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 工大人今天可不只是吃粽子的,还有......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20 03:46:45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九死其犹未悔。”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

工大人的家乡

除了吃粽子

还有什么别(hao)样(wan)的习俗

一起来看看吧



15计通学院王伟:我家乡是武威,那是个邻水傍山,弱柳扶风的小山村。小时候过端午最喜欢吃奶奶做的油饼卷糕,那是一种家乡的味道!用醇香菜籽油将薄薄的面饼炸至酥黄,鲜而不腻,再卷上用糯米和大米蒸的蒸糕,便是我们家乡端午节主食。按照传统,我们还要在门上挂上柳枝,寓意趋吉避凶。

因为我家背靠石羊河,那是贯穿银武威,连接青海的重要支流。河边长着成排的柳树,棵棵枝繁叶茂,一到夏天,更是苍翠欲滴。

到了端午这天,村里的孩子们便成群结队的去河边砍柳条,拿回来插在门上。原来我以为,其它地方也是插柳条的,后来我才知道,其他地方到端午节这天,都是插艾草,吃粽子的。

而到了现在,虽然我们那还是流水环郭,但比起以前的青砖绿瓦,现在基本全变成了高屋建瓴,许多人家都摒弃了插柳条这一习惯。




15经管学院任玉凤:我来自甘肃张掖,我想端午节的习俗在各地大都是一样的吧,吃粽子,配荷包,戴花绳。北方不似南方绿水环绕,所以我们那里没有赛龙舟。

如今长大了,越发现端午节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淡了,粽子不是自己包的,大多都是买的,荷包和手绳也是买的。

回想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同学们自己编花绳互相赠送,虽然没有那么精美,但别有一番情谊在心头。




16材料学院王文祥:我来自河南,五月五日端午节我们经常会插艾蒿,寓意“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如今我身在异地,每逢佳节倍思亲。

愿故乡的人不要摒弃古老的传承习俗,愿家人朋友安康幸福。来年端阳节我定要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地食香粽,共度端午!




15经管学院郑静超:我来自浙江,端午节我们要吃“五黄三白”,其中五黄是指雄黄酒、黄瓜、蛋黄、黄鱼、黄鳝;三白是大蒜、茭白、白鲞。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烧大麦芒火堆。这些都是用来杀虫、驱瘟疫的。大人们还会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也是为了辟邪。

每年端午节,每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菖蒲艾草插在门前。小孩要挂香袋,穿虎衣、虎头鞋等。男孩子挂老虎,女孩子挂石榴。

兰溪一带的百姓都要用艾草和晒干的药渣一起点燃起来熏虫驱瘟,据说这还是元代名医朱丹溪治病流传下来的。




端午习俗

日与月,夏与冬,

更迭难休。

草与木,盛与衰,

问端阳习俗忆多
少。




喜迁莺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渔家傲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齐天乐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贺新郎 

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悬艾:“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浣溪沙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念奴娇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点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最后

要吃粽子的阿理祝大家







推荐阅读:


☞ 诗意工大| “五月的鲜花”精彩回放

☞ 端午小长假,一起来工大约拍可好?

☞ 追逐|  你是工大“夜跑族”中的一员么?

整理编辑:赵巧霞  王泽维  黄金聪  郭佩芝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排版:周超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