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静乐县杜家村中学毕业生的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6-09 04:10:01


岢岚检测站缴交强险,小车免费审、三桥以上仅需300元。有保险车辆小车200元,三桥以上500-700元。方便、快捷,提供免费午餐。地址:神州高速出口东2公里处。电话:13653506187 / 15535086889

人的一生,有许多生活的片段会逐渐遗失在记忆的长河里,随风飘散,甚至会不留一点痕迹。待哪一日从心海里猛地冒起一个泡泡,也便会凝结成思念的情结,再把那些七零八落的情愫拼起来,那份回忆便是时光里带着温暖的余烬,会再次触动心底的柔软。

今天,我要捡的这段时光是我在静乐县杜家村中学度过的的中学时代。

杜家村镇属于静乐县四大镇之一,但名气远远超越其他三镇。原因之一是杜家村有丰富的地下煤炭资源,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地位。原因之二是杜家村是一个交通要道,方圆几十里沟沟岔岔的几十个村庄要想去县城,或者想乘坐公共汽车出远门,杜家村是必经之地。原因之三是杜家村地方不大,流动人口却很多,有煤矿工人,有方圆的老百姓,商店门店也就很多,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街道两侧经常是人来人往,甚是繁华。原因之四是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只有小学校,要想上初中,就只能上杜家村中学。

在这种环境下,杜家村的人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就好像北京上海人骨子里的那种傲气一样。

我们的校园并不大,几排简陋的平房,一长排依山而建的窑洞,就包括了所有的教室,宿舍,食堂,职工宿舍。平房有着几十年的房龄,石头墙壁,纸糊的宿舍窗户,只有教室换上了玻璃,加上残缺的屋檐瓦片,天然黄土的操场,种种的景象都刻画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农村特有的痕迹。现在想来,当时也并不觉得有破败之感。

学校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共九个班,也就约有500左右学生。当时农村人孩子多,家家户户以劳作为主,根本不存在陪读的情况,完全靠学生的造化。能够努力到中考榜上有名,也就意味着跃出农门,成了吃公家饭的人,(当时的初中生上高中的比较少,最好的学生便是考取中专,师范类学校,毕业以后全部由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统一分配)。由于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也有限,这种情况下,升学率并不高,每年的毕业生仅仅有20多个或者更少考上中专,成为榜上有名的佼佼者,其他学生或者中途退学,或者留级,或者上高中,能够坚持到中考或高考的也就成为学生中的精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老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用棍棒表达出“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学生不会——“打”,做错题——“打”,犯了错——“打”,那把戒尺或许现在也梗在学生的心中。而学生对老师最直白的感情是“畏惧”。毕业二十年以后,我们举行师生聚会,当时的老师已是古稀之年,白发苍苍,我们才敢第一次拉住老师的手,才敢亲切的叫一声“老师”,才敢与老师同坐一席举杯敬酒,才敢把老师安排住进舒适的宾馆,才敢把老师开车送回家。所有的一切表明,学生们成人以后是理解老师当初的良苦用心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宿舍,也就是那排依山而建的窑洞,好像有二十多间,每间都是大通铺,能住十几个人,最多时候是十四个人,从门口到最墙根,一长排,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每人占约60多公分的铺位,翻身都会碰到相邻的人。这并不足以让我牢记在心,最彻骨难忘的是“寒冷”。到了冬天,窑洞里仅有一个砖头砌成的火炉,在那只搭着一层木板的石头炕上,被子里永远是冰冷的,一个冬天都是和衣而睡,早上起来脚还是凉的,只有星期天回一趟家,才能稍微缓解一下。教室里更冷,上课记笔记手都发抖,实在太僵硬,就把手伸进袖筒里暖一暖。一个冬天下来,同学们手上和脚上都长起了冻疮。印象中,冬天真漫长啊!以至现在,我都对寒冷有着“恐惧”之感,或许也是那个时候的后遗症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伙食,早我们几年的学生以莜面为主,早晚莜面糊糊,中午莜面河捞,一周一次馒头,不见荤腥,不见蔬菜,唯一的菜便是土豆 。大锅饭可想而知,学生大都吃不下去,也就吃不饱,便从家里带吃的干粮,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就带干馍片,干饼子 ,条件不好的就以炒面为主(炒面:用莜麦炒熟了,配上胡麻磨成面,或干吃,或用汤水拌成半干状吃,耐饥)。那时候的学生很少有肥肥胖胖的,大都是营养不良干瘦干瘦。

到我们上学时,条件有所改善,取消了莜面饭菜,有了面条,有了馒头,莜面糊糊换成清汤小米粥,唯一的菜仍然是土豆。从家里带的干粮也逐渐好起来,母亲能干,不会再给我们带炒面,每到周六,就备好一周吃的油饼子,花卷,咸菜。后来,方便面盛行起来,母亲经常用粮食换成方便面。当时学生有一个称呼,叫“贩干粮的”,山路崎岖没有车辆通行,每到周日每个沟沟岔岔都是徒步上学的学生,看那些十几岁的孩子们背上背的,前胸搭的,一包又一包。从我家到学校有十公里的路程,大约要走两个多小时,但山里的孩子习以为常,并不觉得累。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尝过挨饿的滋味,同时,倒是锻炼出孩子们行走利索的腿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同学 ,除了杜家村的少部分学生以外,大部分是附近沟沟岔岔里的,时间长了,不管在不在一个班大家彼此也是非常熟悉。那时候友谊非常简单,同吃同睡在一个大通铺上的关系更密切些,有时候会互相分享各家带来的干粮,会互相照应打水,生病了会互相照顾,甚至会换着穿衣服。无所不谈,谈各自的家庭,谈学习,谈简单的理想 。现在想来,我们当时对外面的世界一概不知,甚至无知,当时我们谈了什么?一丁点也记不起来  ,或许压根就没有记忆的价值。星期天背干粮上学,男同学便会替我们女生背上,我们轻装上阵才能撵上健步如飞的男同学。遇到大雪天,男同学会走在前头,给我们滑出一条小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毕业了,分别吧!各自奔向以后的岁月。同学之间的情意逐渐被岁月这个家伙分割成一种回忆。二十年以后再次相聚,大家已近中年,互相打趣着当年的糗事,哈哈大笑,一如当年那一群少年。岁月已逝,唯有记忆残留美好,唯有感谢生命中的这些过客,唯有念想生命中的那段岁月,便一切安好。

今天,把这些片段拼起来,再一次让我思绪万千。就是那样苦难的一种环境,才造就了我们这一代吃苦耐劳,坚韧不屈,兢兢业业,甘愿奉献,知足常乐的精神。

芳华已逝,那年那月成为生命过往,留给生命一种记忆,一种温暖足以。

作者:袁莉 


静乐县人   忻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在《五台山》杂志  《忻州文化》杂志  以及各网络公众号发表文章数篇

大静乐传媒新闻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