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羊油饼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9-26 20:49:18


    没错,是羊油饼,不是羊肉饼。


    老家鲁西南的广大地区,吃羊的历史悠久,主要是以羊肉汤为主。但在物质还不丰富的那些年,喝羊汤无非是过年的时候或者改善生活的时候。农家羊汤和饭店里的不一样,是红油羊汤,所以,喝羊汤少不了羊油。羊油是干红辣椒和生羊油剁碎,入羊汤锅熬制后凝固而成。煮羊肉汤的时候,先放入白菜粉条,再切下来一块红油下入锅内,就是农家红汤羊汤。有时候羊肉汤喝完了,还剩点红油,怎么办?不舍得浪费,那就用来做羊油饼了。



    严格来说,做羊油饼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首先得做烙馍(一种圆形的饼)。和面,擀饼,鏊子烧热,烤熟。一般是一次做够一家人吃的十几或者几十张烙馍。然后,热鏊子上放一张熟烙馍,微热,旋即放上碎羊油、葱花,(有时也放鸡蛋),再拿一张烙馍覆盖其上,掌握好火候,不能烤焦下面的烙馍,反过来继续烤,直至酥脆。这就是传说中的羊油饼!咬上一口,妙不可言!写到这里,口内生津了!也许有人不喜欢羊油的膻味,可是对老家的很多人来说,要的就是这个羊肉的味道。对很多在外的游子来说,怀念的就是这个味道。



    但我总感觉,这样的美味,应该是贫困年代某位母亲的无心之作。就像刚才所说,剩下了羊油,舍不得丢掉,给嘴馋的孩子一点荤腥的味道,用于慰藉那油水不足的肠胃。流行于80年代中后期的“假羊汤”应该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正常的农家羊肉汤,是肉汤、羊肉、白菜、粉条加红油熬制。“假羊汤”的组成,则是水,白菜(粉条都很少或者没有)加剩下的红油煮就。“假羊汤”喝起来有羊肉汤的味道,却没有羊肉汤之实。在逐渐模糊的记忆中,春节吃羊剩下的红油,可以用来煮“假羊汤”打牙祭,甚至还在我们上学的初中,有人专门煮“假羊汤”卖给我们这帮十二三岁的孩子,便宜不贵,却让人如吃到真羊肉汤一般满足。甚至到上课的时候,还在回味那羊油的味道。和现在不一样,嘴里如果有羊油的膻味,是招人嫌的,那个时候,羊油的膻味,是表明你喝过羊汤或者“假羊汤”,是改善过生活的象征。


    由此看来,羊油饼的味道,更是一种根植于老家人们记忆中的味道。但现在,早已经很少有人家还做这种饼了,就连简单的烙馍都几乎没人做了。这也难怪,现在那么多好吃的都吃不尽,谁还愿意费那繁琐的功夫,去整一种上不得席面的东西呢?想吃了怎么办?自己又不会做,舍不得劳烦逐渐变老的父母,只能慢慢变成回忆了。

 


    不知道哪一年的哪一次,放假回老家,谈及此味,一位好客的老家朋友给找到了一处专门做羊油饼的摊位。就在南隅街中段,夜间才出摊。当时虽已酒足饭饱,等到羊油饼入口的时候,幸福地差点眼泪掉下来。现在想来,吃这个羊油饼,怎么着也得有十年八年了吧?每次吃的时候,都暗暗下决心,一定用文字记录下来,可是囿于水平,迟迟不敢动笔,怕不能尽言其美。直至今年五一小假期,和朋友一起回老家,聊至深夜,意兴盎然,凌晨时分赶到南隅街中段,羊油饼摊位前还有人在等候。

 


    出摊的还是那两位老人——都七十多岁了。阿姨已经躺在躺椅上睡着了,大爷还在有板有眼地为吃货们做羊油饼。从为数不多的几次简短交流中,我了解到,两位老人性格倔强,碰到耍酒疯或者不礼貌的食客,老人宁愿不挣他们的钱——对不起,无论你官多大,车多豪,就是不卖给你羊油饼。但对于温和的客人,在等候的过程中,老人也愿意和你好好唠唠嗑。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这个临时摊点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按说现在老了,干不动了,也不缺钱花,是养老的时候了。可两位老人几乎没有不出摊的时候,每天傍晚出摊,熬夜到凌晨2点左右。谈起利润,老人毫不避讳,反正比所谓高薪的年轻人挣得多!老人有两个孩子,一个研究生毕业,一个在外打工。老人说,研究生就算了,打工还不如羊油饼挣钱多,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干,你能有什么办法?这么大年纪了还坚持出摊,就是看着很多客户爱吃,尤其是外地回老家的朋友,都找这个羊油饼,他不忍心让大家失望。这么大年纪了,对老两口来说,挣钱似乎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但有人需要挣钱。这次回老家还听闻,一位高中同学,因病家庭生活欠佳,夫妻俩靠卖油饼和粥维持生计。有知道的同学,为了照顾他,就专门去买他的饼和粥,可固执的他就是不收同学们的钱。于是有同学就让家人或者孩子去买,这样他就不认得,也就收钱了。为这样自力更生有骨气的同学点赞!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专门打听了一下他经营的地址,大概在建行往南,贾河附近的一个路口,愿您有空去给他捧个场!同学说,他们夫妻俩一个卖油饼,一个卖粥。怕不要钱,我们没敢去吃,但我猜想,粥,也许就是我们老家的另外一个美食——糊粥。糊粥,是小米面和黄豆面按比例用水调和,熬制前先烧热大铁锅,用勺子盛面浆,先在锅底洒上薄薄的一层,有了糊味,在倒入所有面浆,熬制而成。糊了还是美味吗?负责地告诉您,是!而且也是一种老家的特殊美味!等有机会再好好学习之、叙述之罢!

 


    在很多很多的文章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多少在外的高官达人、商贾富豪,无论是踏尽山南海北,还是遍尝山珍海味,经常回忆的,还是那个记忆中老家的味道。甚至为了一口乡味,全然忘记了身份应有的矜持之相。如果说觥筹交错是千里驰骋,那么,一口乡味则是低斟浅唱。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向外是出征,向内是修心。千里觅封侯,也有休息的时候。人困马乏之际,花花世界里的黄藤酒红酥手,不能让你得到真正的休整,只能让人更加看不清方向。让感觉退回纯净原始的状态,让最朴素的回忆给你继续前进的力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