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朋友圈的“咖啡致癌风波”,又让多少人交了智商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2-02 23:19:37

这两天朋友圈出现了一个刷屏般的新闻


,裁决中称以星巴克为首的多个大型咖啡公司应在90天内强制执行一条命令:今后必须在其下加州销售的产品的显著位置,标明<ProPosition 65>:——也就是致癌警告标语。


这一爆炸性消息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大批媒体转载相关的文章和视频

很快,、、路透社等媒体纷纷报道,引起全球哗然......





(路透社)


(ABC NEWS)


(英国电讯报)



,原因是调查发现市面上出售的烘焙研磨咖啡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丙烯酰胺会产生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而“美拉德反应”是指通过高温加工使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并使食物出现焦黄色以及有独特香气的一个现象,丙烯酰胺是其副产品之一。咖啡烘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美拉德反应”。


问题就在于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院(IARC)认为是二级致癌物。WHO也证实过量摄入丙烯酰胺会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过量摄入丙烯酰胺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情绪低落并产生幻觉。


早在8年前,美国加州就已经把丙烯酰胺列为了致癌物质。而根据加州的《1986年饮用水安全与毒性物质强制执行法》(Proposition 65)规定:如果产品里含有这样的致癌物质,商家须给与顾客“清楚、合理的警告”。


加州首席检察官也在这八年间接连起诉了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9个快餐连锁店,要求他们必须在炸薯片和炸薯条的外包装上注明:该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很多不喝咖啡会死星人看到这可能已经瑟瑟发抖。但是这意味着喝咖啡就会致癌嘛?其实根本不用担心。


不论剂量强调毒性就是耍流氓。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高。2010年发表在《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期刊》(Journal of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的一篇研究数据表明,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2.6μg-16μg/每公斤体重/每天。


一个5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摄入(2.6μg-16μg)*50=130μg-800μg,才有可能致癌。而根据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数据中,煮咖啡的平均丙烯酰胺含量为13μg/kg。


也就是说,这个50公斤的人需要每天喝10公斤-61公斤的煮咖啡才能达到致癌剂量。现在有多少人一天都喝不够3公斤水,哪还能喝得下10公斤咖啡?所以啊,别瞎操心了。


另外,咖啡含有的丙烯酰胺并非是各种食物中最高的,甚至不算是高的。200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从来自24个国家的6752个数据研究表明,以油炸土豆类、根茎类、坚果类、可可制品为主的食物所含的丙烯酰胺均远高于我们日常喝的煮咖啡。


所以就算要“防癌”,光不喝咖啡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更何况,99.9999%的人每天根本不可能喝到能致癌的咖啡的量啊!


但是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日常的油炸土豆、薯片、薯条、油条等食品含有相对较高的丙烯酰胺,这给我们的启示其实很清楚:


a. 少喝速溶咖啡(含有较高咖啡提取物)

通常来说速溶咖啡使用的是咖啡提取物,咖啡提取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远高于煮咖啡。其实越深度烘焙的咖啡,含有的丙烯酰胺含量更低。所以越贵、越有逼格的咖啡,其实是由它们自己的道理的……


b. 少吃油炸类食物,尤其是炸土豆、薯条。

中国人爱吃的食物里,油条、油饼、锅包肉、薯条、薯片这类食物其实丙烯酰胺含量是最高的。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能够显著降低日常饮食中的丙烯酰胺水平。


另外蒸、煮、清炒这几种烹饪方式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如果有需要爆炒的蔬菜,在爆炒前先焯水断生也有助于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


c. 少吃精加工谷物(尤其是早餐谷物、精加工麦片等等)

这是很多人从没注意过的地方。早餐谷物通常标注着自己有多健康,含有多高的膳食纤维,而忽略了大部分早餐谷物和麦片都是经过精加工的,这会让它们产生较高的丙烯酰胺。


因此,与其关心咖啡致不致癌,还不如先放下手中的薯片薯条油条油饼呢。大家也不要过度慌张,该吃吃该喝喝,保持一个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就不用为这些“爆款谣言”们交智商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公众号所有


— END —




合作、投稿

联系微信:wuxiongdibujianmei

        QQ:836823203



听说关注它,身材都变好了

不信?试试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