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那音太叔叔家拜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04 21:52:46

福到

         正月里的一天,我们姊妹跟父亲去西大梁的那音太叔叔家拜年,那音太叔叔浓眉大眼,红红的脸颊,说话声音很洪亮,典型的蒙古族汉子形象。记忆中的他总是骑一匹大走马,如果喝了酒就会一边策马扬鞭,一边在马背上放声高歌,让你在很远的地方就知道他来了,我常常想,他喝醉了怎么在马背上坐的那么稳呢?如果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在去他家的路上,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很多事。

春节

          我家在牧区的一个村子里,蒙古语嘎查,一个嘎查也就百十户人家,所谓的邻居,距离最近的也有五六里的路程,但是全嘎查的人相处的非常和睦。父亲有很多的酒朋友,他们大都是蒙古族,大都姓黄,他们那一辈人闲着无事时总爱凑在一起喝几盅,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个遍,互相再调侃一番,尽兴而归。据我所知,他们给这个嘎查的人根据特点几乎都起了个外号:“高总统”“沙所长”“黄六子”“马六子”“肉脑”“干脑”等等,有的已经作古,在这里提起实在不敬。就连他们自己也都有外号,那音太叔叔是老大,父亲叫他“黄大帅”,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算得上是毛盖图苏木街上的厉害人物,其实也不是有多么恶,只是人高马大,喝酒有时耍耍酒疯,谁也不敢惹,但是对我们小孩子都非常不错,遗憾的是,那两位叔叔早已因病英年早逝,只剩那音太叔叔一人了。这些外号伴随他们快有半个世纪了,以至于人们有时候都忘记他们本来的名字,一次,父亲的另一个朋友来我家,听见狗叫声,五妹从门口探头往外一看,对屋里人说是“脑爷”来了,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父亲教训她说要称叔叔,我们这才想起,这位叔叔本来就不是叫这个名字,大家叫的多了,就忘记原来的名字。

中国节结

         那音太叔叔非常喜欢喝酒。小时候,我们非常害怕那音太叔叔的,因为他来到我家很自由,要吃要喝,还要偷酒喝,一次父母都去水利队上劳动了,他来我家, 从衣柜里翻走了两瓶“二锅头”,不知他怎么知道柜子里有酒,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柜子里藏着酒,小孩子家的又不敢和他往回要,可是酒丢了,生怕父亲回来责骂,便带领妹妹们藏到沙蒿林子里,害的父母大中午找了半天,那时候,我打心底里不喜欢他。其实,父亲根本不会因为两瓶酒骂我们,是我们自己担心而已。自此以后,只要远远看见那音太叔叔骑马过来,我们便大声喊:“大拿牙太来了,快跑!”然后大家就溜的无影无踪。有时候他会趁着酒劲和我们小孩子开玩笑,“把钩子,耙子拉得来!让我看看!”所谓的钩子、耙子是五妹和六妹的小名,五妹,六妹的小名也不是那个样,只是被叔叔用蒙古腔调说出来,就变了味儿,这时的五妹,六妹早被吓得跑的没影儿了。

福到

         那音太叔叔和父亲已经有五六十年的交情,从孩童时代他们就一起玩,直到现在,他们还和从前一样,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听妈妈说,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那音太叔叔去苏木办事,回来的太晚,距他家还很远,于是,路过我家就住下了,他到我家的时候很清醒有说有笑,和我父母聊的很晚,父亲把他安顿在旧房的大炕上休息,可是第二天早上,那音太叔叔却醉了,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吐字不清,我父母很是奇怪,原来,他晚上一个人把柜子里的一瓶好酒偷喝了,父母把他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我觉得实在是好笑,叔叔怎么还和年轻时候一样呢?

        不知不觉中,几间高大的砖房呈现在我眼前,远远看见叔叔在门口迎接我们,我们赶紧下车和叔叔问好,叔叔高兴极了。我环顾周围,只见威严的红铜大门,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小院,门前玛尼宏杆子上各色鲜艳的旗子在风中飘扬,马尼宏杆子的东南方有一堆篝火的痕迹,估计是他们除夕之夜,祭祀先人留下的。房子的周围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白色垃圾。一直以来,我就认为蒙古人特别爱干净,不管贫富,房子周围,牲畜棚圈,家里都非常整洁干净,不像我们汉族人,东西到处扔,猪窝,狗窝堆得乱七八糟,房子周围杂乱无章,看看人家,就连柴垛都堆得很有特点,我们真的应该学习蒙古族同胞的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其实,蒙古族有很多优点是我们汉族无法比拟的,他们热情好客,粗犷豪放,待人真诚,从不斤斤计较,我有很多的蒙古族朋友,我也见过好多的蒙古族朋友,昨天还因为酒官司打得你死我活,今天又嘻嘻哈哈,好像从没发生过什么。

红灯笼

        叔叔把我们迎进屋,屋子里很整洁,很温暖,家电水暖设施非常齐全,绝不比城里人家差,正对门的炕桌上摆着茶点,也有奶皮,奶酪,酥油等,记得父亲以前说过,那张桌子的东西一般不能动,要摆一个正月,我估计是有敬奉祖先的意思,或者是只有长辈才能坐在此处享用,因为正对着这份茶点的墙上挂着蒙古人心中的大英雄成吉思汗的画像。我们就在地下的方桌前坐下,这张桌子上同样摆放着的茶点,不过比炕桌上更丰富,阿姨为我们沏上茶,只见她在碗里放了几粒炒米,原来过春节的时候,蒙古族是有讲究的,和汉族一样给客人上茶必须不能空碗,放上炒米带有祝福来年生活富裕的意思,然后倒上热腾腾的奶茶端给我们,我连忙双手接过,浓浓的奶茶香溢满整个屋子,这碗茶客人是一定要喝干净的,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敬,第一遍奶茶过后,我们要举行拜年仪式了,叔叔端过一小盅奶酪,让我们挨个儿尝尝,这叫“德吉”,有敬天敬地敬火的意思,因为我们都是汉族,妹夫更是来自陕西,递鼻烟壶和献哈达的礼节就免了,我们把带来的烟酒茶等礼物摆好,并在上面搁了几颗大红枣和糖果,据说,去蒙古族同胞家拜年,红枣和糖果一定要带,和送“羊背子”同等意义,象征着吉祥如意,然后双手把礼物一并端给叔叔,叔叔高兴地收下了,我们又回到桌前。阿姨给我们倒上第二遍茶,这次我们自由了,吃着厚厚的香醇的奶皮和羊油饼子,这让我又想起小时候拜年的事了,那时牧区的生活不是太好,物资匮乏,家家户户拜年总是背着八个羊油饼子,一瓶烧酒,有时这些饼子可以一个正月?转好多人家,等春节过后,硬得都硌牙。

   

福到

         我们一边敬酒,一边聊天,谈到过去的生活有多么艰苦。叔叔说他们想都不敢想能有今天这样的好生活,盖起了新房,买了汽车,吃的比以前丰富,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这时,阿姨插话说她是被那音太叔叔骗来的。我们都很惊讶,原来叔叔家那时候儿子多,生活非常艰苦,快三十了还没有老婆,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阿姨,结婚的时候婆家答应给二毛子皮衣,手表,那时候,这些东西在当时都算是奢侈品,她以为这户人家生活不错,就嫁过来了,谁想到过门以后才知道东西都是借的,把她娶过来后东西又都还了给了人家,她气得就赖在介绍人家不走,哭闹着要回娘家,因为阿姨的娘家生活还比较好,阿姨年轻时长得也漂亮,再后来,因为有了孩子,没办法了,只好回来过日子,不然早离婚了,我们听了都笑了。是啊,牧区生活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兴之余,阿姨还为我们唱起了蒙古民歌,那熟悉的歌曲,深沉悠远,让我彻彻底底的体验了一回蒙古人的生活。

        中午,那音太叔叔为我们端上来炖好的牛肉,大块的骨头,让人馋涎欲滴,叔叔生活在牧区,是杀羊,杀牛,煮羊背子的好手。父亲常说,没有那音太叔叔,我家就没法吃上牛肉,因为,虽然我家养着牛,可是没人会宰牛,我没有亲眼见过如何宰牛,据听说,叔叔是一个人宰牛,无法想象,杀羊都那么难,一个人怎么可能宰掉那么大,看起来那么凶的牛呢?弟弟结婚时,那音太叔叔早早几天就来我家帮忙,因为陕西客人多,父亲要在宴席上摆羊背子,主要是想让远方的客人看看,羊背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叔叔就为我家煮了两只羊背子, 羊背子是当地蒙古族同胞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宴席上才能见到。所谓羊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必须是大尾巴绵羊,杀的时候不能见血,要从肚子上杀,加盐煮熟。用大铜盘或者大木盘上,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羊背上,就像一只羊爬卧姿势上桌 。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拉下一条先吃掉,而后就可各取所需。 可惜的是,我家的羊背子,还没等念颂词,尝“德吉”就被客人们三下五除二消灭完了。不懂礼节就不能怪客人了,由此也说明叔叔煮的羊背子的确鲜美,连陕西那些不吃肉的亲戚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看的我眼馋。

        酒足饭饱后,我们和叔叔一家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离开叔叔家很远了,还看见他们站在大门口,真心祝愿那音太叔叔一家幸福安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红的中国结


作者简介:  薛金丽  鄂前旗人,教书匠。喜欢中国画,喜欢精品小散文,酷爱军事,历史小说,认为写作、画画纯属娱乐,返璞归真最好。   

   《红柳河文苑》第33期

 编辑:张月媛

 审核:薛金丽

投稿邮箱:3197466474@qq.com

HAPPY NEW YEAR

WE WISH YOU HAPPY

NEW YEAR

2018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