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投资的确定性:为何不像科技领域一样容易退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30 19:06:34

鱼跃健康的需求是永恒的,它不会消失

今天医疗器械以及相关板块出现的较大幅度的回撤,不由得引发一些投机客的思考,在今年医疗健康板块累计如此大的涨幅之下,是否意味着阶段性调整的开始?


往往在这种时刻,参与其中的我们更需要坚定持有优质公司的信念,读懂医械赛道的长期成长逻辑,这样才不至于被一次又一次的回撤浪潮中被甩下车。


所以,今天还是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医疗器械赛道投资的确定性,为什么他不会像科技行业一样在快速的时代变革下容易发生快速、颠覆式的变化。


有很经典的一句话,投资,就是要在万变的时代中寻找不变的逻辑,而这不变的逻辑往往就是行业或赛道的确定性,再细分到公司就是企业的护城河,拷问自己这家公司为什么不会被后浪快速干翻。


健康的需求是永恒的,它不会消失


什么样的需求才是永恒的?又或者未来5-10年都会存在的?这是长期投资者不得不想的第一个问题,再好的公司、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作为支撑,那么终究是一场空。人类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么活得长久(健康)、活得好(更高层次的消费)显然是核心需求,这也是医疗和消费长牛股倍出的核心逻辑,只要人类文明长期存在,这些需求就不会消失。


美敦力、可口可乐上市以来股价走势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无论是医疗器械龙头美敦力,还是消费品扛把子可口可乐上市以来都为投资者们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这两个行业并没有比要分个高下,我们这个时候就要汲取渣男的特性,好的东西,我全都要!


但从技术角度来考虑,我们更加看重医疗健康行业的护城河,举个例子,可能你十年前和十年后都在吃同一种降血压药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从爱喝可乐慢慢变成爱喝茶了,这就是健康影响人们生活习惯的“致命”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冠疫情放大了市场资金对医疗行业这种属性的肯定,再不确定性高企的大环境下,市场上的基金都抱团在医疗健康板块,尽管一些公司的估值已经透支了过去2、3年的业绩,市场上聪明的大资金依然愿意以时间换空间,寻找最确定性的机会。


而医疗行业,两个大并且快速成长的细分分别是医药和器械。


医疗器械的创新模式和国内所处的阶段


整体来看,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产品发展路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级模仿(me-worse);



全面跟随(me-too);



微创新(比较典型的结合中国人身体特征做适当的改良,me-better);



创新(开发具有显著改良意义的产品,best-in-class);



引领行业(创造性的开发新的产品和术式,first-in- class);


从当前来看,国内大部分领域的医疗器械领域都处于第二或者第三阶段,也就是国内大多数的器械创新模式是改进型的,作为技术落后的一方,我们的好处在哪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可以根据研究国外未来成功的技术路线走向来少走一些弯路,同时也能根据国人的身体特点来研发更适合我们自己的产品,做一些有机结合。


所以当前国内厂家研发出现整个体系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大的方向都是有迹可循的,接下来的无非就是在大的底层逻辑都确定的基础下,大家谁的改良做的更好、做的更快,谁更接近国外进口产品的水平或者超越,然后慢慢先蚕食基层市场,再筹备冲击三甲,这就是一套国内器械厂家进口替代的流程。


所以当前在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投资者可以更容易的通过现有的竞争格局和产品逻辑去发掘好公司,也不容易发生黑天鹅的事件,从而更能坚定地持有相关龙头公司,享受企业持续成长所带来的投资回报。


医生的学习曲线


器械不像药物,新药出来之后病人在医嘱下服用,观察临床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即可,而大部分器械其实都需要医生来操作进行手术或治疗,所以决定治疗效果的不仅仅是质量,还有医生对于器械操作的了解及熟练程度,因为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追究首要责任的可能不是厂家,而是医生。

你可能看到一些医疗器械产品在比较早的时候就获证了,但实际的临床应用上还是比较少,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传导链条,一款全新的医械产品出来,首先接触到的一定是该科室领域的教授专家,因为厂商为了更快的打开市场投放,开始一定会找各个大医院的科室专家来站台,我们以骨科医生术式为例来看整个学习生态。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医疗器械的更新、迭代是一个体系,医生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器械产品的销售曲线不是头两年迅速爬升,而是缓慢放量,原研厂家需要科室的权威医生不断地沟通改进,产品性能和安全质量被认可后,然后再传导到基层医生群体,产品使用常态化-放量,市场预期才会逐步兑现。



再以伴随诊断领域为例,NGS是目前公认国内未来的主流技术,且2018年开始陆续有厂家获证,但其并没有迅速颠覆原有院内PCR的市场,一方面是由于NGS的配套设备价格高昂、新的产品需要时间让医生和市场认可,另外一方面PCR性价比高和院内检验科的人员的使用习惯使得老的技术也依旧会很长一段时间存在。

所以从这里我们更容易的看到趋势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有时间缓冲,就好比器械的迭代是我们能看到远处的乌云,知道未来会狂风暴雨,而反观一些科技领域的迭代,可能就是突然间的大浪,稍不小心大家都全军覆没。


颠覆式的技术创新并不容易


照这样来看,我们长期投资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突然间的大浪,这种大浪就是颠覆式的技术创新一下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原有的需求产品,诸如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颠覆、诺基亚按键机被苹果触屏手机颠覆一样。

医疗器械领域中颠覆式的技术创新容易吗?


非常难。

要说什么样的创新才算是颠覆性创新?从医疗器械产品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医学领域的创新点,这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找到,因为它都是很多基础理论的突破。一旦基础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它是划时代的,所以这个概率尤其小,特别是在医学这个领域。


前面也提到,国内厂家主要还是以me-too、me-better为主,做的很多东西还是在应用层面的突破。医疗器械由于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产品,仿制难度很大,也更复杂。且医疗器械涉及多门学科,良好的产品品质由多个实用专利协同作用而成,所以往往专利涵盖零部件、系统、算法等多方面。


国仟医疗陈豪博士曾对医疗器械创业者建议,在确定了以应用层面进行创新的大基调下,未来更多创新机会应该是在跨界,因为医疗界很多技术的应用,相对于工业界还是比较落后的。


一级市场的创业者更应该放眼到整个工业的各个环节,又或是跨界去工业行业、去半导体行业、去计算机或者去一些平时我们可能觉得比较陌生的行业,去找到真正的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的突破点,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或者治疗效率,同时是安全的这些产品,使患者受益。


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医疗器械领域一级市场投资和创业生态,在当前国内的技术基础下,颠覆式创新的机会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所以大部分器械细分行业会呈现出领先龙头企业稳定增长、强者恒强的局面。


当然,随着一大批国外的带着先进技术和理念的专家学者归国,相信未来我们会有更多best-in-class、first-in-class的创新器械企业崛起。


结语


在医疗器械领域,大概率会是月朗星稀的格局。退潮之后,你会发现,前浪还在那里,不一样的是,后浪也许已经成为了前浪的“小弟”。


希望在医疗器械迎来黄金10年的确定性机会的当下,看到这篇文章的粉丝们能够不惧风雨,在剧烈回调时有勇气买入并且坚定的持有,一起享受优秀企业绽放的时间玫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