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丨春季养的是生生不息的肝气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7-30 00:25: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传播:文化国学经典丨艺术教育养生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出自《内经》


初看上去,这句话很有问题,肝不是在右边吗?怎么“生于左”呢?肺是一边一个,怎么只“藏于右”呢?


1.天人合一与肝的功能概念


原来,《内经》在这里不是讲解剖的,中医很重视内脏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讲到脏腑都是讲的功能概念,而不是讲的解剖概念,这与西方医学有很大不同 。比如“脾”,中医认为它是主运化的,也就是负责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所有消化系统器官的功能都是“脾”范围,人要靠吃饭、消化才能活着,所以中医把脾称作“后天之本”。而西医认识脾只是一个解剖概念的脏器,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而中医更多的是讲功能概念的。


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从天人相应规律讲肝、肺功能特点的。前人在祭拜天地、神灵的时候必须向着太阳,即面南而背北,这样才能使体内阳气与自然界阳气融会贯通,对人体健康有利。而当人面向南方的时候,人体的左侧便为东方,右侧便为西方。按照中医五行理论,五方分别对应五脏,东方属木,对应的是肝脏;西方属金,对应的是肺脏;南方属火,对应的是心脏;北方属水,对应的是肾脏;,对应的是脾脏。古人看到,每天日月从东方升到西方降,所以古人认为东方是主升的,西方是主降的,东方应肝,所以中医认为肝主升,西方应肺,所以肺主降。《内经》的这一句话,讲的正是肝气主升,肺气主降的道理。


天人相应,阴阳升降,是大的周天,但人体内又有许多气机升降的小周天,如肝气的上升与肺气的下降;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脾气的上升与胃气的肃降等,从此维持着人体阴阳气机升降的平衡,只有这样人才能气血平和,身体健康。如果打破了这些平衡,当然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就肝升肺降的特点来讲,表现为肝气从左上升,然后肺气从右降下,由此构成了一个气机的回路。如果肝气左升异常,所出现的胁痛反而多在左侧。但是如果肝气左升了,肺气不得右降,也会出现胁痛,这种胁痛往往就出现在右侧,就像电路一样,有来无回,构不成回路,电灯是不会亮的。


现在的肝胆病非常多,最常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肝胆结石等,这和我们的饮食起居非常有关系,现在人们因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原因,脾气比较急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在饮食上吃一些煎炒油炸、肥甘厚腻的东西,也容易伤肝,又加上经常熬夜,使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不能很好的藏血,因为夜晚从23点~凌晨3点是肝胆所主时辰,子时(23~1点)通于胆,丑时(1~3点)通于肝,肝藏血,主疏泄,此时很多人都在熬夜,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藏血、主疏泄的功能就会遭到伤害,不得肝病才怪!


2. 中医中讲肝的特性


中医理论中,肝的五行属木。木就是树木,就是植物。树木通常生长在什么地方呢?在有水的地方。因为树木要成长,离不开水的滋养。树木表现出来的性质是怎样的呢?树木最喜欢自由的伸展,最不喜欢被压抑束缚。

 

我们平时留意下各种树木,会发现树木是非常有趣的一些事物。他们有的向上长,比如杨树、松树;有的向下长,比如柳树、榕树;还有的横着长,比如侧柏、灌木。再加上各种花花草草,“木”这个大家族真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就蕴含这这样一个道理:树木植物的生长,最希望充分的表达自己的个性,自由的发展。这种性质,在中医理论中,叫作“木喜条达”。

 

如果一旦发展的空间受阻,这些草木就会“发怒”,继而冲破这些阻力。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作《种子的力量》。即使用世界上最坚硬的颅骨来束缚压制种子,种子最终还是会奇迹般的冲破这种束缚,发芽,生长,壮大。

 

再看我们的肝脏。通过解剖观察古人发现,肝脏在所有的脏器中,含血液的量是最多的,可以说是人体的一个“血库”,即所谓“肝主藏血”。而血液不正是滋养人体的“水”吗?所以肝脏就是人体内的木所生长的地方。这样一来,中医学就在肝脏与木之间,作了一个固定的关联。

 

继而把“木喜条达”这样的特性,延用到中医学里,就成了“肝主疏泄”。一个人郁闷了,天天自己生闷气,把所有的不快憋在心里不讲,我们就把他的表现称为“肝气郁滞”;一个人点火就着,遇到些不顺心的小事就暴跳如雷,我们会说他的肝火比较大。原因都在于“肝主疏泄”这一功能无法正常进行了。

 

具体来看,第一种情况,主要是肝主疏泄的功能太弱了:当体内出现气的郁滞时,肝没有足够的能力,把郁滞消散开。气滞越来越严重,导致了一些病证。对这种肝木不及的情况,就需要用柴胡一类疏肝的药物,帮助肝来加强疏泄的功能,把气滞散开。最常被用到的中成药,是加味逍遥丸。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原因主要是肝木的功能“太过强盛”了:中医把这种病证,叫做肝火旺。需要用龙胆草一类清泻肝火的药物,把肝脏中过于亢盛的阳气清除一些,来维持肝脏自身的阴阳平衡。龙胆泻肝丸,就是治疗这种情况的常用药。需要注意的是,龙胆泻肝的性质苦寒,对人体伤害较大,服用须尊医嘱。


3.仁养肝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支,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千金药方》


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肝者,将军之官,主藏血和主疏泄。五行属木。如果肝气长期淤滞,全身各组织器官必然长期供血不足,影响其生长和营运功能,这样,体内毒素和产生的废物不能排除,长期堆积在体内,就会发展成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闻之色变的“癌”。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指的是生机,生机勃勃的力量,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我们天天谈养生,养生养的是什么?是生,是生命的力量。仁是德,德能养性,仁慈的人肝血就通畅,气脉就好,当然就长寿。所以养生,养的首先就是生生不息的肝气。


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就正。在道医看来,肝主木,“ 木曰曲直”,肝就要像树木一样,舒展发散、温和儒雅。因此,仁德之人,应以温和为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真如本性。


我们都知道,春天对应的脏腑是肝。这里的肝,并不是西医的肝脏,不是这个脏器,而是指包括脏器在内的身体的一种状态和功能。仁者的最大特征是“仁者乐山”、“仁者静”、“ 仁者寿”。大凡仁德缺失之人,会表现为心胸狭隘、脾气急躁、容易动怒。基于肝脏疏泄条达的特性,应该加强仁德修养,以免肝气郁结。


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连通,肝如果出了问题,它会表现出很多症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仁爱”这方面做得不到位的话,我们的身体肯定会出现一些和肝相关的问题。


4.怒伤肝


肝脏属木,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四肢无力,胸隔不舒,耳鸣牙痛,中风等病。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王凤仪讲,要想病好,必须拨阴取阳,问主意,以仁德存心,爱人爱物,戒杀。德能养性,行持日久,元性复初。

【读书会整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 天人合一丨为什么要5点钟起床?

▶ 《黄帝内经》与天人合一 (上)

▶ 天人合一的宇宙螺旋全息气场

▶ 经典丨天人合一的智慧来源于哪里?


点赞”-支持    “分享”-利他    留言”-交流

原创投稿:mxjxdsh@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