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军:峰回路转觅清幽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17 18:15:19


2017年7月5日,由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编的《浙江玉石雕刻发展史》正式首发。该书策划编撰工作共历时两年,分为历史卷和人物卷,旨在记录近代以来浙江省玉石雕刻产业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工艺中国作为《浙江玉石雕刻发展史》特约支持单位,也有幸参与了本书人物卷的绝大部分编撰工作。现征得主编单位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授权,独家发布《浙江省玉石雕刻发展史·人物卷》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按《浙江玉石雕刻发展史·人物卷》顺序发布)


峰回路转觅清幽


和许多青田石雕艺人一样,杨双军初中毕业后就拜师学艺,16 岁那年拜入青田石雕动物名师叶建民门下,学习石雕。二十多年的雕刻生涯不单单练就了精湛的雕刻技法,更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工精于勤 艺在于灵


杨双军始终认为:“师傅那里学了基本的功夫,自己不勤学苦练那也白搭。”青田石雕因材施艺、以色取俏、镂空雕刻等技艺特点很明显,表面上似乎已经学会了,实际的操作却非容易之事,只有经过足够的刀凿手刻,摆弄过足够多的石材、创作出足够的作品,才能有深入的领悟。按照青田石雕的传统规矩,在师傅门下三年出师。其实短短的三年仅是入门,很难熟练掌握青田石雕的技艺。1994 年创办个人工作室后,凭着一个“勤”字,无论是相石打坯还是放孔细刻,他都做到谨慎细微,从洞法、刀法上磨练苦功,本着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来强化自己。向同行学习,向名家请教,多次得到周金甫大师的指导,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来打造自己的雕刻技艺,杨双军手中的刻刀终于挥洒自如。


石雕有了精工,更要有灵性,有了雕刻的真功夫不一定能雕出好作品。杨双军深知自己读的那几年书派不上什么用场,需要在文化知识上给自己充电,就先后参加了中国美术学院雕刻艺术创意及青田石雕骨干研修班、温州大学青田石雕高层次人才培训班、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石雕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的学习。雕刻之余不断地读些唐诗宋词,感悟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将之融入作品,结合自己精湛的雕工,两相交融,方成就巧作。一边研习古诗文,一边巧构思,杨双军的作品往往在相石、打腹的时候就已经谋好了“灵性”。



山山水水 此处清幽


杨双军从动物雕刻入门,主攻山水,兼容花鸟等领域的雕刻创作,作品中镂雕细刻、浮雕浅刻交叉运用,留白与精雕相互辉映,既体现立体镂雕的精美,又有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


青田石以品种繁多、色彩丰富、适合的题材多样闻名,不同的石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创意与技法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种石头创作不同的题材也是各有特色。杨双军特别喜欢山水创作,擅长在不同的载体上刻画心里那个清幽的世界:弯弯的山道、古朴的民居、参天的大树、薄薄的岚雾飘渺在山峰之间,大气而精巧。


在他的刀下,黑白夹板的龙蛋石幻化出宁静清幽的立体画面,尤其是深深的山谷让人遐想深思;色彩出挑的红花冻石通过留白与精雕组合,在霞光的掩映下,两峰之间树木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安静祥和,总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活造就了杨双军向往清幽的山水情结。刀凿之处,大山深远,乡野风情,干净利索,气息灵动,刻画着山水的画卷,清幽扑面而来。




杨双军,男,汉族,1974 年1 月出生,籍贯浙江青田,从事青田石雕。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精英,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现为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瓯南雕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90 年师从青田石雕名师叶建民,1992 年开办石雕工场,1994 年创办个人石雕工作室,带徒传艺,学徒有多位出国深造,1999 年成立杨双军石雕经营部。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进修培训。创作上镂雕与留白相结合,作品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个人荣获2012 年第二届青田石雕技艺大比武高级组二等奖、2014 年度青田石雕创新奖和精品奖评比雕件组三等奖。

主要艺术成就



《别有天地》《奇峰独秀》《九天飞流》分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银奖、优秀奖|《晨曦》获第十一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峡谷圣境》《山清水秀》获第五届、第九届银奖|《江南春》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风光无限》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作品展金奖|《望庐山瀑布》获浙江省“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金奖|《一年之计》《峡谷圣境》《仰头望月》《苍山晓日》《秋山观瀑》《别有洞天》《争春》《世外桃源》《观沧海》《锦绣河山》《望月思乡》《日照辉煌》《望庐山瀑布》《九天飞流》分获各专业赛事银、铜奖。



下期预告 

《留 州—由技到艺“文心”雕龙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