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文/刘玮玉)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22 19:33:32

       当旧历年的车轮吱吱呀呀摇到腊月二十六日时,陡然发现每日上下班的活动区间冷清了许多;近几日,总陆陆续续收到工作代理关联的信件;除此,再无闻到过年的味道。回家的车票已改签四次了,不断前移的发车时间揭露了我假装的淡定;终于在公司门口都摆上年桔的那天傍晚,我坐上了焦虑了一天的滴滴快车,启动了自己独特的春节。


       火车站人头的密集度与车厢内的拥挤,因为春节,已容不下做作;人们率性的展露自我,歌手毛不易的“各色的脸上各色的状(妆)”用到这,一点都不牵强。用自带的开水来了桶泡面,然后和着车厢顶上的麻雀声,数着窗外的夜色,一路微笑前行。


        吉安至永新的客车,依然在老地方列队等候,唯一变化的是可以刷微信买票了;我握着临行时刻意准备的现金哑然失笑,是尴尬过的我太谨慎吗?随着窗外越来越熟悉的景致,心情顿时飞扬起来了。

        洗去一路的尘土,牵着雀跃的女儿,走在永新的街道,感官敏锐地捕捉着永新炒粉、A仔、腊肉乃至永新狗肉独特的香味,顷刻吃货本色顿现





        回到郑家时,推开院子门,正见婆婆在出豆腐(豆腐已做好,从成型架上取下的过程),跃跃欲试去帮忙,却是弄碎了好几块,不服气也只能作罢;婆婆边取豆腐边说方桌上有新剖的红柚。几瓣落肚,还是我爱吃的味道,只是今年下过雪,红瓤比往年软了几分,于是吃相狼狈了些许;客厅的茶几上已摆上了糖果盘,爱吃的黑糖与袋装麻辣在盘中熠熠生辉;房间里,婆婆翻晒的被褥满满的阳光味道;年味毫不含糊360度覆盖姗姗归迟的我。

        第二天(腊月二十九),在郑家都有干鱼塘过年的习惯,于是大清早,门前屋后的小鱼塘边都围着早起的人们,七嘴八舌地预测着有几条草鱼、几条鲢鱼……此时鱼塘水快抽干了,可以看见大鱼的鱼背了;主人家总不慌不忙穿着雨裤,拿着盆盆桶桶在旁人的催促声中下了塘,先从岸边的小坑坑里摸起,逐步收拢到塘中心的小水坑,于是大鱼小鱼就一一请上岸了;岸上接应的,赶紧把大鱼小鱼分别归类到早准备好的盛了清水的桶桶盆盆里;如此反复传送几次,鱼塘的些许冒水泡的坑里就只剩下主人嫌弃的小小鱼仔了;这时围观的大人们就转移到下家去了。贪玩的孩子们却上场了,拿着绑着小网兜的细长小竹竿,站在岸上小心亦亦地网着早瞄好的目标;一个玩的,总有几个跟的,玩着玩着,一个个成小花脸了。



      婆婆多年的习惯,是在腊月二十九的下午油炸些糖糟里(糯米条),顺便也炸些红薯粉里(红薯米果),今年也不例外;于是,早早的吃过午饭就开工了,住在隔壁的表姐总会来帮忙,搅糊(把米粉放在开水里搅成糊状)、揉粉(把糊与干粉揉成团)、搓条(把大粉团分成若干整平)、切条待油炸;复又用煮好的番薯和粉,揉成小米果团待油炸;待油锅滚开了,拿少量入锅,在漏勺的几番翻抄下,终于金黄脆亮,香气随后飘满了小院。



     杀鸡过年是永新人的传统,年三十的郑家,却有它与周边邻村不一样的习俗。一般都是大清早,家里的壮男丁带着孩子、带上香火纸钱,提着活鸡到已故的亲人墓前割喉宰杀,鸡血洒在祖墓前后,燃炮作揖,完成祭祖仪式后,大人会给祖坟除除杂草添添土,复带鸡回家准备年饭。我家今年是一家子都去了,返途中,与小女儿拾了好些个漂亮的松果,回来后摆在窗台上,很是好看。

     对联贴好后,厨房里的香气越发浓郁了,当长长鞭炮点燃时,婆婆结束了下斋饭仪式,小女儿捂着耳朵应景地蹦跳着“过年了!过年了!……”顺带开启了一大家子豪吃豪饮的年。


      年三十的夜是极度喧闹的,炮竹与烟花声这边未停那边又起,贯彻了整个辞旧迎新的夜;或许是因为这份欢乐,接下来的假期一晃就过了,以至于自己总会神经质的向家人确认今天是初几。田野间,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开了,煞是美丽;小女儿说,好想拿本书躺在这花海,睁眼能看看书望望蓝蓝的天,闭眼能闻闻花香听听小虫儿的欢唱。恍惚间,见到年少的自己坐在故乡的田埂,望着面前成片油菜地的那一地金黄,自语着同样的心思……

        假末离家的那天,故乡正飘着细雨,小院墙外的桃树正冒着花骨朵儿。元宵前日的清晨,起床的闹铃把我从故乡的油菜地里拎回时,打开微信,正收到故乡寄来的满树桃花,无限娇媚地为我绽放;年于是过完了。



                          年

一桶泡面

暖开了

四季囤积的薄凉

伴着车厢顶上的麻雀

笑了


一场细雨

落散了

故乡枝头的红柚

解开母亲嘴角的秘密

醉了


一桌腊味

唤回了

别离数月的肉肉

越过额角豆豆的鄙视

爱了


一串鞭炮

点燃了

春天洒下的欢乐

藏入老屋门上倒贴的福字

暖了


一阵铃声

惊醒了

梦里金黄的油菜花

乘着异乡清晨的艳阳

散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