或酒精擦拭皮肤,独自搬动危重病人,摩擦作用于表皮,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皮肤,促进了压疮的发生。


所有的预防手段,最好的措施应当是基于患者的个人状况,请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